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民鄉
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轄鄉
足民鄉,隸屬於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地處東遼縣北部。
截至2018年末,足民鄉有各類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足民鄉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名平安村;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名足民;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屬第五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0月,設足民村公所,駐安化屯。
1949年,改足民鄉,駐解放村。
截至2020年6月,足民鄉下轄1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解放村。
足民鄉行政區劃 | ||||||||
解放村 | 三道村 | 平嶺村 | 明德村 | 新民村 | 五星村 | 安和村 | 尚賢村 | 慶春村 |
金星村 | 高粱村 | 禾秀村 | 方林村 | 強國村 | 安良村 | 安民村 | 安興村 | / |
足民鄉地處吉林哈達嶺低山丘陵與輝發河寬谷區,吉林哈達嶺西麓,地勢南高北低。地形複雜,以丘陵為主,主要山峰有腰西山、五鳳樓山等,境內最高點位於呂店大山,海拔487.3米;最低點楊樹河出境口位於小高麗墓子,海拔244米。
足民鄉屬溫帶大陸型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熱水充足、無霜期在125~135天之間,春季冷暖交替,天氣變化劇烈,乾燥多風;夏季雨熱同季,光照條件好;秋季溫涼短暫,氣候宜人;冬季嚴寒漫長,寒風刺骨。多年平均氣溫5℃。生長期年平均130天,無霜期年平均135天,最長達140天,最短為128天。年平均日照時速2504.2小時,年總輻射119.6千米/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210天(一般4月1日~11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601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數為90天。降水集中在每年5~8月,7月最多。
足民鄉境內河道遼河流域東遼河水系,其中遼河三級支流楊樹河流域面積82.5平方千米,佔50%;孤山河、東李河、西李河、小孤山均發源於境北部,流域面積80平方千米,佔46%。河流總長度41.6千米,河網密度0.5千米/平方千米。境內主要河流是楊樹河,發源於窖山頂子西麓,從南向北流經禾秀、高粱、三道等7個村,注入伊通滿族自治縣歡欣嶺水庫,河道長15千米。
截至2011年末,足民鄉轄區總人口19948人。總人口中,男性10388人,佔總人口的52%;女性956人,佔總人口的48%;18歲以下3590人,佔總人口的18%;18歲~35歲4388人,佔總人口的22%;35歲~60歲9575人,佔總人口的48%;60歲以上2395人,佔總人口的1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8428人,佔92.4%;有朝鮮、滿、蒙古3個少數民族,共1520人,佔7.6%。2011年,足民鄉人口出生率0.7‰,人口死亡率0.8‰,人口自然增長率-0.1‰。
2017年末,足民鄉常住人口為16483人。
截至2018年末,足民鄉戶籍人口為18674人。
2011年,足民鄉財政總收入0.9億元,比上年增長4%。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00萬元,增值稅150萬元,企業所得稅210萬元,個人所得稅26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2%、3.9%、4.8%、5.1%。人均財政收入4511元,比上年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7960元。
截至2018年末,足民鄉有各類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2011年,足民鄉耕地面積8.1萬畝,農業總產值1.6億元,比上年增長5%,實現農業附加值1億元。
截至2011年末,足民鄉累計造林8萬畝,林木覆蓋率40.4%。
2011年,足民鄉有大型農業機械12台。
2011年末,足民鄉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125人,工業總產值0.4億元。
2011年末,足民鄉有商業網點106個,職工2582人。
2011年,足民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9億元,比上年增長12%;城鄉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4.2億元。
2011年末,足民鄉各類存款餘額0.7億元,比上年增長20%;各項貸款餘額0.5億元,比上年增長12%。
2011年末,足民鄉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200人;小學9所,在校生1013人,專任教師111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92人,專任教師5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末,足民鄉各類科技人才38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6人,經營管理人才45人,技能人才123人,農村實用人才178人。
2011年末,足民鄉有文化站1個,文化大院4個;農家書屋9個,藏書1.5萬冊;業餘秧歌隊3個,成員90人。文化行業從業人員5人。
2011年末,足民鄉廣播電視管理站1個,廣播綜合覆蓋率100%;有中央、吉林及各省巿電視台的40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0.3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2011年,足民鄉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5萬人次。
2011年末,足民鄉有體育場地1個,22%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0%。
2011年,足民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8戶,人數162人,支出30.2萬元,比上年增長1.7%,月人均155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09戶,人數1019人,支出152.9萬元,比上年增長3.1%,月人均125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8人,支出32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2人,支出82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醫療救助12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45人次,支出42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6人次,支出3.5萬元,比上年增長16%;農業臨時救濟90人次,支出3.5萬元,比上年增長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9.3萬元。社會服務中心1家,床位50張,收養農村五保43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150人。
2011年,足民鄉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
2011年,足民鄉206省道、九開公路貫穿全境,境內總長21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