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鑼鼓
中國西南地區的民俗文化活動
大鑼鼓為中國西南地區部分城市和廣東惠來縣春節期間供遊行表演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除在本村表演外,還有進縣城或到鄰村穿街走巷表演,以示和睦親鄰。一隊大鑼鼓的組成可多達上百人,頭尾可擺1~2華里。前有大旗招展,後有鑼鼓鏗鏘,絲竹悠揚。
大鑼鼓別名潮州大鑼鼓潮州大鑼鼓是廣東潮汕地區傳統音樂中的一種,是一種由鑼鼓樂與管弦樂組合而成的演奏形式,由歷代相沿的鼓吹樂類演變而成,是潮汕地區最具群眾性的樂種之一,屬於潮州音樂中的廣場舞,於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在大鑼鼓演出時,隊前用一根青竹掛一幅紅幡,上帖金字“國泰民安”。接著是大旗隊,肩扛大旗,一隊數十人,多者上百人、徐徐前進。50年代以前多是男青年扛旗,以後多用女青年,身著時裝。80年代開始穿皮鞋、西裝短裙,戴烏晶眼鏡,肩扛約3米長的鑲邊錦旗,上帖四字組成的吉祥語。接著是以24面大鑼(有的多至32面),8付深鈸,10隻海螺為主的樂隊。隊員身穿同一式樣的顏色的服裝,頭扎英雄巾。接著又是擔炮囊與挑花籃的男女兒童,都作古裝小生、花旦化妝。用竹片纏紅綢的扁擔,擔起來搖搖晃晃,悠悠顫顫煞是優雅。最後是大鼓亭,後跟嗩吶隊及八音班,演員全部穿長衫戴禮帽,邊行邊演奏潮州音樂。
潮州大鑼鼓源於古中原文化。在唐代,有一種以打擊樂為主的鼓吹樂,常在廟堂祭祀、迎神賽會或節日歡慶活動中使用。潮汕人的先祖從古中原南遷而來,帶來了這種氣勢恢宏的廣場藝術,並在宋代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潮州大鑼鼓。
唐憲宗時,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在潮州祭神文章中已有吹擊管鼓的記述,說明那時已有鼓吹樂的存在。明宣德七年(1432)手抄演齣劇本《劉希必金釵記》中有“三棒鼓”和“得勝鼓”的鑼鼓字譜記錄。嘉靖丙寅年(1566)刊行的《荔鏡記》“睇燈”場中,對潮州元宵佳節的描述有“鼓樂吹唱”、“滿街鑼鼓鬧喧天”的詞句。明清時期,潮州戲曲活動鼎盛,音樂也隨之發展,鑼鼓樂在舞台和民間已十分流行。每逢節日慶典,大鑼鼓班便列隊遊行,穿街走巷,或集中廣場台榭,進行演奏比賽,並成為潮州民間習俗。
潮州大鑼鼓傳統曲目共有十八大套,分別是: 《拋網捕魚》、 《陳春生 告官》、 《復中興》、 《薛丁山三休樊梨花》、 《薛剛祭墳》、 《十八寡婦征西番》、 《秦瓊倒銅旗》、 《六國封相》、 《黃飛虎反歌》、 《綠袍相擲釵》、 《關公過三關》、 《岳飛大戰牛頭山》、 《十仙蟠桃會》、 《天官賜福》、 《洪邁追舟》、 《八仙慶壽》、《雙咬鵝》和《鬧雞》。
大鑼鼓
《拋網捕魚》 該曲由西秦戲《二度梅》某些場面的唱腔和牌子曲組成,全曲內容按劇情分為三個自然段落。第一段描寫梅良玉、陳春生投江自殺;第二段描寫陳春生被漁婆母女解救,留宿於漁家的經歷;第三段描寫陳春生被漁婆招為快婿並擇吉成親。
《陳春生告官》 該曲也是由西秦戲《二度梅》某些場面的唱腔和牌子曲組成。內容描寫陳春生被漁家母女救后招為快婿,漁女被知府公子搶去,陳春生寫狀告官,經過——番周折,最後一家團圓的故事。
《薛剛祭墳》 該曲描寫的是唐代名將薛門這后薛剛因大鬧花燈,驚倒皇帝,踏死太子,致累一家三百六十餘口被戮埋於鐵丘墳;薛剛與妻子夜祭鐵丘墳,被武三思追殺,兩人戰敗逃走衝散;鑾英產下一男,取名薛葵,帶子避難的情景。
鼎盛時,全縣有過200多班,一直傳到1987年,形式未改,但大旗與人的裝扮,有了更新。春節期間或隆重節日,多班彙集縣城或各圩鎮表演,附近村莊群眾都進城觀看,萬人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