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程硯秋的結果 展開
- 代表作《荒山淚》
- 中國內地女演員
程硯秋
代表作《荒山淚》
程硯秋,原名承麟,1932年起更名硯秋,改字御霜,滿洲正黃旗人,瓜爾佳氏,與榮祿同族,1904年1月1日出生,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旦角,四大名旦之一,青衣程派藝術的創始人。
程硯秋11歲開始登台演出,從1925年到1938年,編創了許多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的劇目,如《文姬歸漢》《荒山淚》《春閨夢》《亡蜀鑒》等劇目。1956年北京電影製片廠為他拍攝了電影藝術片《荒山淚》。1957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請他和楊寶森合錄了《武家坡》一劇。
1958年3月9日因心臟病突發性梗塞去世,年僅54歲。
人物關係
程硯秋照片
1922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引起轟動。
1923年再次到上海,使上海觀眾欣喜若狂,藝術也逐步趨於成熟。
從1925年到1938年,程硯秋步入他風華正茂的黃金時期和“程派”藝術的成熟期,此時程硯秋已經集創作、演出、導演三者於一身,成為較具實力的藝術家。他同時受進步思想的影響,面對廣大勞動人民水深火熱的社會現實,滿腔義憤,編創了許多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的劇目,如《文姬歸漢》《荒山淚》《春閨夢》《亡蜀鑒》等劇目。在反封建、反軍閥內戰、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等不同時期引起觀眾強烈共鳴,表達了廣大群眾反對戰爭、反對壓迫、希望和平的強烈願望。這一時期后他著力於悲劇的表演,繼《青霜劍》《竇娥冤》之後又有《碧玉簪》《梅妃》及前面提到的一系列悲劇作品的上演,成功的塑造了一批悲劇人物形象,他從此也以擅演悲劇著稱。當然,程硯秋也不是光全演悲劇,《鎖麟囊》就是他另一類型的代表作。
1956年北京電影製片廠為他拍攝了電影藝術片《荒山淚》,為保留更多的程腔和水袖,影片增加了很多新唱段(吳祖光改編),並攝下了他結合劇情創作的二百多種水袖表演形式。
1957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請他和楊寶森合錄了《武家坡》一劇。晚年的程硯秋致力於教學和總結舞台藝術經驗的工作。
1957年由周恩來總理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程硯秋將他的一生全部獻給了京劇藝術事業,他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京劇藝術近百年來所達到的高峰之一,他不僅對京劇旦角同時也對整個京劇、戲曲的發展都產生著深遠、重大的影響。學習程派並較有成就的演員有:陳麗芳、章遏雲、新艷秋、趙榮琛、侯玉蘭、王吟秋、李世濟、李薔華等。
1958年3月9日因心臟突發性梗塞,僅幾分鐘便失去了生命,年僅54歲。
幼年家道中落,六歲投榮蝶仙門下,練武功異常艱苦,他以驚人的毅力接受了這些訓練,熬過了他慘痛的童年。十一歲登台,十二歲開始營業性演出。
1917年他因嗓子倒倉,暫不演出,繼續深造。變聲后,得到詩人羅癭公的幫助,先從閻嵐秋(九陣風)、喬蕙蘭、謝昆泉、張雲卿等名家學把子、身段和演唱。他又拜梅蘭芳為師,更受王瑤卿的教導和點撥,並在羅癭公的指導下,廣泛涉獵文學作品和繪畫、書法、舞拳練劍、電影等多種藝術,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藝術修養和美學情趣,為日後的藝術創作做了充分的準備,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人稱“程派”。后與高慶奎、余叔岩等人合作,聲譽日隆。不久自己組班,在京、滬等地演出,在觀眾中產生深刻的印象。
1927年和1931年曾兩度被評選為“四大名旦”之一。
他在大膽革新的前提下,於建國初期編演了他最後一出新戲《英台抗婚》,這齣戲無論從唱腔、唱詞、舞台表演及美術設計方面都對傳統京劇藝術程式做了較大的突破及創新,得到了專家和廣大觀眾的一致肯定。1956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又為他拍攝了電影藝術片《荒山淚》。
程硯秋劇照
1958年3月9日因心臟突發性梗塞,僅幾分鐘便失去了生命,年僅54歲。
1949年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
1950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協理事會主席團委員。
1953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副院長。
風流棒
鬧學
紅拂傳
游龍戲鳳
虹霓關
賀后罵殿
武家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