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幢村

福建泉州永春縣蓬壺鎮下轄村

南幢村位於蓬壺鎮西北部,是永春縣革命老區重點村。全村有20個村民小組,900多戶,總人口3900多人。現有耕地面積1830畝,林地4300畝,茶果1000多畝,擁有儲水量達35萬立方米的“山當”.“醋坪”兩個水庫及裝機125千瓦的村電站

村情概況


2009年全村糧食總產量1100噸,農業總產值58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9450元。近年來,村兩委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因地制宜,主動作為,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為主線,以發展特色山地經濟為重點,以搞好山地綜合開發為導向,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積級推廣農業“五新”工程,建立了108畝特優航2號超級稻示範幾基地,大力推進農業生產基地化。規摸化。產業化,基本建成了蘆柑枇杷茶葉。花卉。蔬菜。毛麻竹。禽畜養殖。食用菌等基地。帶領群眾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創建“文化示範村”,聘請設計院進一步完善《南幢村修建性詳細規劃》,科學規劃建設了深洋當等七個住宅小區,進一步加快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步伐,拓寬改造蓬八公路南幢段5公里,安裝52盞路燈,完善村文化中心的各項配套設施,配備農民體育健身器材。圖書室。閱覽室。棋牌室。老人活動中心等活動場所,深入開展“環境衛生百日整治專項行動”,完善垃圾池。垃圾車等設施建設,呈現出一派清新。整潔。氣派。優雅的美麗景象,村容村貌變化日新月異,精神文明建設不籪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近年來先後被縣委縣政府評為通村道路硬化建設先進單位,改舊建新工作先進單位,先進黨支部。

南幢村打造閩南“小重慶村”


核心提示

永春蓬壺鎮西北部的南幢村森林茂密,風光旖旎,自然生態條件出眾。近年來,這裡更是因為山地特色、農業經濟發展快而引人注目,到南幢進行悠閑放鬆的城裡人也紛至沓來,其“小重慶村”的美名也逐漸傳開。
“讓城裡人嚮往,讓農村人留戀”,南幢人的志向是打造看得見、摸得著的田園風光型美麗山村。近日,記者走進2011年泉州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2012年永春縣美麗鄉村示範村——南幢村。

村在林中 林在村中

從蓬壺鎮區往西北方向驅車5公里來到南幢村。站在山坡上俯眺全村,一幢幢嶄新的樓房,鑲嵌在蔥鬱的綠林中。除了房子和盤山的道路,放眼之處,皆是盎然的綠意,可謂“村中林中,林在村中”。
南幢早在以前就因景聞名。村莊四面聳翠如藍,早年稱“藍幢”,相傳南宋理學家朱熹永春遊玩,遠眺藍幢的山峰酷似“金鐘”,稱之為“南金”;近瞧如似“銅鐘”,稱為“南銅”。“藍幢”一度稱為“南銅”,此後因諧音的原因,以“南幢”為地名至今。
隨便走近道路旁的幾戶民宅,四周都被一些不知名的樹木包圍。南幢村村委會主任郭國水說,村民愛種的樹有桂花樹羅漢松香樟茶花、紅豆杉等,全村有上萬株名貴樹木點綴房前屋后、道路兩側。
種一棵名貴的樹木,苗木也要花不少錢,村民捨得掏嗎?郭主任說,以前村裡零星種桂花樹,前些年,村民種出的一棵桂花樹被人以2萬元高價購去,轟動了全村。村民們覺得有甜頭可嘗,便在房前屋后、零星空地種樹。鎮村投入5萬元,在公路兩側種植2000多株羅漢松、香樟等,藉機引導村民廣種花卉、名貴樹種,在整治村莊面貌的同時,讓群眾創收。
值得一提的是,南幢村有4500畝山林,除了部分公益生態林,大多為原始森林。這些年來,熱衷於鄉村游、生態游的城裡人,足跡屢見於南幢村。

好生態引來鳳築巢

林金聖、尤長勝看中的就是這裡自然純凈的生態。“這裡的山水不僅適合人居住,更適合珍貴野生植物生長。”他們說。
2010年,踏足過眾多地方的林金聖、尤長勝最終發現,沒有比南幢村更適合的地方了,便將自己的生態園建在南幢村。他們的生態農業園佔地30多畝,主要用於種植金線蓮及其他珍稀中藥材。
金線蓮在民間使用中有“金草”、“神葯”、“藥王”等美稱,其全草可入葯,但是近年來山地開發,生態資源破壞,野生金線蓮數量大大減少。金線蓮種子不具胚乳,沒有發芽能力,只有在生態純凈、真菌共生的情況下,種子才會萌發生長。
在南幢,林金聖和尤長勝將原來的蘑菇棚改造成純生態的竹棚,用於種植金線蓮。每一棵金線蓮都依託這裡的土壤、氣候、水源長大,“它們吮吸的水,每一滴都是山泉水,沒有任何污染。”林金聖對金線蓮生態農業園成長前景非常有信心。
林金聖他們看中的是這裡的生態,而其他的生意人,則把眼光放在地道的“山水上”。“雲擁如佛座,泉出似龍津”,在這裡,礦泉水商人從山中取泉水,因為其清甜甘洌,每年有40多萬桶南幢的山泉水,暢售各地。

打造閩南“小重慶村”

這幾年,伴隨著南幢村的發展,“小重慶村”這個名號也越叫越響。
南幢村四周環山,大多數村居依山而居,這裡的海拔400米至1300米,一年中不少日子籠罩在霧中,被許多人稱之為“小重慶村”。南幢村中豎立著一個規劃圖,“打造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閩南‘小重慶村’”。南幢人制定《建設美麗鄉村實施方案》,整合生成1061萬元總投資,志在建成“讓城裡人嚮往、農村人留戀”、“宜居宜業宜游”的南幢。
讓自己的居住環境更美麗,南幢人下了不少工夫。今年以來,南幢將環境整治列為重中之重,計劃籌資數百萬元投入迎賓門、進村景觀綠化、公路硬化、溪流等10大項目的整治。
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南幢人也讀懂了發展的“山”字經。目前,南幢建成了蘆柑、金線蓮、花卉、茶葉等農業基地,特色山地經濟蓄勢待發。
舊村改造步伐,南幢也是大手筆。南幢聘請了大設計院,確立全村修建性詳規,規劃建設7個住宅小區,改善群眾居住環境。
要想走進去,吸引更多的投資進來,基礎建設不可少。南幢投入260多萬元拓寬改造了蓬八公路南幢段5公里,大大方便車輛進出。
永春縣建設生態文明示範村--南幢村(走訪記錄)
“我們南幢村是2009年縣級的新農村建設示範村,2011年市級的示範村,今年又被確定為縣級美麗鄉村示範村。這一路走來全村上下,從農民到村兩委,從建設到產業都有很大的改變。”永春縣蓬壺鎮一名副鎮長告訴筆者,“新農村建設時主要是拆舊建新,美麗鄉村建設更注重生態環保和挖掘文化底蘊。”
從新農村到美麗鄉村,南幢村南幢人有何變化呢?
依山而建的村居環境,讓南幢村收穫了“小重慶村”的美名。“很多領導到這裡來參觀,都會讚歎這地兒很特別很美。”村委主任郭國水樂呵呵繼續說到,“你還真別說,我自己也覺得這裡漂亮。以前農村有兩點比不上城裡,一是衛生不行,二是天一暗就黑燈瞎火的。現在你看,多年的新農村建設發展,村裡的居住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建成了7個住宅小區,村路鋪上水泥而且也拓寬了,屋前屋后該硬化的硬化,該綠化的綠化,還有漂亮的垃圾桶放到了家門口和路口。農民兄弟們也習慣把生活垃圾倒到垃圾桶了,村裡每天還有專人打掃。我們村每50米立一盞路燈,一到晚上,全村燈火通明,鄰村的兄弟姐妹們可羨慕我們了。”
記者繞村走了一圈,在南幢小學兩旁看到了兩個公園,公園配有各類健身器材。學校就坐落在公園附近,教室里正傳朗朗的讀書聲。“學生下課放學可以在這裡休息。我們還要建兩個面積更大的農民健身休閑娛樂公園,醋坪岩一帶正考慮建成宗教朝聖旅遊點。”村文書高興地介紹。在村部周圍的文化中心樓里450平方米的活動室有各式書籍、棋牌室、乒乓球室、老人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多年出門在外的村民林炳煌相當滿意這幾年村裡的變化,“年初回來一看,真的是大吃一驚。我們村可是文化示範村。農閑時不再無聊了,農民們可以鍛煉身體、可以看書、可以下棋……”
“眼前這個廟宇就是宋朝始建的幢山庵吧!”我問。“對,這個庵歷史久還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這裡原是塾堂,南宋朱熹遊歷到此休憩時大讚‘學風民氣淳良’;民國時,郭民日烈士曾在這裡教書授武,從事地下活動。當然聽說這庵里供的黃公祖師也很靈驗哦。”蓬壺鎮黨委秘書康長泉笑呵呵地細數著眼前這個規模不大卻聞名遐邇的幢山庵,“你看這裡的匾額,哪幅不是寶貝?”是啊!就門口的這幅對聯“稱道南幢來朱子,留存正塾有柴公”就已是寶,更何況還有歷朝歷代等留下的諸多墨寶。
“這是TUN。”記者看到路旁的一顆古樹,不能算高更也不能稱壯,樹榦的一半多卻是用石頭和泥漿築成的。一位老農看我好奇,趕忙告訴我,“十多年前,這個樹的主幹就枯萎空心了,當時還有大蟒蛇睡在裡面吶。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從空心中長出一個直扎深土的巨大的根,樹就這樣活下來了。這樹啊在這裡長了幾千年了,是棵寶樹,能治各種病吶。”“其實這是竹柏,但是老百姓都叫它椿。”同行的蓬壺鎮林業幹部告訴我。老百姓之所以稱其為椿,記者揣度應當是取其長壽意,而竹柏還確實有止血接骨的藥效。
“嘈嘈切切……”突然很好聽的琵琶聲傳來,郭國水說:“準是老郭又在自娛自樂了”。記者循聲上前攀談,這位老郭叫郭民晉,已是93歲高齡。老郭開心地說“我全家三代人有6個會這個。”。村長笑眯眯地說:“南音是我們南幢人的一道文化大餐。年初一早上,村裡南音組在村部開了個演唱會,架起喇叭,全村直播吶。”
“這裡的自然環境好得很,空氣清新,氣候溫和,金線蓮在這兒都長得那麼好,你說我們的環境好不好?”村支書郭矩煌自豪得不得了。說起金線蓮,眾所周知這是很嬌貴的“藥王”,目前,南幢有30多畝的金線蓮生態園,園內種有桂花、羅漢松、香樟、紅豆杉等名貴花木,為“藥王”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園內現在有台灣金線蓮種苗1000000株,種植500000株,福建金線蓮種苗100000株,種植50000株。”園區管理人員張偉芳介紹。
回到村口,郭國水指著遠方說:“我們村后的那座山是龍津山,它也叫望仙崎,海拔1280米,是可以看得見神仙的峻山啊。山上一股清泉甘冽純美,那可是龍嘴裡流出的寶貝啊。朱熹就寫下過‘雲擁如佛座,泉出似龍津’的詩句。”
南幢村,好山好水好地方,這裡的農民健康長壽,“我們村現在90歲以上有8人,超過60歲的有近400人。”村文書自豪地說。(梁白瑜 蘇福彬)

南幢村風光


美麗鄉村--南幢村
美麗鄉村--南幢村
南幢村
南幢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