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湯圓

用糯米粉和豬肉餡做成的圓形食品

肉湯圓是用糯米粉和豬肉餡做成的圓形食品,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點,屬於傳統節日食品。肉湯圓作為湯圓的一種,即裡面的餡為肉製作的一種湯圓。

元宵節的主要吃食是元宵。在南方,元宵也叫“湯圓”、“圓子”。據說元宵象徵合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萬事如意。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

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歷史


肉湯圓
肉湯圓
肉湯圓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與北方人不同,寧波人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
另一種傳說,1912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做了大總統,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一天到晚提心弔膽的。因為“元”和“袁”、“宵”與“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袁世凱就下令把元宵改為湯圓。這便是傳說中湯圓名稱的來歷。

製作方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速凍肉湯圓10個
清水適量
蔥花少許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取出冷凍肉湯圓,無需解凍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鍋中燒開水,放入湯圓,用漏勺來回撥幾下,防止粘鍋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蓋上蓋子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大火煮開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然後暄2次涼水,可讓內餡快速成熟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然後再煮1~2分鐘,壓一下能迅速飄起就OK了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關火,用漏勺撈出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裝入碗中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軟糯光滑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皮簿餡足,鮮美多汁,真的超級好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豬肉200克
糯米團250克
蚝油2湯勺
老抽1湯勺
白糖適量
胡椒粉適量
香蔥適量
白糖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手工剁好的肉糜里加入2勺蚝油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1勺老抽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適量白糖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攪拌均勻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先加入蔥白末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順時針攪拌均勻后加入蔥花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順時針攪拌均勻上勁即可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糯米粉注入開水拌成絮狀,開始揉,鍛煉手臂的機會來了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揉至成團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完全光滑狀態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全部準備好,我們開始包了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取一塊糯米團,搓一個洞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放上餡,用虎口收緊法操作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盡量搓圓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鍋里放水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鍋里放水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煮開後放入湯圓,用圓頭勺子將湯圓挪動下,以防沉底粘鍋
步驟十八
步驟十八
步驟十八
大火煮開后加些冷水,這樣湯圓不是破皮,同樣方法也適合煮水餃,湯圓全部浮起,加入適量鹽,雞粉即可出鍋。
步驟十九
步驟十九
步驟十九
成品圖
步驟二十
步驟二十
步驟二十
咬一口湯圓皮薄,軟糯餡鮮。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湯圓皮:
糯米粉300克
澄面100克
開水適量
餡料:
雞腿肉250克
肥膘肉100克
瘦肉150克
3克
白鬍椒粉2克
雞精少許
白糖少許
料酒15毫升
生粉適量
芝麻醬少許
熟芝麻少許
適量
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新鮮宰殺的雞,選用雞腿部分去骨剁成茸狀,肥膘肉和瘦肉剁碎;剁好肉混合,加鹽、白鬍椒、雞精、白糖、料酒、生粉,攪拌上筋;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雞剩下的部分用來熬湯,只需加一點蔥結和薑片,小火熬上一個半鐘頭;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做湯圓皮,先將澄面用開水燙熟,再加糯米粉用冷水攪勻揉成團;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取適量的麵糰在掌心搓圓,開窩,填入肉餡,再收口揉圓,個頭一般以荔枝大小為佳;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水燒開了下湯圓,煮上10分鐘就可以出鍋,加入熬好的雞湯,放一點點芝麻醬、熟芝麻、幾粒蔥花即可。

不宜食用者


糖尿病患者:元宵含糖量較高,患者若貪圖口福,可使血糖急劇升高,不僅會加重病情,還能誘發酮症酸中毒。潰瘍病患者: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對潰瘍面的刺激,嚴重者可誘發胃出血、胃穿孔等。
胃腸消化功能不良者: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導致胃痛、胃脹、噯氣、反酸甚至腹瀉。
急性胃腸炎患者:患者的胃腸道正處於充血、水腫狀態,病人應吃些米湯、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元宵會加重胃腸道負擔。
高燒患者:發熱時患者的胃腸道處於相對抑制狀態,因此應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則會加重病情。
高血壓、高血脂及痛風患者:這些病人食用元宵有加重病情的危險,因此少吃為宜。
久病初愈者:此時患者食慾雖有好轉,但消化功能仍然較弱,過量食用元宵不利於康復。
年老體弱者:這些人消化功能減退,牙齒脫落,特別是老人吞咽反射比較遲鈍,可能會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
嬰幼兒:小兒消化功能較弱,吞咽反射尚未發育完善,因此吃元宵時不能整個地吃,要分成1/4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一定要細嚼慢咽,以防不測。

習俗文化


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 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圓,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子,然後用肉塊壘於盤 中祭祖。肉湯圓亦稱“冬至丸”。冬至節食品。流行於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陽曆12月2日前後(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蘿蔔絲等作餡,包成團,稱作“冬至團”,並饋贈親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團圓的意思。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徵家庭和諧、吉祥,故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節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節丸”,潮汕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表示年雖還沒有過,但大家已加了一歲。孩子們最盼吃這碗甜丸,往往夜裡醒來都要問天亮了嗎?然而天好像要與孩子們開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節夜,啰啰長,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謠。其實,每年到了冬至這一天,夜的時間最長,冬至過後,才逐漸變短。昔時潮汕城鄉在冬至日還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備三牲祭祖和掃墓的習俗,冬至掃墓叫“過冬紙”。人去世未滿三年,後代掃墓應在清明節“過春紙”,以後才“過冬紙”。冬至掃墓,因為冬天少雨,陽光充足,在山野舉行祭祖較為方便,也藉此郊遊,起娛樂身心作用。

烹調方法


肉湯圓
肉湯圓
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實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釀、白糖、桂花煮食,風味獨特,宜於茲補。
南方人做“元宵”時,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將餡“包”好;北方人做“元宵”,先把餡捏成均勻的小球狀,放在鋪有干糯米粉的蘿筐里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適中。
“元宵”的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黃豆。煮“元宵”也有技巧:輕輕捏。下鍋前,用手輕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這樣煮出來的“元宵”,裡外易熟,軟滑可口。開水下。鍋內水開后,放入“元宵”,用勺背輕輕推開,讓“元宵”旋轉幾下,就不粘鍋底。文火煮。“元宵”入鍋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否則,“元宵”不斷翻動,受熱不均勻,外熟內硬不好吃。點冷水。“元宵”入鍋后,每開一次應點入適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態。開兩三次后,再煮一會兒,即可撈出食用。這樣煮出的“元宵”質軟不硬,香甜可口。
元宵除了煮食外,還有多種食法:
油炸“元宵”如果是生“元宵”,可將“元宵”先粘上雞蛋清,再放進鍋里炸。這樣炸出來的“元宵”有雞蛋香味。炸時要不斷翻動,以免炸得不透不勻。油炸“元宵”時,有時會發生“元宵”在油鍋里突然炸裂濺傷人的現象。如在“元宵”下鍋前用針在“元宵”上扎兩個小針眼,即可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另外,炸時要用小火溫油,這樣炸出的“元宵”香甜可口,皮酥里糯。
肉湯圓
肉湯圓
拔絲“元宵”將“元宵”炸好備用。用食油滑鍋底,放入白糖和適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糖稀,當糖稀冒大泡呈黃色時,放入炸好的“元宵”,與糖稀攪拌,迅速出鍋,趁熱食用,宛如金珠纏絲,別有情趣。
穿衣“元宵”將芝麻炒酥研末,放入熬稠糖糊的鍋中,再倒入炸好的“元宵”,滾粘均勻,出鍋上盤,逐個擺開,互不粘連,冷食、熱食皆宜。
蒸“元宵”將“元宵”擺入抹了一層油的恣盤或金屬盤裡,入鍋蒸熟,取出后撒上綿白糖即可。食之香糯可口,做法方便易行。
烤“元宵”將“元宵”擺入抹有底油的金屬盤內,連盤放進烤箱,烤至色呈金黃、熟透,取出裝盤,以綿白糖佐食,口味清香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