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腎水的結果 展開

腎水

疾病

中醫所謂腎水是指所有的體內不容易流失的體液,如:骨髓、精液、胰島素荷爾蒙、關節即潤滑液等(喝水因容易變成尿排出體外,故稱之為虛水)。人體所屬的水與火的關係有如燒開水;當水充足,且火也很大時,其生命力必然旺盛。如果再吃些燥熱的食物后,則會火氣太大,實火用虛水來降火。當水充足而火太小時,只要補充燥熱食物(或補元氣),就能維持平衡。

其他含義


病名

五髒水腫病之一。主證為水腫、腹大、腰痛、足冷,陰囊潮濕。多因腎陽虛不能化氣行水所致。

腎陰

指腎陰。詳見該條。

道教內丹名詞

道教內丹名詞。腎水分壬水癸水,壬水為先天,至清至靈,為煉丹的物質基礎;癸水為後天,由慾念而來,濁而不清。《內景經》“腎屬北方水,為黑帝。生對臍,附腰脊,重一斤一兩,色如縞映紫,主分水氣,灌注一身,如樹之有根。左曰腎,右曰命門,生氣之府,死氣之廬。守之則存,用之則竭。為肝母,為肺子,耳為之官。天之生我,流氣而變謂之精,精氣往來謂之神。神者,腎藏其情智。左屬壬,右屬癸,在辰為子亥,在氣為吹,在液為唾,在形為骨。久立傷骨,為損腎也。應在齒,齒痛者,腎傷也。經於上焦,榮於中焦,衛於下焦。腎邪自入則多唾,膀胱為津液之府,榮其發也”。
黃庭經》:“腎部之宮玄闕圓,中有童子名十玄,主諸臟腑九液源,外應兩耳百液津”。其聲羽,其味咸,其臭腐。心邪入腎則惡腐。凡丈夫六十腎氣衰,發變齒動,七十形體皆困,九十腎氣焦枯,骨痿而不能起床者腎先死也。腎病則耳聾骨痿,腎合於骨,其榮在髭。腎之外應北嶽,上通辰星之精。冬三月,存辰星黑氣,入腎中存之,人之骨疼者,腎虛也﹔人之齒多齟者,腎衰也;人之齒墮者,腎風也;人之耳痛者,腎氣壅也;人之多欠者;腎邪也;人之腰不伸者,腎乏也,人之色黑者,腎衰也;人之容色紫而有光者,腎無病也;人之骨節鳴者,腎贏也。肺邪入腎則多呻。腎有疾,當吹以瀉之,吸以補之,其氣智,腎氣沉滯,宜重吹則漸通也。腎虛則夢入暗處,見婦人、僧尼魚鱉駝馬旗槍,自身兵甲,或山行,或溪舟。故冬之三月,乾坤氣閉,萬物伏藏,君子戒謹,節嗜欲,止聲色,以待陰陽之定。無競陰陽,以全其生,合乎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