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管病
發生於心、腦血管以外的血管疾病
中醫稱周圍血管為脈管,故將周圍血管疾病統稱為“脈管病”。脈管病是指發生於心、腦血管以外的血管疾病。可分為動脈病和靜脈病,動脈病包括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糖尿病足、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栓塞、多發性大動脈炎、動脈瘤等,另外還包括肢端動脈舒縮功能紊亂疾病,如雷諾氏病(症)、紅斑性肢痛症等;靜脈病包括血栓性淺靜脈炎、深靜脈血栓形成、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靜脈曲張等。
脈管病指原發性和繼發性四肢血管的損害,以循環障礙為主的組疾病,臨床上分為缺血性和鬱血性兩類。脈管病多數屬於難治且有較大危害性的疾病。如動脈瘤破裂出血、肺栓塞可導致猝死;多發性大動脈炎、結節性多動脈炎可導致重要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動脈硬化閉塞症、動脈栓塞、糖尿病壞疽、結締組織病性血管炎等可發生肢體壞疽等。而下肢靜脈、淋巴迴流障礙與靜脈膜功能不全均可致常年下肢腫脹、小腿色素沉著、瘙癢及潰場,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常見的脈管病的種類:靜脈曲張,脈管炎,老爛腿,下肢潰爛等。
1、疼痛:早期病人在一定的速度下行走一定的路程感到小腿或腳掌酸困、疼痛,被迫休息或慢走才能緩解。後期出現持續疼痛,尤其以夜間為重,形成靜息痛,常使病人抱膝而坐。
6、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紅結節):約50%的病人在發病前和發病的過程中,小腿或足部淺靜脈反覆出現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表現為紅索條結節狀,伴有輕度疼痛,急性發作2-3周后,癥狀消退,消退後留有色素沉著,一處自愈,另處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