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竹韶

曾竹韶

曾竹韶(1908-2012 ),福建廈門人。幼年僑居緬甸,1927年回國,翌年考入杭州西湖藝術院雕塑系,次年底赴法國留學,先後入里昂國立美術專科學校、巴黎國內藝術院學習雕塑,還自修音樂,歷時10年之久。1942年歸國,曾在成都藝專、重慶國立藝專、重慶大學建築系教授雕塑、音樂。1949年後被聘為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參加籌備中國革命博物館,並任全國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首都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顧問。

個人經歷


曾竹韶在創作中
曾竹韶在創作中
曾竹韶早年在國外學習期間,曾經去埃及、希臘、義大利、英國、德國考察雕塑藝術,對西方雕塑傳統作過廣泛深入的研究。當他到英國倫敦參觀中國古代雕刻藝術展覽時,驚嘆祖國藝術傳統的悠久與傑出,萌發回國學習民族傳統雕刻藝術的念頭,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回到祖國。20世紀50年代初,他為考察我國古代雕塑藝術,足跡遍及全國。在教學的同時,致力於中國古代雕刻研究和羅丹雕塑研究,著有《中國古代雕刻風格演變》、《中國雕刻史》,並發表有關羅丹與宋陵石刻研究的文章。1952年創作的《老邊》頭像,是中央美院專業模特老邊的肖像,形體清晰,神態逼真,極盡人物造型的豐富性和微妙變化,曾被該院作為訓練學生素描和雕塑的教具。後來參加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創作是他嘗試運用民族傳統技法創作新題材雕刻作品的開端,以後不斷有新的探索。20世紀80年代曾創作《李四光》、《何叔衡烈士》肖像、《蒲松齡》半身像、《蔡元培》半生像、《孫中山》全身銅像等。他的肖像雕塑注重個性與內心刻畫,結構嚴謹,追求神韻。
曾竹韶的代表作《虎門銷煙》,是紀念碑碑座十塊大型浮雕的第一塊,表現了1839年廣東虎門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原作200厘米×492厘米,其設計和塑造手法是現實主義的,吸收和運用了中國傳統雕刻技法,表現風格注重了民族的欣賞習慣,具有整體洗鍊、刻畫細膩、質樸清新的特點。
我國著名雕塑家、美術教育家、新中國雕塑事業奠基者之一。他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赴西方求學並取得卓越成就的藝術家。在留法學成回國后的數十年間,在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傑出成就。為此,在2002年獲得文化部頒發的首屆“造型表演藝術創作研究成就獎”,2003年獲得全國文聯和美術家協會頒發的美術界最高獎“中國美術金彩獎”。獎項是黨和人民對老一輩藝術家藝術成就和辛勤耕耘的肯定和尊重。

生平


曾竹韶,男,曾用名,曾朝明。1908年7月出生於福建省廈門杏林區的一個漁村。兒時生活在鼓浪嶼,1919年為了躲避戰亂,隨父母離開家鄉,舉家移居到緬甸仰光。中學就讀於緬甸仰光華僑中學,1924年從緬甸回國,在集美學校攻讀商業專科。由於他是家中的長子,中學畢業后回到緬甸仰光與家人共同經營運輸公司,收益不匪。但經商並不是曾竹韶所追求的理想。1926年北伐戰爭的勝利大大激勵了曾竹韶的愛國熱情,在國內勝利頻傳全國即將統一,國力即將富強的精神感召下,1927年他毅然回到了祖國,準備投身於革命建設之中。不料到達廣州還不到一個月,便發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並經歷了4月15日的廣州大屠殺。這使曾竹韶陷入極度悲憤和失望之中。同年5月曾竹韶到達上海,得知杭州創辦了國立藝術院並於年底招生的消息,便轉赴杭州備考,於1928年初考取了杭州藝專,學習繪畫和雕塑,從此跨入藝術之門。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學習期間對曾竹韶影響最深的老師是李金髮和王靜遠。他們帶來了法式雕塑教學模式,為雕塑事業的發展打下初步基礎。為了進一步領悟西方雕塑藝術的真諦,曾竹韶萌生了去法國留學的念頭。1929年,曾竹韶遠渡重洋前往法國學習藝術。
初到法國人地生疏,語言還不過關,對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的考試標準和學費開支不甚了解。因此他採納了他的老師孫福熙的建議,首先前往法國里昂,考入了里昂國立美術學院,同時學習法文,為以後的留法學習打下紮實的美術基礎。在里昂他結識了呂斯百常書鴻、王臨乙等同學。在里昂國立美術學院學習的三年期間,他勤奮刻苦,完成了大量的寫生習作和雕塑創作。1931年,曾竹韶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雕塑系,在著名雕塑家布夏工作室學習雕塑,1935年又進入雕塑大師馬約爾工作室繼續學習。在學習中他領悟到了現實主義造型藝術的精髓。1933年1月,曾竹韶與常書鴻、劉開渠、王臨乙等人發起成立了“中國留法學生巴黎藝術學會”。團結了一批留法學習美術的學生,並以撰文、譯文和發表作品的方式,向國內介紹歐洲的繪畫和雕塑,打開了一扇中國人認識西方藝術的窗戶。在1935至1939年期間曾竹韶作為學會主持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推動中、西方雕塑藝術的交流和發展做出了貢獻。在共同切磋雕塑藝術的同時響應國內號召積極參與並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留法期間曾竹韶利用假期遍訪埃及、希臘、義大利、英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等地考察藝術,對西方雕塑傳統作了廣泛深入的考察研究,為以後的藝術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1935-1936年間在英國倫敦舉辦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這是以中國古代藝術品為主題的展覽會,展品達3000多件,囊括了中國古代有價值的繪畫、青銅器、玉器、陶瓷等稀世珍品。展覽會轟動了整個歐洲。曾竹韶與王子云一道發起並組織留法巴黎藝術學會全體成員前往英國倫敦參觀。此次展覽對曾竹韶觸動很大,使他認識到東西方藝術各有所長,應兼收並蓄,取長補短,才能更好地振興民族雕塑藝術事業。
曾竹韶酷愛音樂,旅居巴黎期間,他白天學習雕塑,晚上在巴黎西賽芳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師從於著名小提琴家保羅。奧別多菲爾(Paul Oberdoeffer)。在此期間他結識了音樂家鄭志聲、冼星海等人,在共同學習生活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於1932年3月在巴黎與冼星海、鄭志聲、李俊昌、季繼仁五人組織成立了“巴黎中國留法音樂學會”。他們相約回國后在上海共同創辦一所音樂學校,由冼星海先行回國做準備。但這個美好的設想被日本侵華戰爭的炮火淹沒了。
1939年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淪陷前夕,曾竹韶途經新加坡回緬甸探親。在新加坡逗留期間,1940年與新加坡華僑黃潛女士結為伉儷。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曾竹韶率領一家老少九口人,從日軍的炮火硝煙中由滇緬公路經昆明輾轉逃難到了四川重慶。1941年底至1942年,在成都青水關四川省藝術專科學校任教二年。1943年至1944年,前往成都華西大學省立藝術院任音樂系小提琴教授同時兼任成都華西大學古代石刻博物館顧問。當時國立藝專由昆明轉移至重慶沙坪壩嘉陵江北岸的磐溪,1944年,曾竹韶回到重慶,經王臨乙推薦在國立藝專任雕塑系教授。日本投降后,1946年重慶大學校長何魯聘請他到重慶大學建築系任教授,曾竹韶教授裝飾雕塑,直到1949年全國解放。
1950年3月曾竹韶攜全家抵達北京。經艾青介紹,文物局副局長王冶秋批准,任職於中國革命博物館籌建處,負責整理編寫革命歷史美術題材的文獻資料,同時在中央美術學院兼職。籌備處一年後解散,曾竹韶正式調入中央美術學院工作。
1952年,由中央美院指派曾竹韶和劉開渠、王臨乙、滑田友等調入人民英雄紀念碑籌備組。參加紀念碑的浮雕創作工作。《虎門銷煙》由曾竹韶主稿。為了在創作中更好地體現中國傳統特色,曾竹韶和他的同事們在國內各大石窟進行參觀考察,參考大量實物。經過對古今中外許多浮雕進行的分析研究,確定了紀念碑作品的風格。他精心構思,數易其稿。他所塑造的《虎門銷煙》浮雕構圖生動,場面聚散開合,情節內容跌宕起伏,人物動態表情前後呼應,具有交響樂般的節奏感和韻律感。這部作品可以說是曾竹韶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
曾竹韶於1952年創作了《老邊頭像》,擺脫了素描教具一直以希臘羅馬頭像為範本的局面。作品體現出深厚的寫實功底,突出大面積的形體關係結合中國傳統線刻手法,細緻的人物形象刻畫以及準確的造型結構塑造出一位老者樸實樂觀的生動形象。這件作品成為我國美術類院校中頭像素描教具的優秀範本。
1953年,為愛國抗日將領馮玉祥創作浮雕鑄銅像,鑲嵌在泰山北麓“馮玉祥先生”墓上,莊嚴肅穆。
1958年參加首都北京“十大建築”建設。曾竹韶帶領中央美院雕塑系同學參加了軍事博物館的雕塑創作任務,並塑造了“解放軍陸軍戰士立像”、“伺爐工人像”。為歷史博物館創作了“五四女青年立像”、“民兵塑像”、“柯棣華紀念像”“任弼時紀念像”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美院正常的教學秩序遭到破壞,在動亂年代,曾竹韶的藝術事業沉寂了很長時間,直到粉碎了“四人幫”。
1978年創作的《李四光像》是十年動亂結束以後曾竹韶創作的第一件人物紀念雕像。該像為李四光“第四紀冰川”科技電影片作過片頭。曾在香港參加展覽。現立於中國地質博物館和地質力學研究所。
1979年為蒲松齡紀念館雕塑《蒲松齡紀念像》。
1980年為南昌“革命烈士紀念館”塑造《何叔衡烈士像》,該像參加後來在北京舉行的“民盟盟員美術展覽會”,隨即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1981—1982年,為濟南李清照紀念館雕塑《李清照立像》。現複製放大立於長春市世界雕塑公園內。
北京大學未名湖畔的《蔡元培先生銅像》是曾竹韶1983年完成的作品。此銅像是由北京大學1977、1978年兩屆畢業生捐款建造,於1983年10月舉行落成典禮。早在二十年代杭州藝專時就親耳聆聽過先生的教誨,在記憶中對於先生的容貌特徵有一定的印象。在塑像過程中,還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學生許德珩先生及蔡元培先生年譜編撰者高平叔先生及蔡元培先生的家人的幫助。曾竹韶準確把握人物形象的外型特徵的同時著重刻畫了蔡元培先生的內心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氣質,使塑像充分展現了蔡元培先生所具有的那種內心至誠、和藹可親、熱情關懷和對青年諄諄教導的高尚人品。
1983年為鞏縣杜甫故居雕塑《杜甫紀念像》。
為了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從1984—1986年曾竹韶設計雕塑北京市中山公園內的孫中山先生全身銅像,前後經歷了近三年之久。這是曾竹韶傑出的雕塑代表作品。曾竹韶在創作過程中,治學嚴謹,翻閱了大量辛亥革命的史料,反覆修訂,前後製作了多個雕塑小稿便於推敲,經大家討論后又製作了一個一米高的泥稿以供放大參考。同時又製作了一尊和放大雕塑等比例的半身胸像。雕塑放大時,他不顧76歲高齡,親自在三米高的腳手架上認真塑造,反覆推敲不斷調整,如期完成了泥塑階段。由於積勞成疾病倒在工作場地,但他憑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仍帶病堅持雕塑製作後期的修改工作。揭幕式這一天,與會到場的中央和民主黨派各界人士禁不住發出了由衷讚歎,面對塑像無不對孫中山先生這位偉人的精神氣質所感動,景仰之情由然而生。一致認為是迄今塑造最成功的孫中山紀念像。
在以後的數年之中,曾竹韶又陸續創作了大量的歷史名人紀念雕像。他將他的雕塑藝術定位在創作以紀念性為主題的人物雕像方面,尤其擅長人物肖像的塑造。代表作品有《陶鑄全身坐像》、《武訓頭像》、《竺可楨半身像》、《郭沫若半身像》、《朱載堉胸像》、《周恩來頭像》等。在90歲高齡時創作了《貝多芬頭像》。這些藝術作品分散在全國許多地方。每一位人物形象都被賦予了鮮明的個性和積極向上的時代氣息。
曾竹韶先生於2012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4歲。

培養人才


曾竹韶在中央美院從教數十年,大力提倡發揚中國傳統雕塑的藝術表現力,在教學上加強對中國傳統雕塑和民間雕塑的研究學習。幾十年來他把自己多年的雕塑實踐經驗以及雕塑技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歷屆學生們。在教學上他鼓勵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發掘並肯定學生的藝術創造才能,對不同學生存在的藝術問題,做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曾竹韶先生為人謙和,學識淵博。在他的眼中,學生們就像他的子女,他們在事業上取得的每一點成就都使他感到欣慰和驕傲。在學生們的眼中曾先生不僅是導師更是他們的長者和益友。這種師生情誼是歲月流逝所不能沖淡的。

研究方向


在雕塑創作的同時,曾竹韶還致力於發展城市雕塑和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研究。他對中國古代雕塑十分熱愛。足跡遍及敦煌、麥積山、大同、雲岡龍門、四川大足、樂山漢墓、陝西秦皇陵、河南鞏縣宋陵、南京六朝陵墓等。曾在《美術研究》發表《宋陵研究》一文。撰寫《中國古代雕刻風格演變》一書。他於1986年和1989年在美院分別招收了兩屆碩士研究生班,目的在於培養和研究中國傳統雕塑藝術學科的專門人才。80年代以來,他不顧年事已高,始終不懈地關心我國雕塑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對於申請立項建立中國古代雕塑博物館一事傾注了極大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