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惲
王惲
王惲(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學者、詩人兼政治家。
中統元年(1260年),王惲得到姚樞的推薦,被擢升為中書省詳定官。中統二年(1262年),被授予中書省左司都事。七月進入翰林院任事。不久受李璮、王文統案牽連而革職。至元五年(1268年),被起用為御史台首位監察御史。之後歷官承直郎平陽路總管府判官、翰林待制、朝列大夫、河南河北道按察使、燕南河北道副使、中議大夫,行御史台治書侍御史、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拒絕盧世榮的徵召,以疾回歸鄉里,授課編書。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受董文用舉薦,出任福建閩海道提刑按察使。次年便請歸。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又以老臣的身份受徵召進京。隨後被授予翰林學士嘉議大夫、通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中奉大夫。大德五年(1301年),致仕歸家。大德八年(1304年),病薨於汲縣,終年七十八歲,謚文定。
王惲是金、元之際著名的詩文大家和元世祖時期的重要文臣,在金末元初文壇上獨樹一幟,其詩文影響遍及整個元代。一生仕宦,是元世祖、裕宗和成宗三代諫臣。其書法遒婉。著有《秋澗先生全集》。
王惲,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兼政治家。
王惲詩《平湖樂》
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王惲任少中大夫、福建閩海道提刑按察使時,當時沿海政局混亂,官吏缺額很多。他向皇上上疏要求選拔人才到沿海填補空缺。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他果斷罷黜了四十多名貪官污吏,任用了一批文武精通,耿直清廉的人赴職,使這裡平靜安定下來;並在福建沿海建造營房,讓戍兵居住,改變了以往兵寓民家的陋習,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剛正不阿,秉公執法。在他任承直郎、平陽路總管府判官時,絳州太平縣有一陳氏殺了自己的哥哥,因行賄官府,緩獄了決,株連三百多人受冤,長達五年不能結案。皇帝派王惲前往親審此案,經過訪查、審訊,釋放了全部受冤遭株連的平民百姓。
他雖身居高位,卻能夠體察下情,同情人民疾苦。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燕南一帶冬春遭旱,秋季莊稼又遭水災,王惲察訪民情回到大都(今北京)以後,有一高官宴請百官,請他赴宴。入席后,他看到桌子上擺滿了名釀佳肴、奇珍海味,如坐針氈,感到很不是滋味。他無法控制為民請命的感情,寫了長篇免租謠,希詞懇情切,皇上終於採納了他的建議。
政治
王惲仕宦四十餘年,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史稱惲有才幹,操履端方,擔任過世祖忽必烈、成宗鐵穆耳兩朝諫臣。惲半生自入仕以後,多枳任地方副職,且多數時間賦閑在家,但他在職期間,一直積極用世,彈精竭慮,表現出卓越的才能。
● 直言敢諫
王惲知無不言,上書《擊邪》《納海》等論列一百五十餘條。當時都水劉晸交結權勢,受到重用,損失官糧四十餘萬石,王惲進行彈劾,揭發其營私謀利的罪惡,權貴們恐懼不安。王惲揭發劉晸:監修太廟,因功特蒙陞官賜賞,但僅過幾年,太廟的樑柱就腐朽毀壞了。這是對祖宗的不敬,應依法論罪。劉晸憂憤而死。王惲任監察御史期滿,陳天佑、雷膺都奏請朝廷挽留。
王惲於至元五年至八年(1268—1271年)擔任監察御史,從至元十五年(1278年)起,先後任河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行御史台治書侍御史、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福建閩海道提刑按察副使等職務,在職期間,不畏權貴,秉公直言,多次彈劾官員不法行為。參佐職在振一路之紀綱,辨大小之重務,事關重大,當選識大體,有議論,通案牘、臨事不疑,剛正有斷之人,大興府徇私選官,擅自將報過司吏韓仲禮擬作首領官,就受到了監察御史王惲的彈劾。對於那些橫暴民間、禍害百姓的縣官,如求娶娼婦者、非禮毆擊公使者、酗酒狂為,連結朋比者、挾弓放彈損傷人目者、取要雞酒……以悅口腹等劣跡斑斑者,王惲認為不能姑息養奸,亦多次上書彈劾。
他常說治國之本在於得人材,建議朝廷:“福建所轄郡縣五十餘,連山瀕海,實為邊境重地,但自平定該地區以來,由於官吏的貪殘,致使民情不安,往往聚集為寇,一些無知之民也響應附和,以至剽掠村落,加上官兵鎮壓時又蹂躪百姓更加厲害,違背朝廷一視同仁之意。今雖將各處守令不能一一加以選擇,但行省的官僚如平章、左丞這些尚空缺官員,應選派素有重望,才幹足以安撫百姓,武略足以抵禦外侮者,使之鎮守邊防,也許福建地方可望治理好。”當時行省鎮壓鍾明亮反叛無功,王惲再條陳其利害說“:福建歸附之民戶幾百萬,而黃華一變,十去四五。今強賊猖獗,又加上黃華之變,非同尋常。況該地有溪山之險,東擊則西走,出沒難測,招之則不降,攻之又不克。宜挑選精兵,嚴申號令,專委重臣統領,用計征討,使彼勢窮力竭,或可能取勝。”
王惲的諫政,受到了元世祖的器重。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忽必烈專門將他傳至京城召見。他又上萬言書,提出“改舊制,黜贓吏,均賦役,擢才能”的建議,順應了忽必烈“祖述變通”的建國思想,對推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 政見懇切、政風凌厲
王惲主張禮下庶人,刑上大夫,強調治理混亂的財政。左丞姚樞任東平宣撫使時,薦舉他為評議官。當時元朝政府初建,令各路推薦一名善於管理財政的官吏,王惲被推薦至京師。王惲到京後上書評議當時政治,因而與渤海周正並提升為中書省評定官。中統二年轉為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不久又兼任中書省左右司都事。王惲善於管理財政,識別和任用人材,評議典禮,研考制度,同僚無不佩服。
至元五年(1268年),元世祖建立御史台,任王惲為監察御史。在他任承直郎、平陽路總管府判官時,絳州太平縣有一陳氏殺了自己的哥哥,因行賄官府,緩獄了決,株連三百多人受冤,長達五年不能結案。皇帝派王惲前往親審此案,經過訪查、審訊,釋放了全部受冤遭株連的平民百姓。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王惲任少中大夫、福建閩海道提刑按察使時,當時沿海政局混亂,官吏缺額很多。他向皇上上疏要求選拔人才到沿海填補空缺。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他果斷罷黜了四十多名貪官污吏,任用了一批文武精通、耿直清廉的人赴職,使這裡平靜安定下來;並在福建沿海建造營房,讓戍兵居住,改變了以往兵寓民家的陋習,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先後罷黜官吏貪污不法者四十餘人,察繫囚之冤滯者,決而遣之;並在福建沿海創建營屋給戍兵居住,改變此前官兵寓於民家的陋習,並提出大作水軍的建議。當時福建下轄五十多個郡縣,山多海深,地形複雜,故山寇往往嚇聚,愚民因而蟻附,剽掠村落,官兵致討,復蹂踐之甚,形勢嚴峻,王惲上書朝廷,請求選拔清望素著、簡在帝心、文足以撫綏黎庶、武足以折衝外侮者赴任,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 體察民情
王惲作為深受忽必烈信任的監察御史,經常到各地體察民情。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燕南一帶冬春遭旱,秋季莊稼又遭水災,王惲察訪民情回到大都(今北京)以後,有一高官宴請百官,請他赴宴。入席后,他看到桌子上擺滿了名釀佳肴、奇珍海味,如坐針氈,感到很不是滋味。他無法控制為民請命的感情,寫了長篇免租謠,希詞懇情切,皇上終於採納了他的建議。
王惲還經常考察官員政績,並上文提出對政事的意見,以期能夠及時將政局現狀反映到執政者那裡,為皁帝分憂解難。如元初官僚機構的龐大,也給政府財政收支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為了支付官僚的俸祿,元廷開始向百姓徵收俸鈔,中統元年,然絲料包銀之外,又有俸鈔之科。從賦稅中支付官俸,今後乞請將隨路百姓納到俸錢行收,專以按月支付,庶幾官吏円得養廉,易於責辦。這意味著地方官的俸祿須由隨路百姓負擔,凡包銀民戶,每四兩外增納一兩,引起了漢族知識分子的不滿,王惲曾撰《論削去科帖俸名》,說:今者名之科帖,曰此官之俸也,是民自以祿食糜給,非出國家公養大恩也,令削去。
王惲任職從政期間,時常憂國憂民,把歷代明君賢相勤勞思政、治國安邦的經驗和事迹系統整理成章,用“順諫”的方式,奏疏給尚未登基的皇太子參閱——即《承華事略》二十篇,計為:廣孝、立愛、端本、進學、擇術、謹習、聽政、達聰、撫軍、崇儒、親賢、去邪、納誨、幾諫、從諫、推恩、尚儉、戒逸、知賢、審官。裕宗真金非常賞識他的這種見解,除自己學習外,還將《承華事略》各篇發給皇孫們傳讀。裕宗真金早薨,他的兒子成宗鐵穆耳即位。王惲給成宗皇帝敬獻的供物不是玉帛、珠寶,而是他論述的《守成事鑒》十五篇,表現出忠心事主的一片赤誠。因此,成宗又加封他為通議大夫,知制誥。並委託他同趙孟頫等人纂修《元世祖實錄》。
文學
王惲詩作存世極多,各類詩體均有涉及,崇尚氣骨風神,推崇唐詩氣象,主張溫醇典雅、平淡而又涵蓄,雍容而不迫切,實是元代“舉世宗唐”詩風之先行者。其詩作以七絕為主,存世有二十一卷之多,為元詩之最。王惲又注重紀録社會現實,有刻意模仿杜詩痕迹,唐人風采時有閃現。其七言律詩成就較大,諸種近體詩受元好問影響,古詩師法韓愈,其中反映現實作品可稱佳作。其詞學觀念與詩文大略相同,提倡中和醇正,繼承蘇、辛、元風采氣骨,又不乏清新自然。上承兩宋金源,下開元代文士詞風,可謂引領一時風氣。王惲論文,主張自得有用為主,為文樸實剛健、中和沉穩,不作艱深含混之語,其文得蘇軾之才氣,又有歐陽修平淡之美,受元好問影響很深。王惲在為實用文章之主張下,碑誌、事狀、序記、札記、題跋記述廣泛,對文章之技巧也較為重視,作傳記不拘泥於固定格式,文中既有史家之筆法,又有小說家之風致,其碑文深得中和之旨,行文生動有趣,而又有神采。
● 遠見識人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春,召為左司郎。當時右丞盧世榮大肆搜括民財而被朝廷重用,因此,雖多次催王惲赴任,他始終不應召,問他為什麼,回答說:“盧世榮本無能之輩,而擔此理財重任,不過是剝削民眾以肥己而已,像這樣的人沒聽說能保持名節的,離他遠的人還怕受其不好的影響,同他一塊共事又怎能避免!”盧世榮終於身敗名裂,眾人都佩服王恂的卓識遠見。
王公孺:先考文定公人品高古,才氣英邁,勤學好問,敏於製作。下筆便欲追配古人,騰芳百代,務去陳言,辝必巳出,以自得有用為主。精粹醇正,非他人所可擬。自其弱冠,巳嘗請教於紫陽、遺山、鹿庵、神川諸名公,愛其不凢,提誨指授,所得為多。及壯,周旋於徒單侍講、曹南湖、高吏部、郝陵川、王西溪、胡紫山之間,天資既異。師問講習者,又至繼之,以勤苦不輟,致博學能文之譽,聞於逺近。其後五任風憲,三入翰林,遇事論列,隨時記載,未嘗一日停筆。平生底緼,雖略施設。然素抱經綸,心存致澤桑榆,景迫有志,未遂一留意於文字間。義理辝語,愈通貫精熟矣。故學者以正傳,名家推尊之。(《秋澗集·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後序》)
王庭筠:文章與時高,下陋乎宋而追乎唐。人材隨世污,隆尊其官而羙其謚。僉謂賁戔之信度大茲,渙號以楊庭故,翰林學士、中奉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王惲,團學修能,雄文逸氣。五持憲節,誅鋤吏弊,而翼植民彛,三入詞林,敷皇猷而表章帝典,進承華之昭鑒,恢儲聖之良規。勸其遺書,蓋抱經綸之志。詢夫成績,豈徒黼黻之才。
李謙:翰林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秋澗王公長予六年,今平頭七十,神明不襄,事理至精。熟下筆作文,不減平昔,至其論古今,利害援引,據理有條不紊。每賓友期集,未嘗后約而至,歩輕便不事,杖䇿行且曵之,而鏗然作聲。院屬聞之,知為公矣。其以學問丗其家,晚景㤗然,順適所欲,壽祉方隆,未有涯也。(《壽七十詩卷序》)
閻復:七十人生福壽隆,耆英才入書圖中。靜吟秋澗雲泉綠,安步花磚曉日紅。玉樹芝蘭方秀髮,詞源筆力愈清雄。鹿巷慎獨傳芳狐,會見遐齡繼兩公。(《王秋澗七十大壽》)
王構:①文衡始字文康公,敬齋(姚樞)鹿庵(王磐)聲望隆。共城三王稍後出,秋澗早直蓬萊宮。升華屢赴延英召,下筆咸推言語妙。邊臣諭相臣獎麻,百粵三韓同答詔。烏台初立公選掄,輟之持憲材益伸。宗佑不嚴考工罪,忠言亹亹逹楓宸。繡衣山東又河北,民不偷浮吏奸戢。累箋進上青宮圖,玉裕淵沖垂典則。出處平生唯自足,使節何堪上閩蜀。搜窮學海思遒贍,練多世事機圓熟。天朝養賢恩禮殊,中統而後元貞初。東門賜金開祖幄,西園束帛隨征書。重來地尊年未老,積行弸中外敷藻。鉤深輯略手編研,謹而月之仍細考。共山不煩頻勒移,耆英今日非公誰。九十司徒昔嘗有,康強七十歸豈宜。晚生幸際扶搖便,前軰風流親接見。中州元氣三數公,介壽同饗公堂燕。 ②惲之著述不泛不雜,有補世教,其意之遠,立之妙,自成一家,可儷於前修,可則於後世。王秉舞稱其語性理則以周邵程朱為宗,論文章則以韓柳歐蘇為法。才思泉涌,下筆輒數千,星回漢翻,韶鳴風躍,千變萬狀,可駭可愕,文中巨擘也。
李翰(明代河南副使):秋澗先生名著於元,生長於汲。先生之文行不於故址而表章之,無以風動鄉之大夫士民,以茲鄉英賢高行興起,其士夫趨向之正,非直以其文詞藻贍純粹之取也。(引自《王秋澗先生文集序》)
車璽(明代弘治年間河南按察司副使):在省院則有綸黼黻之才,任䑓則有彈撃平反之譽。其散見於奏札、詩文,各極其忠藎體裁之工。史稱其有材幹操,履端方,好學,善屬文,真實錄也。斯人也,豈徒為一鄉一邑之模範而巳邪?(《王秋澗先生文集序》)
王秉彛:翰林文定王公衛之名儒秋澗其號也,從游遺山鹿庵紫陽神川四先生之門,講貫漸磨,深造閫域。語性理則以周邵程朱為宗,論文章則以韓桞歐蘇為法。才思泉涌,下筆輒數千言。星回漢翻,韶鳴鳯躍。千變萬狀,可駭可愕,文中巨擘也。學古入官曆清要。內而金馬玉堂,外而豸冠綉斧,所至有令譽。雖公務填咽,手不釋卷,耽書嗜古,天性然也。(《秋澗集·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後序》)
紀昀等:文章自謂學於元好問,故其波瀾意度,皆不失前人矩矱。詩篇筆力堅渾,亦能嗣響遺山。史稱惲有材幹,集中闗系,政治諸作,尤為疏達詳明,了如指掌。
著述
王惲受劉祁、元好問等人影響,“平生著述,光明正大,關係政教,嘗蒙乙覽,致有弘毅。”即使是在閑居退隱期間,他仍“円以書史振勵志,因睹古人臨大節,處大事,征伐號令,渙汗云為之際,含章時發,以之功業成而聲名白者,良竊慨慕焉。”
● 傳世著作
《秋澗先生大全集》一百卷(又名《秋澗先生大全文集》、《王文定公秋澗集》,簡稱《秋澗集》)。由王惲長於王公孺收集其生前著作彙編而成,前七十七卷為詩文雜著,包括詩、詞、歌、賦、疏、議、碑銘、墓誌、記、序、跋、行狀、辨、說、祭文等,多記金末元初之事;后二十卷為惲之專著,包括《承華事略》與《元貞守成事鑒》二卷、《中堂事記》三卷、《烏台筆補》十卷、《玉堂嘉話》八卷。《千頃堂書目》卷二十九著錄,又見於明朝馮從吾《元儒考略》一卷,四部叢刊本集部另有附錄一卷。
《秋澗樂府》四卷。又名《秋澗先生大全文集樂府》,輯自百卷本《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四庫總目》收錄。包括水調歌頭、木蘭花慢、感皇恩、鷓鴣弓、太常引、浣溪紗、西江月、鵲橋仙、點鋒唇等四十餘種曲牌名,內容豐富,詞風近似蘇、辛,清麗雅正,平易暢達,早年詞作因社會動蕩而多發人事滄桑之慨,晚年作品因元朝一統而趨平和清淡,多應酬之作。又有吳昌綬輯、陶湘續輯《景刊宋金元明本詞四十種》本,清末民初朱祖謀輯錄《疆村叢書》本附有校記一卷。
《書畫目錄》一卷。元代書畫目錄作品,又稱《元破臨安所得故宋書畫目》,專記元代宮廷接收亡宋所藏之唐至宋珍貴書畫,輯自《玉堂嘉話》。先書法后名畫,按朝代先後順序記錄在案,所記有詳有略,除作者、作品名稱外,個別作品還附有作者小傳、作品內容、藝術特點、題跋、用印、裝裱等,以南宋宮廷著錄為詳,蘊涵了王惲個人書畫見地。清人孫承澤撰《研山齋珍賞歷代名賢墨跡》(南圖)有收錄。
《玉堂嘉話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輯,見於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三種經籍佚文》。
《王惲詩》。《補遼金元藝文志》著錄,未見傳本,王惲詩俱載於《秋澗大全集》。
《古今畫記》。《千頃堂書目》卷十五類書目著錄,又見於《古今匯說》卷十八。該書與《古今書記》同見著錄,而厘為二書,且書名稱古今,則所記書畫當及元代作品,與《元人破臨安所得故宋書畫》有異,故另列,以俟參考。
《古今書記》。《千頃堂書目》卷十五類書目著錄,又與《古今己》同見於《古今匯說》卷十八。
《秋澗雜記》。清朝黃虞稷撰,高震川、韓振剛編《千頃堂書目索引》著錄。
《王秋澗詩文》。見於清抄本《欽訓堂秘笈》。
《王秋澗先生題跋》。見於清抄本《欽訓堂秘笈》。
● 參與編著
《世祖實錄》二百一十卷。另附《事目》五十四卷,《聖訓》六卷。至元三十一年六月,以姚燧為總裁主持編修,王惲、趙孟頫、張九思、孛術魯挪、李之紹、馬紹、李謙、張升、董文用、王構等參與纂修,採摭於時政之編,參取於起居之注,於大德八年二月完成。己佚。
詩文
王惲為元初名臣,學識廣博,也是元初台閣文人中最值得重視的人物之。其傳世著作《秋澗集》百分之七十是雜著詩文,統稱為《秋澗集·詩文》,包括詩、詞、歌、賦以及其他文體,多為抒發感情之作,也兼記金末元初事,一定的文學和史學價值。《秋澗集》前七十七卷收錄王惲雜著文稿,其中詞作四卷,詩歌三十三卷,包括五言古詩、詩、七言古詩、七言律詩、七 言絕句;其餘四十卷是頌、賦、書、記、序、辯說、雜著、說、行狀、傳、碑銘、碣、文、祭文、箴、疏、題跋等共十八種文體。
王惲作品摘選目錄 | ||
分類 | 名目 | |
---|---|---|
文賦 | 記體類 | 《洄溪記》《醉經堂記》《楊氏塑馬記》《殷比干廟肇祀記》《平陽新星丸漏記》《天井關夫子廟記》《萬壽宮方丈記》《種柳記社壇記》《殷太師廟建外門記》《游玉泉山記》《登鶴雀樓記》《游林落山記》《傳國玉璽記》《博望侯廟記》《柏卿新建文廟記》《榮大師壽堂記》《漢大司馬霍將軍祠堂記》《宛平縣建集仙觀記》《威衛府整暇堂記》《建伊洛五賢祠記》《紫山胡公祠堂記》《胙城縣廟學記》《汴梁路城隍廟記》《唐中書令贈尚書右僕射馬公祠堂記》《真常觀記》《青岩山道院記》《御史箴後記》《熙春閣遺制記》《征夢記》《清蹕殿記》《移忠堂記》《林氏酴醾記》《抉疏軒記》《宜逺樓記》《游華不注山記》《重修録事司廳壁記》《春露堂記》《均干堂記》《祥露記》《游東山記》《透月岩記》 |
詩歌 | 《題玉石蓮花洞道院壁》《御驃出廄圖題呂充隠和陶詩》《柏亭嘆九門道中》《舂榆嘆折齒吟》《舒辟劍》《飛豹行》《金馬門行》《南風謠》《長劍行》《涌金亭》《聽講呂刑諸篇謝人贈硯》《挽漕篇元日示孫阿鞬》《贈仲溫教授泛漳篇》《秦川行》《條侯祠泥阻大小西門道中》《出香竒石洗硯示孫阿鞬》《野河渡菊嘆》《送韓茂卿北上》《春夜宴史左丞宅》《讀韓子有感董大夫廟》《送韓雲卿赴䑓》《謁武惠魯公林墓《桑蟲嘆靈光塔》《相從行》《送李中北還》《贈周曲山》《夢入閩清府》《謁光武廟》《壽徒單顒軒》 |
輩分 | 關係 | 姓名 | 簡介 |
---|---|---|---|
家世 | 遠祖 | — | 金天會間積勞至杞縣尉。 |
高祖 | 王仲英 | 為郡吏,官至河平軍節度府都目官,年三十八得暴疾而卒。 | |
曾祖 | 王經 | 不仕,隱居讀書,鄉黨化其德。謚文元先生。 | |
曾祖妣 | 呂氏 | 新中臨清關宋汲郡公呂氏之裔。 | |
祖父 | 王宇 | 官至金朝敦武校尉。贈集賢侍讀學士、大中大夫,追封太原郡侯。 | |
祖妣 | 孟氏 | 孟氏為縣南草市榆林坊富家,姿貞順,配祖德良稱。追封太原郡夫人。 | |
韓氏 | 衛人,晚嗜道教,道號妙清。追封太原郡夫人。 | ||
父親 | 王天鐸 | 金正大初以律學中首選,歷官金朝戶部主事、忠顯校尉。中年折節讀書,務教子起宗,所交皆海內名士,易名文通先生。用公貴,贈正奉大夫、大司農卿,追封太原郡公,謚庄靖。 | |
母親 | 靳氏 | 相州永和人進士靳子玄之孫,安陽丞靳顯思之次女。貞靜淑善,光備婦道。追封太原郡夫人。 | |
— | 妻 | 推氏 | 共城人,尚醫推德之女。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孟冬卒。 |
子輩 | 子 | 王公孺 | 歷官任秘書監、著作佐郎、著作郎、衛州推官、翰林應奉、潁州知州、翰林待制。 妻石氏。 |
王公儀 | 女侍所生。官承務郎、同知磁州事。 | ||
王公說 | 官衛輝路儒學學正。 | ||
孫輩 | 孫 | 王笴 | 王公孺之子,官秘書郎。后累官朝列大夫、中書刑部郎官。 |
王詵詵 | 王公孺之子。 | ||
王侃侃 | |||
女孫 | — | 適耶律楷。 | |
適寧氏子。 | |||
重孫 | 男王漢璋、王德璋、王潤璋。女重孫二,生平不詳。 | ||
曾孫 | 王遜志 | 以蔭授侍儀司通事舍人。歷隰州判官、大寧縣尹,擢狹西行台監察御史,累遷僉漢中、河西、山北三道肅政廉訪司事,入為工部員外郎,遷禮部郎中,拜監察御史。后除太府少監,出為江西廉訪副使,召僉太常禮儀院事。京城不守,自投井中死。 |
● 墓地
王惲墓在衛州路汲縣河西鄉(今河南衛輝市城郊鄉八里屯村西南石人窪),距縣城十華里。墓地前沿有神道,兩旁為石刻儀仗,對稱排列。
● 《新元史·列傳第八十五·王惲傳》
● 《元史·列傳第五十四·王惲傳》
● 《河南通志》
王惲,字仲謀,衛州汲縣人。曾祖經。祖宇,仕金,官敦武校尉。父天鐸,金正大初,以律學中首選,仕至戶部主事。惲有材幹,操履端方,好學善屬文,與東魯王博文、渤海王旭齊名。史天澤將兵攻宋,過衛,一見接以賓禮。中統元年,左丞姚樞宣撫東平,闢為詳議官。時省部初建,令諸路各上儒吏之能理財者一人,惲以選至京師,上書論時政,與渤海周正並擢為中書省詳定官。二年春,轉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尋兼中書省左右司都事。治錢穀,擢材能,議典禮,考制度,咸究所長,同僚服之。
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監察御史,知無不言,論列凡百五十餘章。時都水劉晸交結權勢,任用頗專,陷沒官糧四十餘萬石,惲劾之,暴其奸利,權貴側目。又言:“晸監修太廟畢功,特轉官錫賞,今才數年,樑柱摧朽,事涉不敬,宜論如法。”晸竟以憂卒。秩滿,陳天祐、雷膺交薦於朝。九年,授承直郎、平陽路總管府判官。初,絳之太平縣民有陳氏者殺其兄,行賂緩獄,蔓引逮系者三百餘人,至五年不決。朝廷委惲鞫之,一訊即得其實,乃盡出所逮系者。時絳久旱,一夕大雨。十三年,奉命試儒人於河南。十四年,除翰林待制,拜朝列大夫、河南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尋改置諸道制下,遷燕南河北道,按部諸郡,贓吏多所罷黜。十八年,拜中議大夫、行御史台治書侍御史,不赴。
裕宗在東宮,惲進《承華事略》,其目曰廣孝、立愛、端本、進學、擇術、謹習、聽政、達聰、撫軍、崇儒、親賢、去邪、納誨、幾諫、從諫、推恩、尚儉、戒逸、知賢、審官,凡二十篇。裕宗覽之,至漢成帝不絕馳道,唐肅宗改服絳紗為朱明服,心甚喜,曰:“我若遇是禮,亦當如是。”又至邢峙止齊太子食邪蒿,顧侍臣曰:“一菜之名,遽能邪人耶?”詹事丞張九思從旁對曰:“正臣防微,理固當然。”太子善其說,賜酒慰喻之。令諸皇孫傳觀,稱其書弘益居多。
十九年春,改山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在官一年,以疾還衛。二十二年春,以左司郎中召。時右丞盧世榮以聚斂進用,屢趣之不赴。或問其故,惲曰:“力小任大,剝眾利己,未聞能全者。遠之尚恐見浼,況可近乎!”既而果敗,眾服其識。二十六年,授少中大夫、福建閩海道提刑按察使。黜官吏貪污不法者凡數十人;察繫囚之冤滯者,決而遣之;戒戍兵無得寓民家,而創營屋以居之。每謂為治之本在於得人,乃進言於朝曰:“福建所轄郡縣五十餘,連山距海,實為邊徼重地。而民情輕詭,由平定以來官吏貪殘,故山寇往往嘯聚,愚民因而蟻附,剽掠村落,官兵致討,復蹂踐之甚,非朝廷一視同仁之意也。今雖不能一一擇任守令,而行省官僚如平章、左丞尚缺,宜特選清望素著、簡在帝心、文足以撫綏黎庶、武足以折衝外侮者,使鎮靜之,庶幾治安可期矣。”時行省討劇賊鍾明亮無功,惲復條陳列利害曰:“福建歸附之民戶幾百萬,黃華一變,十去四五。今劇賊猖獗,又酷於華,其可以尋常草竊視之?況其地有溪山之險,東擊西走,出沒難測,招之不降,攻之不克,宜選精兵,申明號令,專命重臣節制,以計討之,使彼勢窮力竭,庶可取也。”
二十八年,召至京師。二十九年春,見帝於柳林行宮,遂上萬言書,極陳時政。授翰林學士、嘉議大夫。成宗即位,獻《守成書鑒》一十五篇,所論悉本諸經旨。元貞元年,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奉旨纂修《世祖實錄》,因集《聖訓》六卷上之。大德元年,進中奉大夫。二年,賜鈔萬貫。乞致仕,不許。五年,再上章求退,遂授其子公孺為衛州推官,以便養,仍官其孫笴秘書郎。大德八年六月卒。贈翰林學士承旨、資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謚文定。其著述有《相鑒》五十卷、《汲郡志》十五卷、《承華事略》、《中堂事記》、《烏台筆補》、《玉堂嘉話》,並雜著詩文,合為一百卷。(《元史·卷一百六十七·列傳第五十四》)
《讚頌題名碑》
拂拭殘碑覽德輝,千年包范見留題。驚鳥繞匝中庭柏,猶畏霜威不敢棲。
[雙調]沉醉東風
漁得魚心滿願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個罷了釣竿,一個收了斤斧。
林泉下偶然相遇,是兩個不識字漁樵士大夫,他兩個釣加加的談今論古。
[越調]平湖樂
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
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正宮】雙鴛鴦·柳圈辭
暖煙飄,綠楊橋,旋結柔圈折細條。都把發春閑
懊惱,碧波深處一時拋。
野溪邊,麗人天,金縷歌聲碧玉圈。解祓不祥隨
水去,盡回春色到樽前。
問春工,二分空,流水桃花颺曉風。欲送春愁何
處去?一環清影到湘東。
步春溪,喜追陪,相與臨流酹一杯。說似碧茵羅
襪客,遠將愁去莫徘徊。
秉蘭芳,俯銀塘,迎致新祥祓舊殃。不似漢皋空
解佩,歸時襟袖有餘香。
醉留連,賞春妍,一曲清歌酒十千。說與琵琶紅
袖客,好將新事曲中傳。
【正宮】雙鴛鴦·樂府合歡曲
讀《開元遺事》去取唐人詩而為之。一名[百衲錦],因觀任南麓所畫《華清宮圖》而作。
驛塵紅,荔枝風,吹斷繁華一夢空。玉輦不來宮
殿閉,青山依舊御牆中。
亂橫戈,奈君何,扈從人稀北去多。塵土已消紅
粉艷,荔枝猶到馬嵬坡。
歲東巡,洛陽城,天樂宮中夜徹明。不憶李暮偷
曲去,酒樓吹笛有新聲。
雨霖鈴,卻歸秦,猶是張徽一曲新。長記上皇和
淚聽,月明南內更無人。
憶開元,掌中仙,入侍深宮二十年。長記承天門
上宴,百官樓下拾金錢。
錦城頭,錦江流,回望長安帝盡愁。那更血魂來
夢裡,杜鵑聲在散花樓。
驛坡前,掩嬋娟,慘亂旌旗指望賢。無復一生私
語事,柘黃袍袖淚潛然。九龍池,百花時,樂按[梁州]愛急吹。
揭手便拈金碗舞,上皇驚笑勃你兒。信音沉,淚沾襟,秋雨
鈴聲閣道深。人到愁來無會處,不關情處也傷心!
【正宮】黑漆弩·游金山寺並序
鄰曲子嚴伯昌嘗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謂余曰:“詞雖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煙雨’目之,何如?”予曰:“昔東坡作[念奴曲],後人愛之,易其名曰[酹江月],其誰曰不然?”仲先因請余效顰,遂追賦《游金山寺》一闋,倚其聲而歌之。昔漢儒家畜聲妓,唐人例有音學。而今之樂府,用力多而難為工。縱使有成,未免筆墨勸淫為俠耳。渠輩年少氣銳,淵源正學,不致費日力於此也。其詞曰:蒼波萬頃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鰲頭滿咽三杯,吸盡江山濃綠。蛟龍慮恐下燃犀,風起浪翻如屋。任夕陽歸棹縱橫,待償我平生不足。曲山亦作《言懷》一詞,遂繼韻戲贈休官鼓澤居閑久,縱清苦愛吾子能守。幸年來所事消磨,只有苦吟甘酒。平生學道在初心,富貴浮云何有?恐此身未許投閑,又待看鳳麟飛走。
【仙呂】後庭花·晚眺臨武堂
綠樹連遠洲,青山壓樹頭。落日高城望,煙霏翠滿樓。木蘭舟,彼汾一曲,春風佳可游。
乙亥三月七日宴湖上賦
春風吹水漲平湖,翠擁鞦韆柱。兩葉蘭橈斗來去,萬人呼,紅衣出沒波深處。鰲頭游賞,浣花風物,好個暮春初。山陰修禊說蘭亭,似覺平湖勝。春服初成靚妝瑩,玉雙瓶,興來徑入無何境。使君高宴,年年此日,歌舞樂昇平。柳邊飛蓋簇晴煙,人在平湖宴。碧瀲瑤翻映歌扇,綺羅筵,人生幾度春風面。江山畫里,一時人物,斜日重留連。
堯廟秋社
社壇煙淡散林鴉,把酒觀多稼。霹靂弦聲斗高下,
笑喧嘩,壤歌亭外山如畫。朝來致有,西山爽氣,不羨日夕佳。
壽李夫人六首
眼明欣見太平人,環佩嬰香潤。洞里瑤華自高韻,
八千春,裊煙已報長生信。一杯更買,麻姑蒼海,安坐看揚塵。
謝林高韻本蕭然,百歲春風面。白髮兒孫羨康健,
誥鸞鮮,彩雲扶下長生殿。鄉閭盛說,一家榮養,初不羨魚軒。
南枝消息小春初,香滿閑庭戶。見說仙家舊風度,
壽星圖,瑞光浮動雲衢婺。綉筵開處,散花傳琖,彩袖不曾扶。
小園不惜買花錢,妝點蟠桃宴,傳語風光莫流轉,
百來年,人生幾度春風面?細思誰似,君家阿媽,康健地行仙。
牙牙長憶點妝紅,曾得含飴弄。此日筵前一杯捧,
白頭翁,紫簫吹斷繁華夢。百年留在,故都瓊樹,依舊動春風。慈親康健說誰家,李氏人難亞。鏘鳳筵中
見多暇,醉簪花,肩輿勝似宮門畫。從今看取,君家餘慶,門戶爛生華。
壽府僚
錦貂千騎朔方豪,瀚海淵波浩。畫戟清香看傾倒,醉仙桃,秋光雖晚人難老。煙花紫禁,玉魚金帶,新寵照朝袍。
辛卯九月二十五日夜,解衣欲睡,適有飲興,顧樽湛余醁,燈綴玉蟲而樂之。然酒味頗酷,乃以少蜜漬之。浮大白者再,覺胸中浩浩,殊酣適也。仍以樂府[絳桃春]歌之少年鯨吸酒如川,甘苦從人勸。老大含飴最深戀,要中邊,一甜掩盡黃柑釅。更憐中有,百花風味,一笑為君妍。笑分花露出妝奩,香軟金杯瀲。滿著華池潤吾咽,展眉尖,坡仙釀法真堪羨。卻憐蜜課,蜂兒官府,辛苦為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