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赤鮭的結果 展開
- 赤鮭
- 東海鱸
赤鮭
赤鮭
赤鮭(Niphon spinosus),又名鮭魚、鶘夷魚、嗔魚、規魚等。鮭科魚類的通稱,如大馬哈魚、哲羅魚等。屬鱸科、分佈於西太平洋、棲息於深海岩岸礁區。河豚的毒性物質為河豚毒素和河豚酸等。河豚毒素存蒞於河豚睾丸、卵巢、肝、脾、卵、眼球及血液內。如煮食時處理不當,即可引起中毒。
赤鮭
赤鮭,鮭科魚類的通稱,如大馬哈魚、哲羅魚等。
河豚(《日華子本草》)赤鮭(《山海經》),鯸鮧魚(《金匱要略》),鯸鮐(《吳都賦》),鮭魚(《山海經》郭璞傳),鶘夷魚、嗔魚、規魚(《本草拾遺》),鰄魚、吹肚魚、鰗鮧(《日華子本草》),河魨魚(《日用本草》),氣泡魚(《綱目》),胡夷魚(《綱目拾遺》)。
為魨科較習見的種類。體亞圓筒形,前部鈍圓,尾部漸細。體長約10餘厘米。吻短,圓鈍。口小,端位,唇發達。上下頜各有 1對板狀門齒,中縫顯著。眼小,位於頭側正中軸的上方。鰓孔小,為一弧形裂縫,位於胸鰭的前方。體表無鱗,密生小棘刺。粘液腺顯著,位甚高,與體背緣相應弓曲,並有分枝。背鰭14~15,呈圓刀狀,位於肛門後上方,與臀鰭相對;臀鰭12,形與背鰭相似;無腹鰭;胸鰭寬短,近方形;尾鰭後端平截。體背灰褐色,腹面白色,體側稍帶黃揭;體側在胸鰭後上方,各有一黑色而帶白邊的大斑點,並有一條弓形黑色橫紋越背連結;背鰭基部兩側也有一大黑斑,周緣為白色。臀鰭黃色,背鰭、胸鰭、尾鰭后緣都呈灰褐色。有氣囊。內臟及血液有劇毒。
主要特徵為:背側面具很多大小不一白斑,有些呈蟲紋狀。分佈我國沿海。
主要特徵為背側面具暗色橫紋5~6條,暗色橫紋常具小白斑。分佈中國東海和黃海。
以上動物的眼睛(河豚目)、卵(河豚子)、肝油(河豚魚肝抽)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沿海地區,全年可以捕獲。內地則以春、夏為主。煮食外,亦可腌製成干。煮食河豚,須除去內臟、生殖腺、兩目,洗凈血液,颳去表面粘液或剝去外皮,並宜烹煮較長時間,以防中毒。
河豚肉每100克含水分79.8克,粗蛋白質18.7克,粗脂肪0.26克,灰分1.2克。又含維生素B1-20微克,B2-100微克。
河豚的毒性物質為河豚毒素和河豚酸等。
河豚的種類頗多,體內大都含有不同量的有毒成分,無毒者極少;不同的種類及不同的組織器官,其毒性的強弱亦有差異,以卵巢及肝臟的毒素為最多,腸及皮膚次之,肉則幾乎無毒,即使具有猛毒的河豚,其肉中所含毒素亦甚少。冬春之間,為河豚的產卵期,此時其肉昧最美,但體中的毒素亦最多。
赤鮭
性味:甘,溫,有毒。
①《食療本草》:“有毒。”
② 《日華子本草》:“涼,有毒。”
③《開寶本草》:“味甘,溫,無毒。”
歸經:《本草撮要》:“入足厥陰經。”
②《本草蒙筌》:“去疳匿,消腫。”
【宜忌】患瘡、疥、腳氣者忌服。
①《食療本草》:“其肝毒,殺人。”
②《本草拾遺》:“其肝、子毒人。”
③《日用本草》:“發瘡疥。”
④《品彙精要》:“反荊芥。燕尾者殺人。去睛並脊血。忌樑上掛塵。”
⑥《本經逢原》:“其毒入肝助火,莫有甚於此者,患癰瘍腳氣人切不可食。”
河豚魚中毒
河豚毒素存蒞於河豚睾丸、卵巢、肝、脾、卵、眼球及血液內。如煮食時處理不當,即可引起中毒。一般在食后約半小時至3小時內,即發生中毒癥狀,先出現胃腸道局部刺激癥狀,繼則口唇、舌、上下肢知覺遲鈍;而指尖尤甚,漸至四肢運動麻痹,呼吸困難,皮膚髮紫,脈搏細小頻數,血壓體溫均下降。瞳孔散大,言語障礙,終致呼吸麻痹而死。臨死時,意識大都清晰。曾對12例河豚中毒病人分別做了尿液蟾蜍毒性試驗和心電圖檢查,結果看到:㈠河豚毒素在體內未能迅速破壞,且可持續達1~2天之久;㈡部分患者有心臟傳導系統的改變-房室傳導阻滯;中毒程度深者,可呈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終致死亡。急救處理:及時進行洗胃、催吐、導瀉、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必要時輸氧。民間用鮮橄欖、鮮蘆根各4兩,洗凈,搗汁服。
《山海經》中的赤鮭又名緱鮐,今名河豚,有劇毒,“食之殺人”。(魚旦),即黃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