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宗旨

金華宗旨

《太乙金華宗旨》是道家修身養性的書,教人清心寡欲,做一個有智慧、有道德的人。為明清扶乩託名呂祖所作與《唱道真言》、《道鄉集》、《大成捷要》、《古書隱樓藏書》為明清道家經典著作的代表。《太乙金華宗旨》較少用及鉛汞、龍虎、坎離等名相, 以道教內丹金丹(金華)之修鍊為主, 而以儒書、佛書相輔做說明, 文較易懂。榮格的《金花的秘密》出版后,轟動歐洲,成為暢銷書之一,前後出版次之多。后又翻譯英文,暢銷到全世界。日本人又從德文譯成日文,在日本也極為暢銷,體現了榮格曼陀羅思維。

簡介


氣功內丹術著作。1卷。清代著作,託名於呂岩。又名《太乙金華宗旨》。論氣功靜坐要旨,共13篇。書中稱“法子欲入靜,先調攝身心,自在安和,放下萬緣,一絲不掛,天心正位乎中。然後兩目垂簾,……次以二目內照坎宮(腹),光華所到。真陽即出以應之。……誒其冥冥中,忽然天心一動,此則一陽來複,活子時也。……天心一動,即以真意上升乾宮(首),面神光視頂,為導引焉。此動而應時者也。天心既升乾頂,游揚自得,忽而欲寂,急以真意引入黃庭,而目光視中黃神室焉。……即此便是凝神入氣穴”(《逍遙決第八》)。入手工夫,不外乎此。總之,強調“心傳”、“心法”,簡明直截,不似伍柳派內丹功法的節目繁多,這是它的特點。書未附有(金華宗旨闡幽問答)1卷。不題撰人。共20條,獨標心學,是氣功中受禪學、陸王心學影響后的作品,對理解《金華宗旨》有一定幫助。

一:接引上根


自太上見化,東華遞傳某,以及南北兩宗,全真可為極盛,盛者盛其徒眾,衰者衰於心傳,以至今曰,濫泛極矣 ! 凌替極矣 ! 極則返,故蒙凈明許祖,垂慈普度,特立教外別傳之旨,接引上根。聞者干劫難逢,受者一時法會,皆當仰體許祖苦心,必於人倫日用間,立定腳跟,方可修真悟性。
註解:這裡要注意
1:宗旨主要是寫給一小部分上根之人的。並不適合所有人群。
2:“故蒙凈明許祖”“皆當仰體許祖苦心”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宗旨的作者。這是代寫作品。是某人以呂洞賓之名義而寫。具體出自那位仙人之手 到現在還是謎。
3:人倫日用間,立定腳跟:意思是說 通過學習宗旨。得到一種“立定腳跟”的效果。所謂“宗旨”含義是:主旨;主要思想或意圖。也就是修鍊仙道的 主要思想。主心骨。宗旨明確了 就能知道 自己該做什麼。該怎麼做。腳跟就穩定了。

二:太乙金華宗旨的含義。


我今叨為度師,先以太乙金華宗旨發明,然後細為開說,太乙者,無上之謂。丹訣總假有為而臻無為,非一超直入之旨。所傳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門,所以為妙。金華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於金華,亦秘一光字在內,是先天太乙之真氣,水鄉鉛只一位者此也。
註解:
太乙者,無上之謂。
===
太乙,又作太一,原意為元始、最初。也就是說這是最初的 最元始的 宗旨。
水鄉鉛:
===
真鉛即真知之真情,乃真靈之發現,以其真知外陰內陽,外黑內白,故謂真鉛,又謂水中金,又謂水鄉鉛,又名月中華
金華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於金華,亦秘一光字在內,是先天太乙之真氣,水鄉鉛只一位者此也。
===
金華是 光明的含義。是先天真氣與如如真性 統合一體的稱呼。代表的是我們修道的光明目標。
太乙金華宗旨
===
整合起來就是 我們取得修道 最光輝成果的 最原始最無上的宗旨。如同天上的北斗星永遠指引著北方。
太乙金華宗旨 象那北斗星 永遠指引著我們修道的方向和目標。

三:回光之功


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居日月中。《黃庭經》云:“寸田尺宅可治生,尺宅面也,面上寸田,非天心而何?方寸中具有郁羅肖台之勝,玉京丹闕之奇,乃至虛至靈之神所住。”儒曰:“虛中”;釋曰:“靈台”;道曰:“祖土”;曰“黃庭”、曰“玄關”、曰“先天竅”。蓋天心猶宅舍一般,光乃主人翁也。故一回光,周身之氣皆上朝,如聖王定都立極,執玉帛者萬國;又如主人精明,奴婢自然奉命,各司其事。諸子只去回光,便是無上妙誦。光易動而難定,回之既久,此光凝結,即是自然法身,而凝神於九霄之上矣。《心印經》所謂“默朝飛升”者,此也。
宗旨行去,別無求進之法,在純想於此。《楞嚴經》云:“純想即飛,必生天上,天非蒼蒼之天,即生身於乾宮是也。久之,自然身外有身。”
註解:
1:天心的位置
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居日月中。
===
日月代表的是一陰一陽。這裡給出了天心的位置“日月中”有就是“一陰一陽”中間的一個平衡位置。注想天心就是守住這個位置。
2:回光的原理
蓋天心猶宅舍一般,光乃主人翁也。故一回光,周身之氣皆上朝,如聖王定都立極,執玉帛者萬國;又如主人精明,奴婢自然奉命,各司其事。諸子只去回光,便是無上妙誦
====
回光其實 回的是我們的精神。精神為我們的主人翁。我們的精神 回到天心這個位置。就好比主人回家了。
我們身上的真氣 看到主人回家了 就會順服上朝。接受我們精神的調遣。如同“奴婢自然奉命”。聖明的主人回家了,‘奴婢自然奉命,各司其事“
三:回光的結果
光易動而難定,回之既久,此光凝結,即是自然法身,而凝神於九霄之上矣。《心印經》所謂“默朝飛升”者,此也。
=====
光易動而難定。我們的精神容易晃動 總是外出 很難在家住很久。回光時間長了,精神就會安定下來,凝聚起來。
凝定的精神。為自然法身。可以得到升華。精神的升級。

四:金華即金丹


金華即金丹,神明變化,各師於心,此種妙訣,雖不差毫末,然而甚活,全要聰明,又須沉靜,非極聰明人行不得,非極沉靜人守不得。
註解:
1:金丹的概念:
什麼是金華?:
金華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於金華,亦秘一光字在內,是先天太乙之真氣,水鄉鉛只一位者此也。
水鄉鉛:
===
真鉛即真知之真情,乃真靈之發現,以其真知外陰內陽,外黑內白,故謂真鉛,又謂水中金,又謂水鄉鉛,又名月中華
2:學習要求:
此種妙訣,雖不差毫末,然而甚活。
===
學習宗旨講究活學活用。非極聰明人行不得,非極沉靜人守不得
===
智慧的人才能明了 金華宗旨最深內涵。沉靜的人才能守得住天心。得到正果。
五:元神的特性.
天地視人如蜉蝣,大道視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則超元全而上之。其精氣則隨天地而敗壞矣。然有元神在,即無極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學人但能守護元神,則超生在陰陽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見性方可,所謂本來面目也。
註解:
一:超越性.
天地視人如蜉蝣,大道視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則超元全而上之.
===
人在天地面前 弱小的象蟲子. 大道面前 天地的變化如同泡影一樣. 我們的元神,卻能超越這些.
二:長久性.
其精氣則隨天地而敗壞矣。然有元神在,即無極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
===
精氣的變化如同天地變化,是守不住的存在. 只要有元神在,我們就能長久. 元神在 即可變化無窮,生化其它事物.
三:獨立性.
學人但能守護元神,則超生在陰陽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見性方可,所謂本來面目也。
===
元神具備獨立性. 守護好元神 就可以超越陰陽,三界.
綜合這些 特性 我們可以發覺 有一物 有此特性. 那就是我們的精神.
我們來看看 精神的各種特性.
一:只有我們的精神才可以超越天地 超越道. 只有在我們的精神世界里,我們是真正的主人. 所謂天地 所謂道.在我們的精神世界里都是可以隨意擺弄的存在.
二:我們的身體不斷在發生變化.如同天地變化一樣. 但只要我們的精神存在 我們就沒有滅亡的時候. 不管我們的身體 發生如何變異. 只要我們的精神在 我就是我. 只要我們精神還存在,我們就可以造化出各種事物,維持生命.
三:我們的精神是獨立的存在. 我們的精神世界是不受 外界支配的. 只要能守護住我們的精神,我們就是一個不受外界支配的獨立存在.
通過以上分析 我們可以知道 元神與我們的精神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具體是什麼樣的關係?請繼續看.

六:元神與識神


凡人投胎時,元神居方寸,而識神則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腸承之,假如一曰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至聞驚而跳,聞怒而悶,見死亡則悲,見美色則眩,頭上天心何嘗微微些動也。間天心不能動乎 ? 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動。到動時便不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時方動,此為不妙 ; 最妙者,光已凝結為法身,漸漸靈通欲動矣,此千古不傳之秘也。下識心,如強藩悍將,欺天君暗弱,便遙執紀綱,久之太阿倒置矣。今凝守元宮,如英明之主在上,二目回光,如左有大臣盡心輔弼,內政既肅,自然一切奸雄,無不倒戈乞命矣。
註解:
元神與識神特性對比:
一:在身體里的位置:
凡人投胎時,元神居方寸,而識神則居下心。
===
綜合描述來看
頭部是元神主要活動地. 胸部為識神主要活動地.
二:元神和識神 什麼時候動?
識神之動:
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腸承之,假如一曰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至聞驚而跳,聞怒而悶,見死亡則悲,見美色則眩.
===
我們可以看到 各種肉體的動靜會影響識神. 也就是說識神的主要功能就是 為肉體的各種反應而動.
元神之動:
頭上天心何嘗微微些動也。間天心不能動乎 ? 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動。到動時便不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時方動,此為不妙 ; 最妙者,光已凝結為法身,漸漸靈通欲動矣,此千古不傳之秘也。
===
元神一般在兩種情況下會動. 一是死的時候.二是凝結法身了的時候. 三:元神和識神的作用:
識神的作用:
下識心,如強藩悍將,欺天君暗弱,便遙執紀綱,久之太阿倒置矣。
===
我們的身體原本歸 元神管理. 這裡把元神比喻為 天君.
識神比喻為強藩悍將.是管理身體各種感覺的副手 一但元神失去主導位置 就會成為擾亂身體規律的禍手. 身體歸識神管理時間長了,就會出現換位現象. 身體主導權 徹底給識神掌握.
元神的作用:
今凝守元宮,如英明之主在上,二目回光,如左有大臣盡心輔弼,內政既肅,自然一切奸雄,無不倒戈乞命矣。
===
把元神比做 "英明之主" 守護好元神.行使回光之法. 就會內政既肅.所以危害身體的東西 都會"倒戈乞命"
綜合 以上描述. 我們可以發覺到.
元神 是我們精神的真實面貌. 主管的是生死大事.是我們身體的真正主人.
識神是管理各種肉體感受的部分. 是為元神服務的"大臣".
原本我們的精神歸我們自己管理. 但在生活中,我們的精神漸漸給各種肉體的感覺俘虜.
原本為我們服務的 各種肉體感覺. 漸漸取代我們精神的主導位置. 讓我們成為肉體感覺的奴隸. 我需要找回 自己的主人位置.

七:精水、神火、意土


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三者,為無上之訣。精水云何 ? 乃先天真一之氣,神火即光也,意土即中宮天心也。以神火為用,意土為體,精水為基。
註解:
精水:先天真一之氣.
神火:神火即光也
===
此光為我們的精神.
意土即中宮天心
===
上次說到天心的位置為"日月中" 也就是陰陽中間的哪個平衡位置.
中宮為 九宮中 最中間的那個位置.
也就是說 "意土"為我們守護住陰陽平衡的位置. 說簡單些就是 守護住一個安靜的位置.
以神火為用,意土為體,精水為基。
===
守住陰陽平衡的位置 為本體. 以先天真氣為材料,用我們的精神達成丹道. 好比建築一個房子的話.
"守住陰陽平衡的位置"這是房子最基本的架子.頂樑柱. 先天真氣是材料,象泥土 磚瓦...
我們的精神 就是建造這個房子的人.

八:魂魄


凡人以意生身,身不止七尺者為身也。蓋身中有魄焉,魄附識而用,識依魄而生。魄陰也,識之體也,識不斷,則生生世世,魄之變形易質無已也。惟有魂,神之所藏也。魂晝寓於目,夜舍於肝,寓目而視,舍肝而夢,夢者神遊也,九天九地,剎那歷遍。覺則冥冥焉,淵淵焉,拘於形也,即拘於魄也。
註解:
魄為識神之體.
魂為元神之體.
《寓目而視,舍肝而夢,夢者神遊也,九天九地,剎那歷遍》這裡是 比喻.
暗喻魂的特性,逍遙自在 可遨遊世間.

九:消陰制魄之訣


故回光所以煉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斷識。古人出世法,煉盡陰滓,以返純乾,不過消魄全魂耳。回光者,消陰制魄之訣也,雖無返乾之功,止有回光之訣,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之也。只守此法,自然精水充足,神火發生,意土凝定,而聖胎可結矣。蜣螂轉丸,而丸中生白,神注之純功也。糞丸中尚可生胎離殼,而吾天心休息處,注神於此,安得不生身乎。
總結:這裡提出了 只要用"回光"之法
就可以"自然精水充足,神火發生,意土凝定,而聖胎可結"
回光是 金華宗旨里 用的 最根本的方法.
說的很複雜 其實到了具體操作上 用到的 卻是簡單的 沒法再簡單的方法.

十:純陽.


一靈真性,既落乾宮,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陽也,輕清之照也,此自太虛得來,與元始同形。魄陰也,沉濁之氣也,附於有形之凡心。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動氣皆魄之所為,即識神也。死後享血食,活則大苦,陰返陰也。物以類聚也,學人煉盡陰魄,即為純陽也。
註解:
一:魂的特點:
1:魂在天心,陽也,輕清之照也,此自太虛得來,與元始同形。
2:魂好生
二:魄的特點:
1:魄陰也,沉濁之氣也,附於有形之凡心。
2:一切好色動氣皆魄之所為,即識神也。死後享血食,活則大苦,陰返陰也
3:魄望死。
三:何為純陽?
學人煉盡陰魄,即為純陽也。
總結:
魂嚮往著生. 魄嚮往著死.
所以我們要消陰制魄. 成就純粹"嚮往生"的純陽之體. 消陰制魄 用的方法 就是"回光".
如何"回光"?請繼續關注.

十一:回光之名


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真人也。回光則天地陰陽之氣無不凝,所謂精思者此也,純氣者此也,純想者此也。初行此訣,乃有中似無,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無中似有。百日專功,光才真,方為神火。百日後,光中自然一點真陽,忽生黍珠,如夫婦交合有胎,便當靜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註解:
重點內容:
1:回光之名的來歷==文始真人
2:初行效果:初行此訣,乃有中似無
===
初期是從有到無的變化
3:久行效果: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無中似有
===
後期是從無到有的變化
4:百日專功,光才真,方為神火.
===
百日是圓滿數.意思是說 從初期回光到 出現效率.需要一段時間.
回光回的是 我們的精神. 這裡神火 是比喻純凈安定的精神.
5:光中自然一點真陽,忽生黍珠,如夫婦交合有胎,便當靜以待之
===
說是黍珠 其實是一點凝聚的精神. 也就是說 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回光,精神凝定了起來. 這個時候 我們不用回光之法,精神也在凝定著. 所以我們可以安心的 靜靜等著. 這好比是 一群紊亂的士兵 經過一段時間調教后.
生出了 可以帶領士兵的將軍. 帶其它士兵 秩序竟然的運行. 這個時候不用我們調教士兵,也會很有秩序.
所以我們可以安心的看著 將軍帶領士兵.

十二:機在目


夫元化之中,有陽光為主宰,有形者為日,在人為目,走漏神識,莫此甚順也。故金華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華,直回造化之真氣,非止一時之妄念,直空干劫之輪迴。故一息當一年,人間時刻也,一息當百年,九途長夜也。凡人自?的一聲之後,逐境順生,至老未嘗逆視,陽氣衰滅,便是九幽之界。故《楞嚴經》云:“純想即飛,純情即墮”。學人想少情多,沉淪下道。惟誦觀息靜便成正覺,用逆法也。《陰符經》云:“機在目”。《黃帝素間》云:“人身精華,皆上注於空竅是也。”得此一節,長生者在茲,超升者亦在茲矣。此是貫徹三教工夫。
重點內容:
1:有形者為日,在人為目,走漏神識,莫此甚順也。
2::“純想即飛,純情即墮”。學人想少情多,沉淪下道。惟誦觀息靜便成正覺.

十三:反照


聖聖相傳,不離反照。孔云:“致知”,釋曰:“觀心”,老云:“內觀”,皆此法也。但反照二字,人人能言,不能得手,未識二字之義耳。反者,自知覺之心,反乎形神末兆之初,則吾六尺之中,反求十天地末生之體。今人但一、二時中間靜坐,反顧己私,便雲反照,安得到頭!
要點:
1:反照:反者,自知覺之心,反乎形神末兆之初.
2:今人但一、二時中間靜坐,反顧己私,便雲反照,安得到頭!
這裡提出"反照"是照的是 "形神末兆之初""自知覺之心" 並提出 反照中最大的弊端 "反顧己私"
這是我們最常犯的錯誤. 靜坐中把心用在 為何自己身體不起變化. 為何心裡 有這個哪個的念頭之類.
為何身體一些地方真氣不太通. 把心都用在 一些小事上. 如此靜坐那裡還有安定可言.
十四:止觀 操作方法.
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謂著念於鼻端也。亦非謂眼觀鼻端,念又注中黃也。眼之所至,心亦至焉,何能一上而一下也,又何能忽上而忽下也。此皆誤指而為月。畢竟如何?曰鼻端二字最妙,只是借鼻以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蓋以大開眼,則視遠,而不見鼻矣。太閉眼。則眼合,亦不見鼻矣。大開失之外走,易於散亂。太閉失之內馳,易於昏沉。惟垂簾得中,恰好望見鼻端,故取以為準。只是垂簾恰好,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勞你注射與不注射。
看鼻端,只於最初入靜處舉眼一視,定個準則便放下。如泥水匠人用線一般,彼自起手一掛,便依了做上去,不只管把線看也。
止觀是佛法,原不秘的。以兩目諱觀鼻端正身安坐,繫心緣中,不必言頭中,但於兩〇中間,齊平處繫念便了。光是活潑潑的東西,繫念兩〇中間,光自然透入,不必著意於中宮也,此數語已括盡要旨。其餘入靜出靜前後,以下止觀書印證可也。緣中二字極妙。中無不在,遍大幹旨在里許,聊指造化之機,緣此入門耳。緣者緣此為端倪,非有定著也,此二字之義,活甚妙甚。
重點內容:
1:垂簾得中,恰好望見鼻端,故取以為準。只是垂簾恰好,任彼光自然透入.
2:看鼻端,只於最初入靜處舉眼一視,定個準則便放下。
3:繫心緣中,不必言頭中,但於兩〇中間,齊平處繫念便了
整體操作起來 非常簡單.簡單描述如下:
1:靜坐.
2:眼睛自然放鬆.
3:看一眼 鼻端 定一下眼神.
4:然後很放鬆的一直看著.
主要要點:
1:眼睛不要太用力的張開,也不要閉上.自然放鬆即可.
2:看鼻端的時候 只是一次.定個眼睛看的方向而已. 定完方向後 就可以放下了.不用一直著意 鼻端.
3:我們只要很平靜的順著眼神 看前方就好了這樣心念自然會定在"兩〇中間,齊平處繫念"
不用故意把心念寄在頭部.
此方法重點在
固定眼神.不離開. 從而達到 固定精神的效果. 也就是把精神固定在這個地方. 精神一固定 就回光了.
要點就在"通過眼神,固定精神".

十五:定慧雙修


止觀二字,原離不得,即定慧也。以後凡念起時,不要仍舊幾坐,當究此念在何處,從何起,從何滅,反覆推究,了不可得。即見此念起處也,不要又討過起處,覓心了不可得。吾與汝安心竟,此是正觀,反此者,名為邪觀。如是不可得已,即仍舊綿綿去止,而繼之以觀,觀而繼之以止,是定慧雙修,此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觀也。止而不觀,名為有回而無光,觀而不止,名為有光而無回,志之。
重點內容:
1:止而不觀,名為有回而無光.
2:觀而不止,名為有光而無回.
3:吾與汝安心竟,此是正觀,反此者,名為邪觀.
這是定中生慧的循環過程.
首先有"止" 然後在這個狀態里 "觀" 念起念落. 從中領悟智慧. "新的領悟" 帶來更深的"靜"
而這個"靜" 又帶來"新的領悟" 如此良性循環.
這裡給出的操作方法是:
凡念起時,不要仍舊幾坐,當究此念在何處,從何起,從何滅,反覆推究,了不可得。即見此念起處也
===
簡單說就是 靜坐中 凡念生起的時候. 靜靜觀察這個念的起落過程. 從而找出 這個凡念 起的源頭.消除它.從而得到更深的靜.
注意要點是:不要又討過起處,覓心了不可得。吾與汝安心竟,此是正觀,反此者,名為邪觀
===
我們只是靜靜的觀察 念的起落.從而發覺. 找不到念的起點 不必為此分心.追討 念的起點而煩心.
通過觀察 安定心境是 正觀. 為了觀察起點 擾亂心境是 邪觀.
我們要操作的部分只有一個,就是靜靜觀察. 靜心觀察 自然會有心得.

十六:昏沉與散亂


1:宗旨只要純心行去,不求驗而驗自至。大約初機病痛,昏沉散亂,二種盡之。
2:大約昏沉、散亂二病,只要靜功,日日無間,自有大休息處。若不靜坐時,雖有散亂,亦不自知。既知散亂,即是卻散亂之機也。昏沉而不知,與昏沉而知,相去奚啻干里!不知之昏沉,真昏沉也。知之昏沉,非全昏沉也,清明在是矣。
3:散亂者,神馳也,昏沉者,神未清也,散亂易治,而昏沉難醫。譬之病焉,有痛有癢者,葯之可也,昏沉則麻木不仁之症也。散者可以收之,亂者可以整之,若昏沉,則蠢蠢焉,冥冥焉。散亂尚有方所,至昏沉全是魄用事也。散亂尚有魂在,至昏沉則純陰為主矣。靜坐時欲睡去,便是昏沉。卻昏沉,只在調息,息即口鼻出入之息,雖非真息,而真息之出入,亦於此寄焉。凡坐須要靜心純氣,心何以靜,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聞,不聞則細,細則清,聞則氣粗,粗則濁,濁則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
3:昏沉欲睡,即起散步,神清再坐。清晨有暇,坐一蛀香為妙。過午人事多擾,易落昏沉,然亦不必限定一蛀香,只要諸緣放下,靜坐片時,久久便有入頭,不落昏沉睡者。
重點內容:
一:修鍊初期最容易犯的兩大毛病:"昏沉""散亂"
二:散亂:
1:散亂者,神馳也.
===
散亂的原因是精神太鬆弛.
2:散者可以收之,亂者可以整之,散亂尚有方所.
===
精神散的時候 可以集中.亂的時候可以整理.散亂總是有辦法對付的.
3:散亂尚有魂在
===
散亂的時候 起碼精神還在.
4:若不靜坐時,雖有散亂,亦不自知。既知散亂,即是卻散亂之機也。
===
不靜坐的時候 雖然我們精神也很散亂 但我們感覺不到.因為我們周圍的環境也很亂.
靜坐的時候 這個散亂就會 明顯表現出來.
一:昏沉:靜坐時欲睡去,便是昏沉。
===
入靜的時候昏昏睡去 這就叫昏沉.
1:昏沉而不知,與昏沉而知,相去奚啻干里!不知之昏沉,真昏沉也。知之昏沉,非全昏沉也,清明在是矣。
===
昏沉可分為兩個類型.
一個是昏沉而自己不知道的.這種昏沉是真正的昏沉.
一個是昏沉而自己能感覺到的,這種昏沉是 清明開始的前兆.
2:昏沉者,神未清也,散亂易治,而昏沉難醫。
===
昏沉是精神在 昏迷狀態,昏沉是比較難治理的,
3:譬之病焉,有痛有癢者,葯之可也,昏沉則麻木不仁之症也。若昏沉,則蠢蠢焉,冥冥焉。
===
比如一般疾病 能感覺到痛或者癢,我們就知道知道病了.該用藥醫治.
而昏沉是麻木的狀態,出現了疾病也不知道.
4:至昏沉全是魄用事也。散亂尚有魂在,至昏沉則純陰為主矣。靜坐時欲睡去,便是昏沉。
===
昏沉主要是肉體在干擾.散亂的時候起碼有精神在起作用.昏沉的時候主要是肉體在起作用.
靜坐的時候 昏昏睡去,這個就是昏沉在起作用.
二:對付昏沉的方法:
1:卻昏沉,只在調息,息即口鼻出入之息,雖非真息,而真息之出入,亦於此寄焉。
凡坐須要靜心純氣,心何以靜,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聞,不聞則細,細則清,聞則氣粗,粗則濁,濁則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
===
調呼吸是對付昏沉的方法之一.
靜坐的時候提前把呼吸調節到 細不可聞的程度. 這樣可以預防昏沉. 呼吸粗代表氣息渾濁,這樣情況下入靜很快就會陷入昏沉中睡去.
2:昏沉欲睡,即起散步,神清再坐。
===
入靜的時候出現昏沉 可以停止入靜 散步 提提精神 再靜坐.
3:清晨有暇,坐一蛀香為妙。過午人事多擾,易落昏沉,然亦不必限定一蛀香,只要諸緣放下,靜坐片時,久久便有入頭,不落昏沉睡者。
===
清晨 是人比較清醒的時候 睡了一晚上 精神比較足 適合入靜. 這個時候一般不容易發生昏沉.
綜合以上 我們可以知道
散亂 我們可以用"定眼神" "調呼吸"等方法治理. 而昏沉一但發生 就很難治理. 治理昏沉 重在預防.
一是選擇精神清明的時候 入靜預防昏沉. 二是入靜的時候調節呼吸,把呼吸變細微點.以此預防昏沉.

十七:氣本心之化也。


息者自心也。自心為息,心一動,而即有氣,氣本心之化也。吾人念至速,霧頃一妄念,即一呼吸應之。故內呼吸與外呼吸,如聲響之相隨,一日有幾萬息,即有幾萬妄念。神明漏盡,如木稿灰死矣。然則欲無念乎,不能無念也,欲無息乎,不能無息也。莫若即其病而為葯,則心息相依是已
註解:
呼吸的變化 來自與心. 紊亂的心帶來紊亂的呼吸. 同樣紊亂的呼吸也帶來 紊亂的心. 這種紊亂從我們出生開始一直延續,消耗我們的神明.
然而我們做不到 無呼吸 也做不到無念?那如何治理這種紊亂那 那就得依靠 "心息相依
"心息相依"如何操作 請繼續看下

十八:內日月交精


故回光兼之以調息,此法全用耳光。一是目光,一是耳光。目光者,外日月交光也,耳光者,內日月交精也。然精即光之凝定處,同出而異名也。故聰明總一靈光而已。
註解:
回光 抓住人體 兩大感受機關.眼睛和耳朵.
通過固定視覺 和固定聽覺 來產生精神的凝定.

十九:純氣之守


定心必先之以養氣者,亦以心無處入手,故緣氣為之端倪,所謂純氣之守也。
子輩不明動字,動者以線索牽動言,即制字之別名也。即可以奔趨使之動,獨不可以純靜使之寧乎。此大聖人,視心氣之交,而善立方便,以惠後人也。丹書云:“雞能抱卵心常聽”,此要訣也。蓋雞之所以能生卵者,以暖氣也。暖氣止能溫其殼,不能入其中,則以心引氣入,其聽也,一心注焉,心入則氣入,得暖氣而生矣。故母雞雖有時出外,而常作側耳勢,其神之所注未常少間也。神之所注,未嘗少間,即暖氣亦晝夜無間,而神活矣。神活著,由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活矣。死心非枯稿之謂,乃專一不二之謂也。佛云:“置心一處,無事不辦。”心易走,即以氣純之,氣易粗,即以心細之,如此而焉有不定者乎。
要點:
1:心無處入手,故緣氣為之端倪,所謂純氣之守也
=====
我們想讓心安靜下來 可是沒地方入手.
所以我們以"氣"為入手點.
2:人能死心,元神活矣。死心非枯稿之謂,乃專一不二之謂也。
=====
我們能專心與氣,精神就能凝固起來.
3:心易走,即以氣純之,氣易粗,即以心細之
=====
心容易跑,我們用氣 固定心. 氣容易粗,我們用心 把氣弄細.
如何用心 把氣弄細?看下一貼 "心息相依"

二十:心息相依


故回光兼之以調息,此法全用耳光。一是目光,一是耳光。目光者,外日月交光也,耳光者,內日月交精也。然精即光之凝定處,同出而異名也。故聰明總一靈光而已。坐時用目垂簾后,定個準則便放下。然竟放下,又恐不能,即存心於聽息。息之出入,不可使耳聞,聽惟聽其無聲也。一有聲,便粗浮而不入細,即耐心輕輕微微些,愈放愈微,愈微愈靜,久之,忽然微者速斷,此則真息現前,而心體可識矣。蓋心細則息細,心一則動氣也,息細則心細,氣一則動心也。
雖然心用在息上,又善要會用,亦是不用之用,只要微微照聽可耳。此句有微義,何謂照 ? 即眼光自照。目惟內視而不外視,不外視而惺然者,即內視也,非實有內視。何謂聽 ? 即耳光自聽,耳惟內聽而不外聽,不外聽而惺然者,即內聽也,非實有內聽。聽者聽其無聲,視者視其無形。目不外視,耳不外聽,則閉而欲內馳。惟內視內聽,則既不外走,又不內馳,而中不昏沉矣,此即曰月交精交光也。
一:操作方法:
坐時用目垂簾后,定個準則便放下。然竟放下,又恐不能,即存心於聽息。
=====
用止觀的方法 定一下眼神,然後用心聽呼吸.
二:操作要點:
1:息之出入,不可使耳聞,
=====
呼吸的出入最好沒有聲音.
2:一有聲,便粗浮而不入細,即耐心輕輕微微些,愈放愈微,愈微愈靜,久之,忽然微者速斷,此則真息現前,而心體可識矣。
=====
呼吸聲音大的時候 用心把呼吸放細微.一直到聽不到聲音.
3:雖然心用在息上,又善要會用,亦是不用之用,只要微微照聽可耳
=====
用心在呼吸上的方法就是,聽. 通過聽息來用心. 傳來什麼聲音 聽什麼聲音.
簡單總結我們需要做的部分就是:
用止觀法定一下眼神. 然後用心聽呼吸. 雖然說了很多看起來很深的道理. 但我們要做的部分 就這麼簡單.

二十一:回光差謬


諸子工夫,漸漸純熟,然枯木岩前錯落多,正要細細開示。此中消息,身到方知,吾今則可以言矣。吾宗與禪宗不同,有一步一步證驗,請先言其差別處,然後再言證驗。宗旨將行之際,予作方便,勿多用心,放教活潑潑地,令氣和心適,然後入靜。靜時正要得機得竅,不可坐在無事中里,所謂無記空也。萬緣放下之中,惺惺自若也。又不可以意興承當,凡大認真,即易有此。非言不宜認真,但真消息,在若存若亡之間,以有意無意得之可也。惺惺不昧之中,放下自若也。又不可墮於蘊界,所謂蘊界者,乃五陰魔用事。如一般入定,而稿木死灰之意多,大地陽春之意少。此則落於陰界,其氣冷,其息沉,且有許多寒衰景象,久之便墮木石。又不可隨於萬緣,如一入靜,而無端眾緒忽至,欲卻之不能,隨之反覺順適,此名主為奴役,久之落於色慾界。上者生天,下者生狸奴中,若狐仙是也。彼在名山中,亦自受用,風月花果,輿樹瑤草,三五百年受用去,多至數千歲,然報盡還生諸趣中。此數者,皆差路也。差路既知,然後可求證驗。

注意要點:

這裡講的是,進行回光之法中 經常犯的各種錯誤.這些都是我們需要避免的.
具體分類如下:
1:宗旨將行之際,予作方便,勿多用心,放教活潑潑地,令氣和心適,然後入靜。
=====
這是 練功前的準備,練功前不可多用心,心情活潑些,開朗些.好入靜.
2:靜時正要得機得竅,不可坐在無事中里,所謂無記空也。萬緣放下之中,惺惺自若也。又不可以意興承當,凡大認真,即易有此。非言不宜認真,但真消息,在若存若亡之間,以有意無意得之可也。惺惺不昧之中,放下自若也。
=====
這是 靜坐中的兩大弊端,一個是坐下來發獃,象個石頭.一個是太認真,用心過度.
比較正確的做法是 "有意無意"之間. 這好比是放風箏,線牽的太緊,或者太松,風箏都是要掉的.
要根據風的方向,適時掌握力度,有時放鬆 有時牽引 才能飛的好.
3:
又不可墮於蘊界,所謂蘊界者,乃五陰魔用事。
===
蘊:
yùn:聚,積的意思.
五蘊包含了色、受、想、行、識這五種類的法,各個合為一集,都是因緣和合的,它們相續不斷的生滅,故五蘊的意思是五種不同的聚合。五蘊也被翻譯為五眾或五陰.
主要是說練功中,墮落在 感覺 色相 幻想 行為 意識 . 墮落其中不能自拔,這是我們經常犯的錯誤.
4:
如一般入定,而稿木死灰之意多,大地陽春之意少。此則落於陰界,其氣冷,其息沉,且有許多寒衰景象,久之便墮木石。
======
這是死氣沉沉的坐在那裡的情況. 修鍊講究生機. 缺了這個,人與枯木無異.
5:
又不可隨於萬緣,如一入靜,而無端眾緒忽至,欲卻之不能,隨之反覺順適,此名主為奴役,久之落於色慾界。上者生天,下者生狸奴中,若狐仙是也。彼在名山中,亦自受用,風月花果,輿樹瑤草,三五百年受用去,多至數千歲,然報盡還生諸趣中。此數者,皆差路也。
=====
這是跟著幻想走的情況.
入靜中雜念紛擾,有時候跟著這些雜念走感覺挺舒服. 這叫主人給奴才玩弄.
跟著雜念走的時候是挺舒服,當雜念醒來時,就會發現自己什麼也沒得到.
6:此數者,皆差路也。差路既知,然後可求證驗。
=====
等我們避開了這些錯誤后,身心就會開始出現變化 各種證驗 一一顯示.

詳談五蘊:


(一)、色蘊:

色蘊的意義:色是有質礙,佔有一定的空間,久後會變壞。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質,以及一切物質的活動現象。比如:礦物是物質,它肯定是屬於色蘊;但是聲音,並非物質,是物質所震動的現象,故它也屬於色蘊。
古代印度人把世間的物質,分為四種性質稱為四大。色是由四大種造,一切物質皆具四大種。所謂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堅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流動潮濕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熱暖性之元素;四者、風大--輕浮流動性之元素。以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此四大是指物質的三態以及熱的能量:地大--物質的固態;水大--物質的液態;火大--熱的能量;風大--物質的氣態。故四大並非指地、水、火、風,它是指物質的四種性質,只是用地、水、火、風做代表罷了。經綸上說每一種物體都具有四大,比如說海水,它具有水大多,地大、火大、風大少。如果海水加熱,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說一塊石頭,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風大少。如果石頭冷的話,火大少;石頭熱的話,火大就多。
佛教對物質的分類比較注重直覺的分析,既是我們的感官接觸物質時,直接的了解它,並非像研究物理、化學那樣,用各種儀器來研究,發現、明白裡面包含何種元素,佛教對這些不太注重。它著重於指導我們認識物質和心之間的關係,所以佛教是以物質的活動與精神的活動,在心與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個很特別的分類方法,既是將色法分為內色和外色,內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種;外色有色、聲、香、味、觸五種,合稱為五雙色。
內色 外色 產生的知覺
眼根-----色塵-----眼睛看到顏色
耳根-----生塵-----耳朵聽到聲音
鼻根-----香塵-----鼻子嗅到香味
舌根-----味塵-----舌頭舔到味道
身根-----觸塵-----身體接觸到東西
談到五雙色,那就要講到“根”,我們經常說六根清凈,六根不凈,那六根是指什麼呢?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根。六根所對的境稱為六塵,既是色、聲、香、味、觸、法。其中意根和法塵的一部分是屬於心法,既是法塵可分為兩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處所攝色。佛法中把物質(色法)分為五雙色和發處所攝色,共十一種。

(二)、受蘊:

“受”是內心領納所緣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內心領取納受外境,生起一種心念,它會對順、逆的外境產生三種不同的感受,既是苦、樂、舍(不苦不樂)受,稱為三受。
(1)、苦受:領納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強,身心感受到苦。
(2)、樂受:領納順境,我們所喜愛的境,身心適悅。
(3)、舍受:領納中庸性的境,身心處在不苦不樂的感受。
⑴、受的來源:我們凡夫的感受與所知的一切皆從六根而來。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並非看到東西,它是看到光線(物體表面之顏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觀看電影,看到的是光線,光線告訴你電影裡面有一個“李小龍”,而你看到的是光線,看不到“李小龍”。同樣的道理,現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顏色(即光線),並不是看到佛像。眼睛對顏色有三種感受,比如說光線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眼睛馬上閉起來,當時眼睛在受苦;如果當時的光線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是眼睛受樂;如果光線沒有什麼作用,你沒感覺到什麼,這時的眼睛是處在不苦不樂受(舍受)中。不同的眾生對顏色有不同的愛好,碰到所喜愛的光線,就感覺樂受;人類喜愛柔和的青色和藍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顏色,眼睛看不清楚,就會很辛苦。同樣的,我們看到強烈的光線,眼睛感覺的刺痛,那時
的眼睛在受苦。
2、耳根所生受--耳朵聽音調的高低,以及聲量的大小。如果音調太高、聲量太大的話,它受不了,苦死;耳朵聽到和諧的聲音受樂;如果沒有聲音,耳朵就處在不苦不樂的狀態。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為濃烈與清淡。如果味道很濃重,我們一聞,鼻子就塞住,它抗議受不了--苦,如果聞到好味道,鼻子就很舒暢,它受樂。
4、舌根所生受--舌頭舔到味道,會生起苦、樂、舍三種感受。
5、身根所生受--身體接觸到東西,也會生起苦、樂、舍三受。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們的法塵,也就是心念。我們的心裡念: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這就是心念。我們的意識對這些法塵會有什麼感受呢?我們念:一、二、三、四、五會辛苦嗎?不會,如果從早念到晚,那“意”就會受不了,覺得很辛苦;我們做不到的事情,想不通的道理,絞盡腦汁,還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們不讓意根起心動念,它會覺得無聊,很苦,我們稍微讓它動一動,它就樂了。這些都是從六根所得來的受,它發生在心、境接觸的那一剎那,心、境接觸一過後,它就不存在了。比如現在我用燈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燈關了,那苦就沒有了。
我們還有思想上的憂授與喜受。憂受是擔心、憂慮種種的事務;喜受就是對事務產生快樂的心情。憂受與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續而產生,並非由六根而來。比如你想起一件快樂的事情,你內心很快樂,這就是喜愛。苦、樂、舍三受是六根“接觸外境后”,加上煩惱而生起的感受,所以憂、喜是煩惱,苦、樂、舍不是煩惱。
色蘊有形狀,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蘊中是理所當然的,那受蘊呢?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蘊,是因為我們的六根無時無刻都跟六塵接觸,既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們坐在這裡,屁股坐著座墊就有受了;皮膚接觸空氣,空氣熱一點,冷一點你都在受;耳朵聽我講話,從擴音機里發出來的聲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機所放射出來的燈光,你也在那兒感受。當時的眼睛與耳朵都在受苦、受樂,所以我們的六根無時無刻都在受苦、受樂當中,它的作用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一覺醒來就在感受,甚至在睡夢中也是如此。因為凡夫對這個受的作用不知不覺,而佛陀覺悟到這個受的作用力非常強大,沒有一刻停止過,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發生,心念在動,就有受在作用,這個感受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蘊之中,占著重要的位置。
受蘊是無量無數相續不斷的受心所集為一聚。這個受心所是無量無數剎那生滅的苦、樂、舍三種感受,它們生生滅滅不已,稱為受心所。

(三)、想蘊:

六根與外境接觸,內心構畫出種種外境的相狀,對外境起決定的心理,並且安立種種的名稱,既是所謂名相的安立。這個名相是眾生主觀的安立,而在這名相中執著有一個實有的個體。我們以“山”來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到“山”的這個形色,那個顏色的形狀多次的出現在眼前、過後,心確定有“山”的形相存在,認為實在有這樣的東西,就開始構畫種種相狀。接著給此相狀的物體名字,稱它為“山”。過後卻顛倒過來,不知道“山”的實體,是因為有這樣的形狀,我們把它稱為“山”罷了。從此以後,我們一件到這樣的形狀,就執著生起“山”的“想”,這就是所謂的想蘊。所以這個想蘊並不是一次得來,而是累積了多次的經驗后得到的。在舉一個例子:當一個人出世后,沒有看過下雨,母親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紛紛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
是什麼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認定世間有這樣東西,會從天上掉下來,後來他從大人那兒學習到那是“雨水”,結果以後他就執著,認為這個世間真的有“雨水”,這就是想的作用。
想蘊跟受一樣,也是從六根而來。眼睛接觸的境所生的這個想,既是顏色的相貌,稱為色相;耳朵分別聲音的相貌;鼻子分彆氣味的相貌;舌頭分別味道的相貌;身體分別接觸的相貌,那麼我們的意則分別心念想的相貌。這些種種的相貌都是我們內心把它構畫出來的。這個想與受一樣重要,因為只要我們在受的同時,我們的意識--心,就來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兒作想,由這個想我們分別外境是如此這般,這般如此,所以說一切的語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語言的活動,就是想蘊的作用。甚至不出聲,眼睛一打開來看到景物,耳朵聽到聲音,想蘊就告訴我們那是什麼。比如你聽到蟲叫聲、車聲,都能確認那是蟲叫聲或車聲。如果第一次聽到車聲,你可能會被嚇死,因為從未聽過,太可怕了。不過,多聽幾回后,就構畫出車聲的形狀--聲相,以後一聽到那個聲相,就給它一個名稱,稱為車聲,這就是所謂的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聽到的事事物物,過後心中區別它們,那一樣不是由想得來的?所以“想”是一種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它也被列為五蘊當中之其中一蘊,稱為想蘊。

(四)、行蘊:

行蘊是很複雜的,我在此只是作簡單的解說:我們的心所生的種種心念,稱為心所。這些心所除了受與想之外,其餘的一切心所生法,這些心的行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並且念念遷流變化,都稱為行;這種種的“行”聚合在一起,則稱為行蘊。比如貪、瞋、痴的心:人家罵你,起瞋心,這就是“行”。此外,貪、瞋、痴、忿、恨、惱、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們的心念中,除了識、受和想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這些心會造業,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是行:比如我們念一部《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為我們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兒變化,這個行是屬於善的:如果我們被人家罵,起瞋心是屬於惡的,那就是造惡。行蘊所生的心是造業的主要力量與原因,因為這些心念驅使我們的身、口、意去造業,所以行蘊是五蘊中造業的主要心理作用。
講到五蘊,我們就要講到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的關係。我們的內心接觸外境時,它們之間會發生關係,根--六根、塵--六塵(外境)互相接觸,它們接觸的同時,心作意(也稱注意),如果根、塵不接觸,識是不會生起來的;如果根、塵接觸,同時心也作意的話,這時候知覺的心稱為識。根、塵、識三個一起作用的時候,所產生的心理稱為觸心所。比如說:我們能夠看到顏色的心理,稱為眼識。這個眼識依靠眼根來接觸色的境,在這個過程當中,了別外境的心稱為識。如果根、塵不接觸,我們是不會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當你的眼睛蓋住的時候,心多數就不會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但是根、塵接觸的時候,心有時會同時、同境注意,有時候不會;比如說,我們坐在那兒看書,看到入神時,外面有聲音在耳朵那裡作用,我們卻不知道;那就是根、塵接觸時,心當時不在耳根,也不在外境(聲音)那兒作用,耳識就不生起來,耳邊有什麼聲音,就沒聽到了。所以我們要明白,內心、六根與外境的作用有這樣的區別。

(五)、識蘊


很多識蘊聚合在一起,稱為識蘊。依唯識宗說:識可分為八種,稱為心王。前面六種:眼、耳、鼻、舌、身、意是屬於了別的作用,故稱為識。識是依根緣外塵了別外境。

(1)、了別與分別的不同:

了別的意思是:我們的心第一念知覺所對的境,沒有加任何的語言去稱呼它,稱為了別;分別是在了別以後,我們的心對於外境進一步加於名言的了解。比如你坐在這裡聽我說法,聽到我的聲音,知道我的聲音是男人的聲音嗎,知道。但是當時你有沒有加語言去分別?沒有,對嗎?所以我每講一句話,你都知道是廣超師的聲音,是男人的聲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這種知道的作用稱為了別。但是當我提起我的聲音是男人的聲音時,你就去想:男人的聲音是低沉的,與女聲不同;過後就很確定那是男聲,這就是分別。我們的心對外境有兩層的作用,第一層的作用是了別;第二層的作用稱為分別。我們知覺的第一念時時刻刻都處在了別所對的境,與此同時,我們的心時時刻刻又去分別外境;我們先了別,而後分別。了別是現在的心識在知覺,它知覺現在的境;而分別確是在我們了別以後,很多連續的心念去了解剛才已發生過了的境。比如我把手舉起
來;你們看到這樣的動作,當時眼睛是了別這隻手的顏色,然後內心分別這是手。

(2)、六識了別的作用:

眼識依眼根了別色境:它了別色境並不是了別色境的內容。比如有一堆顏色,我沒說那是什麼?你看到是一堆顏色,那叫做了別。如果你知道那顏色所表現的景物、意境等是什麼時,那叫做分別。在舉一個例子,你看這個白板,上面寫這黑字,當你的眼睛在看時,眼識在那邊作用,眼識是知道黑白罷了;那黑白裡面表達的是什麼?眼識是不知道的。過後,我們的第六意識一念念去分別它,把它聯繫起來,才發現裡面的內容,這就是分別。所以了別是在第一念,但是它並非是單獨的一個,我們只要看一下,眼識已經不知道多少百千萬念飛奔而過。如果我們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時候,那就是處在了別當中;這個了別一剎那、一剎那就過去。所以眼識也就一剎那、一剎那的生滅。比如我用五顏六色的燈光在銀幕上,一下紅、一下白;你的眼識就一下子知道紅、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兒一念一念的
作用。紅白顏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紅白顏色里的圖畫形象是什麼?它就不知道了,必須利用我們的第六意識的心去思考、分別。耳識依耳根了別聲境,所以耳識也是知道聲音罷了,它不知道聲音里有什麼內容?比如我們聽到貓叫聲,就分別是貓的聲音而不是狗的,那叫聲表達什麼意思,我們沒有去分別;在了別貓的叫聲的同時,我們又在分別那個聲音是貓的叫聲。
因為了別很快,它一剎那、一剎那飛奔而過,很難感受到。我們所知道的都是處在分別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修禪定,心念的覺悟不夠快,不懂多少個念后才知道,那個時候就是分別;當第一個念就知道,那是了別。
意識(第六識)依意根了別法境,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講到六根,六塵,你們知道什麼是法塵嗎?法塵就是我們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來的法。能夠知道法塵的才是我們的心--識。請大家坐好,閉上眼睛,隨我默念:“阿--彌--陀--佛。……”現在你們注意:阿、彌、陀、佛的這些念--法塵;能夠知道這些念(法塵)阿彌陀佛的心--意識。你們知道嗎?一般的人往往把法塵當成能知的心。同樣的,眼睛看到顏色,當時知道顏色的那個作用,就是你的心;耳朵聽到聲音,知道聲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聲音。所以這六個識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剛才我們念阿彌陀佛時,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個意識知道那個聲音,當我們念“阿”的時候,那個意識知道“阿”;當我們念“彌”的時候,那個意識知道“彌”;……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塵與意識在生滅,
我們的眼識,耳識也是這樣的作用,此即是識。我們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識外,根據大稱唯識宗的講法,我們還有第七識,這個意根就是第七識。此外我們還有第八識,稱為阿賴耶識。我們凡夫對此識不知不覺,它能夠收藏所有造業的種子,同時那些種子依靠這個識的因緣而能夠形成果報。第七識又稱為末那識,翻譯成中文稱為意,這個識一直執著阿賴耶識是“我”,所以它是執著“我”的一種心理作用。我們的第六意識是依靠第七識而生起的,所以被稱為意根。好像我們的眼識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稱為眼根;第六識依靠意根而生起,所以稱為意識。

五、五蘊之間的互相關係:


五蘊中的色蘊,分為內色與外色,就是根與境(塵)。塵是所知道的境,根是我們的識依靠它來知道外境。心與境接觸的時候,那個接觸的心理稱為觸。觸當時能知外境的是識,心、境接觸之後,就會連續的生起受、想、行。過後苦、樂、舍三種受即生起。同時心構畫種種的形相。而且給它們種種名稱,此既是所謂的想。我們安立名言后,加上煩惱,就生起善、惡之心,甚至發動身、口、意去造業,這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之間的關係。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一直連續不斷的活動。

六、五蘊的真相:


五蘊的真相是無常、苦、空、無我。因為五蘊中的每一念都在生滅變化,故它是無常的;因為它無常,每一念生起后,終歸會消滅,故苦;因為在五蘊的聚合中,任何的一個東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獨立的,不是單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沒有主人,沒有人控制,它一直隨著因緣生滅,故無我;因為五蘊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的東西沒有自性,即使沒有自己的性能,所謂沒有自性,無自性故空。

七、觀察五蘊:


佛陀在《五蘊譬喻經》中教導我們要怎樣觀察五蘊,經曰:“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佛陀教導我們觀察五蘊中的“色”如河水衝擊時形成的骯髒的泡沫,虛有其形,實無一物,保留片刻,容易破滅;“受”如水中一個一個浮上來的氣泡,一下子就破滅了,我們受的心念也是這樣,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過去了;“想”如春天或夏天時陽光照在地上,水份蒸發成為水蒸氣,它有時會反射,形成各種影像,它是一種幻象,我們的想蘊就有如春時焰那樣,虛幻不真實;諸“行”如芭蕉,就是我們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樹,一片一片的剝開來是空心的,裡面什麼都沒有,我們的心念亦復如是。比如說:阿彌陀佛,你看“阿”裡面有東西嗎?沒有。“彌”裡面有東西嗎?沒有。……但是你把它組合起來,你看到“阿彌陀佛”四個字所代表的東西;諸“識”法如幻,“識”就是我們能夠知覺的心,它如幻如化,就好像魔術師,它變化出一些東西,我們被它迷失了,以為真的有這些東西,同樣的,我們也認為有一個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二十二:回光證驗


諸子工夫,漸漸純熟,然枯木岩前錯落多,正要細細開示。此中消息,身到方知,吾今則可以言矣。吾宗與禪宗不同,有一步一步證驗,請先言其差別處,然後再言證驗。
證驗亦多,不可以小根小器承當,必思度盡眾生。不可以輕心慢心承當,必須請事斯語。
靜中綿綿無間,神情悅豫,如醉如浴,此為遍體陽和,金華乍吐也。既而萬顴俱寂,皓月中天,覺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為心體開明,金華正放也。既而遍體充實,不畏風霜,人當之興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黃金起屋,白玉為台;世間腐朽之物,我以真氣呵之立生;紅血為乳,七尺肉團,無非金寶,此則金華大凝也。第一段,是應《觀無量壽經》云:“凋落大水,行樹法象。”日落者,從混沌立基,無極也。上善若水,清而無暇,此即太極主宰,出震之帝也。震為木,故以行樹象焉,七重行樹,七竅光明也。西北乾方,移一位為坎,舊落大水,乾坎之象。坎為子方,冬至雷在地中,隱隱隆隆,至震而陽方出地上矣,行樹之象也,余可類推矣。第二段,即肇基於此,大地為冰,琉璃寶地,光明漸漸凝矣。所以有蓬台而繼之有佛也,金性即現,非佛而何,佛者大覺金仙也。此大段證驗耳。
現在證驗,可考有三;一則坐去,神入谷中,聞人說話,如隔里許,一一明了,而聲入皆如谷中答響,未嘗不聞,我未嘗一聞,此為神在谷中,隨時可以自驗;
一則靜中,目光騰騰,滿前皆白,如在雲中,開眼覓身,無從覓視,此為虛室生白,內外通明,吉祥止止也;
一則靜中,肉身綱細,如綿如玉,坐中若留不住,而騰騰上浮,此為神歸頂天,久之上升可以立待。
此三者,皆現在可驗者也。然亦是說不盡的,隨人根器,各現殊勝。如《摩訶止觀》中所云:“善根發相是也。”此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須自己信得過方真。
先天一氣,即在現前證驗中自討,一氣若得,丹亦立成,此一粒真黍珠也。一粒復一粒從微而至著。有時時之先天,一粒是也,有統體之先天,一粒乃至無量是也。一粒有一粒力量,此要自己膽大,為第一義

主要內容:

一:"枯木岩前錯落多""此中消息,身到方知""吾宗與禪宗不同,有一步一步證驗"
=====
修仙路上岔路多,仙家功夫一步一個證驗.
"證驗"好比是 路上的 路標,我們可以對比這些證驗 明白自己走了多少路.
有沒有走差.
二:證驗亦多,不可以小根小器承當,必思度盡眾生。不可以輕心慢心承當,必須請事斯語.
=====
這是對待證驗的態度.放寬胸懷,謙虛請事斯語.
修身過程中會有很多證驗,很容易讓我們產生 傲慢心理.錯誤的判斷自己的水準.
這些都是要避免的.
三:回光證驗 三階段:
1:金華乍吐:靜中綿綿無間,神情悅豫,如醉如浴,此為遍體陽和,金華乍吐也.
2:金華正放:既而萬顴俱寂,皓月中天,覺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為心體開明,金華正放也。
3:金華大凝:既而遍體充實,不畏風霜,人當之興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黃金起屋,白玉為台;世間腐朽之物,我以真氣呵之立生;紅血為乳,七尺肉團,無非金寶,此則金華大凝也。
四:理論解說:
第一階段:
第一段,是應《觀無量壽經》云:“凋落大水,行樹法象。”日落者,從混沌立基,無極也。上善若水,清而無暇,此即太極主宰,出震之帝也。震為木,故以行樹象焉,七重行樹,七竅光明也。西北乾方,移一位為坎,舊落大水,乾坎之象。坎為子方,冬至雷在地中,隱隱隆隆,至震而陽方出地上矣,行樹之象也,余可類推矣。
第二階段:
。第二段,即肇基於此,大地為冰,琉璃寶地,光明漸漸凝矣。所以有蓬台而繼之有佛也,金性即現,非佛而何,佛者大覺金仙也。此大段證驗耳。
三大證驗:
一:
一則坐去,神入谷中,聞人說話,如隔里許,一一明了,而聲入皆如谷中答響,未嘗不聞,我未嘗一聞,此為神在谷中,隨時可以自驗;
======
入靜中聽覺 變的很靈敏,可以清晰的聽到很遠地方的聲音.
二:一則靜中,目光騰騰,滿前皆白,如在雲中,開眼覓身,無從覓視,此為虛室生白,內外通明,吉祥止止也;
======
入靜中出現光華.身內身外一片光明,
三:一則靜中,肉身綱細,如綿如玉,坐中若留不住,而騰騰上浮,此為神歸頂天,久之上升可以立待
======
入靜中身體變輕,感覺身體要漂浮起來.
功夫高深時,偶爾也會出現 身體漂浮現象.
簡單概括修金華中出現的證驗如下:
1:精神愉悅,身體暖和.
2:心體開明,大顯光明.
3:遍體充實,不畏風霜.
4:聽覺靈敏.
5:身體變輕上浮.
二十三:回光活法
回光活法
回光循循然行去,不要廢棄正業。古人云:“事來要應過,物來要識破。”子以正念治事,即光不為物轉,光即自回。此時時無相之回光也,尚可行之,而況有真正著相回光乎。
日用間,能刻刻隨事返照,不著一毫人我相。便是隨地回光,此第一妙用。清晨能遣盡諸緣,靜坐一、二時最妙。凡應事接物,只用返照法,便無一刻間斷。如此行之,三月兩月,天上諸真,必來印證矣。
這裡主要講的是日常生活與修鍊.
主要見解有如下:
1:不要廢棄正業
===
正常的生活還是要維持的.
2:正念治事,即光不為物轉,光即自回。
===
精神不為物誘惑,不跟物質慾望打轉,精神就能安定.
3:隨事返照,不著一毫人我相。
===
返照好比是照鏡子.調整心態.
讓自己時常處於安寧中.
二十四:道遙訣
道遙訣
玉清留下道遙訣,四字凝神入氣穴。六月俄看白雪飛,三更又見日輪赫。
水中吹起藉巽風,天上游歸食坤德。更有一句玄中玄,無何有鄉是真宅。
一:玉清留下道遙訣,四字凝神入氣穴.
律詩一首,玄奧已盡。大道之要,不外無為而為四字。惟無為,故不滯方所形象,惟無為而為,故不墮頑空死虛。
====
"無為而為"是修道的不二法寶.
修道的整個過程就是 以各種方式達到"無為"
以"無為"做手段達到我們需要的目標.
分析如下:
以各種"有為"達到"無為"
以"無為"行"有為"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舉個最簡單例子:
以靜坐,固定眼光 耳光等行為 達到"無為"之靜. 用這個"無為"凝聚精神,培養身心.
無為而為
凡心非靜極,則不能動,動動忘動,非本體之動也。故曰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若不感於物而動,即天之動也。是知以物而動,性之欲也,若不以物而自動,即天之動也。不以天之動對天之性,句落下說個欲字,欲在有物也,此為出位之思,動而有動矣。一念不起,則正念乃生,此為真意。寂然大定中,而天機忽動,非無意之動乎,無為而為,即此意也
這裡把"動"分成兩類
一:感於物而動,性之欲:
來自外部刺激而動 都可以歸類到這一部分. 比如為錢奔波,為名忙碌,為女子傷心.....
二:不感於物而動,即天之動:
這是內部變化產生的動.
比如我們靜養中內部真氣自己動起來,調理身體,我們用"無為而為"調理身心,就是用來自內部變化產生的動.
排除外部世界對身心的干擾,讓身心自己發生優良的變化.
凝神入氣穴:
夫回光其總名耳。工夫進一層,則光華盛一番,回法更妙一番。前者由外製內,今則居中御外。前者即輔相主,今則奉主宣獻,面目一大顛倒矣。法子欲入靜,先調攝身心,自在安和,放下萬緣,一絲不掛。天心正位手中,然後兩目垂簾,如奉聖旨,以召大臣,孰敢不遵。次以二目內照坎宮,光華所到,真陽即出以應之。離外陽而內陰,乾體也。一陰入內而為主,隨物生心,順出流轉,今回光內照,不隨物生,陰氣即住,而光華注照,則純陽也。同類必親,故坎陽上騰,非坎陽也,仍是乾陽應乾陽耳。二物一遇,便紐結不散,絪緼活動,倏來倏去,倏浮倏沉,自己元宮中,恍若太虛無量,遍身輕妙欲騰,所謂雲滿干山也。次剛來往無蹤,浮沉無辨,脈住氣停,此則真交媾矣,所謂月涵萬水也。俟其冥冥中,忽然天心一動,此則一陽來複,活子時也。然而此中消息要細說,凡人一視一聽,耳目逐物而動,物去則已,此之動靜,全是民庶,而天君反隨之役,是嘗與鬼居矣。今則一動一靜,皆與人居,天君乃真人也。彼動即與之俱動,動則天根 ; 靜則與之俱靜,靜則月窟 ; 靜動無端,亦與之為靜動無端 ; 休息上下,亦與之為休息上下,所謂天根月窟閑來往也。天心鎮靜,動違其時,則失之嫩 ; 天心已動,而後動以應之,則失之老 ; 天心一動,即以真意上升乾宮,而神光視頂,為導引焉,此動而應時者也。天心既升乾頂,游揚自得,忽而欲寂,急以真意引入黃庭,而目光視中黃神室焉,既而欲寂者,一念不生矣。視內者,忽忘其視矣,爾時身心,便當一場大放,萬緣泯跡,即我之神室爐鼎,亦不知在何所,欲覓己身,了不可得,此為天入地中,眾妙歸根之時也,即此便是凝神入氣穴。
凝神入氣穴部分有三個具體操作:
一:二目內照坎宮.
二:真意上升乾宮,而神光視頂,為導引.
三:以真意引入黃庭,而目光視中黃神室.
入靜中精神與真氣發生感應,關注命門,在命門陽氣上升之時關注頭頂.
真氣下降之時 關注中丹田.最後融合起來.
六月俄看白雪飛,三更又見日輪赫。
==========
詩首二句,全括金華作用。次二句是日月互體意,六月即離火也,白雪飛即離中真陰將返乎坤也。三更即坎水也,日輪即坎中一一陽將赫然而返乎乾也。取坎填離,即在其中。
六月--離火
白雪飛--離中真陰將返乎坤
三更--坎水
日輪赫--坎中真陽返乎乾.
坎,離,乾,是八卦中的卦象.
卦象中 坎和離兩個象互相補充就會成為一乾一坤.
離卦缺一點真陽.
好比我們的精神缺一個凝聚力.
坎卦缺一點真陰.
好比我們的身體缺精氣. 凝聚精神 培養精氣. 坎離相合而返回先天身.
水中吹起藉巽風,天上游歸食坤德。
====
次二句說斗柄作用,升降全機,水中非坎乎。目為巽風,目光照入坎宮,攝召太陽之精是也。天上即乾宮,游歸食坤德,即神入照中,天入地中,養火也。
水中--坎
巽風--目光
水中吹起藉巽風---目光照入坎宮,攝召太陽之精.
天上--乾宮
游歸食坤德--神入照中
天入地中--指精神與真氣混融一體.
整體來說這個部分是 凝神入氣穴的具體操作部分.
對應如下:
水中吹起藉巽風---二目內照坎宮,光華所到,真陽即出以應
天上游歸食坤德---天心既升乾頂,游揚自得,忽而欲寂,急以真意引入黃庭,而目光視中黃神室焉.
更有一句玄中玄,無何有鄉是真宅。
==========
訣中之訣,始終離不得,所謂洗心滌慮,為沐浴也。聖學以知止始,以止至善終,始乎無極,歸乎無極。佛以無住而生心,為一大藏教旨。吾道以“致虛”二字,完性命全功。總之三教不過一句,為出死入生之神丹。“神丹”為何 ? 曰一切處無心而已。吾道最秘者沐浴,如此一部全功,不過“心空”二字,足以了之,今一言指破,省卻數十年參訪矣
這裡明確指出“致虛”為完性命全功.
也就是常說的"煉神還虛"
"虛"為原始之初
是"真宅".
一切事物變化從這裡開始。此處為出生入死之地.
得到了"虛"就得到了生化之本。掌握了生死變化.
二十五:居中御外
二目者,斗柄也,斡旋造化,轉運陰陽,其大葯則始終一水中金,即水鄉鉛而已。
前言回光,乃指點初機,從外以制內,即輔以得主。
夫回光其總名耳。工夫進一層,則光華盛一番,回法更妙一番。前者由外製內,今則居中御外。前者即輔相主,今則奉主宣獻,面目一大顛倒矣。
法子欲入靜,先調攝身心,自在安和,放下萬緣,一絲不掛。天心正位守中,然後兩目垂簾,如奉聖旨,以召大臣,孰敢不遵。
次以二目內照坎宮,光華所到,真陽即出以應之。
離外陽而內陰,乾體也。一陰入內而為主,隨物生心,順出流轉,
今回光內照,不隨物生,陰氣即住,而光華注照,則純陽也。
同類必親,故坎陽上騰,非坎陽也,仍是乾陽應乾陽耳。二物一遇,便紐結不散,絪緼活動,倏來倏去,倏浮倏沉,自己元宮中,恍若太虛無量,遍身輕妙欲騰,所謂雲滿干山也。
註解:
二目者,斗柄也,斡旋造化,轉運陰陽,其大葯則始終一水中金,即水鄉鉛而已。
===
在這裡二目代表的是 精神的眼睛.不是肉體的雙眼.
斗柄:北斗七星中玉衡、開陽、搖光三星。
斡旋 wòxuán
(1) [mediate;use one\'s good office to]∶調解周旋
從中斡旋
真鉛即真知之真情,乃真靈之發現,以其真知外陽內陰,外黑內白,故謂真鉛,又謂水中金,又謂水鄉鉛.
精神原本是向水一樣散的,"真知之真情"象是水中凝聚起來的金子. 我們用這個精神力量來運轉陰陽變化.
前言回光,乃指點初機,從外以制內,即輔以得主。
夫回光其總名耳。工夫進一層,則光華盛一番,回法更妙一番。前者由外製內,今則居中御外。前者即輔相主,今則奉主宣獻,面目一大顛倒矣。
=====
回光分兩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外製內.
既是用 定眼 定耳 等方法固定精神,讓精神回到主位.
第二階段是居中御外.
這個時候 精神已經回到主人的位置,開始行使主人的權利.
法子欲入靜,先調攝身心,自在安和,放下萬緣,一絲不掛。天心正位守中,然後兩目垂簾,如奉聖旨,以召大臣,孰敢不遵。
次以二目內照坎宮,光華所到,真陽即出以應之。
======
操作方法:
一:調攝身心,自在安和,放下萬緣,一絲不掛。天心正位守中.
先調節身心,讓自己安定下來,精神守住,安寧的位置.
二:兩目垂簾,如奉聖旨,以召大臣. 定眼,精神安寧中與身體內部產生感應.
三:二目內照坎宮,光華所到,真陽即出以應之。
以精神注意命們位置.精神注意到的地方 真氣就出來響應.
同類必親,故坎陽上騰,非坎陽也,仍是乾陽應乾陽耳。二物一遇,便紐結不散,絪緼活動,倏來倏去,倏浮倏沉,自己元宮中,恍若太虛無量,遍身輕妙欲騰,所謂雲滿干山也。
====
純凈的精神與真氣相感應.纏綿在一起. 精神太虛無量,一身舒暢,神仙一樣. 雲滿千山.是很優美的比喻.
我們可以看到.
以外至內是通過 眼睛耳朵等感管 讓精神安定的過程. 以內至外是用凝定的精神與身體里的真氣發生感應.
進一步提升的過程.
二十六:活子時
次剛來往無蹤,浮沉無辨,脈住氣停,此則真交媾矣,所謂月涵萬水也。俟其冥冥中,忽然天心一動,此則一陽來複,活子時也。然而此中消息要細說,凡人一視一聽,耳目逐物而動,物去則已,此之動靜,全是民庶,而天君反隨之役,是嘗與鬼居矣。今則一動一靜,皆與人居,天君乃真人也。彼動即與之俱動,動則天根 ; 靜則與之俱靜,靜則月窟 ; 靜動無端,亦與之為靜動無端 ; 休息上下,亦與之為休息上下,所謂天根月窟閑來往也。天心鎮靜,動違其時,則失之嫩 ; 天心已動,而後動以應之,則失之老 ; 天心一動,即以真意上升乾宮,而神光視頂,為導引焉,此動而應時者也。天心既升乾頂,游揚自得,忽而欲寂,急以真意引入黃庭,而目光視中黃神室焉,既而欲寂者,一念不生矣。視內者,忽忘其視矣,爾時身心,便當一場大放,萬緣泯跡,即我之神室爐鼎,亦不知在何所,欲覓己身,了不可得,此為天入地中,眾妙歸根之時也,即此便是凝神入氣穴。
註解:
次剛來往無蹤,浮沉無辨,脈住氣停,此則真交媾矣,所謂月涵萬水也。
===
脈住氣停 可以理解為心脈和呼吸變的相當平穩,進入了幾乎感應不到的那種情況.
這樣的情況下 身體對精神的干擾都消失了.精神與真氣完全交融在一起.
俟其冥冥中,忽然天心一動,此則一陽來複,活子時也。
===
此為靜極生動之時.
精神處於陰陽平衡的天心位置.
自動調節身體里的真氣,改善身體.
然而此中消息要細說,凡人一視一聽,耳目逐物而動,物去則已,此之動靜,全是民庶,而天君反隨之役,是嘗與鬼居矣。
===
凡人的精神一般都是跟隨著周圍物體動靜而動.這叫精神被物質奴役.
今則一動一靜,皆與人居,天君乃真人也。
===
這個時候的動是精神自己的動. 與平常狀態下精神隨周圍物體動 截然相反.
彼動即與之俱動,動則天根 ; 靜則與之俱靜,靜則月窟 ; 靜動無端,亦與之為靜動無端 ; 休息上下,亦與之為休息上下,所謂天根月窟閑來往也。
===
清朝的易學家胡朏明說:「人心復姤之真機,地逢雷,太極動而生陽,凡一動便是天根。乾遇巽,太極靜而生陰,凡一靜便是月窟。」
天根月窟之說來源與易學.兩個卦象.
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陽主動,陰主靜。坤逢震為天根,所謂復也;乾遇巽為月窟,所謂姤也。震為長子,巽為長女;長子代父,長女代母。乾坤,先天也,自一陽之復而臨而泰而大壯而決以至於乾,自一陰之姤而遁而否而觀而剝以至於坤,由後天以返於先天,奉天時也。根主發生,鼓萬物之出機,窟主閉藏,鼓萬物之入機,陽往陰來之義也。
說簡單些天根為復卦 五陰在上一陽在下 是靜極生動之象.
月窟為姤卦 五陽在上一陰在下 動極生靜之象.
比喻為一動一靜之間的自然變化.
天心鎮靜,動違其時,則失之嫩 ; 天心已動,而後動以應之,則失之老 ; 天心一動,即以真意上升乾宮,而神光視頂,為導引焉,此動而應時者也。
===
這是操作方法:
活子時到來 命門陽氣一動之時,精神關注 頭頂.
以此引導真氣上升.
時機要掌握的好,陽氣還沒出動的時候精神動了 那是太嫩.
陽氣已經發動起來了 精神才跟上去 這是太老.
時機是很短暫的那麼一刻.需要好好把握住.
天心既升乾頂,游揚自得,忽而欲寂,急以真意引入黃庭,而目光視中黃神室焉,既而欲寂者,一念不生矣。
======
這是第二步操作:
真氣從命門升上來,遊盪.忽然要靜下來.這個時候 以精神關注 中丹田. 欲寂的標準:忽然變的非常安寧.一念不生.
視內者,忽忘其視矣,爾時身心,便當一場大放,萬緣泯跡,即我之神室爐鼎,亦不知在何所,欲覓己身,了不可得,此為天入地中,眾妙歸根之時也,即此便是凝神入氣穴。
=====
這是第三步操作:
以精神關注著中丹田,看著看著,忽然忘了自己.所有念頭都沒了. 自己好象融入了 這個天地之中.消失了.找不找自己身體了. 天地融合在一起了.
二十七:凝神入氣穴
凝神入氣穴
前言回光,乃指點初機,從外以制內,即輔以得主。此為中、下之士,修下二關,以透上一關者也。今頭緒漸明,機括漸熟,天不愛道,直泄無上宗旨,諸子秘之秘之,勉之勉之!
夫回光其總名耳。工夫進一層,則光華盛一番,回法更妙一番。前者由外製內,今則居中御外。前者即輔相主,今則奉主宣獻,面目一大顛倒矣。法子欲入靜,先調攝身心,自在安和,放下萬緣,一絲不掛。天心正位手中,然後兩目垂簾,如奉聖旨,以召大臣,孰敢不遵。次以二目內照坎宮,光華所到,真陽即出以應之。離外陽而內陰,乾體也。一陰入內而為主,隨物生心,順出流轉,今回光內照,不隨物生,陰氣即住,而光華注照,則純陽也。同類必親,故坎陽上騰,非坎陽也,仍是乾陽應乾陽耳。二物一遇,便紐結不散,絪緼活動,倏來倏去,倏浮倏沉,自己元宮中,恍若太虛無量,遍身輕妙欲騰,所謂雲滿干山也。次剛來往無蹤,浮沉無辨,脈住氣停,此則真交媾矣,所謂月涵萬水也。俟其冥冥中,忽然天心一動,此則一陽來複,活子時也。然而此中消息要細說,凡人一視一聽,耳目逐物而動,物去則已,此之動靜,全是民庶,而天君反隨之役,是嘗與鬼居矣。今則一動一靜,皆與人居,天君乃真人也。彼動即與之俱動,動則天根 ; 靜則與之俱靜,靜則月窟 ; 靜動無端,亦與之為靜動無端 ; 休息上下,亦與之為休息上下,所謂天根月窟閑來往也。天心鎮靜,動違其時,則失之嫩 ; 天心已動,而後動以應之,則失之老 ; 天心一動,即以真意上升乾宮,而神光視頂,為導引焉,此動而應時者也。天心既升乾頂,游揚自得,忽而欲寂,急以真意引入黃庭,而目光視中黃神室焉,既而欲寂者,一念不生矣。視內者,忽忘其視矣,爾時身心,便當一場大放,萬緣泯跡,即我之神室爐鼎,亦不知在何所,欲覓己身,了不可得,此為天入地中,眾妙歸根之時也,即此便是凝神入氣穴。
註解:
逍遙決為破解金華宗旨的關鍵部分。所有難點都集中在這個區域.
凝神入氣穴部分 轉化成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一:法子欲入靜,先調攝身心,自在安和,放下萬緣,一絲不掛。天心正位手中,然後兩目垂簾,如奉聖旨,以召大臣,孰敢不遵。
=======
調節身心進入安靜中.
二:次以二目內照坎宮,光華所到,真陽即出以應之。
=======
集中精神關照命門,與真氣發生感應.
三:二物一遇,便紐結不散,絪緼活動,倏來倏去,倏浮倏沉,自己元宮中,恍若太虛無量,遍身輕妙欲騰,所謂雲滿干山也。次剛來往無蹤,浮沉無辨,脈住氣停,此則真交媾矣,所謂月涵萬水也。
=======
精神與真氣交融,漸漸進入最佳狀態.
四:俟其冥冥中,忽然天心一動,此則一陽來複,活子時也。
=======
在身心進入狀態后,會有暖流從命門升起.
五:天心鎮靜,動違其時,則失之嫩 ; 天心已動,而後動以應之,則失之老 ; 天心一動,即以真意上升乾宮,而神光視頂,為導引
=======
暖流升起的時候關照頭部,引導真氣按督脈上升.
六:天心既升乾頂,游揚自得,忽而欲寂,急以真意引入黃庭,而目光視中黃神室焉,既而欲寂者,一念不生矣。
=======
真氣上升後會遊盪一會,然後忽然靜下來。這個時候觀照中丹田。真氣自然下降.
七:視內者,忽忘其視矣,爾時身心,便當一場大放,萬緣泯跡,即我之神室爐鼎,亦不知在何所,欲覓己身,了不可得,此為天入地中,眾妙歸根之時也,即此便是凝神入氣穴。
=======
觀照中 精神漸漸融合到虛無之境.
注意點:
凝神入氣穴部分 以練習好回光部分為前提.
進行回光之法 精神具備了一定的凝聚力之後才可以練習.
精神缺乏凝聚力的時候,精神與真氣無法產生感應。當然也無法練習.
二十八:無為而為
凡心非靜極,則不能動,動動忘動,非本體之動也。故曰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若不感於物而動,即天之動也。是知以物而動,性之欲也,若不以物而自動,即天之動也。不以天之動對天之性,句落下說個欲字,欲在有物也,此為出位之思,動而有動矣。一念不起,則正念乃生,此為真意。寂然大定中,而天機忽動,非無意之動乎,無為而為,即此意也。
這裡把"動"分成兩類
一:感於物而動,性之欲:
來自外部刺激而動 都可以歸類到這一部分. 比如為錢奔波,為名忙碌,為女子傷心.....
二:不感於物而動,即天之動:
這是內部變化產生的動.
比如我們靜養中內部真氣自己動起來,調理身體,我們用"無為而為"調理身心,就是用來自內部變化產生的動.
排除外部世界對身心的干擾,讓身心自己發生優良的變化.
二十九:百曰築基
百曰築基
《心印經》云:“迴風混合,百曰功靈。”總之立基百日,方有真光如。子輩尚是目光,非神火也,非性光也,非慧智炬燭也。回之百日,則精氣自足,真陽自生,水中自有真火,以此持行,自然交媾,自然結胎,吾方在不識不知之天,而嬰兒自成矣。若略作意見,便是外道。百日立基,非百日也。一日立基,非一日也。一息立基,非呼吸之謂也。息者自心也,自心為息,元神也,元氣也,元精也。升降離合,悉從心起,有無虛實,咸在念中。一息一生持,何止百日,然百日亦一息也。
百曰只在得力,晝間得力,夜中受用,夜中得力,晝間受用。百日立基,玉旨耳。上真言語,無不與人身應。真師言語,無不與學人應。此是玄中玄,不可解者也。見性乃知,所以學人,必求真師授記,任性發出,一一皆驗。
注意要點:
一:百日立基,非百日也。
二:百曰只在得力
三:立基百日,方有真光如。
四:回之百日,則精氣自足,真陽自生,水中自有真火.
百日是一個圓滿數.
開始進行回光法,到精神凝聚起來需要一段時間.
有了這種精神凝聚力 我們就可以依據這個力量 進行下一步的修鍊. 實踐中觀察,一個人從精神散漫到,精神具備一定凝聚力,大約需要一百天的時間.
所謂"水中真火" 是從散漫中凝聚起來的精神.
平常生活中干擾比較多. 很多人都無法在百日內 凝聚起精神. 這個需要注意.
三十:性光識光
性光識光
回光之法,原通行住坐卧,只要自得機竅。吾前開示雲;“虛室生自”,光非白邪。但有一說,初未見光時,此為效驗,若見為光,而有意著之,即落意識,非性光也。子不管他有光無光,只要無念生念。何為無念?干休干處得;何為生念?一念一生持,此念乃正念,與平曰念不同。今心為念,念者現在心也。此心即光即葯。凡人視物,任眼一照去,不及分別,此為,性光,,如鏡之無心而照也,如水之無心而鑒也。少刻即為“識光”,以其分別也。鏡有影已無鏡矣,水有象已無水矣。光有識尚何光哉!
子輩初則“性光”,轉念則識,識起而光杳無可覓,非無光也,光已為識矣。黃帝曰:“聲動不生聲而生響”,即此義也。《楞嚴推勘入門》曰:“不在塵,不在識,惟選根”,此則何意?塵是外物,所謂器界也。與吾了不相涉,逐之則認物為己。物必有還,通還戶牖,明還日月,借他為自,終非吾有。至於不汝還者,非汝而誰。明還日月,見日月之明無還也。天有無日月之時,人無有無見日月之性。若然則分別日月者,還可與為吾有耶。不知因明暗而分別者,當明暗兩忘之時,分別何在,故亦有還,此為內塵也。惟見性無還,見見之時,見非是見,則見性亦還矣。還者還其識念流轉之見性,即阿難使汝流轉,心目為咎也。初入還辨見時,上七者,皆明其一一有還,故留見性,以為阿難拄杖。究竟見性既帶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傳送識、阿賴耶識),非真不還也。最後並此亦破,則方為真見性,真不還矣。子輩回光,正回其最初不還之光,故一毫識念用不著。使汝流轉者,惟此六根,使汝成菩提者,亦惟此六根。而塵與識皆不用,非用根也,用其根中之性耳。今不墮識回光,則用根中之元性,落識而回光,則用根中之識性,毫釐之辨在此也。用心即為識光,放下乃為性光。毫釐干里,不可不辨。識不斷,則神不生;心不空,則丹不結。心凈則丹,心空即葯。不著一物,是名心凈,不留一物,是名心空。空見為空,空猶末空,空忘其空,斯名真空。
註解:
虛室生自”,光非白邪。但有一說,初未見光時,此為效驗,
若見為光,而有意著之,即落意識,非性光也。
======
進行回光法的時候,會有很亮的光芒照耀一身.
但這光只是精神凝聚的一種效驗.
"光非白邪"這種練功時出現的光,只是我們進入一定練功狀態的表相.
並不是我們要的"回光".我們要返回的是精神.
"光相" 出現的時候精神給這種現象,迷惑住了,那這就不是我們要的性光了.
子不管他有光無光,只要無念生念。何為無念?干休干處得;何為生念?一念一生持,此念乃正念,與平曰念不同.
=====
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不管有沒有光,只要保持安定.
無念生念:就是去掉所有雜念,生出正念.
張三丰祖師說:不即不離,勿忘勿助,萬念俱泯。一靈獨存。謂之正念。
今心為念,念者現在心也。此心即光即葯。凡人視物,任眼一照去,不及分別,此為,性光,,如鏡之無心而照也,如水之無心而鑒也。少刻即為“識光”,以其分別也。鏡有影已無鏡矣,水有象已無水矣。光有識尚何光哉!
========
1:今心為念,念者現在心也。此心即光即葯。
===
內葯為心藥.安定的心即為光.
2:如鏡之無心而照也,如水之無心而鑒也。
===
彎曲的鏡子 照出來的只有扭曲的影子.
漣漪的湖面 照出來的只有破碎的影子.
我們的心 好比這鏡子.
雜念干擾下 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扭曲的世界. 只有在安寧地 我們才能看到這個世界的本質.
子輩初則“性光”,轉念則識,識起而光杳無可覓,非無光也,光已為識矣。
====
我們開始練功的時候,精神是有的. 不過這個精神 不太安份.不守家. 整天在外遊盪. 精神在家就是性光.
出外遊盪就是識光.
識不斷,則神不生;心不空,則丹不結。心凈則丹,心空即葯。不著一物,是名心凈,不留一物,是名心空。空見為空,空猶末空,空忘其空,斯名真空。
=====
不著一物,是名心凈
不留一物,是名心空
空見為空,空猶末空
空忘其空,斯名真空。
空見為空是在入靜中,還在考慮靜沒靜的狀況.
真空狀態下是沒這種想法的.
這個可以如此分辨:
練功中覺得很靜----有這個"覺"就表示這個人還沒入真空. 真空狀態下 只有一片安寧,沒有這種"覺"
三十一:坎離交媾
凡漏泄精神,動而交物者,皆離也。凡收轉神識,靜而中涵者,皆坎也。七竅之外走者為離,七竅之內返者為坎。一陰主於逐色隨聲,一陽主於返聞收見。坎離即陰陽,陰陽即性命,性命即身心,身心即神照。一自斂息精神,不為境緣流轉,那是真交。而沉默趺坐時,又無論矣。
重點內容:
一:凡漏泄精神,動而交物者,皆離也.
=====
精神感與外物而 在外遊盪為"離"
二:凡收轉神識,靜而中涵者,皆坎也
=====
精神內守本位,靜中養神為"坎"
三:一自斂息精神,不為境緣流轉,那是真交。
=====
收斂精神,安守正念是真交.
三十二:周天
周天
周天非以氣作主,以心到為妙訣。若畢竟如何周天,是助長也,無心而守,無意而行。仰觀乎天,三百六十五度,刻刻變遷,而斗柄終古不動,吾心亦猶是也。心即璇璣,氣即眾星。吾身之氣,四肢百體,原是貫通,不要十分著力。於此鍛煉識神,斷除妄見,然後葯生,葯非有形之物,此性光也。而即先天之真氣,然必於大定後方見,並無采法,言采者大謬矣。見之既久,心地光明,自然心空漏盡,解脫塵海。若今日龍虎,明日水火,終成妄想。吾昔受火龍真人口訣如是,不知丹書所說更何如也。
一日有一周天,一刻有一周天,坎離交處,便是一周。我之交,即天之迴轉也。未能當下休歇,所以有交之時,即有不交之時。然天之迴旋也,未嘗少息。果能陰陽交泰,大地陽和,我之中宮正位,萬物一時暢遂,即丹經沐浴法也。非大周天而何 ? 此中火候,實實有大小不同,究竟無大小可別。到得工夫自然,不知坎離為何物,天地為何等,孰為交,孰為一周兩周,何處覓大小之別耶。總之一身旋運,雖見得極大亦小,若一迴旋,天地萬物,悉與之迴旋,即在方寸處,亦為極大。金丹火候,要歸自然。不自然,天地自還天地,萬物各歸萬物。欲強之使合,終不能合。即如天時亢旱,陰陽不和。乾坤未嘗一日不周,然終見得有多少不自然處。我能轉運陰陽,調適自然,一時雲蒸雨降,草木酣適,山河流暢,縱有乖戾,亦覺頓釋,此即大周天也。
問活子時其妙必認定正子時,似著相不著相.
不指明正子時從何識活子時.
即識得活子時確然又有一正子時.
是二是一,非正非活,總要人看得真,
一真則無不正,無不活矣。
見得不真,何者為正,何者為活耶。
即如活子時,是人所時時見得的。
畢竟到正子時,志氣清明,活子時愈覺發現。
人未識得活的明了,只向正的時候驗取,
則正者現前,活者無不神妙矣。
註解:
周天非以氣作主,以心到為妙訣。
===
心為主,氣為奴.
心為氣奴,百般受辱.
真心當家做主,正氣.
若畢竟如何周天,是助長也,無心而守,無意而行。仰觀乎天,三百六十五度,刻刻變遷,
而斗柄終古不動,吾心亦猶是也。心即璇璣,氣即眾星。
=====
運轉周天如同,天上日月星辰運轉一樣.
天上星星 周而復始的運轉著.
而北斗星的位置卻是恆古不變.
我們的心就象這個北斗星,真氣如同周圍散落的星星.
心指北斗而 真氣跟著心轉.
璇璣者,何也?傳曰,璇者,還也,璣者,幾也,微也,其變微微,而所動者大,謂之璇璣。是故璇璣謂之北極。
璇:北斗七星的第二星 .如:璇柄(北斗七星的斗柄);璇星(星名。北斗第二星);璇樞(琁樞。星名。北斗第一星為樞,第二星為璇。泛指北斗星;又比喻樞紐,關鍵)
璣:文仰陟天璣。——《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
又如:璣璇(北斗七星中的星名。璇是其中第二星,璣是其中第三星,今稱“天璣”,合稱“璇璣”);璣衡(星名。指北斗七星中的天璣與玉衡。也用以稱觀測天文的儀器)
璇璣:
古時一種天文儀器,渾天儀
妙盡璇機之正。——《後漢書·張衡傳》
古代稱北斗星的第一星至第四星
吾身之氣,四肢百體,原是貫通,不要十分著力。於此鍛煉識神,斷除妄見,然後葯生,葯非有形之物,此性光也。
========
我們身上的真氣 原本都是貫通的。不用著迷與貫通氣脈.
通過周天 鍛煉識神,讓我們專一起來,才是真.
通過鍛煉周天,精神凝固了起來 這就是藥物.
而即先天之真氣,然必於大定後方見,並無采法,言采者大謬矣。見之既久,心地光明,自然心空漏盡,解脫塵海。若今日龍虎,明日水火,終成妄想。吾昔受火龍真人口訣如是,不知丹書所說更何如也。
========
先天真氣,入定后就能感悟到.
金華里是很反感 采法.
這樣那樣的 采法 如同竹籃子 撈月亮.
撈到頭一場空.
一日有一周天,一刻有一周天,坎離交處,便是一周。我之交,即天之迴轉也。未能當下休歇,所以有交之時,即有不交之時。然天之迴旋也,未嘗少息。果能陰陽交泰,大地陽和,我之中宮正位,萬物一時暢遂,即丹經沐浴法也。非大周天而何 ? 此中火候,實實有大小不同,究竟無大小可別。到得工夫自然,不知坎離為何物,天地為何等,孰為交,孰為一周兩周,何處覓大小之別耶。總之一身旋運,雖見得極大亦小,若一迴旋,天地萬物,悉與之迴旋,即在方寸處,亦為極大。金丹火候,要歸自然。不自然,天地自還天地,萬物各歸萬物。欲強之使合,終不能合。即如天時亢旱,陰陽不和。乾坤未嘗一日不周,然終見得有多少不自然處。我能轉運陰陽,調適自然,一時雲蒸雨降,草木酣適,山河流暢,縱有乖戾,亦覺頓釋,此即大周天也。
======================
金華里 坎離交合為小周天,乾坤交融為大周天.
坎離交是 降離火 升坎水,取坎添離,乾坤歸正位之事.
乾坤交是 神氣相合,天入地中,乾坤交融凝結金丹之事.
金丹火候要歸自然.
強制交乾坤,註定要失敗的.
比如練功中,精神散而 內氣不足. 這個時候想搞個神氣相合 象是痴人說夢一樣. 精神凝而 內氣足的時候,精神微微一照,神氣既相合. 好比下雨.
晴天白日,天上無雲,烈日高照. 這個時候想要雨,那是不可能的. 天上黑雲密布,這個時候風一吹,雲層相交 就有雨水降下.
要想大周天,先調節自己,為神氣交融準備自然條件. 凝固的精神 充足的內氣 準備好了.
"正子時"古代時間上來講:
11點到1點為 子時.
12點整 為正子時.
正子時,志氣清明,活子時愈覺發現.
===
這是練功中分辨正子時和活子時的主要依據. 活子時的時候先天真氣出動,愈覺發現.
正子時的時候,志氣清明. 只向正的時候驗取,則正者現前,活者無不神妙矣。
=====
活子時為 我們進入狀態的時候.
正子時為 狀態最好的時候.
這個時候取驗證是最好的時機. 在古代子時為老鼠出動的時機. 我拿老鼠打個比喻.
活子時為 老鼠剛出動的時候,警惕性強,一有驚動 就跑回洞 不太好抓.
正子時為,老屬已經完全出洞,這個時候抓老鼠 一抓一個準.
總要人看得真,
一真則無不正,無不活矣。
===
要把握好子時. 就得精神集中點,看好了時機. 老鼠出動了貓還在打盹 就沒戲了.
三十三:勸世歌
勸世歌
吾因度世丹中熱,不惜婆心並饒舌。世尊亦為大因緣,直指生死真可惜。
老君也患有吾身,傳示穀神人不識。吾今略說尋真路:黃中通理載大易,
正位居體是玄關。子午中間堪定息,光回祖竅萬神安。葯產川源一氣出,
透幕變化有金光。一輪紅曰常赫赫,世人錯認坎離精。搬運心腎成間隔,
如何人道合天心。天若符合道自合,放下萬緣毫不起。此是先天真無極,
太虛穆穆朕兆捐。性命關頭忘意識,意識忘后見本真。水清珠現玄難測,
無始煩障一旦空。玉京降下九龍冊,步雲漢今登天關,掌雷霆兮驅霹靂。
凝神定息是初機,退藏密地為常寂
註解:
葯產川源一氣出
===
產葯川源處,只在西南認本鄉
坤宮乃產葯川源,陰陽交媾之處。重陽注曰:坤宮乃人身中黃庭是也,即心下腎上,肝西肺東,內腎之前,臍輪之後,中虛之竅,真氣發生之所。
黃中通理載大易,正位居體是玄關。
===
:《周易·坤》:“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心居正位,不拘束與偏見,可通達真理.
心明道理者 通達與世間之道.明"道"者事業自然發達.
元神居天心正位 既為玄關.
世人錯認坎離精。搬運心腎成間隔.
=====
坎離交是 降心火 升坎水之事.
說簡單就是 靜心 養身之事.
若是有人不靜心保養身體,
忙著 降心液 硬提坎水 其不成間隔?
如何人道合天心。天若符合道自合,放下萬緣毫不起。此是先天真無極
=====
放下萬緣,人心就歸天心,道即在眼前.
三十四:度張珍奴二詞
吾昔度張珍奴二詞,皆有大道。子后午前非時也,坎離耳。定息者,息息歸根,中黃也。坐者,心不動也。夾脊者,非背上輪子,乃直透玉京大路也。雙關者,此處有難言者。地雷震動山頭雨者,真氣生也。黃芽出土者,葯生也。小小二段,已盡修行大路,明此可不惑人言。
註解:
珍奴,吳興(今浙江省)妓。
作品:
失調名
逢師許多時,不說些兒個。及至如今悶損我。
詩一首
逢師許多時,不說些兒個。
及至如今悶,損我援筆末。
呂祖有詞《步蟾宮》:“
坎離坤兌逢子午。
須認取自家根祖
地雷震動山雨
待洗濯黃芽出土
捉得金精牢閉錮
煉甲庚要生龍虎。
待他問汝甚人傳。
但說道先生姓呂。。”參考《呂祖全書、吳興妓館
呂祖女弟子張珍奴,脫籍后,避地密修,愈二年即屍解
煉甲庚要生龍虎:
庚西方,金也、情也、虎也。甲東方,木也、性也、龍也。言人之情,好於
馳騁,見物即逐,如虎昌狂,故每傷於性。性被情迷,不能為主,如龍奔騰,故二
物間膈。大修行人,制之不難。遇此時正好下手施功,須仗黃婆媒合,旋斗柄之機,
一息之間即得金木歸併,情性合一,龍虎入鼎,心虛湛然,此所以定庚甲也。丹家
妙用,宜乎生甲生庚,學者不可不知也。--(混然子)
坎離坤兌逢子午
====
此為坎離交合乾坤歸位之事.
也就是定心養身 返回先天身之事.
須認取自家根祖
=====
自家根祖無非元神而已.
定息者,息息歸根,中黃也。坐者,心不動也。夾脊者,非背上輪子,乃直透玉京大路也。
地雷震動山雨,待洗濯黃芽出土
=====
地雷震動山頭雨者,真氣生也。黃芽出土者,葯生也。
三十五:一日不行,一日即鬼
昔夫子與顏子登泰山頂,望吳門白馬,顏子見為疋練,夫子急掩其目,恐其太用眼力,神光走落,回光可不勉哉!
回光在純心行去,只將真息凝照於中宮,久之自然通靈達變也。總是心靜照定為基,心忘氣凝為效,氣息心空為丹成,心氣渾一為溫養,明心見性為了道。子輩各宜勉力行去,錯過光陰可惜也。一日不行,一日即鬼也。一息行此,一息真仙也。勉之!勉之!
註解:
疋練:一匹白絹。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四》:“坑水潰而為瀑,懸崖三級下,深可十五六丈,但水細如絡絲,不如疋練也。”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八》:“峽中西望,重峰罨映,最高一峰當其後,有雪痕一派,獨高垂如疋練界青山。”
昔夫子與顏子登泰山頂,望吳門白馬,顏子見為疋練,夫子急掩其目,恐其太用眼力,神光走落,回光可不勉哉!
======
孔子與顏回 去爬泰山.
顏回說:看到山下有白馬 如同白色絲綢一樣.
孔子急忙 遮住他的眼睛,怕多用太多眼力.
意思是讓我們在生活中 盡量避免走漏精神的事情.
好多人喜歡做一些自尋煩惱的事情.這些是要避免的.
重點內容:
一:
真息凝照於中宮.
===
真息既是正念. 中宮為中正之位. 也就是 保持正念與正位 不動.
二:
心靜照定為基 心忘氣凝為效 氣息心空為丹
三:
心氣渾一為溫養 明心見性為了道
四:
一日不行,一日即鬼也。一息行此,一息真仙
太 乙 金 華 宗 旨
自然曰道,道無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性命不可見,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見,寄之兩目。
這幾句是 金華宗旨 最大的總結。包含了金華宗旨的整體思考路線。
大家可以 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理解。看金華會有一種感悟,每個不同修鍊階段看這文章都會有不同的想法。
道是自然的,沒有具體的名相。只能靠我們的精神來領悟。
性命不可見,寄之天光。
===
天光,其實可以理解為性光,是智慧之光。
由此可以看見性命。天光不可見,寄之兩目。
===
這是金華宗旨里具體使用的方法。從眼睛這個角度出發 想辦法看到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