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和平區的結果 展開

和平區

遼寧省瀋陽市下轄區

和平區,隸屬遼寧省瀋陽市,位於瀋陽市中心區域,從北至東分別與皇姑區、鐵西區于洪區蘇家屯區、渾南區、瀋河區六個區接壤相鄰,地處北緯41°75'17"-41°83'90",東經123°38'51"-123°50‘36“之間。總面積61.06平方千米。2013年,戶籍總人口65萬人。

2018年1—12月份和平區地區生產總值實際完成805.9億元,同比增長2.0%。

2018年9月,入選中國城區100強。

歷史沿革


明清之交,和平區僅在南端的羅士圈子、十里碼頭一帶沼澤地邊有幾戶人家。
17世紀中葉,和平區北陲先後建西塔皇寺等廟宇和永城、涌源等燒鍋作坊。
清宣宗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后,侵略者把這塊沃土辟成“兩地”。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沙皇俄國以“合辦東省鐵路”為名,脅迫清政府將和平區西部的 10700 余畝土地劃為“鐵路用地”,歸其統轄。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會戰於瀋陽。日本無視中國主權,以接受戰利品的名義,接管南滿鐵路,將“鐵路用地”的面積擴大到 13551 畝,並更名為“南滿鐵路附屬地”。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朝政府又將和平區的東部“商埠地”變成“國際市場”。
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以大和民族永久佔領之用心,策劃“三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建置了“大和”、“敷島”、“朝日”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日,和平區解放。

行政區劃


2000年,和平區轄20個街道:八經街道、砂山街道、新華街道、勝利街道、民主街道、南站街道、吳淞街道、西塔街道、北市街道、北道口街道、北站街道、遂川街道、圓路街道、雲集街道、中華路街道、馬路灣街道、集賢街道、新興街道、南湖街道、十四緯路街道。
2001年,和平區轄20個街道:南站街道、雲集街道、民主街道、遂川街道、勝利街道、西塔街道、新興街道、南湖街道馬路灣街道、砂山街道、北道口街道、中華路街道、新華街道、北站街道、集賢街道、園路街道、北市街道、吳淞街道、八經街道、十四緯路街道。
2004年,遼寧省人民政府(遼政[2004]78號)批准:將瀋陽市東陵區長白街道辦事處(區域面積16.2平方千米,原由渾南新區代管)劃歸和平區。
2004年,和平區轄:南站街道、雲集街道、民主街道、遂川街道、勝利街道、西塔街道、新興街道、南湖街道、馬路灣街道、砂山街道、北道口街道、中華路街道、新華街道等21個街道。
2005年3月28日,和平區將原21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16個。區劃調整后,和平區轄16個街道:西塔街道、北道口街道、北市場街道、遂川街道、吳淞街道、中山街道、太原街道、八經街道、馬路灣街道、南市場街道、新華街道、集賢街道、新興街道、南胡街道、砂山街道、長白街道。
2006年7月28日,調整和平區長白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增設瀋水灣街道辦事處,以長白街道辦事處沈蘇快速幹道以東為瀋水灣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區劃調整后,和平區共轄17個街道。
2007年7月,和平區將原17個街道辦事處調整:西塔街道、北市場街道、太原街街道、八經街道、新華街道等12個街道。
2007年11月20日,和平區砂山街道辦事處更名為渾河灣街道辦事處。
2019年12月2日,瀋陽市人民政府(沈政〔2019〕101號)批准,撤銷西塔街道、八經街道、集賢街道。區劃調整后,和平區轄10個街道。
截至2020年6月,和平區下轄10個街道:渾河灣街道、新華街道、馬路灣街道、南湖街道、長白街道、太原街街道、北市場街道、南市場街道、渾河站西街道、瀋水灣街道。區政府駐南市場街道。

政府人員


職務姓名
區長、區政府黨組書記、瀋陽長白島經濟區(滿融經濟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黨工委副書記馬原
副區長、區政府黨組副書記 王泓偉
副區長、區政府黨組成員崔巍
副區長、區政府黨組成員吳強
副區長、區政府黨組成員王斌
區政府黨組成員、區公安分局局長董恩武
副區長、區政府黨組成員楊楓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和平區科技型企業全年獲得市科技創新資金支持項目128個,資金總額2877萬元。申請專利總量2295件,發明專利申請量1432件。全區擁有科研院所38家,民營科研機構75家,專利技術代辦事務所9家,各類技術開發和服務機構229家,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累計達到960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3家。引進國內外技術和管理人才全年達到6106人次;引進國內外技術團隊全年達到20個。
全區擁有4個自建孵化器,孵化面積1.1萬平方米,在孵企業實現總收入43649萬元,實現稅收3465萬元。
連續七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城區”稱號。
2018年,中國(瀋陽)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落戶和平。哥瑞基因科技產業園落地運營,舉辦2018全球基因組學大會。遼寧省網路空間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啟動運營。東北大學瀋陽市科技條件平台和智慧系統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投入使用。三好街成立園區科協。清華啟迪科技園產值突破1.5億元。有效發明專利3015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3家,新增科技企業676家。
文化體育
年末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1個,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10個,數字化社區圖書分館5個,社區書屋18個,少年兒童圖書館1個。
2013年參加瀋陽市第十三屆運動會。在田徑、游泳、舉重、武術、散打、柔道、摔跤、跆拳道、擊劍、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14項比賽中,我區獲得團體總分、金牌總數、獎牌總數三項第一名。在國民體質監測工作中,全區抽樣監測各類人群5300人,約佔全區總人口的0.8%。全區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4693人,佔全區總人口的0.6%。
2018年,成功舉辦第四屆“渾河之夏”文化藝術季、第四屆“和平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瀋陽2018YY粉絲嘉年華及中秋煙花秀、“和平杯”青少年國際象棋邀請賽。“渾河之夏”文化藝術季被評為瀋陽市藝術惠民“雙百萬”工程十佳品牌。“和平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被評為遼寧省體育產業示範項目。開展文化“五進”等惠民活動400餘場,惠及群眾100餘萬人。在全市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國際米蘭在東北第一家青訓學院落戶和平。健身器材實現485個小區全覆蓋。中山公園改造升級,成為全市體育示範公園。
教育事業
2014年,共有小學26所,初中11所,高中6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3864人,初中生11540人,高中生8150人。有幼兒園45所,其中公辦3所,社會力量辦42所,3-5歲在園兒童7644人。小學、初中、適齡兒童入學率及畢業率均為100%,高中入學率98.4%。2013年和平區中考平均分603.7分,連續十五年居全市第一。
2018年,啟用和平一校長白二分校、南寧幼兒園格林玫瑰灣分園。改擴建南京一校長白一分校、鐵路實驗中學太原分校等4所學校。中考總平均分連續20年位列全市第一,高考文理總平均分連續11年居市內五區區屬高中第一名。突出內涵發展,管樂、合唱、足球、國際象棋等素質教育高水平推進。課改成果在省市展示,師資素質再獲提升。和平區被國務院督導委授予全國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零起點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經驗”獲得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衛生事業
2013年,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94個(含衛生室、醫務室)273個。其中,醫院26個,衛生院1個,急救中心1個,疾病防治中心(站)2個,婦幼保健機構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4所。
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13225張;衛生技術人員16555人,其中,執業醫師5829人,助理醫師98人,註冊護士7898人。
2018年,在全省率先構建“1+1+N”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模式,個性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省領先。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與三級醫院建立醫療聯合體,實現中醫醫聯體全覆蓋。以優異成績通過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全國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複審評估;在全省率先按照“六統一”標準建設中醫“治未病”中心,慢性病防治體系日臻完善。
社會保障
2013年,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55000人,徵收失業基金24100萬元,領取失業金22549人,發放2089萬元。全年工傷保險參保242430人,其中農民工辦理工傷並繳費25000人。
為全區城鄉低保戶6421戶、10685人發放低保金4492萬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由平均296.2元/人/月,提高到平均359元/人/月。全年共為困難群眾發放救助金1316.1萬元。
2013年,在集賢街道鑫貿社區等6個社區建設了6所示範性老年日間照料站。全區有民辦養老機構5家,總計床位數430張。
開展了2013年“瀋陽慈善日”主題系列活動,募捐善款190餘萬元,發放善款134萬元。
2018年,可比口徑計算,全年民生支出36.9億元,佔地方公共財政支出80%。
2018年,新增就業崗位2.2萬個,城鎮新增就業2.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86%。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98%,養老金當期發放,收支基本平衡。發放企業養老金34.6億元、失業保險金4844萬元、各類救助金4750萬元、人才租房和高校畢業生首次購房補貼4272萬元。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化平台,瀋陽萬怡康瑞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等養老項目落戶和平。推進社區工作者管理制度和薪酬體系職業化、規範化建設。創造了“四位一體”殘疾人一站式精準康復服務的和平模式。
生態環境
2018年,和平區全面落實“河長制”,通過清除岸坡垃圾、河道清淤、封堵污水口、安裝水體凈化設備等措施,實施長白內河、渾南總干、白塔堡河水系整治,順利通過環保部黑臭水體督察。
清運垃圾105萬噸,清理殭屍車525輛、小招貼150萬處,捆紮383個小區裸露電線30萬米,搬遷畜禽養殖戶70家,拆除旱廁1000餘座,取締廢品回收站47家,拆違總量36.4萬平方米。改造提升老舊小區52個、背街小巷82條、公廁28座,升級改造8家農貿市場,規範管理早市4家。硬覆蓋村級路196條,施划機動車位1.9萬個,補植行道樹1.3萬株、種植花草68.3萬平方米,覆蓋裸露地面49.5萬平方米。入戶規範檢查8500戶“三小”、1370戶“五小”15萬次,流動商販、店外經營及“十亂”現象得到有效治理。

經濟


綜述
瀋陽市和平區具有近百年的商業發展歷史和文化積澱,商貿集聚功能十分突出。全國著名商業街之一的太原街和世界上第二大朝鮮族聚居區的西塔街等商貿街區的集散能力極強,匯聚了中興商業大廈、萬象城新世界百貨等一大批知名商貿企業。和平區市場體系完善,擁有汽車配件城、炊具城等16個大型專業市場、10餘條特色商業街、50餘個貿易市場及近萬個商業網點,構成全市最大的產品交易市場和購物區域,輻射人口達2400多萬,直接影響著瀋陽周邊8座超百萬人口的城市群及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勝利大街市場群被授予“全國商品交易市場系統管理創新先進單位”。在全省發展服務業先進城區評比中,連續3年榮獲第一名;全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8年全市排名第一。
201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8.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6.1億元,增長18.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98.1億元,增長11%;實際利用外資8.3億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4270元,增長9%。近年來,先後被評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中國商業名區、中國金融生態區、遼寧省唯一的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
2018年,和平區地區生產總值803.9億元,增長5.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3億元,增長4%,稅收85.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25.3億元,增長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9億元,增長11%。規上工業總產值52億元,增長1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998元,增長7.5%。實際到位內資74.1億元,增長72.7%。實際利用外資4.3億美元,增長50倍。
2018年,和平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際完成92.7億元,同比增長3.7%。
第二產業
2013年,和平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9.5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其中高耗能行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10.4%,高新技術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12.4%。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168.2億元,比上年增長25.8%;流動資產61.4億元,增長25.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6億元,增長2.3%;利稅總額14.4億元,增長29.2%。
2013年,建築業增加值70.2億元,比上年增長2.0%;建築業總產值312.9億元,增長9.9%;全年資質等級以上建築業企業共簽訂工程合同額562.9億元,增長28.4%;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467.9萬平方米,增長27.8%;實際房屋建築竣工面積562.7萬平方米,增長43.2%;利潤總額9.2億元,增長12.2%。
第三產業
2013年,批發零售業增加值76.3億元,比上年增長12.0%,住宿餐飲業增加值44.3億元,增長5.2%。
2013年,實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9.2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 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95.3億元,同比增長14.4%;限額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33.9億元,增長11.5%。
2013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實現零售額240.1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其中汽車類零售額13.8億元,增長23.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42.3億元,增長0.9%;中西藥品類零售額110.7億元,增長37.1%;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13.5億元,增長5.6%;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4.0億元,增長16.9%;日用品類零售額13.2億元,增長7.1%;通訊器材類零售額7.3億元,增長6.1%;建築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0.4億元,增長68.7%。
2013年,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實現零售額55.2億元,同比下降4.1%。其中住宿業企業實現零售額3.4億元,增長11.3%;餐飲業企業實現零售額51.8億元,同比下降5.0%。
2013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4個,交易額46.9億元。
2018年,和平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完成775.9億元,同比增長8.8%。
傳統商業轉型升級嶄露頭角,萬象城、中興繼續領跑瀋陽商業;K11購物藝術中心、沃爾瑪山姆會員店等商業地標開業運營。時尚地下購物中心改造升級後人氣火爆。八卦街、西塔街、八經咖啡小巷、文安路、渾河新天地等20餘個特色街區蓬勃發展。中國小食品城、炊具城等專業市場持續繁榮。君悅、希爾頓等酒店形成高端住宿業集聚。構建樓宇經濟大數據平台,已運營商務樓宇120座,面積612.2萬平方米,平均入駐率81.5%,培育了華潤、中海、華航等一批樓宇產業園。

自然環境


位置境域

和平區位於瀋陽市的中心,從北至西、至南、至東分別與皇姑區、鐵西區、于洪區、蘇家屯區、渾南區、瀋河區相鄰。地理坐標為:北緯41°75'17"-41°83'90"之間,東經123°38'51"-123°50‘36“之間。面積61.1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和平區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均屬下遼河平原。地形平坦而開闊,平均海拔50米左右。

氣候

和平區屬於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熱同季,日照充足。春季促短,降水少,回暖快;夏季高溫多雨,空氣濕潤;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宜人;冬季長達6個月,寒冷乾燥。年日照時間為2480小時,全年無霜期為150天左右。

水文

和平區南跨渾河與渾南區相連。渾河,位於遼寧,發源於撫順市,流經瀋陽,長約幾十公里,是遼河的支流,古稱遼水,又稱小遼河。

人口


和平區戶籍人口約64.3萬人,居住著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錫伯族等29個民族。
年末戶籍人口64.0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1.7人。人口出生率6.37‰,出生人口性別比104;死亡率6.87‰。自然增長率-0.49‰。計劃生育率99.6%。
2021年6月1日,瀋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和平區常住人口為730785人。

風景名勝


太平寺

瀋陽太平寺,俗稱“錫伯族家廟”,位於瀋陽市和平區皇寺路178巷2號。是錫伯族人出資興建的一座喇嘛廟。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始建,1752年(乾隆十七年)擴建,后又經乾隆四十一年、嘉慶八年、光緒二十八年重擴建,寺廟日臻完善。
太平寺坐北朝南,布局嚴謹,雄偉壯觀。原佔地面積為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958平方米。建築風格為喇嘛廟形式。主要建築有山門、前、中、后三大殿,東西配殿等,殿內塑有三世佛,宗喀巴佛,五護法神,四大天王等神像,該廟年久失修,於解放前就已遭到嚴重破壞,多數建築被拆除,就地建了廠房。現僅存中殿三間,為硬山前廊式,灰瓦頂,檀仿彩畫,柱為朱紅地仗。
該寺原有石碑兩甬,一為漢文,一為滿文。其滿文碑於1959年發現,當時已斷裂,經修復後送瀋陽故宮保存。該碑記敘了錫伯族的早期活動區域和遷徙情況及建立太平寺的經過,是錫伯族保存下來的一件重要的歷史文物,現已複製,在殿前樹立。此外,還保存下來“錫伯族家廟”木匾一方,長270厘米,寬97厘米,厚40厘米,現存瀋陽故宮。
瀋陽市人民政府非常重視錫伯族家廟——太平寺的修復工作,1984年撥款修復了中殿,由民委管理。1985年2月瀋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10日,錫伯族家廟成功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實勝寺

實勝寺全稱蓮花凈土實勝寺,又名皇寺,位於瀋陽市和平區皇寺路206號,佔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始建於清崇德元年(1636)秋,歷時三載竣工,是東北地區著名的藏傳佛教(密宗)寺院之一。皇寺是清太宗皇太極賜建的寺院,因而得名。皇寺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山門北行為三楹天王殿。大殿位於天王殿北。大殿西南是瑪哈噶喇佛樓,因供奉瑪哈噶喇金佛而得名。寺內還有辦事房、花房等各種建築物,共計殿宇79間。寺廟供奉各種佛像262尊,經典340部,法器30件,禮器231件,樂器16件,文物61件。皇太極每年正月上旬必率諸家親王、大臣、前來朝賀的蒙古各部王公到皇寺拜佛。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是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瀋陽市和平區皇寺路(原北市場福安里4號)。是一棟坐北朝南、面闊6間、進深1間的硬山式青磚瓦房,其東側4間就是1927年10月到1931年12月中共滿洲省委機關所在地。省委書記陳為人等在此領導工人、農民、學生反對封建軍閥壓迫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恢復、發展黨組織。8月,陳為人調上海工作,省委機關轉移,這裡成了省委機關的秘密交通站。滿洲省委機關設在此處時,東首間是廚房、餐室,次間是張景珍(張光奇)辦公室,第三間是客廳,第四間是陳為人及其夫人韓慧芝(韓慧英、王英)卧室。1985年,瀋陽市人民政府撥款維修,按原狀陳列,正式對外開放。

東北解放紀念碑

東北解放紀念碑位於瀋陽市和平廣場正中心。由碑體、拱帶、碑座三部分組成。
紀念碑的北側綠化帶內,樹有漢白玉石碑一方。上刻紀念碑文,碑文記錄了我黨我軍在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為解放東北全境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所建立的歷史功勛。紀念碑是由瀋陽軍區、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人民政府共同決定興建的。於1991年11月2日揭幕落成。該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公園和濕地

和平區擁有良好的旅遊資源,南湖公園和中山公園均為瀋陽市的七大公園之一。遼寧展覽館、中華劇場等文化設施富有格調,滿洲省委舊址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奮鬥的歷程,北市場地區的實勝寺為清朝盛京八景之一,太平寺是中國錫伯族唯一的一座家廟。“皇寺廟會”被列為瀋陽市四大文化品牌之一。

南湖公園

南湖公園位於瀋陽市和平區南部原有的一片長形沼澤地帶。始建於1938年,當時叫長沼湖公園,1946年改稱南湖公園,佔地面積52萬多平方米。國民黨政府統治瀋陽時,公園成了屠殺愛國志士的刑場。1955年人民政府開始進行全面規劃和建設,現已建成有北方園林藝術風格的重點公園,是瀋陽市的七大公園之一。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位於瀋陽市和平區南京街和南一馬路交叉處。原是日本侵略者供其居沈僑民娛樂而修建的。始建於1924年,1926年建成,當時叫千代田公園。抗戰勝利后,為紀念孫中山,於1946年4月改稱中山公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現已成為瀋陽市七大公園之一。

瀋水灣公園

瀋水灣公園是瀋陽市的大型濱水公園,瀋水灣公園東起渾河大橋,西至沈鐵橋,全長7.5千米。2003年7月投入使用。

長白島森林公園

長白島森林公園,位於渾河南岸長白段,東起三好橋,西至長大鐵路勝利橋,北臨渾河,南倚防洪堤壩,總長2100米,平均寬度約200米,總佔地面積為42萬平方米。從前,這裡是老舊棚戶區,髒亂差的環境與一河之隔的瀋水灣公園形成極大反差,嚴重影響渾河景觀帶的環境與景緻。

所獲榮譽


2017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春季休閑百佳縣市;入選2020中國縣域文化消費百強榜排名67。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潮品消費百強榜排名36 。
2020年4月,入選2020中國醫療服務百佳縣市。
2020年6月,入選 2020中國最具書香百佳縣市。
2020年9月10日,2020年中國百強區榜單中,和平區名列第9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