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痣藪鶥
分佈於台灣省的雜食性鳥類
黃痣藪鶥(學名:Liocichla steerii)因胸羽呈黃色而得名,僅分佈於台灣境內,是中國鳥類特有種。由於主要棲息活動於樹林底層,經常飛抵林緣山坡地的番薯園活動覓食,因而它們又被生動地稱為“番薯鳥”(番薯即地瓜或白薯,在台灣被稱為番薯)。
學名說明,Liocichla希臘文為「鶇」的一種。steerii 指美國鳥類學家 J.B.Steere。
黃痣藪鶥
大小量度:體重♂28~34g,♀27~38g;嘴峰♂12.5~14.5mm,♀12.4~14.5mm;翼長♂73~78mm,♀72~77mm;尾長♂83~92mm,♀77~85mm;跗蹠♂29~32.5mm,♀29~31mm。(註:♂雄性;♀雌性)
黃痣藪鶥棲息於海拔1200~2600米處的闊葉樹林和針闊混交林,常在灌叢下層活動,或在藤蔓上跳躍,亦常見於森林旁、長著雜草的開闊地或雜草叢生的山溝中。
該鳥性情穩重,不怕人,可容人近至咫尺。每日清晨曙光初露,它們便開始鳴叫。其活動地點常處於兩種不同植被的交界帶,停留的位置有85%是低於2米的中、下層植被或濃密的草叢中。因其常出現在草叢中,故而被稱為“藪”鳥。傍晚到天黑前,它們便減少活動,尋找合適的棲所過夜。
黃痣藪鶥是雜食性鳥類,食物範圍十分廣泛,從植物果實、昆蟲、其他無脊椎動物到人類丟失的各種食物殘渣,都可能成為它們的美餐。尤其是在冬季,由於自然界中的食物來源逐漸減少,遊客丟棄的食物反而成為其主要的食物來源。其取食行為因食物質地和大小的不同而異,一般直接取食質地較柔軟的食物,如漿果、毛蟲或蛋糕;對於較大的食物,如蚯蚓,它們會藉助樹枝或枝條,先將其摔昏或摔死,再用爪踩住,然後從頭部開始分塊依次啄食,或將喙伸入昆蟲體腔內將內臟拖出啄食;如果食物過大,它們會先將食物拖到隱秘處,再用爪按住,慢慢地撕裂吃掉;它們也在飛行時捕食飛蟲。因食物範圍很廣,黃痣藪鶥對森林砍伐后的新環境也能適應。
僅分佈於台灣境內。
黃痣藪鶥
黃痣藪鶥在打鬥前常出現對峙行為,對峙的姿勢是雙翅朝下,身體向前傾,脖子向上伸,冠羽豎起,身體向前傾斜鞠躬,然後雌雄配偶輪流從彼此身上躍過,此時對方也做同樣的動作,直到一方轉過身來,或雙方各自離去為止。真正打鬥時,它們會用喙、翅和腳直接攻擊對方。
由於遊客多、干擾大,生活在旅遊區內的黃痣藪鶥通常選擇位置較高且非常隱蔽的地方築巢,甚至有人在高達14米高的台灣杉枝條或12米高的竹子上發現過它們的巢。在台灣中部中高海拔地區,因遊客少、干擾小,它們常築巢於林道旁濃密的草叢中。
黃痣藪鶥的巢呈碗狀,一般分為內外兩層。內層的巢材較柔軟細嫩,以禾本科植物的花穗柄最為常見;外層的巢材則比較粗糙,由竹葉、樹皮、樹葉、樹根和草葉片等構成。巢高70~85毫米,外徑120~150毫米,深40~55毫米,內徑50~70毫米。每窩產2~3枚卵,呈淡綠色,綴以暗紅色或褐色斑紋。卵平均大小為18.5×25.0毫米,重3.8克左右。
雌雄黃痣藪鶥共同承擔築巢、孵卵、育雛和清潔巢等的工作。在孵卵和育雛期間,夜間的工作由雌鳥單獨承擔,白天時雌雄鳥輪流替換。可見雌鳥在繁殖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球種群未量化,但被描述為常見物種(del Hoyoet al. 2007)。台灣的黃痣藪鶥估計有10,000~100,000繁殖對(Brazil 2009)。由於棲息地的持續破壞和碎片化,該鳥種群可能處於下降狀態。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2年評估。
1873年,美國學者史蒂瑞(Joseph Steere,1842-1940)博士在台灣歷時半年的採集中首次發現了黃痣藪鶥,並將採得的一些標本交給當時已成為台灣鳥類學權威的英國人斯文豪(Robert Swinhoe)鑒定。斯文豪發現其中一隻標本為新種,1877年將其發表在英國鳥類學雜誌“Ibis”上,定名為Liocichla steerii,其種加詞“steerii”就是為了紀念史蒂瑞對該種發現所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