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地質

亞洲地質

亞洲大陸是一個拼合的大陸,既包括歐亞古陸的主要部分,又囊括了岡瓦納古陸分解出來的某些陸塊。至少有4個大的發展階段:①前呂梁運動階段,包括太古宙及元古代,時限約18億年以前;②呂梁-晉寧運動階段,包括中、晚元古代,時限18~8億年;③晉寧-印支運動階段,震旦紀-中三疊世,時限約8~2億年;④印支運動后階段,晚三疊世至今。

詳細介紹


亞洲大陸至少由6個大、中型地台和4條夾持於其間的構造活動帶(巨型褶皺帶)組成(見圖)。6個地台是西伯利亞地台、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阿拉伯地台、印度地台和揚子地台。有人認為,在北冰洋一帶還存在一個“極北地台”。 4條構造活動帶為北極構造活動帶、烏拉爾-蒙古構造活動帶、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活動帶和環太平洋構造活動帶。另外還有秦嶺-祁連-崑崙構造活動帶。在這些構造活動帶內部,夾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陸塊。
亞洲大陸最大的一個地台,西南大致以鄂畢河-薩彥嶺為界與烏拉爾-蒙古褶皺帶相鄰,東部在勒拿河以東與上揚斯克中生代褶皺帶毗連。地台固結的時代約在19~20億年以前。基底由太古宇和下元古界組成。太古宇主要出露在阿爾丹和阿納巴爾等地,是一套由麻粒岩角閃岩結晶片岩和混合岩-花崗岩組成的變質雜岩系,伴以斜長花崗岩和紫蘇花崗岩,有兩組主要的同位素年齡:34~30億年,25~23億年。下元古界為不同程度變質的火山-沉積岩系,貫以卡累利阿旋迴和貝加爾旋迴的基性-酸性侵入岩。中、上元古界及古生界構成地台的蓋層,中、上元古界多為穩定類型或過渡類型沉積,下古生界為典型陸表海型沉積,泥盆系-下石炭統為海陸交互相地層,中石炭世以後以陸相沉積為主,二疊紀-三疊紀有大面積暗色岩噴發。
一個經晉寧運動而固結的地台,南界包括西昆崙山北坡和阿爾金山西北麓,北界達中天山隆起帶(見中國地質)。地殼表層為 3層結構:①前震旦紀基底,包括上太古界麻粒岩、片麻岩混合岩,下元古界片麻岩、斜長角閃岩、混合岩、大理岩、結晶片岩系,以及中、上元古界淺變質碎屑岩碳酸鹽岩火山岩系;②震旦系-古生界蓋層,主要為穩定類型海相沉積,震旦系發育有 3期冰成沉積;③中新生代以陸相為主的盆地類型沉積,大部分地區缺失三疊系
塔里木地台包括5個二級構造單元:柯坪斷隆,庫魯克塔格斷隆,鐵克里克斷隆,阿爾金斷隆和塔里木台坳。前 4個構造單元展佈於地台邊緣,塔里木台拗規模最大,廣泛分佈有新生代地層,內部可劃分為若干次一級的隆起帶和拗陷帶。地球物理資料表明,塔里木台拗地殼厚度50~56公里,一般邊緣厚,中央薄。
塔里木地台石油天然氣資源潛力很大,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勘查工作已經證實,塔北沙雅隆起、滿加爾拗陷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中朝地台
包括賀蘭山以東的華北、東北南部、渤海北黃海和朝鮮北部廣大地區,西界可能包含巴丹吉林沙漠,北與烏拉爾-蒙古褶皺帶東段相鄰,南與秦嶺褶皺帶相接,東南部與揚子地台相接。這是一個地質歷史上活動性較大的地台,特別是中生代以來遭受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的強烈影響,形成了複雜的構造格局,產生了強烈的板內形變。地殼厚度西厚東薄,太行山以西約38~48公里,太行山以東平均34~36公里,渤海、黃海約30~32公里。
中朝地台經歷了4個大的演化階段,形成4層結構。前呂梁運動階段經歷了多次構造-熱事件和地殼的裂解與形變,形成幾套變質雜岩系和若干條綠岩帶,呂梁運動形成地台的統一基底。最老的岩層出露於地台北緣,冀東遷西群測得年齡為36.5~37.2億年。呂梁-晉寧運動階段形成一套頗具特色的裂陷槽型沉積,構成地台的第二個結構層。以中國薊縣剖面為代表,主要是富含疊層石和微古植物化石的鎂質碳酸鹽建造和砂頁岩建造,厚數千到萬餘米。晉寧-印支運動階段(震旦紀-中三疊世)主要表現為地殼的整體降升和沉降,形成第三個結構層即地台蓋層。普遍缺失晚奧陶世-早石炭世沉積,除遼東半島皖北等地區外,大部分地區缺失震旦系。寒武系-中奧陶統為標準的陸表海穩定類型沉積,中石炭統-中三疊統為富含煤系的海陸交互相地層。印支運動后階段(晚三疊世-第四紀)受強烈的燕山運動喜馬拉雅運動的影響,產生一系列北北東向的隆起帶、沉降帶,形成強烈的板內變形和岩漿活動,堆積了巨厚的坳陷盆地及裂谷盆地型沉積,形成了現今的構造格局。
阿拉伯地台
主體為阿拉伯半島,西南以紅海裂谷為界與非洲地台相隔,東北與特提斯-喜馬拉雅褶皺帶相連。這是一個由岡瓦納古陸分裂出來、經遠程漂移而拼貼於歐亞古陸的外來地塊,地質歷史上活動性較弱,構造比較簡單,地殼表層主要由 3個結構層組成:前寒武紀主要經歷了10億年及7~6億年兩期構造-熱事件,形成一套中低級變質的火山-沉積岩系;古生界主要出露於地台的東北邊緣,為陸相、濱海相併向東北逐步過渡為海相地層;侏羅系-第三系,特別是第三係為重要的含油岩系,在地台內部為斷陷盆地型堆積,在東北邊緣為海相沉積,構成地台向扎格羅斯海槽的過渡帶。
地台最老的岩漿活動發生在晚元古代,可以劃分3個構造岩漿活動期,年代分別為10~8.5億年、7億年、5.7億年,以中酸性侵入岩及基性、中基性噴發岩為主。古生代至中生代岩漿活動微弱,地台邊緣偶見火山噴發岩。中生代末到新生代主要為陸上火山噴發,西部分佈有白堊紀-第三紀暗色岩和第四紀玄武岩
包括整個中南半島及其鄰近地區,北界大致在中國西藏雅魯藏布江及印度河谷地,西界在蘇萊曼山前帶與印度河之間,東界大致位於那加山-阿拉干山。它也是由岡瓦納古陸分裂出來的一個外來地塊,地殼厚度30公里左右,喜馬拉雅地區50公里左右。
印度地台是地球最古老的地台之一,受主要為北西向和北東向兩組斷裂的控制形成典型的棋盤格式構造格局,大體可以分為3個構造區。
地台南部為地盾區,廣泛出露太古宙和早、中元古代基底。太古宇大致以30億年為界分為兩套岩群:下部為深變質雜岩系,上部為伴以酸性侵入岩的淺變質岩群。地台南端出現大量片麻狀、混染狀紫蘇花崗岩,較老年齡達32億年,馬德拉斯紫蘇花崗岩全岩等時線年齡26億年。東高止地區分佈有著名的孔茲岩系(見孔茲岩),區域變質年齡26億年左右。上太古界-下元古界達瓦爾群為變質綠岩系。下、中元古界不整合於太古宇之上,主要為淺變質沉積岩或火山-沉積岩系,貫以同期花崗岩體。在地台中部、東南部分佈有晚元古代蓋層沉積,經歷了9~10億年及7億年兩次構造運動、岩漿活動及變質作用的影響。在斷陷盆地零星分佈古生代沉積,西北部覆以大面積晚白堊世-老第三紀德干暗色岩。
地台中部、西北部為印度河-恆河盆地,覆以大面積第四系,在蘇萊曼山、喜馬拉雅山、那加山-阿拉干山山前帶出露第三紀以磨拉石為主的沉積。
地台北部為喜馬拉雅構造帶,主要為古生代穩定類型海相沉積,上古生界多海陸交互相,石炭系-二疊系含冰海相沉積,在喜馬拉雅出露前寒武紀高、中級變質岩系,形成一系列逆沖斷裂和推覆構造,並有喜馬拉雅期、加里東期花崗岩類穿插其中。
揚子地台
北與秦嶺-大別褶皺系相連,西以青藏褶皺區為界,東南以“江南古陸”南緣斷裂帶與華南褶皺系相鄰,向東沒於南黃海(見中國地質)。這是一個經晉寧運動而形成的地台,具有3層結構。前震旦紀基底構成第一個結構層,由兩套變質岩群組成:晚太古代變質雜岩,以康定群崆嶺群為代表,崆嶺群中岩組底部和上部分別獲鋯石U-Pb一致曲線年齡為 28.55±0.15億年和24.32±0.28億年;中晚元古代以昆陽群四堡群板溪群為代表的淺變質沉積岩及火山-沉積岩系,被四堡期、晉寧期花崗岩類所貫入。第二個結構層為震旦紀-古生代沉積蓋層,為典型的穩定類型沉積,大部分為海相地層,下震旦統、下泥盆統及上二疊統出現陸相沉積,晚二疊世有大面積玄武岩噴發。第三個結構層為中新生代內陸盆地和斷陷盆地型沉積,以四川盆地為代表,上三疊統-下侏羅統為含煤砂頁岩建造,中侏羅統-白堊系多磨拉石和紅色碎屑岩建造,第三系主要為斷陷盆地型含膏鹽的紅色岩系。
北極構造活動帶
又稱北極褶皺帶。是一條時代可能屬於元古宙的造山帶,包括泰梅爾褶皺系和新西伯利亞-楚科奇褶皺系,介於“極北地台”與西伯利亞地台、科雷馬地塊及奧莫隆地塊之間,東部與環太平洋構造帶疊加。該構造帶主要由下元古界優地槽型(東區)及冒地槽型(西區)沉積組成,上元古界為過渡型沉積。
烏拉爾-蒙古構造活動帶
又稱烏拉爾-蒙古褶皺帶。是橫亘亞洲大陸中部的一條寬廣的複雜褶皺帶,它夾持於俄羅斯地台、西伯利亞地台與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之間,並構成這些地台的邊緣地殼增生帶。構造帶的主體由幾條元古宙及古生代地層的褶皺系和構造岩漿岩帶組成,發育一系列弧形斷裂帶和元古宙-古生代蛇綠岩帶,包卷有若干中、小型陸塊。可以劃分為3個帶:北帶是一個加里東褶皺系,主要由元古宙-早古生代褶皺岩系和同期花崗岩帶、超基性岩帶組成,其上覆泥盆紀過渡類型地層以及石炭二疊紀及中新生代內陸盆地及火山盆地型沉積。中帶為華力西褶皺系,主要由志留紀-早石炭世褶皺系及華力西期花崗岩帶、基性、超基性岩帶組成,中石炭世開始漸變為內陸盆地型沉積。南帶為加里東褶皺系,出露於中朝地台北緣、哈薩克西南緣及天山婆羅科努山,與北帶遙相對應,但規模遠小於北帶。
秦嶺-祁連-崑崙構造活動帶
又稱秦嶺-祁連-崑崙褶皺帶。是介於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和青藏-滇西褶皺區、揚子地台之間的一條陸間增生褶皺帶(見中國地質)。主體由一系列古生代為主的褶皺系、逆沖斷裂帶、走滑斷裂帶及蛇綠岩帶組成,有大量古生代為主的花崗岩類和基性、超基性岩類的岩體、岩帶貫穿其中。祁連山為加里東褶皺系,北祁連發育有典型的寒武紀-奧陶紀蛇綠混雜岩和藍閃石片岩帶。昆崙山是一個經歷多期構造變動的華力西期褶皺系,在西崑崙北緣、東崑崙中帶及東崑崙南緣發育有3條蛇綠岩帶,前二者屬早石炭世,後者為晚二疊世-中三疊世。秦嶺為複合型造山帶,以商丹斷裂帶為界,北秦嶺為加里東褶皺系,以大規模推覆構造為特徵,南秦嶺為印支期褶皺系,以多層次滑脫構造為特徵。
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活動帶
又稱特提斯-喜馬拉雅褶皺帶。是中生代以來發展起來的一條巨型褶皺帶,是阿拉伯板塊、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之間的碰撞造山帶。本區大體經歷了前晉寧期、晉寧-印支期及印支期后3個發展階段,形成3大套性質不同的建造序列。主要由一系列中生代、新生代褶皺系、推覆構造群、蛇綠混雜帶和構造岩漿岩帶組成,在某些地區出現大型陸塊與地槽褶皺帶相間列的構造格局。褶皺系、構造岩漿岩帶和基性、超基性岩帶或蛇綠混雜岩帶自北而南時代逐漸變新,聯繫古生物群落、沉積建造的差異和古地磁方面的證據,反映了這個區域地體拼貼和歐亞大陸南緣地殼不斷增生的歷史。
環太平洋構造活動帶
又稱環太平洋褶皺帶。是中生代以來在不同構造單元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條巨型褶皺帶,亞洲東部是環太平洋構造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的產物(見環太平洋地質)。自大陸向太平洋方向可以劃分為 3個帶:①西帶為大陸邊緣帶,由幾條北北東向的隆起帶、沉降帶和相輔而行的一些大型斷裂帶組成。在隆起帶發育有一系列中生代的構造岩漿岩帶,在沉降帶充填以巨厚的晚白堊世到第四紀沉積。②中帶為邊緣海盆帶,為一系列呈北北東向展布的弧后盆地,主要充填以第三紀、第四紀沉積,日本海南海屬弧后拉張盆地,局部已出現洋殼。③東帶為西太平洋的島弧帶,以第三紀褶皺、斷裂為主,以廣泛出現島弧型火山-深成岩帶為特徵,並普遍分佈有現代火山。島弧帶以外大部地區為海溝,代表現代的俯衝帶。海溝、島弧帶和邊緣海盆共同構成亞洲大陸環太平洋帶現代的溝弧盆系。
礦產資源
亞洲大陸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受地質條件的制約,在不同的地區分佈有不同的礦產。
中東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西西伯利亞以及濱太平洋帶及其鄰近海域,貯藏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已發現若干大、中型油氣田,特別是中東地區分佈有世界最大的一些油田。這些油田的生、儲油層大部分為中新生界,部分為古生界或更老的岩層。
在幾個地台區,特徵性礦產有早前寒武系中的鐵、銅、金等,晚前寒武紀岩層中的磷、鐵、銅、金,以及古生代蓋層中的煤、鋁土礦、錳及有色、稀有金屬和鹽類等。在西伯利亞、中朝、揚子等地台,尚有與後期深成作用有關的金剛石。在一些中新生代盆地有煤、砂岩銅礦、鹽類等。
在烏拉爾-蒙古褶皺帶,除中新生代盆地中的石油、天然氣、煤等沉積礦產外,還有與不同時代侵入岩、火山岩有關的銅、鉛、鋅、金、鎢、錫、鉬、鈾等礦產,部分地區有與基性、超基性岩有關的銅鎳礦床及鉻鐵礦床。
在秦嶺-祁連-崑崙褶皺帶,特徵性礦產是前寒武系中的鐵、金、鉛、鋅、銅礦,以及與古生代、中生代岩漿活動有關的鉬、鉛、鋅、金、鉻等礦產。
特提斯-喜馬拉雅褶皺帶主要是與中生代岩漿活動有關的鉻、銅、鉛、鋅、金、稀有金屬等礦產。
環太平洋褶皺帶主要是與中新生代岩漿活動有關的銅、鉛、鋅、金、鐵、鎢、錫、鉬等礦產,中國南嶺的鎢、錫及馬來半島錫礦久負盛名,菲律賓等地產鉻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