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性室速

多形性室速

如娜間期正常稱為多形性室速,對心臟危害很大,多表現為,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發生率明顯增加。

概述


目前,根據快速心律失常的類型可以明確其嚴重性和危險程度,如快速心房顫動、持續性室速、多形性室速、心室顫動等常可導致血流動力學異常,屬於複雜性心律失常或惡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包括非持續性室速)與心律失常事件之間的伴隨關係是臨床醫生十分關心的問題。
儘管導管電生理檢查(誘發出持續性室速)、體表信號平均心電圖異常(心室晚電位陽性)、同位素測定左室功能不全(射血分數<0.40)等均是篩選心律失常事件高危患者有價值的方法,但是動態心電圖評價室性早搏危險或進行危險分層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但大量的動態心電圖監測結果表明,動態心電圖通過對有無心律失常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有助於把病人較精確地分組。
雖然室性早搏分級的方法比較多,但是應用最多的仍然是Lown分級方法(表1)。1971年,Lown和Wolf對220例心肌梗死后1~24月的病人進行了連續12小時的心電監測。根據這些病人的資料分析,結合他們自己在冠心病監護室的臨床經驗,提出了室性早搏的分級方案,後進行適當修改,稱為Lown分級方案(表3-1)。該方案主要依據室性早搏的頻度和室性早搏的形態等來進行判斷。

表現


多形性室速引起反覆暈厥、甚至猝死,多發生在夜間睡眠狀態,發作前無先兆癥狀。發作間期可無任何癥狀。發作時心電監測幾乎均為室顫。Brugada綜合征多見於男性,男女之比約為8:1,發病年齡多數在30~40歲之間。主要分佈於亞州,尤以東南亞國家發生率最高,近年來世界各地均有報道,其發病率約為5/萬。而埋藏式心臟除顫器(ICD)的植入是目前惟一已證實對Brugada綜合征。

相關病症


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指有血流動力學後果的持續性室速和室顫。這些病人有明確的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療對策包括:1一級預防,主要尋找和確定預測惡性心律失常的臨床指標(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心室晚電位、心率變異性、QT離散度和壓力反射敏感性以及左室射血分數等)。抗心律失常藥物在一級預防中的地位不明確。2二級預防,主要針對發生於無急性冠心病事件時的室顫,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室速的生存者。大量的臨床試驗表明,治療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應首選ICD,抗心律失常藥物的療效總的來說不可靠,其中:1I類抗心律失常藥物,不改善病人預后,且顯著增加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死亡風險。2Ⅱ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即β受體阻滯劑,為降低心肌梗死後和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猝死和總死亡率的唯一的抗心律失常藥物,為惡性室性心律失常一級預防的首選藥物。3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胺碘酮可減少心肌梗死後和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猝死風險,但對所有原因所致死亡率的降低不顯著。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胺碘酮是β受體阻滯劑之外唯一能夠減少心肌梗死後(無論是否有室性早搏或左心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猝死風險的抗心律失常藥物。胺碘酮和索他洛爾可作為無條件接受ICD惡性室性心律失常一級預防的藥物,或與ICD聯合使用。一般多考慮以胺碘酮為主線,索他洛爾為輔助的選葯原則。對心功能差的老年病人首選胺碘酮,心功能好的年輕病人可用索他洛爾。4IV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維拉帕米可用於終止QT間期正常,由配對間期短的室性早搏起始的多形性室速,也用於左室特發性室速或起源於右室流出道的室速。

論文


目的:報道9例多形性室速、室顫而無明顯的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診斷、治療。臨床資
料:9例患者,男6例,女3例,年齡12.60歲(平均40士11歲)。病史1周一半年,均為反覆發作心慌伴
暈厥。體格檢查除有心律失常外無其它陽性體征胸片,超聲心動圖示心臟結構、功能正常;3例年歲較
高者行冠脈造影正常;心肌酶譜、電解質,甲狀腺功能無異常。9例患者中,2例靜息心電圖正常,發作時
聯律間期不短,其中一例住院期間行動態心電圖檢查時於睡眠中碎死,另一例任何藥物無效,2年後碎
死於家中;考慮特發性室顫。3例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雖然高度懷疑Bmgada綜合征或致
心律失常性右室發育不良,但動態及靜息心電圖均未發現有ST抬高,多普勒超聲也未發現右室有明顯
異常。QT延長的3例中,2例有家族史,考慮先天性QT間期延長綜合征(LQTS)01例為極短聯間期
TDP、室顫。除2例碎死外,其他經ICD,p一受體阻滯劑,異搏定等治療均未再發作暈厥。
結論:PVT具有較高的暈厥發生率,如不及時診斷和處理,碎死和死亡率相當高。青年人由於無心
臟病史,容易誤診為腦部疾病或癲痛,造成漏診和誤診。因此青少年出現原因不明的暈厥,應高度懷疑以
上原因所致的PVT,以便得到及時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