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釵鎮

廣西南寧市馬山縣下轄鎮

金釵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地處馬山縣東北部,東接忻城縣紅渡鎮、遂意鄉,南連里當瑤族鄉,西、北分鄰都安縣瑤族自治縣青盛鄉、百旺鄉。金釵鎮行政區域面積125.8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金釵鎮戶籍人口31509人。截至2020年6月,金釵鎮轄2個社區、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樂江村金釵街。

2018年,金釵鎮有工業企業14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3個。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金釵鎮常住人口為21164人。

歷史沿革


1950年,設金釵區,屬隆山縣。
1952年,設第六區,屬馬山縣。
1958年,設金釵公社。
1962年,金釵公社改金釵區。
1969年,金釵區改金釵公社。
1984年,金釵公社撤改為金釵鄉
1997年,金釵鄉改金釵鎮。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金釵鎮境內西南為大石山,東北為丘陵土嶺,地勢略為西南高東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300~580米,境內最高峰位於加雅村龍加山,海拔753米;最低點位於金釵鎮的東北角谷地,海拔150米。

氣候

金釵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少雪。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21℃,1月平均氣溫11.7℃,極端最低氣溫-07℃;7月平均氣溫28℃,極端最高氣溫40℃。平均氣溫年較差17℃。生長期年平均273天,無霜期年平均363天,最長365天,最短35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80小時,年總輻射23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65天(一般為1月1日~12月31日)。年平均降水量1693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2309毫米,極端最少降水量1244毫米。
金釵鎮
金釵鎮

水文

金釵鎮境內無地表河,有一條地下河自西向東流入紅水河;紅水河流經獨秀村小女屯后出境。

自然災害

金釵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大風、低溫、霜凍冰雹、雷擊等。雹災平均8年1遇,最嚴重一次發生在2003年4月3日,降雹時間約45分鐘,涉及境內把讀村、加雅村、加妙村,受災面積達1.60平方千米。澇旱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澇災最嚴重一次發生在1994年7月19日,造成10750畝水稻玉米受災,減產3225000千克;旱災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4年3月4日,造成1425畝玉米受災,減產120萬千克。

自然資源


金釵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產資源主要為煤,地質儲量0.64億立方米,可采儲量為0.64億立方米集中分佈在樂江村、獨秀村一帶。
金釵鎮
金釵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金釵鎮轄樂江、東屏、獨秀、龍塘、加雅、加妙、把讀、龍印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03個村民小組。290個自然屯。
截至2020年6月,金釵鎮轄2個社區、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樂江村金釵街。
金釵鎮區劃詳情
樂江社區鑫源社區加雅村
東屏村獨秀村加妙村
龍塘村把讀村龍印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金釵鎮轄區總人口3.0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61人,城鎮化率8.3%。另有流動人口8160人。總人口中,男性16200人,佔52.7%;女性14500人,佔47.3%;14歲以下5190人,佔16.9%;15~64歲19200人,佔62.5%;65歲以上6345人,佔20.6%。總人口中,以壯族為主,達29000人,佔94.5%;有瑤族、漢族1700人,佔總人口的5.5%。2011年,人口出生率13‰,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長率6.5‰。
截至2018年末,金釵鎮戶籍人口31509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金釵鎮常住人口為21164人。
金釵鎮
金釵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金釵鎮財政總收入0.23億元,比上年增長24.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20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9萬元,增值率55萬元,企業所得稅1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495元,比上年增長13%。
2018年,金釵鎮有工業企業14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3個。

農業

2011年末,金釵鎮耕地面積22500畝,人均0.73畝,全部為水田、旱地,以種植水稻、玉米、指天椒桑葉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0.64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0.78萬噸,人均253千克,其中水稻0.09萬噸,玉米0.6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甘蔗。2011年,甘蔗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0.5萬噸,主要品種有94128號甘蔗和22號甘蔗等,其中22號甘蔗0.4萬噸。
2011年末,金釵鎮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74萬頭,年末存欄2.11萬頭;牛飼養量0.68萬頭,年末存欄0.57萬頭;羊飼養量0.96萬隻,年末存欄0.38萬隻;家禽年飼養量34.7萬羽。

工業

2011年末,金釵鎮形成以木材加工火磚生產、麵條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0.72億元。擁有工業企業19家,職工23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065億元,比上年增長15%。

商業

2011年末,金釵鎮有商業網點750個,職工1470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3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0.66億元。

郵電業

2011年末,金釵鎮郵政業務收入72萬元,其中純收入42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67萬元。

文化


名稱來歷

據傳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金釵鎮原為忻城土司莫家田,后因莫家女嫁安定土司潘家,哭要盤發金釵,莫土司便以此地作釵粉田相送,故名。

交通


金釵鎮境內有縣道馬山至金釵、金釵至忻城等2條公路幹線交會。
金釵鎮
金釵鎮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金釵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4;各類圖書室7個,藏書3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100人。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金釵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893人,專任教師28人;小學7所,在校生1894人,專任教師18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98人,專任教師5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金釵鎮有各類科技人才78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650人,經營管理人才30人,技能人才20人,農村實用人才80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金釵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其中門診部1個;床位45張,每萬人擁有病床1.4張,固定資產總值209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6名,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12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末,金釵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0戶,人數95人,支出209025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182元,比上年增長15%;醫療救助3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91人次,共支出23.7萬元,比上年增長55.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77戶,人數1596人,支出129.9萬元,比上年增長66.8%,月人均78元,比上年增長38.4%。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7.9萬元,比上年增長3%。
金釵鎮
金釵鎮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金釵鎮有郵政局代辦所1個;全年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0.17萬份(冊)。電信企業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0.26萬戶,電話普及率8.5%;行動電話用戶0.5萬戶;網際網路用戶0.05萬戶。

基礎設施

給排水
1988年,金釵鎮建成金釵鎮水利站自來水廠,有深水井1眼及成套凈化設備,年供水3.18萬立方米。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直徑600排水管道2800米。
供電
1994年,金釵鎮變電站、供電站建成。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金釵鎮有花壇12個,綠化面積0.4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