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樹嶺
景觀景點
柏樹嶺:用歷史和現實澆鑄新坐標柏樹嶺因參天蔥蘢的千年神柏而得名。
一座嶺,何以引人矚目翹楚?一座山,何以令人心馳神往。
柏樹嶺位於中條山西段,兀立於運城盆地與黃河谷地之間。驅車出運城,經運三高速公路入中條山,行至平陸縣張店收費站駛離高速,往西行約5公里,到達目的地——柏樹嶺。
聚焦柏樹嶺,我們以特寫以廣角以無限遠,帶您置身那一座嶺,一同觸摸古老歷史砰砰歡跳之脈搏,感同身受黃河文化之博大精深。
挺立柏樹嶺,極目四望,但見北邊高速公路宛若飄帶直達京津,運城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直撲眼帘,山腳下窪窪鹽池狀如平毯歷歷在目,南山生態智慧城展鋪錦繡;西邊山峰逶迤,蒼松連綿,毗鄰運城後花園——鳳凰谷;南邊連接中條山腹地,猶聞黃河東去不息濤聲;東邊風力發電塔密布,巨大的葉片徐徐轉動,風能瞬間轉化為電能,通過管線輸送到千家萬戶……
拾級而上,抵柏樹嶺紅牆青瓦山神廟,廟前一株需三四人合抱的古柏巍然聳立,華庭如蓋。
問及柏樹嶺古柏高壽幾許,當地一老者撫髯笑稱,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這株古柏與中華民族齊歲!
柏樹嶺古柏樹齡到底幾何,實無從可考,而古柏之粗壯之雄奇,堪與頗負盛名的舜帝陵古柏相媲美,足見其年代之久遠。
虞坂運鹽古道,從運城鹽池東起,自東郭鎮至劉范窯入山,經牛家院、韭菜園、上牛、下牛、大坪頭、寺坡至張店、軨橋、太寬、穿過風泉口,匯入虞坂路,到達聖人澗,最終至茅津渡口,全長50公里。據有關史料和方誌及碑刻記載,歷代對運鹽古道進行多次修築。第一次有文字記載的興修運鹽道,是在南北朝時期。《北周開山道記摩崖石刻》記載了北周大象二年開山修路的事。
與柏樹嶺一箭之遙,一巨大墳冢赫然入目。看守山神廟老者告知,此墳冢乃為蚩尤頭冢。
老者說:“蚩尤是著名的戰神,這山神廟供奉的實則蚩尤,蚩尤靈魂化劍為樹,永歇戰事,庇護著河東子民盡享萬世安福!”
“伯樂相馬”、“唇亡齒寒”、“假虞伐虢”、倉頡造字、嫘祖養蠶繅絲 ……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典故和優美的傳說,無不與柏樹嶺息息相關。進入新的世紀,我們理應擦去柏樹嶺這顆明珠上的蒙塵,讓她綻放寶石般之光彩,迎來歷史價值挖掘期和文化價值釋放期!
運城歷史悠久,是人類及中華民族文化的祖根,文化基因和文化符號燦若星辰,光耀千秋。放大柏樹嶺及周邊地區獨有的優越的地理坐標,使其固有的文化信息能夠得到全方位、立體式、搶救性的挖掘、保護和開發,無疑會給河東文化增添一筆濃墨重彩,無疑會形成新的以歷史傳說和歷史遺跡為主、以現代山水人文為輔的觀光旅遊勝地,無疑會進一步擴大和增強魅力運城的聚合力、輻射力和發散力。
柏樹嶺退去銀裝素裹,轉而呈現出一派清新的春光。沿著蜿蜒的山路,我們來到有著神奇傳說的香爐台。
香爐台位於柏樹嶺以東,是柏樹嶺的另一處遺跡,因一個金香爐的故事而得名。至今,那個金香爐下落杳無音訊,可金香爐的故事,卻廣為流傳。
金爐漆作衣,“七里”內外覓。
此“漆”非彼“七”,一字破天機。
金香爐的傳說在平陸流傳甚廣,而金香爐這個名詞最早源於山西省平陸縣誌。
據平陸縣誌記載,清末和民國年間,在鳳凰城即平陸縣老城往東兩里地左右有個大澗北村,村北中條一山脈形似游龍,而龍頭恰好是盡頭所在。在龍頭的下面有個寺院叫八礤廟,廟的正殿供奉的神像下面有著一個碩大的香爐,外面刷了一層黑黑的厚漆,很不起眼,但在香爐上鐫刻了一行字:“前七里,后七里,金香爐,在七里。”
這個偈語很快不脛而走,一時間,在大澗北村子七里地周圍湧現了大批尋金大軍,但均無果而終。正在此時,鳳凰城來了一位來自南方的喇嘛,聽說金香爐的事情后,他來到八礤廟的香爐前,一遍又一遍的念著香爐上鐫刻的銘文,最終也不解其意,不得不悄然離去。後來,有一天這喇嘛恍然大悟,跑到廟裡用買十倍於普通香爐的價錢,從方丈那裡買了這個毫不起眼的大香爐。起初,廟裡方丈竊以自已的精明沾沾自喜,然而多年後的某一天,方丈大悟:金香爐就是喇嘛買走的那個。原來,“七”通諧音“漆”。“七里”即“漆里”。“前七里,后七里,金香爐,在七里。”就是“前漆里,后漆里,金香爐,在漆里。”從此以後,金香爐的傳說開始在民間流傳,而現在的香爐台,就是當年八礤廟和金香爐所在之地。
寶鼎越千年,古韻悠悠然。
香爐火明滅,燦燦留詩篇。
金香爐的故事引起了我們對香爐的好奇,翻閱資料,我們發現早在宋朝,香爐已成為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
“金爐香盡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這是北宋詩人王安石的《春夜》,王安石於公元1042年(宋仁宗慶曆二年)進士及第,公元1059年(嘉佑三年)上變法萬言書,未被採納。直到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寧元年),神宗準備實行新法,到四月才召他進京面對。形勢的變化,讓王安石頓時感到自己變法的宏願即將實現,二十六年歲月漫長的等待,此時終於看見了曙光,內心洶湧的波瀾或許只有他自己最能體會。因此,他在值宿禁中的時候,面對良宵春色,剪剪輕風,金爐香燼,月移花影,一派風光,激起了思想上難以自制的激蕩,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撥得不能成眠。而在北宋詞人晏殊的《燕歸梁》中,香爐是祥瑞的托體:“金鴨香爐起瑞煙。呈妙舞開筵。陽春一曲動朱弦。斟美酒、泛觥船。中秋五日,風清露爽,猶是早涼天。蟠桃花發一千年。祝長壽、比神仙。”
香爐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的“鼎”。我國古代青銅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祖先傾其所有,向天祈福,求神靈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國家平安,但這同今人所見的香爐還是兩碼事。自東漢時期佛教進入本土並逐漸與漢文化融合,直到南北朝時期,佛教的獨立地位連同它深入人心的精神文化影響一併如日中天,特別是禪宗初祖達摩東渡來華,中國禪宗由此肇始。各地造佛修寺蔚然成風,作為祭祀禮器的香爐已被普遍使用。由此可以發現,我們現在所見所用的香爐與佛教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而香爐究竟起源於何時,目前尚無定論。
一香一爐成一台,一字一人傳言開。
莫道廟爐無蹤跡,更惹遊人情天外。
踏坊香爐台尋找當年的遺跡,八礤廟已然不見塊磚片瓦,僅剩一個小小的山包,駐足香爐台,筆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對香爐歷史淵源的追溯。
東漢越窯褐釉香熏,晉代越窯青釉提爐,盛唐三彩香爐,北宋三足鼎式香爐,宋耀州窯香爐,南宋龍泉書房梅子青香爐,元代香爐不脫宋代風尚,但仍有屬於自己時代的湖田窯青白釉雙耳三足香爐,明嘉靖青花香爐,明萬曆五彩人物三足香爐,清乾隆豆青釉雙耳三足爐等等。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香爐以其獨特的造型和紋飾記錄著時代的文化和氣息。
如明代宣德三年創製銅爐,遂開銅鑄香爐之先河。宣德爐配料嚴格,冶鍊尤精,一般須經過六至十二煉。宣德爐最妙在色,其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史料記載有四十多種色澤。當時為了保證大明宣德年間銅香爐的質量,工匠們特地選了一些貴重的金屬與紅銅混在一起。製成的大明宣德年間銅香爐色澤美艷,晶瑩透亮,是明代工藝中的珍品。宣德三年製成的大明宣德年間銅香爐一直深藏在宮中,百姓只知其名不知道它的形狀。經過數世紀的風雨,目前留下的大明宣德年間銅香爐已經相當之少。而且鑒別真假宣爐還是中國考古學上的懸案之一。
柏樹嶺本身和周邊,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正等待著我們去挖掘和探索。期待下一次的造訪,我們能有更多的收穫!
柏樹嶺第五屆旅遊文化節
柏樹嶺雪景
柏樹嶺攬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