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韓諫議
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七言古詩
《寄韓諫議注》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詩前六句為第一段,寫懷念韓某遠在洞庭,日月更迭,思念益切。“玉京”六句為第二段,寫朝廷小人得勢,而賢臣遠去。點出韓某已罷官去國。 “似聞”六句為第三段,寫聽到韓某罷官原因,以張良比之,頌其高潔有才。末四句為第四段,抒寫自己感想,並望韓某再度出山,為國出力。本篇為杜甫思之而作,詩中對韓諫議的遭際表示惋惜,希望朝廷能重用這樣的人才。
在整部杜集中,《寄韓諫議注》並不是杜詩最高成就和主體風格的代表作品,但是,這首詩深具別樣之美,似乎也不是杜甫其他詩作光芒所能掩蓋。此詩雖為七言古體,但在詩歌意象選取、意境營造乃至情感抒發等方面,可以說落筆便得楚騷之風。葉矯然《龍性堂詩話》謂此作“文心幻森,直登屈、宋之堂”“文心幻森”四字,深識騷意。
起首二句“今我不樂”“身欲奮飛”楊倫《杜詩鏡銓》稱其“開口便有神遊羽御之意”。繼而“美人”“秋水”句,沿襲《離騷》隱喻和《兼葭》《秋水》的意境,致懷思韓君之意。“鴻飛冥冥”借《法言》語比韓之遁世。“葉赤”“雨霜”則化用鮑、謝詩寫秋深之景象。此詩所化用的詩句,皆以其意境相類,故能水乳交融,整個詩境的營造似茫茫無跡而瀰漫八荒,詩人之意緒似從天而至,緣水而生。“岳陽”“洞庭”“瀟湘”等地名的頻繁出現,點明了韓君屏居之地,也使詩歌帶上了濃郁的楚文化地域特色。
“玉京群帝”以下六句寫天宮之事,如天馬行空,極意鋪張,頗似太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對夢幻仙境的描繪。詩中運用了屈原似的象徵和隱喻,使其對神仙世界虛幻莫測、撲朔迷離的描寫,筆筆落到現實人間。詩人運用比興手法,由洞庭秋水的“美人”之思而馳筆於天界仙官之境,表現了“仕”與“隱”的強烈對比,曲盡今昔哀榮之致。“羽人稀少不在旁”,是為韓君政治命運之寫照。“影動倒景搖瀟湘”,則又照應“美人”屏跡之所在。
“似聞昨者赤松子,恐是漢代韓張良。”接下來六句,言此學仙遁世者,本為王佐之才,嘗立功帝室也。以“運籌帷握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漢書·高祖紀》)的韓張良喻韓諫議,頗多稱許之意。仇兆鰲《杜詩詳註》引黃生語認為杜甫此詩乃借韓君之經歷“因以自寓”,置身政治漩窩之中,個人的命運實在難於左右,杜甫對此有切膚之感,故而尤能深刻體會韓諫議“帷握未改神慘傷”的意味。杜甫借韓君以自寓,韓諫議的形象處處可見詩人自己的影子,不禁感慨系之。至於“國家成敗吾豈敢,色難腥腐餐楓香”,直不知是寫諫議,還是詩人內心之自況。
最後四句杜甫表達了其一以貫之以蒼生社稷為念的思想。“周南留滯”以太史公司馬談比於韓諫議,對其不復用世深致惋惜。“南極老人”句,表明詩人之著眼,並非止於個人之藏用,而是將國運民生作為其詩歌的終極關懷。杜甫期冀“美人”貢之“玉堂”,乃深惜諫議有韓張、司馬之才,本當報效朝廷,匡扶社稷,竟不見容於當世,以至於留滯秋水,終老江湖,實為國家之不幸。這首詩作於杜甫居夔后出峽前,詩人大半生飄泊流離,備嘗生活艱辛,閱盡世態炎涼,至此已是老病纏身,進人了人生的晚景。“今我不樂”之起興,點出了詩人當時心境,更寄寓了政治深意,這在結尾部分得到很好的表現。
這首詩在詩歌意象與創作風格方面有神接屈子、境妙滴仙之致,但其老成詩筆與曲折情懷,歸根到底還是杜甫式的。詩歌遣詞造意異常精省凝鍊。章法上尤能巧設伏筆,處處呼應,雖縱橫馳騁而渾然一體,表現出杜甫一貫嚴密的詩思和嚴謹的結,情感的抒發一波三折,曲盡其意,含晦而深摯。
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秋,杜甫出蜀居留夔州之時。從作品看,詩中的韓注大概是杜首的一位好友,曾出任諫言,於國有功,且富有才幹。但他在朝廷卻受到小人排斤,於是辭宮歸隱於岳陽,修神仙之道,杜甫為朋友感到惋惜,於是寫這首勸他去輔國佐君。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