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帽壺
僧帽壺
僧帽壺:中國元代創製的瓷器造型的壺式之一。因壺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為口沿上翹,前低后高,鴨嘴形流,壺蓋卧於口沿內,束頸、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強烈的少數民族風格。元器形體敦實、壺頸較粗、壺流略短,明器壺流略長,清器頸略高,腹部略瘦。最早為元景德鎮青白瓷器。明清兩代繼續燒造。有青花、紅釉、白釉器等。
僧帽壺
佛教典籍中,佛祖雖然規定了是否可以佩帶帽子,但是卻沒有為它規定具體形制。因而流傳到後世佛教中帽子的形狀不單有宗派之分還有國籍之別。中國僧帽壺根據傳器型制主要分三種,其一為明代李茂林款式,其二為時大彬款式,其三為最早出現在紫砂器中的僧帽壺——“高”僧帽壺。經比較以上三款都叫僧帽壺,同一名稱的器形差別卻很大。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從上古陶器、青銅器的使用,漢之後由漆器到瓷器,至紫砂的興起和進步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這種影響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變的更加複雜。從作品的角度來說每個朝代都會根據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工藝製作水平和審美風格而有著自己的特點和變化,比較同一時期的器物是無法找出它們的傳承點和變化原因的時候,轉移到歷史文化的角度上來,而不能僅僅從工藝設計這一點來看問題。
李茂林款僧帽壺
嘴短直,嵌蓋,壺肩上平面有篆文一圈,可迴旋倒讀均成文。壺底刻“萬曆丁丑子京先生索,文嘉銘”。(萬曆丁丑為公元1577年)壺身上貼的蓮瓣花紋裝飾應該是根據佛教習慣而來。此壺在僧帽壺中的地位是比較獨特的,因為如將嘴、把不做考慮的話,壺身與當今和尚們冬天所帶之
明宣德青花瓷僧帽壺
時大彬款僧帽壺
特點頗為明顯,壺身六瓣,鴨嘴流,蓮瓣裝飾上升到壺冠,耳型把上有一小扳手(似飛把)。壺底刻“萬曆丁酉年時大彬制”(公元1597年)楷書。
比較
僧帽壺中李、時兩款均留有銘文
明時大彬僧帽壺(圖2)
甜白釉僧帽壺
現藏於首都博物館成器於元代的甜白釉僧帽壺,元(1260-1368),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蒙古)占統治地位的朝代。雖然從元世祖即位至元順帝末年不過百餘年但是從歷史上看,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借鑒一直沒有停息,可以斷定中原文化在這個時期受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就更大了。單就器皿上也出現了很多和以往造型不一樣的有鮮明少數民族的設計。
景泰藍番蓮紋僧帽壺
有資料說永樂皇帝為了在連續不斷的法會上減輕僧人們的睡意而定做了數百僧帽壺賜予眾僧作為飲茶器具。黑色法帽在被蒙哥賜予藏僧的時間上要早於瓷器僧帽壺的出現,考慮到僧帽壺的使用價值和它與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以“藏”民族的一些實用器皿,包括從藏傳佛教法器中選取和其有相同處的與之進行了仔細對比,發現了藏傳佛教中常用的五佛冠,可能也對早期僧帽壺的設計起到了影響。“五佛冠”,其冠字有把帽帶在頭上的意思。就形制來說,此冠分五朵蓮瓣,每一葉冠中間,都有一個蓮瓣形的佛龕,佛龕中間各有一個代表五佛之一的梵文字母。這也與僧帽壺頸部以上的設計比較相象。至此,經過以佛教界法器的比較和對歷史上僧帽壺來源的考察,關於其出現的原因的一種解釋——它可能是以中原漢族傳統器皿“湯瓶”為主體結合藏傳佛教法王“黑帽”和法器五佛冠的式樣為頂部設計,並以此來明確其宗教使用特點而設計的飲器。它的用途初期專為佛教僧侶飲茶,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變成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茶壺。
明永樂紅釉僧帽壺
通過從歷史的角度,證明了僧帽壺在歷史上有著並且也應該有它獨特的地位:其一,解釋了壺名的由來,揭示了其與少數民族器用品有著直接聯繫,並且反映出一段各民間交流的歷史。其二,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僧帽壺製作工藝,設計思路轉變的過程。通過它能夠比較清晰的反映紫砂在中國歷史大環境中不斷變化的歷程,說明了“飛把”工藝設計的出處。其三、也展現了佛教傳統中從無帽到有帽,以至於到帽子成為法器的一種演變過程。通過這次對僧帽壺的研究后更發現僧帽壺與傳統文化分不開,它是折射出中國文化傳統和歷史的一面鏡子。
明永樂紅釉僧帽壺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明永樂紅釉僧帽壺,高20厘米,口沿作成僧帽形,上配一圓形蓋,口部有槽狀流,腹部圓鼓,曲柄。明永樂、宣德紅釉及甜白製品最為珍貴。清康熙朝多仿永樂、宣德器,亦很精美。
明時大彬僧帽壺
明時大彬僧帽壺(圖1)
明時大彬僧帽壺(圖1),通高9.3厘米,橫寬9.4厘米。壺身的上部,口沿長有五瓣蓮花,壺蓋呈正五邊形,邊緣隱現在花瓣之中。蓋鈕為佛球狀,猶如僧帽之頂。壺頸不長,緊接花瓣,好比是帽沿,如此造型,活像一頂僧帽,僧帽壺之名,也由此而得。僧帽壺的壺底為正五邊形,再加上壺的嘴和柄的造型也非常奇特,整體給人以剛健挺拔,神韻自若之感,因而為世人稱絕。
傳說宜興金沙寺僧始創紫砂壺時,做的就是僧帽壺,他是仿造自己的僧帽製作而成的。後來,供春也製作過僧帽壺,時大彬也仿僧帽制壺。其實,據查證:明宣德窯曾燒制過寶石紅僧帽壺,這種壺的形狀是仿西藏茶壺的,造型與時大彬僧帽壺大同小異。而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至少比供春所處的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要早70年以上,也就是說,僧帽壺並非金沙寺僧首創。
明時大彬僧帽壺(圖2),寬:16.5厘米高:17厘米。20世紀90年代出土於江蘇江都地區,磚紅色,屬宜興紫砂明代始創期,欠火溫,胎土明顯不熟,沖泡熱水能變色,與揚州博物館藏六方壺是同一胎土,為時大彬早期手法,製作技藝還不算成熟,較原始,底款“時大彬於茶香室制”楷書八字,字體漂亮,為印章,故“茶香”二字略淺。此壺最大的價值應是首創紫砂之型。清初戲劇家李斗《揚州畫舫錄》中記載了大彬壺的特徵:大彬技指以柄上拇痕為標識。而此壺把手上下有明顯的指紋印。雖此壺做工不精,但氣韻具足,可見大彬早期制壺便出手不凡,似天生就是為壺而生的人。而藝人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早期作品與成熟時期相比,相差之距也就合乎情理了,這也是一個藝人必經的過程,今天觀此壺可定為鑒證早期宜興紫砂壺的標準器,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明景德鎮甜白僧帽壺
甜白僧帽壺
該器特點是圓頸、鼓腹、圈足,口和肩之間安一曲柄,頂蓋部如同一隻僧帽,與柄相對處有流。甜白釉器以明代永樂窯生產的最為著名。永樂白瓷大多薄胎,釉極瑩潤,能照見人影,比樞府窯卵白釉有更加明顯的乳濁感,給人以溫柔甜凈之感,所以稱為甜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猶積雪”之譽;又因在此白瓷上可以填彩進行繪製,而又稱作填白。甜白這種高質量白瓷的誕生,為青花、釉里紅的彩繪作了很好的襯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僧帽壺在元時就有景德鎮青白釉器,它流行於明代,以永樂、宣德紅釉、甜白釉產品為貴,以至清康熙時仍有仿製品。
明永樂白釉錐花僧帽壺
明永樂白釉錐花僧帽壺
明宣德鮮紅釉僧帽壺
明宣德鮮紅釉僧帽壺
僧帽壺因壺口似僧侶的帽子而得名,是藏傳佛教用器。明永樂、宣德年間景德鎮御窯場有大量生產僧帽壺。
清代康熙時景德鎮窯曾仿製宣德紅釉僧帽壺,其釉質接近宣德器,但造型卻略顯笨拙,區別如下:宣德器的頸部輪廓線呈內傾弧線狀,較為秀氣;康熙器的頸部近於直筒狀,略顯臃腫。宣德器腹部上寬下窄,最大腹徑在上腹部,有變化之巧;康熙器的最大腹徑在中腹,故顯得渾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