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奔馬

東漢青銅器

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馬超龍雀”等,為東漢青銅器,國寶級文物,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為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銅奔馬通高34.5厘米,長45厘米,寬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矯健精美,作昂首嘶鳴,疾足賓士狀,顯示了一種勇往直前的豪情壯志,是中華民族偉大氣質的象徵。

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超掠飛鳥的瞬間,飛鳥回首驚顧,更增強奔馬急速向前的動勢,全身的著力點集注於超越飛鳥的一足之上,準確地掌握了力學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藝技術水平。

文物出土


青銅奔馬
青銅奔馬
1969年初秋,中國甘肅省武威雷台地區的農民在挖防空洞時發現了墓室內的銅車馬。但由於缺乏考古常識,當時把裡面的銅車馬放到了庫房裡。當年10月,武威文化館工作的黨壽山看到墓室和倉庫里的銅車馬後向上級報告,這些文物在第二年被甘肅省博物館收藏,青銅奔馬就在其中。由於出土時隊陣的順序遺失,只能按照史料記載來重排車馬隊。在車馬隊的最前統領全軍的就是這匹青銅奔馬。後來的考證表明,雷台一帶為東漢一張姓將軍的家族墓地。

揚名天下


1971年郭沫若陪同外賓訪問蘭州,在參觀博物館時見到了這件青銅奔馬,被這件文物的藝術魅力所傾倒,立刻為其命名馬踏飛燕,雖然後來諸多研究表明那不是一隻燕子,但由於這個名稱十分傳神,被廣泛地使用。1973年這件文物被安排在英國和法國展出,引起了很大的轟動。1984年青銅奔馬被定為中國旅遊的標誌。

造型

通體青銅鑄成,表面有一層青綠色的銅銹。銅馬昂首嘶鳴,三足騰空,右後足踏在一隻飛鳥的背上,飛鳥驚詫地回頭觀望,喻意神速。這一構思巧妙而科學,整體的支撐點很小,但重心穩定。關於該造型的含義,有不同的解釋,一種解釋是說馬的速度極快,另一種解釋是該馬為神話中的天馬,因此在鳥之上。

奔馬

銅馬體態矯健、昂首嘶鳴,被認為是漢代“天馬”的典型形象,是神話中的角色,不是現實中的馬。一般的馬是前後同向騰空,而此馬同一側的兩腿向同一方向騰起,稱為對側步,這種步伐對於乘坐的人很舒適。

飛鳥

關於飛鳥的造型,有諸多說法。一種認為這是龍雀的造型,龍雀即古代的風神。從飛鳥的形體推斷,有專家認為是游隼。

名稱來歷


作為中國旅遊標誌的東漢銅奔馬,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武威一座東漢靈帝時期的張姓將軍墓,高34.5厘米,作疾速賓士狀,其右後蹄附一飛鳥,既表現其高度的浪漫主義意境,又穩定了銅馬俑本身的重心,堪稱我國古代青銅藝術中無與倫比的珍品。但是,對於其名稱長期以來卻有著較大的爭議,據雲當時被定名為“馬踏飛燕”,也有學者引經據典,將其定名為“馬超龍雀”。最後可能因為眾說紛壇,無奈之下取名為“銅奔馬”。“銅奔馬”一名雖然簡明扼要,但有馬無燕,未愜人意。
關於“馬踏飛燕”的名稱,長期以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銅奔馬說

銅馬俑的造型雄駿非凡,它昂首嘶鳴,馬蹄騰空,作風馳電掣般的賓士,因而,經郭沫若先生鑒定,命名為“銅奔馬”,因為是由青銅製成,也稱“青銅奔馬”,這也是對這具銅馬俑最早的稱法。

馬踏飛燕說

雖然“銅奔馬”的稱謂比較直觀明了,但是這具銅馬俑的精妙之處是其後蹄下踏一飛鳥,僅以“奔馬”名之,顯然不足以表現其浪漫主義意境,因此有人將其稱為“馬踏飛燕”,以表明奔馬正在作凌空掠過燕背的飛馳。據說1971年9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賓奴親王訪問蘭州,看到了這匹珍藏在甘肅省博物館的稀世珍寶,又將之命名為“馬踏飛燕”。

馬踏龍雀說

針對“馬踏飛燕”說,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銅馬俑所附飛鳥,從造型看不像是燕子,而是龍雀,因此認為應該是“馬踏龍雀”或“馬超龍雀”。

飛燕騮說

——為銅奔馬正名。前面幾種名稱,看似有些道理,但明眼人一細緻品味便不難發現——其中無一不帶有明顯的現代漢語構詞特點。最近有資深學者提出“飛燕騮”這個名字,無論從構詞方式之嚴謹、還是切意之準確無一不符合漢代的特點,堪稱迄今為止“馬踏飛燕”這座著名的青銅雕最貼切的名字。武威銅馬足下有一鳥,其象徵之意為人所關注。一提到馬,人們很快想到奔騰如飛,而飛燕的速度同樣也是無庸置疑的。歷朝多有以燕喻良馬之詩文,如南朝沈約詩有“紫燕光陸離”句,註:“紫燕,良馬也。”梁朝簡文帝詩云:“紫燕躍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馬,紫燕亦指良馬。李善注謝靈運詩云:“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一名飛燕騮。”在古代,武威銅馬足下的飛燕無疑是用來比喻良馬之神速,這種造型讓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銅馬應直截了當取名為“紫燕騮”或“飛燕騮”,此名恰合古意,最為雅緻貼切。

天馬說

持此說法的人認為,龍雀是風神,即飛廉,這種神鳥,豈能是奔馬所踏之物?東漢張衡的《東京賦》中有“銅雀蟠蜿,天馬半漢”之句,是稱皇宮內龍雀、天馬兩件對應的銅製陳列品,因此,這具銅馬俑就是“天馬”。《漢書·禮樂志》中《西極天馬之歌》曾記載,“天馬”足踩浮雲,身可騰空飛馳,奔馬踏著飛燕,正是遨遊空中的“天馬”形象。

天駟說

與前幾種說法一樣,“天馬”說也受到了置疑。有人提出:“天馬”在漢代專指大宛汗血馬及與此有關的宮內陳列品。東漢明帝為置飛廉(即銅製龍雀)、銅馬(即銅製“天馬”)於洛陽,曾親自出行到西安迎取,甚至不惜下嫁宗室女子,或令大軍征戰,才求得汗血馬,是謂“天馬”,為此作《西極天馬之歌》,為帝王祭天禮樂之一,以歌頌漢家天子的功德。因此,無論“天馬”是指真馬還是銅馬,都只是皇室威儀的象徵,臣民不可能享用,武威東漢墓主張姓將軍怎能例外?因此,有人又提出這具銅馬俑是“馬神 ——天駟”。“天駟”指的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即“天駟”,亦稱“馬祖神”。秦漢以前人們都崇“天駟”為“馬神”,自商周以來,征戰中都少不了駿馬,因而就產生了對馬祖神的崇拜與祭祀。武威漢墓主人張姓將軍生前率騎戍邊,供奉馬神,死後殉葬銅製馬神,當是很自然的事情。這樣解釋,就墓主人的官職和職業特徵來說,都是合理的,“天駟”者猶言駟馬行空,以足踏飛燕來說明“天駟”和象徵其所處的空間位置。

傳說故事


其實,這件名揚中外的青銅工藝珍品,出土時可不是這樣。它被送到故宮博物院修復時,腹內鑄造時的泥子早已掏出。因為把泥子掏出來后,它才可以站立,這充分顯示了古人的聰明智慧。銅奔馬已殘缺不全:馬的頸部有1厘米平面大小的洞孔數個,馬頭及尾巴的幾綹鬃毛掉下,奔馬的三個馬蹄心空著,等等。面對傷殘的馬踏飛燕,故宮博物院著名青銅器修復專家趙振茂先生對其認真查看后,對這樣的奇特造型,一邊稱讚古人的大膽設計、精美工藝,一邊決心一定要把其修好。
修復時,將馬頭和尾巴掉下的鬃毛清洗后茬口見新,用錫焊方法連接焊結實。把馬上的殘缺洞孔清理乾淨后,用銅和錫焊補嚴實;把縫隙填補好,磨平。有的紋飾修復時對不上了,使用刻刀和小鏨子修飾通順。修補后,用傳統的作舊方法,作出地子和銹。修復的作舊處,做的與原物上的其他地子和銹完全一致,沒有一點修復的痕迹,更不失當初的風格。後來,趙老看到馬的3個馬蹄心空著,這樣展出太不雅觀了,憑著多年的修復經驗,就用膠調合土,對上些章丹紅,好似鑄模泥土一樣填滿,經修飾后與原件的鑄模泥子一樣了。這件銅馬踏飛燕經過趙老的精心修復后,在參加全國出土文物展覽時,獲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評。

文物歷史


1969年9月10日,甘肅武威新鮮人民公社新鮮大隊第13生產隊的村民挖防空洞,無意間發現一座有大量青銅俑的古墓。很快,墓葬中的各種殉葬品被送到了大隊部。此事被新鮮公社書記了解后,他阻止了文物的變賣和毀壞,並向上級政府反映。
1969年12月,甘肅省有關部門決定,將雷台出土的文物全部上調甘肅省博物館保存。
1971年9月19日,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偕夫人於立群陪同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賓努首相帶領的政府代表團訪問我國西北地區時,專門參觀了甘肅省博物館,仔細查看了雷台漢墓出土的這批青銅俑,當他看到銅奔馬後,發出了“天馬行空,獨來獨往,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藝術珍品”的感慨。郭沫若到回北京后立即向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王冶秋詳細介紹了這批青銅俑,尤其是銅奔馬的情況,併當場商定馬上將這批文物調京,充實北京故宮正在舉辦的全國出土文物展。銅奔馬在京展覽后,立刻震動了史學界和考古界,在國內外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一些專家紛紛在有影響的報刊上發表評賞文章,說銅奔馬是“無價之寶”。

文物特徵


銅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重7.15千克。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製作技術


其鑄造工藝為分范合鑄,即分別鑄造馬身、馬腿以及蹄下飛鳥等部分,再合鑄完成整體造型,馬腿內夾有鐵芯以增強支撐力和強度,鑄造工藝在當時非常先進。

文物鑒賞


關於此文物的名稱,眾多專家從不同角度為之命名,最後將其定名為銅奔馬,這也是被認可的名稱,除此以外還有馬踏龍雀、飛燕騮、紫燕騮、天馬、馬神天駟、馬踏飛燕等說法。一件藝術品的命名有這麼多的說法,在藝術史中絕無僅有,可見其在藝術史上的巨大影響力。
這些不同說法的分歧點在於馬足所踏之鳥的種類。銅奔馬,定名平實,不會有任何失誤,避開了對於鳥形底座本身屬性的認定。
銅奔馬在動態飛揚下站立的實際問題。東漢銅奔馬是一件在三維空間中展開的有體積和重量的物件,而且動感強烈,呈三足騰空之勢,在其足下加上鳥形底座以固定,顯然經過精心設計,既合力學原理,又使奔馬的輕盈和物體的穩定得到完美解決,體現了其高超之處。具體而言,鳥形底座平,與地面接觸面積大,鳥的頭、雙翅、尾呈現伸展狀,正如三角支架,增大了穩定性。所有這些使馬的重心通過足踏於飛燕背上而能保持平穩,構思之精巧無出其右。
銅奔馬用鳥形底座,在藝術上也是一種創造。製作者在固定奔馬的同時,將底座的實用功能與藝術創造結合起來,這一大膽而又巧妙的做法,增添了作品的藝術效果。塑造一匹馬的逼真形象這並不太難,而要將一件靜止的物件表現出動感,特別是要表現匹日行千里的良馬風馳電掣的神速,這就不那麼容易了。製作者匠心獨運,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把奔馬和飛鳥絕妙地結合在一起,大膽地讓馬的右後蹄踏在一隻凌空飛翔的鳥身上。襯托出馬的迅疾,使一匹靜止的銅馬活靈活現地呈現於世人面前。
銅奔馬是東漢青銅藝術的精品之作。東漢銅奔馬的造型方式,沿用了當時通行的奔馬的形象,並且創造性地加上了飛鳥,既起到了實際中的固定作用,又增加了馬飛奔的氣勢。整體上看,它是漢代人勇武豪邁的氣概、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現,反映了漢王朝的強大與富底。

出土環境


雷台漢墓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約建於東漢晚期。三座墓葬均建於夯土築成的土台(雷台)下。
1號墓為夫妻合葬墓,規格較高。其墓門向東,由長斜坡墓道、甬道、前室(附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后室組成。墓門上方有磚雕門闕一座,墓室總長19.34米,條磚砌築,覆斗頂,藻井方磚繪大型蓮花圖案。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漆、石、陶等珍貴文物230多件,古錢幣3萬餘枚。其中銅器127件(部分有銘文),鑄造最為精緻的是銅車馬儀仗隊,而工藝水平最高的是一匹銅奔馬。
2號墓形制與1號墓相似,只是規模不及,且無耳室。

文化寓意


銅奔馬是在漢代社會尚馬習俗的影響下產生的具有重要價值的青銅工藝品。馬是漢代社會的重要交通工具、軍事裝備和農業生產畜力。漢朝政府給馬立“口籍”,漢武帝作《天馬歌》,馬在各種場合被神化和奉頌。
漢代社會盛行車馬冥器隨葬,視馬為財富的象徵。漢代的“車馬出行儀仗隊”和“出行圖”在墓葬壁畫和畫像石、畫像磚上是常見題材。銅奔馬別具一格,與其他車馬相互襯托,體現了墓葬隨葬冥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漢代通西域,設河西四郡,馬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根據河西漢簡的記載:馬被廣泛地用於交通驛站、長城防禦、軍事行動等方面。史料記載,漢武帝曾三次派人到西域求烏孫馬,馬在漢代可謂戰功赫赫,功績卓著。

文物價值


1983年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1996年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鑒定為國寶級文物;
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珍貴文物;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重要展覽


1973年4月至1975年8月間,銅奔馬先後到法國、英國、日本、羅馬尼亞、墨西哥、加拿大、荷蘭、美國等12個國家巡迴展出,觀眾達500多萬人次。
2014年02月17日,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承辦的“奔馬迎春——中國馬文物”圖片展在河南博物院舉行,東漢銅奔馬在列。

文物爭議


奔“馬”的爭議
中國旅遊標誌的文物原型是什麼馬,主要有四種說法。一說是“天馬”。雷台漢墓出土的銅奔馬體型高大,騰空飛馳,與漢武帝時從西北引進的“天馬”很像;二說是“神馬”。神馬又叫“天駟”,騎行神速。“天駟”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稱“馬祖神”;三說“紫燕騮”。騮指黑鬣、黑尾巴的紫紅色駿馬,騎行速度快,如飛燕般。漢文帝有被稱為“九逸”的良馬九匹,其中有一匹便是“紫燕騮”;還有一說是“特勒驃”。特勒驃本是唐太宗所擁有的“六駿”之一,其奔跑時一側前後腿同時凌空騰踔,名“對側步”,能跑“對側步”的馬是特種良馬,非常稀少。
踏“鳥”的爭議
銅奔馬爭議最多的是所踏的“鳥”。第一種觀點是郭沫若所稱的燕子;第二種觀點是“龍雀”。東漢張衡《東京賦》中有“龍雀蟠蜿,天馬半漢”之語,龍雀乃秦漢神話傳說的風神“飛廉”,能把風神踏在蹄下;第三種觀點是“燕隼”。燕隼體型大小如鴿,形似雨燕,飛行迅速;第四種觀點是“烏鴉”。此說從浙江龍游石窟中的“天馬行空”圖中找到靈感:“天馬”前蹄在“烏”背上方,好像在追趕著烏鴉。
所屬朝代及主人的爭議
甘肅省博物館在考古報告中認為,此墓年代是東漢晚期,在“東漢靈帝中平三年至獻帝期間(186年~219年)”,故稱“雷台漢墓”,其依據是所出土的“五銖”錢和文物上“守左騎千人張掖長張君”等銘文,遂斷定銅奔馬是東漢文物;但有學者不同意考古報告的結論,共提出東漢、漢魏、西晉、晉末、前涼等五種說法。
甘肅省博物館在考古報告中認為,銅奔馬的主人是“張某將軍”,但有學者認為應為曾任武威郡左騎千人官的東漢人“張君”。另外還有“張江”、“張綉”、“張軌”、“張駿”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