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出自《孟子》的語錄體散文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意思是親愛親人而仁愛百姓,仁愛百姓而愛惜萬物。

作品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作品譯文


孟子說:“君子對於萬物,愛惜它,但談不上仁愛;對於百姓,仁愛,但談不上親愛。親愛親人而仁愛百姓,仁愛百姓而愛惜萬物。”

讀解賞析


我們今天也說:“讓世界充滿愛。”不過,充滿什麼樣的愛?我們沒有具體分析,也沒有說。
孟子這裡作出了分析,說出了愛的層次差等。
對於物(朱熹註釋說,指禽獸草木),主要是愛惜。愛惜的具體表現,按照朱熹的說法,就是要“取之有時,用之有節。”這種思想,倒是有我們今天環境保護,珍惜自然資源的意識了。
對於民,也就是老百姓,需要仁愛。仁愛的具體表現,按照朱熹引程頤的看法,也就是孟子在《梁惠王上》裡面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這種推己及人的仁愛,對禽獸草木等“物”是談不上的。
對於親,也就是自己的親人,則不是愛情和仁愛的問題,而是一種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親愛,是愛之中最自然最親密的一個層次了。
但是,只有當你能夠親愛親人時,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愛百姓;只有當你能夠仁愛百姓時,才有可能愛惜萬物。不然的話,就會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不可能維繫下去的。所以,愛雖然有親疏,有差等,但這些親疏差等之間卻又有著內在的必然的聯繫。另一方面的問題是,愛之所以有親疏,有差等,不是我們主觀方面隨意決定的,而是因為客觀方面,這些對象本身有所差別,用朱熹引楊氏的話來說,叫做“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無差等。”,總起來說,有差等又有聯繫,“統而言之則皆仁,分而言之則首序。”(程頤)
從親愛自己的親人出發,推向仁愛百姓,再推向愛惜萬物,這就形成了儒學的“愛的系列”,而我們發現,這個系列又正好是和《大學》所開列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階梯相統一的。由此可見,聖賢所論,無不用心深刻。既然如此,讀者也只有用心體會,才能得其真髓。
回到開始時的話題,“讓世界充滿愛。”是不是應該充滿各種各樣的愛呢?

作品出處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