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學術的近代轉型

中國傳統學術的近代轉型

《中國傳統學術的近代轉型》是201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勇,謝維揚

該書是由上海大學歷史系暨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傳統學術的近代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這是由上海大學歷史系暨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傳統學術的近代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錄了來自上海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吉林大學南開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台灣輔仁大學、香港新亞研究所等歷史學界專家學者的論文共40多篇,圍繞中國傳統學術近代轉型的各種熱點和前沿問題,深入討論了傳統學術向近代轉型的原因、路徑及其表現、傳統史學的近代轉型、經學的近代轉型、古史辨派思想、近代著名學者的學術與思想、國學與中西學術的交流、清代學術思想等話題,內容頗豐,對傳統學術近代轉型的深入研究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作者簡介


陳勇,1964年生,師從著名歷史學家吳澤先生,1995年獲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近現代中國社會文化史”學術帶頭人。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學術史、史學史和中國古代經濟史的研究。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錢穆傳》(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唐代長江下游經濟發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國學宗師錢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國史綱要》(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等。在《史學理論研究》、《中國史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六十餘篇。
謝維揚,1947年生,師從著名歷史學家金景芳先生,1984年獲博士學位。曾任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史學研究所所長,上海大學歷史系主任。現任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先秦史研究,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周代家庭形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中國早期國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至高的哲理:千古奇書<周易>》(三聯書店1997年版)、《傳統與轉型:江西泰和農村宗族形態》(合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版)等,在《歷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中國人文學術的近代轉型——胡適傅斯年錢穆個案
“新”、“老”之爭與諸子學研究的現代轉型——以章太炎、胡適、梁啟超的諸子學研究為例
“民間”趨會與官方導向:晚清學術現代轉型中的路徑考察
雙刃劍:中國現代學術體制與學術自由之張力
中國邊疆研究的近代轉型:民國時期邊政學的興起
公羊學的復興與龔魏新學
廖平的經學看經學在近代的轉型
劉師培對康有為變法理論的經學駁難
留住經學:近代經學嬗變中的另類努力——以葉德輝為例
胡適的學術方法與章太炎古文經學
呂思勉學術體系中的經學問題
“六經皆史料”:“六經皆史”論的近代詮釋及其意義
民國時期儒學的近代化轉型與開新
傳統史學的近代轉型——以20世紀初年“史界革命”為中心
傳統史學的祛魅與返魅——論近代對傳統史學“科學化”改造中的一個疏失
《禹貢》半月刊對中國史學近代化的影響
試論史語所對內閣大庫檔案史科的整理及貢獻
晚清史書編纂體例從傳統到近代的轉變——以漢譯西史《萬國通鑒》和東史《支那通史》、《東洋史要》為中心
誰抄誰的:傳統歷史編纂觀念與現代知識觀念的衝突
“疑古”派的學術理路淺析
傳統學術背景下顧頡剛疑古辨偽學的產生
中國古史研究中近代史料學概念形成的基礎問題——對顧頡剛先生“層累”說的再思考
顧頡剛先生“層累說”的來源再研究
“層累”說之“默證”問題再討論
顧頡剛論《虞初小說》二女事之文獻分析——兼論現代民俗學之營建.
梁啟超“學術”觀念的儒學性格及其對實證主義學風的批判
道德教化在現代史學的角色——以柳詒徵及張其昀、陳訓慈治史方法的傳承關係為例
胡適國學研究的思想史意義
大段引文——陳援庵史學書寫形式的一項選擇
“同情的理解”略說——以陳寅恪賀麟為考察中心
現代學者陳寅恪與李思純交往述論
朱希祖與金毓黻
“用多元主義代替主觀主義”——傅斯年最後的思想遺囑
家學與師友因素的學術史意義——以錢穆與張舜徽為例
唐君毅先生的歷史形上學——論歷史發展之規律及其他歷史形上學問題
嚴耕望先生研究古代政治制度史之成績述評
何謂乾嘉學術:專門之學——鉤沉一條傳統學術分化的線索
晚清顏李學復興探因——以戴望與《顏氏學記》為中心的考察
錢穆“常州之學原本惠氏”說檢討
錢穆、余英時的章學誠學術思想研究及學術典範意義
國學與中西學術芻議
現代學術史上的《說儒》之爭述評
再談郭店簡《語叢四》8、9號簡與《莊子·肱篋》之關係及相關問題
青年呂思勉與《中國女偵探》的創作
衛聚賢長江三角洲考古的貢獻
傳統學術的嬗變與傳承——“中國傳統學術的近代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