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管理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書共分十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注重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企業跨國經營所面臨的外部金融環境。第三章和第四章著重闡述匯率的決定和預測,從而使企業了解並掌握那些對匯率有關的因素之間存在的內在關係,從而採用不同的國際金融市場和策略避險。從第五章到第八章,著重闡述了跨國公司通常面臨的各種匯率風險,以及如何運用不同的國際金融市場和策略避險。從第九章到第十二章,主要介紹和闡述了有關資本預算、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的內容以及相關的融資策略。最後,利用第十七章,對跨國財務體系的管理進行了概括介紹。本書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大量舉例來闡明國際金融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策略的運用,充分體現外匯與匯率是國際金融核心內容的特點,突出了該書的實用性。因此,本書很適合金融專業的研究生、MBA學生、金融專業高年級本科生以及跨國公司管理者使用。
出版社: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第2版 (2010年11月1日)
叢書名: 高等院校經濟學管理學研究生系列教材
平裝: 37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64208953, 9787564208950
條形碼: 9787564208950
尺寸: 25.6 x 18.6 x 1.8 cm
重量: 581 g
《國際金融管理(第2版)》是在《國際金融管理》(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的基礎上,做了較大的補充完善而成的,與第一版相比,本版教材此次做出的改動和補充主要是基於以下考慮:
近年來,國際金融形勢動蕩加劇。2007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2008年9月隨著美國雷曼證券公司的破產,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國際金融危機。之後,越南股市動蕩,冰島爆發金融危機,迪拜爆發房地產危機,部分歐洲國家則爆發了主權債務危機。時至今日,世界經濟依然復甦緩慢,國際金融市場風雲變幻,中國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在跨國併購及進出口貿易等國際化運作過程中所遇到的風險和挑戰日益增大。
另一方面,從國內來看,2005年以來,中國匯率制度改革進程不斷地取得新的進展,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激增,人民幣相對於美元、歐元和英鎊等主要貨幣始終處於總體升值態勢,匯率波動的靈活性日益增強,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運作所面臨的匯率風險比以往更大,預測匯率以及準確地度量並有效地管理匯率風險則顯得更為重要。
因此,在上述背景下,為了使本版教材更加理論聯繫實際,與時俱進,我們在保持第一版教材體系的基礎上,對很多章節內容和課後習題做了調整和完善,主要包括:
第一章,增加了對中國國際收支的分析;
第五章,添加了有關中國央企從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案例分析;
第九章,添加了中鋁增資擴股澳大利亞力拓案例分析;
第十章,添加了中海油併購美國尤尼科案例分析;
第二版 前言
第一章 國際金融管理概述
第一節 跨國公司的目標
第二節 跨國公司財務經理的作用
第三節 國際金融管理的原理
第四節 代理理論和環境差異
本章小結
主要術語
思考題
第二章 國際收支分析
第一節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製原理
第二節 國際收支差額產生的影響
第三節 國際收支不平衡的調節
第四節 中國的國際收支
本章小結
主要術語
思考題
第三章 國際平價條件
第一節 購買力平價
第二節 利率平價
第三節 費雪效應和國際費雪效應
第四節 匯率預期理論
第五節 平價條件之間的內在關係
本章小結
主要術語
思考題
計算題
第四章 匯率的預測
第一節 跨國公司預測匯率的必要性
第二節 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的預測
第三節 固定匯率制度下匯率的預測
本章小結
主要術語
思考題
計算題
第五章 交易風險的測定與管理
第一節 交易風險的測定
第二節 遠期外匯市場避險
第三節 貨幣市場避險
第四節 期貨市場避險
第五節 期權市場避險
第六節 對四種避險方法的比較
第七節 利用貨幣期權衍生產品規避匯率風險
第八節 中國企業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主要術語
思考題
計算題
綜合題
案例分析題
第六章 經濟風險的測定與管理
第一節 經濟風險的測定
第二節 經濟風險管理——調整經營策略
第三節 經濟風險的管理——內部技巧
本章小結
主要術語
思考題
計算題
分析題
……
第七章 折算風險的測定與管理
第八章 國際互換交易
第九章 對外直接投資
第十章 國家風險管理
第十一章 跨國併購與重組
第十二章 實物期權與跨國投資
第十三章 跨國資本預算
第十四章 跨國投資的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
第十五章 跨國公司的長期融資
第十六章 國際貿易融資
第十七章 跨國財務體系和管理
參考文獻
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劇,金融資本的國際流動對國際經濟活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和作用,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進入我國,同時,我國也將有許多企業走出國門參與世界競爭,國家間經濟和金融活動的相互依存關係日益加深。因此,如何熟悉國際金融市場環境,如何利用國際金融市場進行投融資,如何幫助企業利用金融交易規避金融風險,對於進行跨國經營的我國企業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正是我們編寫這本書的初衷。
本書是從國際金融市場角度研究經濟主體如何進行金融交易、對外投融資,並規避相應金融風險的教材。國際金融管理與國際金融學的主要區別是:國際金融學是以國際貨幣金融關係為研究對象,解釋世界範圍內貨幣金融資本運動的現象與內在規律的一門學科,也就是說,國際金融學是從開放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研究國際貨幣金融關係的理論及相關政策;而國際金融管理則是從微觀經濟運行的角度來研究與經濟主體行為相聯繫的各種國際金融業務,如外匯交易工具的應用、境外投融資方式的選擇、金融風險的識別和管理等,也就是說,國際金融管理更側重於經濟主體的國際金融業務具體操作及資金風險管理方面的內容。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內容新。國際金融業務是隨著市場狀況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本書力圖反映國際金融業務的最新規則、最新發展以及國際金融市場上盛行的主要操作方法。二是操作性強。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項金融業務,本書在介紹主要國際金融業務的同時,輔以大量實例及相關資料,而且在每章都配有學習重點,有利於讀者掌握重點、提高學習效率,並在每章之後配有小結及練習題,幫助讀者總結及檢驗所學內容。三是內容全面。
本書不同於其他相關教材之處在於不僅全面地介紹國際金融市場的主要金融產品,而且還按照融資方式介紹了不同金融市場的操作方法,並在此基礎之上闡述了金融市場風險的識別及防範方法,因此,本書涵蓋了國際金融市場工具、融資方式、風險管理等全部內容。參加本書編寫的人員主要有韓文霞、曹華、陳亞敏、梁曉翔、胡傳祿、王慶偉、張建義、焦永濤、饒芳等人。其中,韓文霞、曹華還負責書稿的總纂和修改。另外,劉曉峰、郭小雨、孔小燕、陸瑩也參與了最後的修改工作。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國內外學者的著作、教材和文章,這些資料均列於書後的參考文獻中,在此對文獻的作者表示衷心的 感謝。國際金融業務及其管理內容涵蓋廣泛,而且發展迅速,由於作者學識以及所掌握資料等方面的制約,書中疏漏與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美國)邁克爾·B. 科諾利 (Michael B. Connolly) 楊勝剛
邁克爾·B. 科諾利,(Michael B. Connolly),1964年畢月於加州伯克利大學,1967年碩士畢業於芝加哥大學,1969年博士畢業於芝加哥大學,師從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蒙代爾教授。1967-1995年曾分別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哈佛大學、弗羅里達大學、南卡羅萊大學執教,目前擔任邁阿密大學經濟系主任、教授。
1968-1977年曾分別擔任《經濟學季刊》副主編、《經濟學與統計學評論》副主編、《南方經濟期刊》編委,2001年至今擔任《政策改革雜誌》主編。
已在國際貿易、金融與發展領域出版7部著作,在《美國經濟評論》、《經濟學季刊》、《政治經濟學雜誌》等國際一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曾多次獲富布賴特教學獎,併入選商學院高等教育名人錄WWBHE;此外,還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等多項科研基金,並承擔了十餘項世界銀行的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