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江口紅樹林
漳江口紅樹林
漳江口紅樹林保護區於1992年元月成立,1997年7月經省政府批准成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成立“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設辦公室、計財與項目建設科、資源保護科,行政上隸屬於雲霄縣人民政府,機構級別為相當於副處級的事業單位,編製數為35名,現有工作人員15人。
福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漳江入海口,地理位置為東經117°24′07″~117°30′00″,北緯23°53′45″~23°56′00″,保護區總面積2360hm²,為福建省最重要的濕地生態系統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所在的福建省雲霄縣地貌屬閩粵花崗岩丘陵亞區,整個地勢自西北向東南表現出明顯的階梯狀降落,東、北、西三面高,中部及南部地勢平坦開闊,構成了向東南開口的馬蹄形的地貌。漳江口是雲霄縣最大的河流出海口。漳江下游地帶母質為第四紀殘積物質沉積,由古老沖積物、近代河流沖積、海積和風積形成。漳江是雲霄縣的主要河流,全長58km,流域面積855平方公里,徑流總量10.11億立方米(包括客水1.53億立方米),全年全縣平均徑流量為6.35億立方米。
本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根據縣氣象台歷史觀測資料統計,年平均氣溫21.2℃,1月均溫13.3℃,7月均溫28.2℃,極端最高氣溫38.1℃,極端最低氣溫0.2℃,年平均風速2.7m/h,秋冬季多偏北風,春夏季多偏南風。年平均降雨量為1714.5mm,年平均蒸發量1718.4mm,年平均雷暴雨日數50.5d,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52.1h,年平均霜日數2.3d。
區內土壤為濱海灘塗淤泥和沙質淤泥,厚達2m以上。紅樹林土壤在國內外學術界稱為酸性硫酸鹽土,也稱紅樹林沼澤土壤。土壤含鹽量高(一般10‰以上),具鹽漬化特徵;土壤的PH值在3.5~7.5之間,土壤含有豐富的植物殘體和有機質。
保護區內植物資源豐富,已初步查明維管束植物種類有80科185屬224種(含亞種和變種),灘塗上生長著秋茄、白骨壤、桐花樹、木欖、海漆、老鼠勒等5科6屬6種紅樹林植物,屬東方類群的紅樹植物;16科27屬29種1變種鹽沼植物;59科152屬184種3變種1亞種濱海植物。
按照《中國植被》的劃分方法,福建漳江口紅樹林濕地自然保護區主要植被類型可以分為紅樹林、濱海鹽沼、濱海沙生植物被3個植被型;有白骨壤林、桐花樹林、白骨壤林+桐花樹林、秋茄林、秋茄+桐花樹林、木欖林、蘆葦鹽沼、卡開蘆鹽沼、短葉茳芏鹽沼、鋪地黍鹽沼、厚藤群落、苦藍盤群落、露兜樹群落共13個群系;有秋茄——老鼠勒等22個群叢。
保護區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動物區系屬東洋界中印亞界的華南區閩廣沿海亞區。已查明野生脊椎動物共23目63科218種(不含魚類)。列入國家一保護的有中華白海豚(Dugong dugon)和蟒蛇(Python molurus)共2種,國家二級保護的有寬吻海豚、偽虎鯨、江豚、黃嘴白鷺、鳶、黑翅鳶、普通鵟、白腹鷂、紅隼、游隼、小杓鷸、小青腳鷸、褐翅鴉鵑、蠵龜、(綠)海龜、玳瑁、太平洋麗龜、棱皮龜、虎紋蛙等19種。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162種,省重點保護動物24種。保護區鳥類中具有眾多的雙邊國際性協定保護的候鳥,中國及日本兩國政府協定保護候鳥77種,中國及澳大利亞兩國政府協定保護候鳥41種。
保護區紅樹林區潮間帶底棲動物28種。潮下帶底棲生物181種。海區浮游植物201種,其中硅藻165種。浮遊動物180種,其中水母類59種,橈足類71種。游泳動物182種,其中魚類141種、甲殼類30種、頭足類11種。還有10目12科27屬45種的微生物。
紅樹林素有“海底森林”的美譽,有板狀、拱形撐托蟲系,包括寬大的有板狀、拱形撐托、蛇形匍匐、筍狀根、指狀等各種造型的樹根,有“胎生”現象,胚軸可長達20—40cm,琳琅滿目懸掛在樹冠叢中,把樹林裝扮得格外美麗。
紅樹林海岸更具有一種動態的美,高潮時,海水浸淹灘塗,紅樹林僅有各叢樹冠露出海面,如同碧波蕩漾中的一座座“綠島”,在水中飄浮搖擺。低潮時,植株猶如巨人挺立在海灘。各種水鳥或集群飛翔,或分棲樹梢,或獨自漫步淺灘,或成群在水面游嬉。同時,潮間帶各種海洋動物頻繁活動,彈塗魚蹦跳林下,招潮蟹神出鬼沒。漁民們利用各種漁具捕撈海產品,整個紅樹林海岸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動態景象。
紅樹林海岸旅遊具有觀賞、娛樂、知識和教育等多方面多層次的功能。紅樹林海岸神奇幽靜、秀麗的景觀美學價值,使其成為遊客觀賞、娛樂的適宜場所,人們可以在此從事划船、釣魚、觀鳥、野炊、品嘗特產海鮮和熱帶水果等各種娛樂活動,在優美的環境中享受自然,親近自然。
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瀕危動植物物種和東南沿海優質、水產種質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濕地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是我國北回歸線北側種類最多,生長最好的紅樹林天然群落。
漳江口保護區保護價值高。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多樣性。保護區位於漳江入海口,為河口灘塗濕地,周邊為農耕地,氣溫較高,雨水較多,濕度中等,氣候適宜,為各種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多種生境,形成了多樣化的生態系統。由於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與之相適應的就形成了物種多樣性。據統計,保護區內已定名的維管束植物80科185屬224種。野生脊椎動物有359種,其中哺乳物4目9科14種;鳥類15目38科154種;爬行類3目11科37種;兩棲類1目5科13種;魚類141種。甲殼類30種,頭足類11種,浮遊動物180種,浮游植物201種,微生物45種。因而有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保護區有3個植被型13個群系22個群叢。
(2)稀有性。保護區不但有豐富的物種資源,還分佈有許多具有重要科研、經濟、文化價值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類。據統計,區內有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2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種;“三有”動物162種;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1996)名單中的極危物種(CR)1種、瀕危物種(EN)6種、易危種(VU)2種;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1995)附錄Ⅰ的有10種、附錄Ⅱ的有14種、附錄Ⅲ的有6種;屬於國際候鳥保護協定中日、中澳候鳥保護協定分別為77種和41種。同時保護區內還分佈有6種紅樹植物,特別是成片分佈的20hm2的白骨壤林。此外,區內還有大面積的桐花樹林和一定面積的秋茄林。
(3)典型性。保護區紅樹林是中國紅樹林自然分佈北界的大面積重要的紅樹林區域,紅樹林生長繁茂,區內的白骨壤林、秋茄林、桐花樹林都具有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紅樹林北緣分佈區紅樹林的原貌,具有重要的生物地理學意義。
(4)過渡性。從植物區系看,植物屬於泛北極植物區與古熱帶植物區兩個植物區系的過渡地帶,這裡成為木欖、海漆、鹵蕨的分佈北界。從動物區系看,保護區的脊椎動物組成以東洋界種類為主,而在東洋界種類中,表現為華南區的種類佔優勢,華中區的種類其次。古北界物種較少。因而具有過渡性。
(5)天然性。保護區內擁有中國天然分佈最北的大面積的紅樹林,面積達117.9hm2,占福建省天然紅樹林面積的48%。
漳江口保護區內有紅樹林、蘆葦、卡開蘆沼澤、短葉茳芏鹽沼、江河、灘塗、河灘、魚塘、水田等多種天然及人工濕地、灘塗底質有泥灘、泥沙灘、沙灘等各種類型,河網密布,濕地環境多樣。保護區內紅樹林植物主要分佈有秋茄、木欖等紅樹科植物,還有紫金牛科的桐花樹、馬鞭科的白骨壤、大戟科的海漆、爵床科的老鼠簕以及伴生植物三葉魚藤等,保存了福建省面積最大、我國天然分佈最北大面積天然紅樹林,具有較高的自然屬性和典型的紅樹林群落特徵,具有很高的保護研究價值,是濕地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之一,是活的自然博物館;是進行生態、林業等研究的天然實驗室;是向青少年普及科學知識和宣傳自然保護的重要場所;有助於保護生態、保持地區生態平衡,也是開展生態旅遊的理想場所。
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東亞水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每年均有大量的濕地鳥類途經保護區。據調查,有中國及日本兩國政府協定保護候鳥綠鷺、夜鷺、大白鷺、中白鷺、黃斑葦開鳥、及小鸊鷉、針尾鴨、綠翅鴨、綠頭鴨、琵嘴鴨、金斑鴴、大杓鷸、中杓鷸、白腰杓鷸、磯鷸、反嘴鷸、紅腹濱鷸、紅嘴鷗、家燕、金腰燕、白鶺鴒 等77種;有中國及澳大利亞兩國政府協定保護候鳥紅腳鷸、青腳鷸、磯鷸、灰鷸、牛背鷺、小軍艦鳥、金眶鴴、金斑鴴、紅嘴巨鷗、普通燕鷗等41種。
每年均有大量的鴴 鷸類及雁鴨類候鳥在保護區內停留覓食,補充體力,繼續遷徙,是鳥類遷徙的重要補給站和加油站,具有國際保護意義。同時包括池鷺、白鷺、綠鷺、夜鷺等各種鷺科鳥類混群營巢於紅樹林中,形成壯觀的景象,這些鳥類與紅樹林一起為保護區提供了寶貴的觀賞資源。
漳江口多年來一直是福建省污染最輕的河流之一,同時由於保護區位於河口位置,生境異質性高,又能過濾上游帶來的有機物質,紅樹林具有高生產率、高歸還率、高分解率的特點,區內豐富的浮遊動植物為150多種鳥類、240多種水生動物和近400種水生物提供了棲息和覓食的理想場所。紅樹林周邊魚類和甲殼類品質高,在全國享有盛名,特別是天然蟶苗和泥蚶是區域的品牌產品,區內優質水產種質資源主要有:重要經濟魚類種質資源有斑鰶、鯔魚、黃鰭鯛、日本鯷;重要經濟軟體動物種質資源有泥蚶、多紋巴非蛤、長竹蟶、大竹蟶、縊蟶、密鱗牡蠣;重要經濟甲殼動物種質資源有日本對蝦、鮮明鼓蝦、日本鼓蝦、鋸緣青蟹等;以及其他經濟種質資源有二色桌片參、黑斑口蝦蛄、方格星蟲。漳江口廣闊灘塗天然生長著數量巨大的縊蟶及鋸緣青蟹苗,是周邊地區竹塔村及船場村群眾主要的經濟來源,占其總收入的70%。
福建省人民政府從1998年開始將保護區建設內容列入省長對市長、市長對縣長的環保目標責任狀,每年進行一次檢查考核,促進自然保護區建設。根據省政府精神,雲霄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工作,積極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參與保護工作,由主管的林業局、保護區管理局和所涉及的東廈鎮人民政府聯合成立了保護區聯合保護委員會,建立了社區共管機制。同時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現有建築面積300m2,汽車、巡邏船等交通管護設備,購置了計算機等辦公設備,配備了相應的通訊設施等。保護區正積極開展總體規劃和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製上報工作,獲國家林業局批准,將積極組織實施。
保護區成立以來,十分重視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部門合作,分別與廈門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省林科院、省野生動植物與濕地資源監測中心、省野生動植物與濕地研究中心等開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合作,取得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保護區也十分重視學習國際先進的管理技術,與香港米埔紅樹林保護區建立協作關係,由香港滙豐銀行、世界自然基金會提供資金,為漳江口紅樹林保護區培訓管理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30人次,引進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編製並完善管理計劃。
保護區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管理理念,由香港滙豐銀行有限公司出資開展“保護區周邊群眾對灘塗依賴程度”等一系列的科學研究,了解保護區與周邊群眾生產生活的關係,尋找替代生計,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制訂完善的社區共管計劃,成立社區共管委員會,並將管理計劃廣泛徵求當地村民代表和有關專家的意見,求得共識,增進了解,促進保護區與周邊社區的和諧發展。
為進一步改善社區群眾的生活條件,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增加保護區的發展後勁,近期保護區將開展生態旅遊規劃,合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保護區的知名度與建設水平。
漳江口紅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