扽腔

山東的戲曲劇種之一

扽腔原名“肘鼓子”(或作周姑子),是早期流行在山東境內的戲曲劇種之一。它與五音戲茂腔柳琴等,有一定的血緣關係

簡介


扽腔屬於中國戲曲劇種。它起源於中國的戲曲之鄉--山東省博興縣,扽腔原名“肘鼓子”,曾經在山東地區廣泛流行。因為它的演唱是用真假嗓音混合唱,所以時粗時細,時高時低,強弱分明,既無弦樂伴奏,又常在板後起唱,聽起來一停一頓,就像滾動從井裡打水用的軲轆一般。按照當地群眾的方言習慣,他們把“滾軲轆”叫做“扽軲轆”,所以這種唱腔就被命名為“扽腔”。扽腔是目前中國戲曲的瀕危劇種之一,現在還在演唱扽腔的藝人已經寥寥無幾。
扽腔,源於山東省博興縣,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個古老劇種,它出現的年代甚至比呂劇還要早,距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劇容通俗易懂,唱腔優美動聽是扽腔的一大特色。扽腔劇種,濃郁地域特色的劇都面臨著“有戲無團”甚至是“無戲可唱”的境界,很多曾經風靡一時、深受群眾喜愛的地方劇種正在逐漸銷聲匿跡。然而,僅僅憑藉藝術節上的一兩場小戲,並不足以拯救一個瀕臨滅絕的劇種。要使這些稀有劇種再次煥發出它們特有的藝術魅力,最關鍵的還是要推陳出新,創作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要有層出不窮的優秀劇目來喚醒這些沉睡多年的稀有劇種。

概述


對它何時何地形成,源於何處,現已難考。
“肘鼓子”在山東流行很廣,由於流行的地區和歷代演員的條件以及語言、風俗習慣的不同,形成了在風格上各不相同的西、東、北三路。流行在濟南、歷城章丘淄博一帶的為西路,有代表性的專業藝術表演團體為淄博市五音戲劇團;流行在濰坊臨朐沂源一帶的為東路;流行在黃河下游的博興廣饒一帶的為北路。

發展


扽腔這一地方劇種的誕生約在清嘉慶初年,距今大約已200餘年。當時到處饑民如蟻,食不果腹。博興縣位於魯北平原,屬黃泛區,人民生活更加困窘。縣境東北部高渡村一帶的底層民眾,向以沿街獻藝乞食為生,此時衍生了萌芽狀態的扽腔。
歷史文明的承襲和積澱,在社會大變革的背景下催生了扽腔藝術。當時,自然災害連年,民生困頓,以藝謀生的人漸多,他們大都演唱當地流行的雜曲小調。博興縣高渡村民間藝人杜蘭喜融民間多種雜曲於一體,編成有故事情節的段子進行表演,由於曲調抑揚頓挫,唱腔真假結合,高吭低婉,有時一扽一停的像滾軲轆,故俗稱“扽軲轆戲”。這種藝術形式的出現,適應了當時群眾的文化需求,男女老少爭相觀看,故民間流傳有“聽到杜蘭喜唱,餅子貼到門框上。”、“聽到杜蘭喜的聲兒,丟了紡花車兒”等俗語,可見杜蘭喜的扽腔深受那個時代婦女的喜愛。
扽腔1
據一代代藝人流傳下來的史料稱:杜蘭喜自幼聰明過人,天生一副好嗓子,喜歡演唱民間小曲。乾隆末年,杜蘭喜出生在一個赤貧家庭里,生活難以為計,他農忙種地,閑時沿街獻藝乞討,孝敬父母。據傳說因為是他拉著砘子哼成的,人們稱為“杜蘭喜扽腔”。當時的主要曲目有《鴛鴦嫁老雕》、《王小趕腳》等。扽腔從此在高渡村誕生了。通過外出乞討演出和授徒,扽腔快速地向周邊地區傳播。
清朝末年,“扽腔”的創作劇目和移植劇目不斷增加,演員陣容不斷強大,最多時達到四十人,並集生、旦、凈、末、丑各種行當,只是伴奏的樂器仍然停留在鼓、鑼、鈸、皮鼓、板這幾件上。扽腔在形式的發展過程中,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其傳統劇目也具備諸劇種並陳、絢麗多姿的特色。經過杜蘭喜和後代傳人的努力,扽腔劇目達到300多個。演出的劇目有:《王盤吵年》、《父女斗》、《雙釵記》、《二堂訓子》、《龍鳳面》、《寶蓮燈》、《趙美榮觀燈》、《王小趕腳》等。
二百多年來,扽腔經過歷代藝人的加工提煉和修飾創造,發展形成了優秀的民間戲曲,其獨特的戲文、唱腔、表演形式和音樂結構,為戲曲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歷史


傳至博興、廣饒的“肘鼓子”,隨著時間的流逝,由於受當地語言和風土人情的影響,以及歷代演員的發揮創造,在曲調上和唱法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因為它的演唱是用真假嗓音混合唱,所以時粗時細,時高時低,強弱分明,既無弦樂伴奏,又常在板後起唱,聽起來一停一扽,扽扽瘩瘩,似滾軲轆一般。因此,當地群眾稱其為“Den‘軲轆Den’(讀den三聲)”,故名扽腔。據博興縣閻坊一帶的扽腔老藝人講,扽腔原名就叫“肘鼓”,是很早以前從益都(今青州市)傳來的。究其何年何月已不詳,至1950年,博興、廣饒的扽腔已有五代(以30年為一代)藝人。

劇目


扽腔的劇目很多,據扽腔老藝人講,至少不低於70出。經常上演的大戲有《西京》(裴秀英尋夫)、《東京》(李香蓮賣畫)、《南京店》(京郎尋關)、《北平府》、《風箏記》、《金鐲》、《繡鞋記》(王定保借當)、《雙生趕船》、《寶蓮燈》、《排環記》、《火龍記》、《絨花記》、《藍橋會》、《雙釘記》、《絲絨記》、《珍珠衫》、《訪江南》、《秦雪梅弔孝》、《葡梅架》(雙仙圖)、《錦緞記》、《西岐州》、《南北合》、《亂石山》、《御碑亭》、《站花牆》、《倒廳門》、《同台府》、《游山搬兵》、《金傳》、《打馬》、《朱買臣休妻》等。小戲有《丁僧掃雪》、《安安送米》、《三怕》、《王小趕腳》、《王二姐思夫》、《小雲台》、《韓湘子掛號》、《王盤吵年》、《小審》、《狐狸精鬧書房》、《唐二賣乾草》、《兩親家頂嘴》、《頂燈》、《井台會》、《梁賽金擀麵》、《三把面》、《游陰》、《吵架》、《燒窯封宮》、《下山捲簾》、《雙增壽》、《燒樓》、《大劈棺》等。

音樂


扽腔的音樂為板腔體,由慢板、二板、垛板散板和曲牌組成。常用的唱腔曲牌有〔棗娃娃〕、〔柳娃娃〕、〔蓮花落〕、〔辭彈〕等(見扽腔曲譜和長、短點)。在演員表演中所用的打擊樂,大部與我國北方戲曲相同,如沖頭、五錘、水底魚、緊急風、住頭等。在伴奏唱腔時以“長點”和“短點”為唱腔的過門。“長點”一般用在唱腔的開始和結尾,“短點”用於唱腔的句與句之間。
扽腔的行當分生、旦、凈、丑,但所有行當的各種角色從來都由男演員擔任。在表演上也講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但不太正規。

道具


有些扽腔演員為增加演出效果和活躍舞台氣氛,在演出某些劇目中,創造了某些帶機關的道具。如博興縣高渡村的扽腔藝人杜蘭喜,在演出《王小趕腳》時,他所扮演的二姑娘在腰間系一用竹、布紮成的毛驢,不僅驢的嘴巴能呱噠,而且眼珠能轉動,耳朵能豎直、耷拉和左右擺動。還有不少旦角演員踩“寸子”(用木頭製成的小尖腳,綁在演員的前腳板上,外面穿上可體的鞋襪,以示劇中人的小腳)演出。這在當地的戲曲舞台上是不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