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樂

鑼鼓樂

鑼鼓樂,俗稱“赤膊鑼鼓”。一般演奏於演戲之前,故又叫“開場鑼鼓”。第一天演奏的開場鑼鼓叫鑼鼓頭場;第二天以後演奏的叫鑼鼓二場。鑼鼓頭場一般演奏《三五七頭場》曲調可以自由反覆,變化莫測,演奏時間短的僅10分鐘,長則達數小時,聽者並不覺得累贅,鑼鼓二場,演奏時間短,變化不大。

簡介


流行於七寶、華漕等地的上海十番鑼鼓,人稱清鑼鼓、打十番,也有叫細鑼鼓、次撲湯等。樂隊一般由6人或8人組
成。6人樂隊:板鼓、令鑼、小鈸大鈸大鑼碰鈴共6件樂器。8人樂隊:板鼓、令鑼、小鈸、大鈸、大鑼、湯鑼、小木魚(兼綽板)、碰鈴。
中國鑼鼓樂,這一民間傳統器樂演奏形式,以其悠久的歷史淵源,宏壯的民族氣派和獨特的東方神韻著稱於世。從古至今,鑼鼓樂無論是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或是作為一種音樂類別,它始終伴隨著我國各族人民的生活與思想感情不斷繁衍、傳承和發展,成為人民大眾喜聞樂奏的藝術品種而深深紮根於民間音樂沃土之中,並始終發揮著它那無可替代的社會精神效應。近些年來。隨著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文化藝術生活的復甦,作為與人民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鑼鼓樂,更加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活躍於全國各地,專業與業餘兩支隊伍攜手並進,共同開創了中國鑼鼓樂的繁榮局面。專場鑼鼓樂表演在海內外舞台的積極展現;各地鑼鼓樂比賽活動的廣泛開展;一批優秀的打擊樂作品的相繼產生,可以說,中國鑼鼓樂自80年代以來,在演奏與創作方面得到空前發展,在音樂生活中獨樹一幟,可謂異軍突起,令人刮目相看。譜寫中國鑼鼓樂新篇章,使其發展更具深度和廣度,還有賴演奏家們的樂曲表演、作曲家們的積極參與、音樂理論家的理論指導、教育家們的傳授培養。對中國鑼鼓樂的理論研究,音樂界前輩及眾多同仁,在這方面已取得相當成果,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經驗。中國鑼鼓樂特性這一課題,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甚多。

所用樂器


板鼓鼓膛較一般大,發音寬厚,音碼質較軟,演奏時敲擊鼓心、鼓邊,或輕擊,或重敲,音色變化豐富,司鼓者為樂
2
2
隊指揮。
現常用廣東梆替代板鼓。大鑼,一般選用調門較低的大膛鑼,鑼槌不扎布圈,而用銅錢或算盤珠固定在棒端,或用短木棒。以硬質鑼槌敲擊鑼面,發音清亮鬆脆,音量適中。

關於樂器分類

先人早在周朝時代(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就創始了樂器的分類,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俗稱“八音”,在以後漫長的歷史時期里,樂器的演變雖不斷發展,但大體上仍沿用這種“八音”分類法。中國古代音樂家並未特別對 打擊樂器再進行分類,所以打擊樂器散見於八音之中。近代中國音樂界,對打擊樂器的再分類,大致有如下幾種;
(一)《民族樂隊樂器法》(中央音樂學院編,1964年3月人民音樂出版社)將打擊樂器分為五大類;鼓、鑼、鈸、
3
3
板、星。
(二)《民族音樂概論》(中央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新編,1963年7月人民音樂出版社)將打擊樂器分為五大類;鼓類、鑼類、鈸類、板梆類、其它類。
(三)《中國民族樂器分類》(簡其華《民族民間音樂》1985,四)將打擊樂器分為六大類;鼓類、鑼類、鐃鈸類、鍾類、竹板木梆類、鐵板石片類。
(四)《中國樂器圖志》(劉東升、胡傳藩、胡彥久編著,1987年12月輕工業出版社)將打擊樂器分為三個類;皮膜類、金屬類、竹木玉石類。
(五)《中國樂器》(趙 主編,1991年現代出版社),將打擊樂器分為二大類;體鳴樂器、膜鳴樂器。
(六)《中國樂器圖鑑》(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1992年7月山東教育出版社),將打擊樂器分為四大類;皮膜類、竹木玉石、綜合類。
(七)《中國打擊樂器圖鑑》(李民雄主編,1996年2月第一稿,待出版),將打擊樂器分為五大類;鼓類、鍾類、鑼類、鐃鈸類、其它類從以上幾種分類法可以看出,近代中國音樂界對中國打擊樂器的分類,並無統一定論,他們各自從不同角度考慮進行分類,一是按中國民間傳統習慣分類。多種分類法本身說明目前任何一種分類法,都並非盡善盡美,對品種繁多的中國打擊樂器,如何進行系統的、規範的、科學的分類,還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總結、完善。

演奏者


七寶地區演奏者多為道士,世代相傳,十番鑼鼓滲入於道場禮儀中。華漕地區演奏純為自娛。農閑人們聚在豆棚瓜架之下,或客堂暖房之中,敲鑼打鼓,以此為樂。也常出現在婚嫁喜慶、節日廟會等場合。

樂隊型態


鑼鼓樂,就共樂隊型態可分為清鑼鼓樂隊和絲竹鑼鼓樂隊兩大類別。在樂器組合、演奏形式等諸方面,無論清鑼鼓樂
4
4
隊或絲 竹鑼鼓樂隊,因不同地區、不同樂種而呈現不同差異。也正是這些差異,形成它們自身所具有的獨特性。與此同時,不同地區、不同樂種在諸多方面又有著他們外部和內部之間的共同性。

(一)樂器組合與演奏形式

1、清鑼鼓樂隊
完全由打擊樂器組合而成的樂隊為清鑼鼓樂隊,亦稱鑼鼓樂隊。鑼鼓二字在這裡應是對打擊樂器廣義的泛指,是人們根據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習慣稱謂,這是因為清鑼鼓樂隊的樂器組合配製並非完全都是由鑼與鼓兩種或鑼與鼓兩類樂器所組成。代表性樂種有蘇南十番鑼鼓(清鑼鼓)、淅東鑼鼓(清鑼鼓)、陝西打瓜社、四川鬧年鑼鼓、安徽花鼓燈鑼鼓、土家族打溜子、山西威風鑼鼓、太原鑼鼓、絳州花敲鼓等。主要特徵為,其一,以群體合奏表演為主,少則3-4人,多由十幾人,甚至今天發展為上百人人的大型鑼鼓隊;其二,以鼓、鑼、演為主,少則3-4人,多則十幾人,甚至今天發展為上百人人的大型鑼鼓隊;其二,以鼓、鑼、鑔三大類為主要樂器的多種 組合與表演形式;其四,鼓為主導地位,並起領秦與指揮作用;其五,節奏性強音響色彩豐富。我國傳統的鑼鼓樂在樂器配製方面有多種樂隊組合形態。在打擊樂器的使用上,因地區、樂種的不同乃至同一地
5
5
區、同一樂種、不同樂曲,打擊樂器的配製也不盡相同,加之樂器形制的各異,形成多種風格特色的不同形式。
(1)鼓、鑼、鑔三類樂器為主的樂隊組合形式。例如:蘇南十番鑼鼓使用的樂器有同鼓、板鼓、大鑼、中鑼、內鑼、湯鑼、春鑼、喜鑼、七鈸、大鈸、拍板、木魚、雙星等西安鼓樂使用的樂器有坐鼓、戰鼓、樂鼓、獨鼓、單面鼓、大鑼、馬鑼、小叫鑼、貢鑼、雙雲鑼、大鐃、小鐃、大鈸、小鈸、鉸子、梆子等。東北秧歌鑼鼓使用的樂器有大鼓、小鼓、大鑼、小鑼、大鈸、小鈸等。四川鬧年鑼鼓使用的樂器有堂鼓、大鑼、馬鑼、大缽、水鑔等。安徽花鼓燈鑼鼓使用的樂器有挎鼓、大鑼、狗鑼、手鑼、大鑔、小鑔等。京劇鑼使用的樂器有板鼓、大堂鼓、大鑼、小鑼、鈸、鐃、小鈸、水鑔等。
(2)鼓與鑔二類樂器組合而成的樂隊形式。例如:
太原鑼鼓使用的樂器有大鼓、大鐃、大鈸。樂隊編製可大可小。小型編製不少於五人,由一面大鼓、兩付饒、兩付鈸組成。大型編製多 達幾十人,樂器配製可按比例增加,以求得音響之平衡。山西嶽村 子鑼鼓使用的樂器有大鼓、子(即小鈸)、大鐃、大鈸。傳統配製大鼓一面、鈸子十四付、大鐃五付、大鈸七付共二十七件。
(3)鼓與鑼二類樂器組合而成的樂隊形式。例如:山西臨清駕鼓使用的樂器有大扁鼓、點鑼(即四寸直徑高音手鑼)、篩鑼。樂隊編製少則11人,鼓八面、點鑼二面、篩鑼一面,多則34人,鼓24面、點鑼八面、篩鑼二面。山西背花鑼鼓使用的樂器有扁鼓、花鑼。傳統樂隊編製為扁鼓、花鑼四面至八面。
四川薅草鑼鼓使用的樂器有鼓、鑼、馬鑼。
(4)鼓與板二類樂器組合而成的樂隊形式。例如:山西絳州花敲鼓使用的樂器有扁鼓、夾板梆子。傳統樂器配製為二 十八件,其中扁鼓24面、夾板兩付、梆子兩付。蘇南十番鼓鼓段使用的樂器有板鼓、堂鼓、板。
(5)鑼與鑔二類樂器組合而成的樂隊形式。例如:土家族打溜子使用的樂器有大鑼、馬鑼、頭鈸、二鈸。
(6)鼓類樂器組合而成的樂隊模式。例如:山西轉身鼓使用若干面同類鼓樂器演奏。傳統樂器編製為鼓四面,演奏者八人,兩人擊奏一面鼓。
2、絲竹鑼鼓樂隊
以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彈奏樂器與拉弦樂器相結合的樂隊,總稱為絲竹鑼鼓樂隊。按其不同的樂隊形態又可分為鼓吹樂隊和吹打樂隊兩種,這是中國鑼鼓樂另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
(1)鼓吹樂樂隊
以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相結合為主,偶有加進彈奏與拉弦樂器。這主要是沿襲了古代“鼓吹”樂隊演奏形式,這種形式在今天仍帶有普遍性。隨著戲劇音樂的形成與發展,以及後來民間音樂與戲曲音樂的相互影響,鼓吹樂在演奏戲劇音樂中,吹奏樂器模擬唱腔“咔戲”時,為體現音樂風格,根據不同劇種,加進了相應的拉弦樂器和彈奏樂器。代表性樂種有魯西南鼓吹樂、遼南鼓吹、河北吹歌、泉州籠吹、山西八音會、西安八音會、西安鼓樂(行樂)、陝北鼓吹樂、四川鼓吹樂等。主要特徵表現為,其一、吹奏樂器居主導地位,鑼鼓次之,主要體現伴奏功能作用;其二,鑼鼓雖居伴奏地位,但鼓這種樂器仍起指揮作用。在打擊樂器使用上,也因地區、樂種的不同,打擊樂器的配製也不盡相同,形成與吹奏樂器多種不同組合形式。
a.一件打擊樂器與吹奏樂器的組合。
使用的樂器種類有鼓、梆子、小鑔、鐺鑼、臻子(面徑約十厘米小銅鑼,繫於金屬環上,插入木柄中)等。
b. 二件打擊樂器與吹奏樂器的組合
使用的樂器配製類別有堂鼓和小鑔、堂鼓與雲鑼、堂鼓與鐺鑼、堂鼓與臻子、梆子與鈸、鐺鑼與竹板、鐺鑼與鉸子
7
7
 等。
c.三件打擊樂器與吹奏樂器的組合
使用的樂器配製類別有堂鼓、小鈸與梆子,堂鼓、鐺鑼與竹板,堂鼓、鉸子與馬鑼,大鼓、大缽與小鑔,堂鼓、大鑼與鐺鑼,堂鼓大鑔與手鑼,包鑼、鐺鑼與梆子等。
d.四件以上打擊樂器與吹奏樂器的組合樂器配製鼓、鑼、鑔、與板梆類樂器,形式多種。
(2)吹打樂樂隊
以吹秦樂器與打擊樂器相結合為主,時有彈奏樂器和位弦樂器加入。代表性樂種有潮州大鑼鼓、淅東鑼鼓、蘇南十番鑼鼓、西安鼓樂等。主要特徵表現為,其一,打擊樂器同吹奏樂器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獨立的鑼鼓樂段常與絲竹樂段交替輪奏出現,鑼鼓成為整體樂曲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與絲竹樂交相輝映,共同完成樂曲所要表達的內容與情感內涵。如淅東鑼鼓(萬年燈),全曲分為十六小段,其中絲竹樂五段,鑼鼓夾絲竹樂二段,鑼鼓樂九段。其二,鑼鼓與絲竹樂旋律用疊奏或對奏手法展開。其三,鑼鼓段或鑼鼓樂名作為連接、過渡、轉換旋律樂段、樂句的手法運用。其四,發揮鑼鼓為絲竹樂旋律烘托氣氛、加強節奏力度工、增添音響色彩的伴奏作用。

(二)不同組合之間的共同性與獨特性

中國打擊樂器種類繁多、形制多樣,不同樂種,在樂器配製上有著不同的組合形式,有眾多樂種的組合形式中,他們之間在樂器配製、樂器使用、演奏方法等諸方面存有共同性與獨特性,二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並互為相存。認識這種共性與個性,對我們進一步了解中國鑼鼓樂是必要的。
1、共同性
(1)以鼓、鑼、鑔三類擊樂器為主的樂器配製法
鑼、鼓、鑔三種樂器,民間俗稱中國鑼鼓“三大件”。從最具代表性的清鑼鼓以及及吹打樂中的鑼鼓樂段,不難發現這一共性存在於各地及各鑼鼓樂種之中(個別樂種例外)。如果說各地、各樂種所使用的鑼、鼓、鑔有所不同的話,
8
那也只是樂器形制、大小規格、音響色彩的差異以及樂隊編製多少不一。
(2)確立以鼓為中心地位的擊樂群
在種類繁多的擊樂群中,鼓這件樂器,經過長期的音樂文化活動實踐,確立了它在鑼鼓樂中的中心地位,擔當了樂隊領奏與指揮的重要角色。在清鑼鼓樂隊中無疑是這樣,就是在鼓吹樂或吹打樂中也仍然是這樣,它與主奏樂器互為信託,成為整個樂隊中的核心。
(3)音響平衡的一般規律
從樂隊音響平衡角度看中國鑼鼓樂在樂器配製上有幾種形式常見,一是以板梆、鈴類樂器組合的配製形式;二是以小鼓、小鑔、小鑼類樂器組合的配製形式;三是在第一、二種樂器配製的基礎上,加進大鼓、大鑼、大鑔類樂器組合的配製形式。這就形成三種不同音響力度和音響色彩變化的層次。前兩種配製形式,在樂曲中,這要表現為旋律樂器伴奏。第三種配製形式,在樂曲中,除仍具有伴奏性質外,主要表現為以獨立的鑼鼓樂段或鑼鼓樂句為主的演奏形式出現。
(4)演奏方法的共通性
在各類打擊樂器中,誠然,各類樂器因形制不一,風格特色的差異,其演奏方法也有所區別。但從總體宏觀來講,無論是鼓類樂器、鑼類樂器、鑔類樂器和其它類打擊樂器,就演奏方法而論,在手腕運動、力度變化、音色控制等方面應為大同小異,有著諸多的共通性。在我們部國鑼鼓樂過程中,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確實掌握了一種不同類別的打擊樂演奏法,再去學習別的同類打擊樂器,就較為容易許多,只是通過一定練習,就不難掌握。
2、獨特性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文化悠久,各地鑼鼓樂,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結合本地區人文地理、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特點,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地方風格特色。如蘇南士番鑼鼓,以不同樂器,按一定的數列結構原則而輪番領奏為其特色;蘇南士番鼓,以同鼓、板鼓的鼓段獨奏為其特色;淅東鑼鼓,以多鼓與十面鑼為其特色;西安鼓樂,以多鼓與雙雲鑼為其特色;潮州大鑼鼓,以多面斗鑼和獨特而優美灑脫、威武粗獷的司鼓技藝為其特色;安徽花鼓燈,以挎鼓演奏與狗鑼的特殊音色和用法為其特色;山西太原鑼鼓,以鈸與鑔對奏為其特色;山西絳州花敲鼓,以群鼓齊奏,以及鼓槌的多種技巧變化為其特色;四川鑼鼓,以川鈸與馬鑼的特殊音色為其特色;土 家族打溜子,以頭鈸、二鈸的獨特音色與前後拍快速交替演奏為其特色等,這足以說明存在於中國鑼鼓樂共性中的獨特性,也正是這些獨特性,構成色彩斑斕的中國鑼鼓樂。

演奏曲目


有《松竹梅》、《鴛鴦斗》、《小冰梅》、《大冰梅》、《只只段》等。
在迎神賽會或採茶燈、馬燈、龍燈進村場的路上,都有一支鑼鼓隊,演奏的鑼鼓系“十番鑼鼓”,故稱鑼鼓隊為“十番鑼鼓班”。它可以單獨演奏,也可以和絲竹樂聯合一體演奏。如先演奏《龍丹頭》接曲牌《普庵咒》,打鑼鼓《三結子》接曲牌《回回曲》,打鑼鼓《走雨》接曲牌《逃牢》等等,由清鑼鼓與曲牌如此有機聯結,形成了鑼鼓樂中特有的套曲形式,這種套曲很普及,至今尚無特有名稱。領頭者由司鼓擔任,演奏隊隨司鼓鼓點而轉換節奏。

功能特性與表現手法


(一)節奏與色彩功能

節奏性與色彩性是鑼鼓樂的主要特性。就鑼鼓樂中所使用的打擊樂器,無論是鼓類、鑼類、鑔類及板梆、鈴類,其絕
9
9
大部分均屬節奏性樂器。它們音響強烈,發音相對短促,給人一種鮮明的節奏感。每一件打擊樂器,又以它本身所具備的不同音響色彩和節奏變化體現於樂曲之中。同時,還可通過不同的演奏方法,使它產生多種不同的音色變化,即使在同一打擊樂器也同樣是這樣,還有那無數的不
同樂器組合形式,又可產生豐富而多樣的複合音響色彩。另一方面,由於地區不同,各地打擊樂器的形制也有所差異,同屬一類樂器,而產生不同音響色彩,這就形成了一個五光十色、變化豐富的而多姿多彩的奇妙音響世界。不同的鑼鼓樂種,從打擊樂器本身的色彩性方面,就能反映出鮮明的地方音樂風格特點。我們試將北方鑼鼓樂所使用的斗鑼、大鈸和四川鑼鼓樂中所使用的川大鑼、川鈸作一比較,就不難發現它們之間在音響色彩方面所呈現的迥然差異。在各地的鼓吹樂和吹打樂中,鑼鼓與絲竹樂密切配合,更加極大地賦於了樂曲的節奏性與色彩性,同樣充分體現了鑼鼓在鼓吹樂與吹打樂中的節奏與色彩功能特性。

(二)、伴奏功能

吹奏樂器在鼓吹樂和吹打樂中擔任著主奏的角色,無論是以嗩吶為主奏樂器,還是以管子、笛子、笙為主奏樂器,在它們演奏樂曲旋律時,鑼鼓一般情況下處於伴奏從屬地位。在樂器的選用、組合形式、演奏手法、力度及速度變化、情緒的起伏等方面,無不服從於樂曲及主奏樂器的需要。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鑼鼓已成為鼓吹樂和吹打樂中不可缺
10
10
少的伴奏樂器。由於它音響強烈、色彩豐富、節奏性強,在烘托、渲染主奏樂器情緒方面,發揮著別的任何樂器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伴奏功能。在民間素有“三分吹,七分打”之說法,也正是這種功能作用的恰當比喻。我想這裡所說的“三”與“七”關係,並非指“吹”與“打”二者宰是一種數與量的比例,應當理解為是強調“打”--鑼鼓,在鼓吹樂和吹打樂中的重要性而不可忽視。鑼鼓的伴奏功能同時也體現於舞蹈、戲曲及說唱音樂之中,尤其是戲曲鑼鼓尤為突出。鑼鼓無論在配合演員動作、舞蹈、唱腔方面,或 是在渲染戲劇效果、表現劇中人物的情緒變化和內心活動等方面,都充分發揮了伴奏功能作用,成為戲曲音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節拍加強功能

在鼓吹樂和吹打樂所使用的打擊樂器中,像板、梆子、木魚、小鑔、鐺鑼等這類樂器,在演奏樂曲時,它們主要表現為敲擊節拍。節拍性樂器演奏固然簡單,如要擔負起帶領樂隊準確而富有感情的表現,就並非是一件易事。演奏者必須相當熟習樂曲內容才能擔當此任,故,節拍樂器,即使是一件梆子為其樂隊伴奏,它仍具有極強的感染力。無論是在演奏四分之四拍、四分之二拍、四分之一拍節拍
中或是在“緊打慢唱”的演奏中,都給人們一種強烈的節拍加強功能作用之感覺。這樣的運用表現手法,不但是對整首樂曲起到穩定節奏和控制速度的快慢及力度的變化,同時對吹奏樂器來講,也是一種極好的“制約”和依託,使二者的演奏達到天衣無縫的完美演奏效果。

(四)獨立表現功能

各地的鑼鼓樂都具有它自己獨立的表現功能,大量的清鑼鼓曲就是例證。近年來,不少鑼鼓曲展現於國內外舞台,使人為之振奮。它既能表現紅火的場面,又能表現細膩的情趣。從80年代以來,鑼鼓樂的興起與繁榮,充分顯示了它那廣闊的發展前景。鼓吹樂和吹打樂中的鑼鼓段,在整首樂曲中,仍具有鑼鼓獨立表現功能的作用,它與絲竹樂共同完成樂曲所要表達的內容與感情。

(五)鼓的領奏功能與即興演奏手法鼓

在中國鑼鼓樂和鼓吹樂與吹打樂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古人云“為群音之長”、“八音之領袖”。在清鑼鼓中,鼓為領奏樂器,就是在鼓吹樂和吹打樂中,它與主奏樂器同樣具有領奏和指揮的功能。鼓師通過鼓點以及運用的變化來把握整首樂曲的速度、力度、表情和整體結構中的“起、轉、收”,以便使絲竹樂器和打擊樂器的演奏達到統一、協調、和完美。與此同時,鼓師還應當即興演奏的能力的,這就要求鼓師不但要熟習樂曲與鑼鼓以,而且需要有良好的音樂素質和嫻熟的擊鼓技藝。在樂曲演奏中,除鑼鼓段落外,鼓的演奏手法主要表現為隨主奏樂器的旋律和節奏而自由發揮,決非採用完全同於主奏樂器的旋律、節奏的刻板演奏手法。鼓的即興演奏,為樂曲增添了活力和光彩,給人一種無窮節奏變化之感,這也正是我國民間音樂魅力所在,我們在向民間音樂家採風學習時,對這一點頗有感受,是我們新一代音樂工作者需要學習掌握的一種演奏技能。鼓的領奏指揮功能還體現在,一支好的鼓樂隊,縱然首先取決於優秀的主奏樂手,但鼓師的演奏技藝和領奏能力好與差,對樂隊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個地區民間鼓樂隊中,有優秀的管樂家,必需要有優秀的鼓手相配合,二者相依相存,必不可少,這樣才能成其為一支高水準的鼓吹樂隊。

淄博民間鑼鼓樂


民間鑼鼓,是在中國各族人民中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打擊樂組合,是以鼓、鑼、鈸三大家族的打擊樂器為主進行演奏的節奏性、色彩性、氣氛性的音樂。它歷史悠久,品類繁多,風格與特點各異。淄博鑼鼓便是其中保存完好、頗具特色的一組清鑼鼓。因此,被《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收入27首曲牌,推廣於全國各地。
淄博鑼鼓為一派三支,即博山鑼鼓、臨淄鑼鼓和淄川商家大鼓。這三支鑼鼓,既有內在的共性,也有外表的個性。共性與個性共同構築了淄博鑼鼓的風格與特徵。張店鑼鼓在20世紀初即開展活動,時興於80年代,采眾家之長,形成相當規模。正因如此,淄博鑼鼓才能在全省乃至全國頗有影響。
博山鑼鼓,是在宋元時期隨著顏神鎮(今博山城)陶瓷、琉璃、煤炭三大行業的崛起發展起來的。伴隨明清時期這個工業重鎮的形成和文化交流的增強而興盛的。尤其是清初,該邑李家窯村袁、孟兩家,藉行商之機把江浙一帶的鑼鼓引進以後,對博山原有鑼鼓的變革與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他們借鑒了外地鑼鼓的樂器、編配、鼓譜和演奏技法,使本地鑼鼓別開生面,並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鑼鼓樂套曲。該組套曲主要由七個鑼鼓段(俗稱“鼓牌子”)組成,即《蓬萊閣》、《鬧花船》、《魚得水》(又稱《水底魚》、《揚州歌》)、《老義昌通》、《新義昌通》、《玉芙蓉》、《娃娃通》(又名《連五鑼》)。這套鑼鼓後來被人稱為“李家窯鑼鼓”。
臨淄鑼鼓源遠流長。它是在齊國故都民間打擊樂基礎上,借鑒了博山鑼鼓的演奏特點,於明清時期發展起來的。作為齊國都城的臨淄,早在春秋戰國至西漢前期的千餘年裡,經濟一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臨淄城也是各都城中規模最大、最為繁華的城市。史書記載:“臨淄十萬戶,市租千金,人眾殷富,鉅於長安”。
淄川商家大鼓,出於何時、何地已無確考。據20世紀60年代初該區商家鄉東官村80多歲的老藝人周維義、李榮厚講,這套鑼鼓已在本地流傳了150多年,民國時期已相當興盛。抗日戰爭勝利后,商家村人民曾自發地組織了80多人的鑼鼓隊進城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