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參寥師

宋代蘇軾創作的五言古詩

《送參寥師》是宋代詩人蘇軾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出自《蘇東坡全集·卷十七》 。詩中,詩人以禪解詩,提出了詩歌、書法創作上的一系列重要的美學見解:好詩應如玉屑,出語清警;詩人作詩,應有空靜心態,才能明察群動,容納萬境;詩歌與禪法並不相妨;詩歌與書法的最高妙境是淡泊、至味等。全詩以禪說詩,直涉理路而又揮灑自如,結尾直揭詩歌和佛法,此詩開創了以禪喻詩與論詩的風氣。

作品賞析


詩的開篇,就寫詩僧參寥存在著極大的矛盾。按佛教宗旨,人世間一切皆苦皆空,人應脫離一切煩惱,進入自由無礙的境界。參寥既苦學釋典,自應一切皆空,不染塵勞,就像風過劍頭,不會有樂聲(《莊子·則陽》);就像焦谷之類,不會長出新芽(《維摩詰經》。但這位上人卻與眾不同,他出入於文人盛會,能寫出文采華美的詩句,為了說明這一矛盾現象,詩人引述韓愈所論書家張旭高閑不同的創作心境,並進而探索形成不同心境的原因。韓愈的《送高閑上人序》,雲張旭終生治草書,筆法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與李白的詩、裴曼的劍舞,並稱當時的“三絕”。其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凡喜怒憂歡之情,無聊不平之氣,有動於心,必以草書發之。這與韓愈“不平則鳴”的文學思想是一致的。而高閑視身如丘井,寄情於淡泊,與官為金吾長史、大醉后始落筆的張旭根本不同。
詩的後半部分是蘇軾“細思”之後做出的答案。他認為禪僧能書能詩,並非借諸“幻影”,而在於創作構思之“真巧”。這“真巧”就是充分重視“空”與“靜”的作用。“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客觀世界是很複雜的物質世界,世事萬物都在運動之中,人們要認識和反映客觀世界,必須以靜制動,以空納實。無論是入世者的“閱世走人間”,還是出家人的“觀身卧雲嶺”,都必須保持虛靜的心境,才能使萬象騰踔於眼前,萬境納入於心胸,這樣才能寫出“中有至昧永”的好作品。詩人將虛靜提高到認識論的高度,認為這能幫助作家、藝術家把握世界。他的探索是相當深入的,對禪僧能書能詩的原因的解釋也很清楚。
此詩取韓愈論高閑上人草書之旨,反其意而論詩,最後落實到“詩法不相妨”上,表達了蘇軾對禪與詩之間的關係的認識。

創作背景


詩僧參寥來拜訪蘇軾,蘇軾在和他吟詩談禪中感覺到:參寥這個人性情真率,頗有道行,只是此人心中還沒有大徹大悟,沒有達到空靜寂滅的境界,所以常常作詩時罵人。而且他作詩時的模樣,很像唐代張旭作草書的樣子:“必酣醉潑墨,任筆之所騁。”蘇軾有感於此,便在這次送別參寥時,特意寫了《送參寥師》。時在元豐元年(1078)。

作品評價


清代詩人查慎行《初白庵詩評》卷中:“‘靜故’二句,禪理也,可悟詩境。”
清代文學家汪師韓《蘇詩選評箋釋卷二》:“取韓愈論高閑上人草書之旨,而反其意而論詩,然正得詩法三昧者。其後嚴羽遂專以禪喻詩,至為分別宗乘,此篇早已為之點出光明。王士禎嘗謂李、杜如來禪,蘇、黃祖師禪,不妄也。”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禮部尚書。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贈謚號文忠,復追贈太師。在王安石變法期間,蘇軾雖贊同政治應該改革,但反對操之過急的政策及王安石任用的後任呂惠卿,因此招來新黨爪牙李定橫加陷害;後來又因蘇軾反對“盡廢新法”,受到司馬光為首的舊黨斥退,終生當不了宰相。由於蘇軾在新舊黨爭中兩邊不討好導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雲戲稱為“一肚皮不合時宜”。在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書;紹聖年間因新黨的章惇為相,又加貶謫至儋州海南島)。
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蘇軾遇赦北歸時病卒於常州(今蘇州),時年65歲。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蘇軾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謚“文忠”。
蘇軾在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且善書法和繪畫,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枯木怪石圖卷》等。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