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肖爾

賴肖爾

1910年10月15日出生於日本東京,為家中次子,其父奧古斯特·K·賴肖爾是1905年從美國去日本傳教的基督教長老會傳教士。16歲之前在日本生活,接觸了日語和日本文化。1931年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州的奧伯林學院(Oberlin College)並取得藝術學士學位,之前主修歷史,輔修政治。

正文


埃德溫·賴肖爾(Edwin Oldfather Reischauer,又譯作賴世和,1910年10月15日 –1990年9月1日),美國歷史學家和外交家,1961年至1966年任美國駐日本大使,是美國公認的日本問題專家。他還與美國人George M. McCune在1937年合作發展了韓語羅馬字體書寫法McCune-Reischauer系統,在歐美國家廣為使用,並成為韓國的官方羅馬正字法,主要用於地圖和手語。

生平


1932年取得哈佛大學碩士學位,1933年—1938年獲得哈佛燕京學社獎學金,赴法國、日本、中國等地研究日本語言和歷史,1939年因對日本天台宗三祖圓仁法師所著的佛教史傳《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的研究取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其導師是葉理綏。其後在哈佛大學任教,並與美國的漢學家費正清一起開設東亞文明課程。1943年-1945年應徵入美國陸軍部工作,負責解讀日本電訊密碼。在哈佛大學度過了絕大部分教學生涯,曾任遠東語言系的主席。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賴肖爾響應軍方召喚,以少校軍銜入伍(后升中校),在華盛頓郊外設立旨在培訓勝任對日情報戰的軍事情報官的學校,那裡的畢業生構成了戰後美國日本研究的中心。1945年末,退役后的賴肖爾又應國務院之邀,進入外交諮詢委員會下轄的遠東小委員會,致力於戰後對日政策的設計,對包括天皇制的存廢和關於朝鮮半島統一的對蘇談判計劃等問題,都做過精準而不乏現實性的政策建言。
1946年,賴肖爾重返哈佛,任遠東語言系副教授,其與漢學家費正清共同主持的東亞文明課程,備受師生歡迎。1948年,作為人文科學顧問團的一員,視察了處於聯合國軍佔領下的日本,並與麥克阿瑟將軍會談。1949年10月,參加國務院圓桌會議,主張承認新中國。1955年,妻子阿德里安那·丹頓病逝,留下三個子女。翌年,賴肖爾與自己在東京美國人學校的學妹、明治元勛松方正義的孫女松方春結婚。
1956年—1963年任哈佛燕京學社第二任社長。1973年創辦哈佛大學日本研究所,1985年該所更名為“埃德溫·賴肖爾日本研究所”以資紀念。1981年退休。1990年9月1日逝世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La Jolla
1961年應美國總統肯尼迪之邀,出任美國駐日本大使,在任期間相當程度地改變了美國與日本之間的認識與定位。曾參與美國對琉球的調查,並代表美國與日本的小坂善太郎外相和大平正芳外相談判對琉球進行援助的問題。1964年被一名據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日本青年襲擊,大腿被刺傷,手術時因輸血感染肝炎,回國休養很長時間后才從這次恐怖襲擊中康復過來。1966年辭職,返回哈佛大學任教。離任前於8月13日密電美國國務院,力主改善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並於1968年2月12日將他受命制訂的《對華政策備忘錄》(又稱《賴肖爾備忘錄》)上交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
妻子松方ハル是日本明治時期的首相松方正義的孫女。

著作


● 自著有:《Ennin's Travels in T'ang China》(圓仁唐代中國之旅),1955年;《My Life Between Japan and America》;《The Japanese》(日本人); 《當代日本人—傳統與變革》等。
● 合著有《東亞文明:傳統與變革》(與費正清合著)、《中國:傳統與變革》(與費正清合著);《賴肖爾備忘錄》(與MIT的盧西·派伊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多克·巴尼特共同起草),1968年。
● 譯著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Ennin's Diary: The Record of a Pilgrimage to China in Search of the Law),1955年。

外部鏈接


● 哈佛大學賴肖爾日本研究所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5%96%E8%82%96%E5%B0%94&variant=z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