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龍(屬名:Jeholosaurus)是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中國。熱河龍是小型、原始的鳥腳類下目恐龍,屬於棱齒龍類(目前被視為並系群)。
熱河龍化石
已經發現兩個標本,化石發現於遼寧省北票市上園鎮的陸家屯,該地屬於
義縣組。這些化石位於
凝灰岩層,被推測遭到
火山爆發的
火山灰所掩埋。模式種是 上園熱河龍(J. shangyuanensis),在2000年由
徐星等人根據兩個部份骨骼來敘述、命。屬名意為“熱河蜥蜴”,以中國的前行政區劃
熱河省為名,化石發現處過去曾經被劃分於熱河省。種名則是以化石發現處的上圓鎮為名。
熱河龍的頰齒略為平坦,類似草食性動物,但具有銳利的
前上頜骨牙齒,類似
肉食性動物。這顯示熱河龍可能是種雜食性恐龍,同時以植物、昆蟲、小型動物為食。
熱河龍
熱河龍是
遼西發現的一類
鳥臀類恐龍,個體也很小,體長不足1米。暫時被歸入
鳥腳亞目。很多形態特徵和原始的
鳥腳類恐龍很相似,但非常有趣的是它同時還具有一些角龍類的特徵。熱河龍的發現對於研究鳥臀類恐龍的早期演化和系統發育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熱河龍素描
熱河龍的恥骨朝後、與
坐骨平行,與往前的突出部支撐者下腹部,使骨盆呈現一個四端分岔的結構,這是屬 於鳥臀目的特徵。
熱河龍常被歸類於
棱齒龍科(或稱棱齒龍類),這是一群原始鳥腳類恐龍組合而成的並系群,根據以下特徵:
(1)前上頜骨相當長,往鼻骨方向有個圓錐狀骨突,
棱齒龍也有類似的特徵;
(2)前上頜骨有6顆牙齒,與更原始的
賴索托龍相同。但是熱河龍的前上頜齒較修長、彎曲,沒有邊緣小齒,與棱齒龍類的
西風龍、
奇異龍相同;
(3)
上頜骨有個眶前的小孔,長度是顱骨的14%,後方另有一個洞孔,類似棱齒龍類;
熱河龍
熱河已經發現兩個標本。
正模標本(編號IVPP V 12529)包含:一個不完整顱骨、下頜、
頸椎、
尾椎、
股骨、
脛骨、
腓骨、第一到第四蹠骨、以及
趾骨。第二個標本(編號IVPP V 12530)是一個不完整顱骨與頸椎。科 學家根據這些骨頭,推測正模標本在生前的身長為71.1厘米,其中尾巴佔了35.6厘米,前肢長25.4厘米,後肢長33厘米。
正模標本的體型較大,不完整的顱骨長6.3厘米,下頜則為5.9厘米。這些標本的眼眶/顱骨比例相當大,口鼻部短,顯示這些標本可能是幼年個體。前上頜骨有6顆牙齒,上頜骨有至少13顆牙齒。上頜骨的下緣位於內側深處,顯示熱河龍在生前可能具有肉質的頰部,位於嘴部的兩側。鼻骨的後背側有大型鼻骨孔(Nasal foramina)。方顴骨接鄰一個大型洞孔,直徑約有方顴骨的1/4長度。方顴骨的高度少於顱骨高度的30%。
齒骨的長度是前齒骨的1.5倍。齒骨向後延伸,后緣幾乎與隅骨后緣平行。
股骨長9厘米,脛骨長10.7厘米。股骨呈
弓形,前粗隆部的位置略低於大粗隆部,第三粗隆部與大粗隆部同寬,第四粗隆部向外突出。已發現四個蹠骨。第一蹠骨呈條狀,位置較后。第三蹠骨最長,長約5.5厘米,位置較前。
熱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