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
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
白水魚竿客,清秋鶴髮翁①。
胡為來幕下,只合在舟中②。
(首段敘情,言致悶之由,蓋不樂居幕府而欲遂其幽閑也。幕下、舟中,領下二段。申涵光曰:胡為二句,語似太率。)
黃卷真如律①,青袍也自公②。
老妻憂坐痹③,幼女問頭風。
平地專欹倒,分曹失異同④。
禮甘衰力就,義忝上官通。
疇昔論詩早,光輝仗鉞雄⑤。
寬容存性拙⑥,剪拂念途窮⑦。
露裛思藤架,煙霏想桂叢⑧。
信然龜觸網⑨,直作鳥窺籠⑩。
(此述幕中勞瘁之態。露藤、煙桂,欲息草堂而不得也。如律、自公,言為官守所拘。坐痹、頭風,恐致多病。欹倒,頹憊已甚。異同,意見不侔。衰力如此,而甘就列者,以義與嚴公通好也。論詩四句,俱就武言。寬容剪拂,厚故交也。觸網、窺籠,言不得遂己優遊之性。)
西嶺紆村北,南江繞舍東①。
竹皮寒舊翠,椒實雨新紅②。
浪簸船應坼,杯乾瓮即空。
藩籬生野徑,斤斧任樵童。
束縛酬知己③,蹉跎效小忠④。
周防期稍稍⑤,太簡遂忽忽⑥。
曉入朱扉啟⑦,昏歸畫角終⑧。
不成尋別業⑨,未敢息微躬⑩。
(此述草堂景物之勝。曉入昏歸,趨走幕府之不暇也。西嶺、南江,此遠景。竹翠、椒紅,此近景。船應坼,不暇修。瓮即空,不暇釀。生野徑,聽人行。任樵童,憑人采矣。今束縛而酬知已者,亦以蹉跎日久,欲效小忠耳。雖涉世亦念周防,而生性終傷太簡。晨夕之間,往來幕下,安能偃息茅堂乎。申涵光曰:束縛二句,感恩語,說得悲酸。)
烏鵲愁銀漢,駕駘怕錦幪①。
會希全物色②,時放倚梧桐③。
王嗣奭曰:觀公此詩,知非縱情傲誕矣。即幕僚不合,止雲“分曹失異同”,而平地傾欹,且又自分其過,可以覘公所養矣。
【鶴注】此廣德二年秋作。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