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端文皇后
清朝開國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皇后
孝端文皇后(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博爾濟吉特氏,名額爾德尼琪琪格,清朝開國皇帝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皇后,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的姑姑。清代首位生前由丈夫親自冊立的皇后,首位母后皇太后,同時也是首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遠嫁皇太極為妻。崇德元年(1636年),被皇太極封為國君福晉。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駕崩,順治帝即位后,為母后皇太后,但並未正式尊為太后(詳見滿文老檔順治朝:阿巴賴諾顏之小福晉向固倫額真福晉獻馬匹二十匹,額真福晉即指哲哲)。
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一歲,葬清昭陵。全謚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庄敏輔天協聖文皇后。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599-05-31
出生
1599年5月31日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
1614
遠嫁皇太極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遠嫁皇太極為妻。
1626
被封為大福晉
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封其為“大福晉”。
1632
被封為中宮大福晉
天聰六年(1632年),皇太極廢除“四大貝勒並座”舊制,開始“南面獨坐”。為正名份,開始冊封後宮福晉,哲哲成為後金國君福晉,稱中宮大福晉。
1636
被封為中宮皇后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改“汗”號為皇帝,按古代制度要分封后妃,大福晉哲哲被封為中宮皇后,又稱國君福晉,居中宮清寧宮,成為主持宮圍,贊襄朝政的國母皇后。
1643
被封為母后皇太后
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帝即位后,為母后皇太后,無徽號。
1649-04-17
逝世
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一歲,葬清昭陵。全謚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庄敏輔天協聖文皇后。
1650-02
與皇太極合葬
順治七年(1650年)二月,將其梓棺運至瀋陽,與皇太極合葬於昭陵,即今瀋陽北陵。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十九日出生。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十五歲的額爾德尼琪琪格遠嫁給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當時,后金尚未正式建國,而貴族奉行一夫多妻多妾制,諸妻皆可稱福晉。迎娶之際,皇太極率領部下從赫圖阿拉城(今遼寧省新賓縣滿族自治縣永陵鎮)出發,北行三百餘里到達輝發部(今吉林省輝南縣境)扈爾奇山城,在此殺牛宰羊舉行隆重的迎親儀式和結婚儀式。
天命元年(1616年),后金建國,丈夫皇太極亦受封貝勒。
天命十年(1625年),額爾德尼琪琪格生下皇太極次女馬喀塔;同年,額爾德尼琪琪格的一位侄女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亦嫁給皇太極為福晉。
天命十一年(1626年),丈夫皇太極繼承汗位。
天聰二年(1628年)生皇太極第三女。
天聰七年(1633年)四月,其母科爾沁大妃、嫂子科爾沁次妃、侄子烏克善、滿朱習禮夫婦來朝。丈夫皇太極對其娘家極為禮遇,“彼此相迎,以丈母禮,先見大嬤嬤、次見小嬤嬤。”。此時,她被稱為汗妻大福晉。大福晉是否是正式的冊封,無法考證。
天聰八年(1634年),生皇太極第八女;同年,額爾德尼琪琪格的另一個侄女海蘭珠再嫁皇太極,此時,姑侄三人已同嫁一夫。
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在盛京皇宮崇政殿內舉行豋基儀式並改國號為清;七月初十日為五位后妃舉行冊封大典,封清寧宮正宮大福金額爾德尼琪琪格為清寧宮中宮國君福金,統管後宮一切事務。在冊封大典上皇太極授予額爾德尼琪琪格象徵皇后地位的冊文,金印還有儀仗等等。以顯示她的地位和威嚴。已故的父親莽古思追封為和碩福親王,立碑於墓,母親袞布則被封為和碩福妃,命大學士范文程等冊封。宮中諸妃嬪皆尊稱其為哲哲(姐姐)。
崇德元年(1636年))八月十六日,額爾德尼琪琪格所出的察哈爾公主馬喀塔入清寧宮見她,固倫額駙額哲依和袞定古希喇嘛不曾起立,皇太極稱額駙年幼無知,免去其罪,袞定古希喇嘛則被貶作果莽綽爾濟喇嘛的使令;八月二十二日,察哈爾公主及固倫額駙額哲依要離開,皇太極便帶同國君福晉、西大福晉、西側福晉率領和碩福晉等命婦及文武各官,在巳刻出地載門,至十裡外舉行大宴。和碩鄭親王夫婦在禮畢后,迎送察哈爾公主夫婦離開。
崇德元年(1636年)十一月初二日,額爾德尼琪琪格所出的察哈爾公主馬喀塔又再回京,皇太極命睿親王、豫親王率領大臣去迎接公主;十一月初三日,清明平安宮國君福晉、根本仁愛宮西大福晉、有福宮西側福晉率領諸王、貝勒之福晉及諸大臣之妻,在十裡外舉行大宴迎接公主他們入城;十一月初四日,察哈爾公主進獻琥珀素珠、嵌綠松子石青金石轡鞧對等物。
崇德五年(1640年),皇太極偕國君福晉、諸妃去察哈爾公主所在地行獵;同年十月,額哲依夫婦回京探親。
順治元年(1644年)八月,皇太極去世后以國禮焚化梓宮及安葬山陵時,在康熙版《世祖章皇帝實錄》中,這兩天的活動似均以額爾德尼琪琪格領銜,為完善制度位份稱其當時已為“中宮太后”;而乾隆版《世祖章皇帝實錄》則改以攝政和碩鄭親王領銜,刪減大部分“皇太后”額爾德尼琪琪格的內容。
順治帝繼位后,未沒有尊額爾德尼琪琪格為皇太后。
順治朝滿文版的《內國史院檔》等史料記載蒙古進貢物品給哲哲抑或蒙古親貴入宮時,都稱額爾德尼琪琪格為國君福晉或固倫額真福晉,而和碩特汗國的顧始合罕哈屯在順治初年曾寫了一封信給哲哲,信中就寫有“獻給國君哈屯”的字眼。滿文祭文內順治帝對哲哲的稱呼則為“母親國君福金”。
順治二年(1645年)九月十四日,蒙古科爾沁部和碩福妃袞布、和碩賢妃博禮、滿珠習禮的妻子多羅格格和桑噶爾齋國舅夫婦進京朝見順治帝,福妃、賢妃及桑噶爾齋舅母等女眷由固倫額真福晉額爾德尼琪琪格在所住宮室接待。九月二十日,皇宮內再次為福妃及賢妃等舉行筵宴,依舊是由固倫額真福晉額爾德尼琪琪格招待。
順治六年四月十七日(1649年5月28日),身為國君福晉的額爾德尼琪琪格在北京紫禁城內病逝,享年五十一歲。初祭、大祭等喪葬禮儀與清太宗之例相同。
順治七年(1650年)二月丁亥,上尊謚曰:孝端正敬仁懿庄敏輔天協聖文皇后;二月戊子,奉移梓宮於昭陵。雍正、乾隆兩朝累加謚,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庄敏輔天協聖文皇后。
2張
《孝庄秘史》鄔倩倩
關係 | 人物 | 備註 |
父親 | 貝勒日固齊(斷事官)莽古斯 | 被皇太極追封為和碩福親王。 |
叔叔 | 明安、洪果爾 | |
母親 | 科爾沁部大妃 | 被皇太極冊封為和碩福妃,丈夫莽古斯死後,被其孫索諾木(宰桑-布和的兒子)收繼 |
丈夫 | 愛新覺羅·皇太極 | 清太宗。 |
同父異母哥哥 | 博爾濟吉特·布和(科爾沁部忠親王宰桑、宰桑-布和) | |
同母異父妹妹 | 達哲、義皇后 | |
同母異父弟弟 | 奇塔特 | |
堂兄 | 昂洪,吉塞阿寨 | |
堂妹 | 壽康太妃 | 豫親王嫡福晉博爾吉濟特氏(多鐸長女,三女的生母) |
堂弟 | 綽爾濟,多爾濟,朗素 | |
女兒 | 固倫溫庄長公主、固倫端靖長公主、固倫永安長公主 | |
侄女 | 孝庄文皇后、敏惠恭和大福晉、多爾袞第一任福晉 |
《美人無淚》蔡少芬
莽古斯是科爾沁部首領之一,在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他曾與弟弟明安、叔伯兄弟翁果岱一起,率兵與海西女真的葉赫等部落組成“九部聯軍”,合攻努爾哈赤,被殺得大敗而回。後來因看到建州女真的勢力日益強大,再加努爾哈赤又頻頻使出了恩威並施的手段,才開始與其互通婚嫁,結盟修好。在哲哲出嫁之前二年,她的叔叔明安將女兒嫁給她的公公努爾哈赤,此舉是蒙古貴族首次與努爾哈赤家族通婚,開了滿蒙聯姻之先河。哲哲出嫁之前數日,蒙古扎魯特部的兩位女子分別嫁給了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和五子莽古爾泰。這樣算來,哲哲可稱作是滿蒙聯姻的第四人,科爾沁部與努爾哈赤家族通婚的第二位。
哲哲的丈夫皇太極,當時與他的次兄代善、堂兄阿敏、五兄莽古爾泰,並為後金四大和碩貝勒,位居第四,稱四貝勒。他幼年從軍,能征善戰,屢立奇功,深得父親努爾哈赤賞識。哲哲並非皇太極的第一位妻子,在她出嫁時,皇太極至少已經娶過兩妻。一位是元妃鈕祜祿氏,她是后金開國功臣額亦都的女兒,當時已經生有一個兒子,就是皇三子洛博會;另一位是繼妃烏拉納喇氏,她是烏拉部貴族博克鐸之女,當時已經生有兩個兒子,即皇長子豪格和皇二子洛格。由此看來,剛嫁給皇太極的哲哲,在其諸位妻妾之中並非是地位最高的,至少元妃和繼妃二人都應排位在她之上。但隨著時光的推移,后金越來越重視與蒙古各部,特別是科爾沁部的聯盟關係,出身於科爾沁名門的哲哲,地位也在逐漸上升。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皇太極即后金國大汗位,改元天聰。數年後他廢除了過去四大和碩貝勒並座的舊制,開始南面獨尊,儼然成為後金皇帝。此時的哲哲,住進瀋陽新皇宮的中宮清寧宮,稱為“清寧宮國主大福晉”,成為後金第一夫人。清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正式稱皇帝。七月,他舉行了冊封大內五宮后妃典禮,授予哲哲皇后的金冊金寶,使之成為大清國的第一位皇后。
在瀋陽清代皇宮的中路,邁過大清門,穿過崇政殿,登過鳳凰樓,就到達了內廷宮區。正面居中而建、坐北朝南的就是哲哲與皇太極居住的中宮———清寧宮。宮前東、西兩側,分別是與哲哲同時晉封的四位皇妃的寢宮。清寧宮是座五間硬山頂前後廊式建築。宮門開在東側第二間,進門后,東側隔出一間是哲哲與皇太極的寢居之處,室內靠窗設炕。西側四間連為一體,東邊有燒炕和祭祀時煮肉用的鍋灶,西邊三間搭設了南、西、北三面轉角相連的火炕。其中較寬的南北炕,可供人起居坐卧;較窄的西炕,供擺放祭器等物品,其上方的西牆用來安設祭神祭祖的供位。這座清寧宮,除了宮頂的琉璃瓦和屋檐下的彩畫,內外都沒有過多的裝飾,用來作為帝后的寢宮,可以說是相當樸素的。
《清史稿·孝端文皇後傳》
太宗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勒莽古思女。歲甲寅四月,來歸,太祖命太宗親迎,至輝發扈爾奇山城,大宴成禮。天聰間,後母科爾沁大妃屢來朝,上迎勞,錫賚有加禮。崇德元年,上建尊號,后亦正位中宮。二年,大妃復來朝,上迎宴。越二日,大妃設宴,上率后及貴妃、庄妃幸其行幄。尋命追封後父莽古思和碩福親王,立碑於墓,封大妃為和碩福妃,使大學士范文程等冊封。世祖即位,尊為皇太后。順治六年四月乙巳,崩,年五十一。七年,上謚。雍正、乾隆累加謚,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庄敏輔天協聖文皇后。女三,下嫁額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清史稿·孝端文皇後傳》
太宗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勒莽古思女。歲甲寅四月,來歸,太祖命太宗親迎,至輝發扈爾奇山城,大宴成禮。天聰間,後母科爾沁大妃屢來朝,上前迎勞,還有加禮。崇德元年,上建尊號,后亦正位中宮。二年,大妃復來朝,上迎宴。越二日,大妃設宴,上率后及貴妃、庄妃幸其行幄。尋命追封後父莽古思和碩福親王,立碑於墓,封大妃為和碩福妃,使大學士范文程等冊封。世祖即位,尊為皇太后。順治六年四月乙巳,崩,年五十一。七年,上謚。雍正、乾隆累加謚,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庄敏輔天協聖文皇后。女三,下嫁額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在清代,帝后的廟號、謚號都要用玉石製成謚寶和謚冊,供奉在太廟之中祭奠。謚寶就是刻載這些廟號、謚號的玉印,這種印只起觀念上的作用,並不能像帝后們生前的金印玉璽那樣加蓋使用。而謚冊除了記載廟號、謚號外,還有一些對該帝後生平的讚頌文字。
孝端文皇后的謚寶和謚冊如今還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謚寶為交龍鈕,長寬各為12.6厘米,通高10.8厘米,印文為孝端文皇后謚號全稱,左為滿文本字,右為漢文篆體。謚冊共十片,每片長28.9厘米,寬13厘米,厚1厘米,首尾兩頁各刻龍紋,其餘五頁刻滿文,三頁刻漢文,每頁黃綾包邊,黃絲線相系。如今,當我們看到這兩件珍貴的文物時,就彷彿又回到了三百餘年前的悠悠歲月。
后金天命、天聰年間,在滿蒙聯姻的鼓樂奏鳴聲中,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莽古斯的女兒哲哲,莽古斯之子宰桑的女兒布木布泰和海蘭珠,先後步入清宮,都嫁給了后金大汗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成為姑侄三人同事一夫。這種不計輩分的婚姻,在當時的滿蒙禮俗中是完全正常的。其中的布木布泰,即為後來追封為孝庄文皇后,她不但在清朝正史上多有記載,而且竟在辭世三百餘年之後,仍不時地在現代銀屏上“瀟灑走一回”,成為清宮題材影視劇熱炒的“明星”。另一位侄女海蘭珠,後來被封為關雎宮宸妃(實為入關後漢文翻譯,關雎宮本名和諧有禮宮),她和皇太極的愛情佳話,不乏當代文學和影視作品的記述。唯有哲哲卻相形見絀,如今卻不及她兩位侄女的這般輝煌。但在細讀清代檔案和歷史文獻后,感覺還是應該為這位科爾沁女子說上幾句。
明朝末年,崛起於長白山麓的建州女真健兒,在其傑出首領努爾哈赤率領下,揮舞著寒光閃爍的金戈,催動著奮蹄奔騰的戰馬,在統一女真各部、建國后金的同時,踏上了綏服蒙古、問鼎中原的征途。努爾哈赤倚仗軍旅鐵騎的威懾,對漠南蒙古科爾沁等部落和親嫁娶,以建立和鞏固政治聯盟,為擊敗主要敵手明王朝,創造先決條件。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年方十六歲的哲哲,辭別了生養她的父母,離開了哺育她的科爾沁草原,走上了出嫁皇太極的路途。努爾哈赤特命皇太極率眾前往輝發扈爾奇山城,迎接科爾沁部送親的隊伍,並大設宴席,舉辦了隆重的婚禮。這樁婚事,使哲哲的父親莽古斯與努爾哈赤結成了親家。有趣的是,這對親家原來曾是一對冤家,經歷過一段“不打不成交”的過程。
莽古斯是科爾沁部首領之一,在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他曾與弟弟明安、叔伯兄弟翁果岱一起,率兵與海西女真的葉赫等部落組成“九部聯軍”,合攻努爾哈赤,被殺得大敗而回。後來因看到建州女真的勢力日益強大,再加努爾哈赤又頻頻使出了恩威並施的手段,才開始與其互通婚嫁,結盟修好。在哲哲出嫁之前二年,她的叔叔明安將女兒(即安布福晉)嫁給她的公公努爾哈赤,此舉是蒙古貴族首次與努爾哈赤家族通婚,開了滿蒙聯姻之先河。哲哲出嫁之前數日,蒙古扎魯特部的兩位女子分別嫁給了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和五子莽古爾泰。這樣算來,哲哲可稱作是滿蒙聯姻的第四人,科爾沁部與努爾哈赤家族通婚的第二位。
哲哲的丈夫皇太極,當時與他的次兄代善、堂兄阿敏、五兄莽古爾泰,並為後金四大和碩貝勒,位居第四,稱四貝勒。他幼年從軍,能征善戰,屢立奇功,深得父親努爾哈赤賞識。哲哲並非皇太極的第一位妻子,在她出嫁時,皇太極至少已經娶過兩妻。一位是元妃鈕祜祿氏,她是后金開國功臣額亦都的女兒,當時已經生有一個兒子,就是皇三子洛博會;另一位是繼妃烏拉納喇氏,她是烏拉部貴族博克鐸之女,當時已經生有兩個兒子,即皇長子豪格和皇二子洛格。由此看來,剛嫁給皇太極的哲哲,在其諸位妻妾之中並非是地位最高的,至少元妃和繼妃二人都應排位在她之上。但隨著時光的推移,后金越來越重視與蒙古各部,特別是科爾沁部的聯盟關係,出身於科爾沁名門的哲哲,地位也在逐漸上升。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皇太極即后金國大汗位,改元天聰。數年後他廢除了過去四大和碩貝勒並座的舊制,開始南面獨尊,儼然成為後金皇帝。此時的哲哲,住進瀋陽新皇宮的中宮清寧宮,稱為“清寧宮國主大福晉”,成為後金第一夫人。清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正式稱皇帝。七月,他舉行了冊封大內五宮后妃典禮,授予哲哲皇后的金冊金寶,使之成為大清國的第一位皇后。
在瀋陽清代皇宮的中路,邁過大清門,穿過崇政殿,登過鳳凰樓,就到達了內廷宮區。正面居中而建、坐北朝南的就是哲哲與皇太極居住的中宮———清寧宮(清明平安宮)。宮前東、西兩側,分別是與哲哲同時晉封的四位皇妃的寢宮。清寧宮是座五間硬山頂前後式的建築築。宮門開在東側第二間,進門后,東側隔出一間是哲哲與皇太極的寢居之處,室內靠窗設炕。西側四間連為一體,東邊有燒炕和祭祀時煮肉用的鍋灶,西邊三間搭設了南、西、北三面轉角的的炕。其中較寬的南北炕,可供人起居坐卧;較窄的西炕,供擺放祭器等物品,其上方的西牆用來安設祭神祭祖的供位。這座清寧宮,除了宮頂的琉璃瓦和屋檐下的彩畫,內外都沒有過多的裝飾,用來作為帝后的寢宮,可以說是相當樸素的。
3張
《美人無淚》蔡少芬
滿蒙聯姻哲哲大婚
皇太極一生先後納娶過後妃十五人,這些后妃共生過十一個兒子和十四個女兒。作為中宮皇后的哲哲,是怎樣具體地母儀天下,統率後宮,管理這個大家庭的呢?檔案和文獻中都少有記載。既沒有讚頌她的什麼突出功績,也沒有哪樁宮廷是非牽涉到她。自從皇太極登上后金大汗寶座直至去世,共計十七年,在這麼長的時期內,哲哲始終穩居中宮地位,根據這點來推測,她主持內宮各項事務,還是令皇太極滿意的。我們想像她應該是一個平和端莊溫柔大度的皇后形象。有記載的是,哲哲位居中宮期間,滿蒙結盟聯姻正在頻頻進行,每逢蒙古各部遠道前來納貢朝賀、訂立盟約、送女出嫁及迎娶公主,哲哲都率領眾后妃送往迎來,並舉行熱情而盛大的宴會,以盡東道之誼。哲哲因后金重視蒙古的聯盟也受到重視,在天聰、崇德年間,哲哲的母親、莽古思的妻子科爾沁大妃曾多次來朝,每次都受到皇太極的禮遇。他以尊崇的禮節迎送科爾沁大王妃,宴賞優厚。在清崇德二年(1637年)科爾沁大妃到來時,皇太極為她舉辦了隆重的酒宴。宴中哲哲以皇后暨女兒的雙重身份,率貴妃、庄妃向母親行蒙古族禮。皇太極又追科爾沁貝勒為和碩福親王,並立碑於墓前。還賜封科爾沁大妃為科爾沁和碩福妃。
滿蒙聯姻哲哲大婚
哲哲沒有生下過男孩,先後為皇太極生下的是三個女兒。第一位是皇次女固倫溫庄長公主。出生於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八月,后金天聰十年(1636年)正月下嫁蒙古察哈爾部和碩親王額哲。這位額哲是因為率領其父林丹汗的余部投降皇太極,並獻出了元朝皇帝的傳國玉璽之功,而被封為親王的。他當了六年駙馬後去世,這位公主又改嫁給額哲之弟阿布鼐,並生下兒子布爾尼與羅不藏。第二位是皇三女固倫端靖長公主,出生於后金天聰二年(1628年)七月,清崇德四年(1639年)正月下嫁蒙古科爾沁部多羅郡王奇塔特。奇塔特是哲哲同母異父親的弟弟。母親科爾沁大妃在父親莽古斯逝世后,被宰桑-布和三子索納穆收繼。科爾沁大妃與索納穆至少生下二女一子,達哲(多鐸嫡福晉)、義皇后(多爾袞嫡福晉)、奇塔特。推算起來,哲哲是他的姐姐暨岳母,他是哲哲的弟弟暨女婿。皇太極冊封奇塔特為駙馬的絲絹誥命原件,製作華美,堪稱檔案精品,彌足珍貴,曾在科左中旗檔案館中保存了三十餘年,不慎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遺失,想來真令人扼腕嘆息!第三位是皇八女固倫端貞長公主,出生於后金天聰八年(1634年)閏八月,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下嫁蒙古科爾沁部和碩土謝圖親王巴雅思護朗。這位巴雅思護朗的曾祖父翁果岱與哲哲的父親莽古斯,是同一祖父的叔伯兄弟,他們曾一起參加九部之戰與努爾哈赤為敵,兵敗后逐漸歸附。巴雅斯護朗的祖父奧巴曾與努爾哈赤結盟,並迎娶努爾哈赤的侄孫女肫哲公主為妻,成為科爾沁的首位后金駙馬。
清一代,滿蒙聯姻始終是清王朝維護其統治的重要政策。多年前,哲哲出嫁皇太極原本就是這一政策的產物;他們的三位金枝玉葉、血管中奔流著滿蒙兩個民族鮮血的女兒回嫁蒙古名門望族,特別是其中兩位還嫁回了哲哲的娘家科爾沁部,同樣也是這一政策的繼續。由此看來,哲哲在客觀上不正是扮演了這一政策的體現者、實行者、推動者的角色嗎?
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在清寧宮溘然長逝,走完了自己南征北戰的戎馬一生。順治帝即位后,哲哲被尊為母后皇太后,后隨清廷遷都到北京,住在北京紫禁城裡。順治六年(1649年)的四月十七日,哲哲病逝,享年五十一歲。順治帝為她舉行了隆重的喪禮。供奉她的梓棺在宮中正殿,文武百官及其夫人們都穿上了喪服,男摘冠纓,女去首飾,以示哀悼。按皇太極駕崩時的規格進行了初祭、大祭、繹祭、月祭、百日祭等一系列祭奠禮儀。次年(1650年)二月,哲哲的梓棺被運回瀋陽,與她的丈夫皇太極合葬在昭陵,即瀋陽北陵。在中國封建社會,皇帝要根據已故帝後生前功德事迹為其恭進廟號、謚號。哲哲安葬時,順治帝為她恭進的謚號為“孝端正敬仁懿庄敏輔天協聖文皇后”,後來雍正帝和乾隆帝又恭加了“哲順”和“慈僖”四字,這樣謚號全稱就成了“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庄敏輔天協聖文皇后”。故現在對哲哲都以“孝端文皇后”來尊稱。
滿蒙聯姻哲哲大婚
哲哲沒有生下過男孩,先後為皇太極生下的是三個女兒。第一位是皇次女固倫溫庄長公主。出生於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八月,后金天聰十年(1636年)正月下嫁蒙古察哈爾部和碩親王額哲。這位額哲是因為率領其父林丹汗的余部投降皇太極,並獻出了元朝皇帝的傳國玉璽之功,而被封為親王的。他當了六年駙馬後去世,這位公主又改嫁給額哲之弟阿布鼐,並生下兒子布爾尼與羅不藏。第二位是皇三女固倫端靖長公主,出生於后金天聰二年(1628年)七月,清崇德四年(1639年)正月下嫁蒙古科爾沁部多羅郡王奇塔特。這位奇塔特的祖父是哲哲之兄宰桑,父親是宰桑三子索納穆。推算起來,哲哲是他的姑奶奶暨岳母,他是哲哲的侄孫子暨女婿。皇太極冊封奇塔特為駙馬的絲絹誥命原件,製作華美,堪稱檔案精品,彌足珍貴,曾在科左中旗檔案館中保存了三十餘年,不慎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遺失,想來真令人扼腕嘆息!第三位是皇八女固倫端貞長公主,出生於后金天聰八年(1634年)閏八月,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下嫁蒙古科爾沁部和碩土謝圖親王巴雅思護朗。這位巴雅思護朗的曾祖父翁果岱與哲哲的父親莽古斯,是同一祖父的叔伯兄弟,他們曾一起參加九部之戰與努爾哈赤為敵,兵敗后逐漸歸附。巴雅斯護朗的祖父奧巴曾與努爾哈赤結盟,並迎娶努爾哈赤的侄孫女肫哲公主為妻,成為科爾沁的首位后金駙馬。
清一代,滿蒙聯姻始終是清王朝維護其統治的重要政策。多年前,哲哲出嫁皇太極原本就是這一政策的產物;他們的三位金枝玉葉、血管中奔流著滿蒙兩個民族鮮血的女兒回嫁蒙古名門望族,特別是其中兩位還嫁回了哲哲的娘家科爾沁部,同樣也是這一政策的繼續。由此看來,哲哲在客觀上不正是扮演了這一政策的體現者、實行者、推動者的角色嗎?
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在清寧宮溘然長逝,走完了自己南征北戰的戎馬一生。順治帝即位后,哲哲被尊為皇太后,並隨清廷遷都到北京,住在皇宮紫禁城裡,過著輕鬆悠閑自在的生活。順治六年(1649年)的四月十七日,哲哲病逝,享年五十一歲。順治帝為她舉行了隆重的喪禮。恭奉她的梓棺在宮中正殿,文武百官及其夫人們都穿上了喪服,男摘冠纓,女去首飾,以示哀悼。按照皇太極去世時的規格進行了初祭、大祭、繹祭、月祭、百日祭等一系列祭奠禮儀。次年(1650年)二月,哲哲的梓棺被運回瀋陽,與她的丈夫皇太極一起長眠,合葬在昭陵,即瀋陽北陵。在中國封建社會,皇帝要根據已故帝後生前功德事迹為其恭進廟號、謚號。哲哲安葬時,順治帝為她恭進的謚號為“孝端正敬仁懿庄敏輔天協聖文皇后”,後來雍正帝和乾隆帝又恭加了“哲順”和“慈僖”四字,這樣謚號全稱就成了“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庄敏輔天協聖文皇后”。從此人們對哲哲都以“孝端文皇后”來尊稱。在清代,帝后的廟號、謚號都要用玉石製成謚寶和謚冊,供奉在太廟之中祭奠。謚寶就是刻載這些廟號、謚號的玉印,這種印只起觀念上的作用,並不能像帝后們生前的金印玉璽那樣加蓋使用。而謚冊除了記載廟號、謚號外,還有一些對該帝後生平的讚頌文字。孝端文皇后的謚寶和謚冊至今還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謚寶為交龍鈕,長寬各為12.6厘米,通高10.8厘米,印文為孝端文皇后謚號全稱,左為滿文本字,右為漢文篆體。謚冊共十片,每片長28.9厘米,寬13厘米,厚1厘米,首尾兩頁各刻龍紋,其餘五頁刻滿文,三頁刻漢文,每頁黃綾包邊,黃絲線相系。今天,當我們看到這兩件珍貴的文物時,就彷彿又回到了三百餘年前的悠悠歲月。
年份 | 影視劇名稱 | 演員 |
1987 | 滿清十三皇朝 | 孟麗萍 |
1989 | 庄妃軼事 | 李鳳英 |
1992 | 一代皇后大玉兒 | 吳雪芬 |
2003 | 孝庄秘史 | 鄔倩倩 |
2012 | 美人無淚 | 蔡少芬 |
2015 | 大玉兒傳奇 | 蔣林靜 |
2016 | 大清江山之龍膽花 | 岳麗娜 |
2017 | 獨步天下 | 王淵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