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錢崗村的結果 展開
- 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下轄村
- 福建省東山縣下轄村
錢崗村
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下轄村
錢崗村,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沙溪峒中,村域面積3.878平方千米。
錢崗村三面環山,地勢相對較為平坦,總體上遺存了明代獨特的寨城格局,整體布局較為隨意,在局部建築群中呈現出廣府典型的梳式布局。村中傳統建築大多數為明清時所建,主要有牌坊、祠堂、門樓、更屋、書院等。其中,位於村落中部的廣裕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11月17日,錢崗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遊局公布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
錢崗村始建於宋末元初,有“未有從化,先有錢崗”之說。因錢姓人自南雄珠璣巷遷至此地,故名錢崗村。原錢崗地域是七個小山丘,名叫七星崗,譚、陳、冼、錢四姓人家最先在這裡建屋居住。元代時,陸秀夫的玄孫陸從興舉家從廣東省南雄縣珠璣巷遷到古番禺寧樂鄉(今從化區太平鎮錢崗村),在土名冼家邊建屋居住。姓冼的人遷走後,姓陸的人遷到姓錢的地方(今格田村冼家邊格田)居住,后不斷“開疆拓野,子孫瓜瓞綿綿,學道流芳”,逐漸形成了錢崗古村。
錢崗村明弘治二年(1489年)以前屬番禺縣寧樂鄉,后屬從化縣馬村堡。民國時期從化縣第十區、二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後屬從化縣南區沙溪鄉、第三區錢崗鄉、太平區錢崗鄉、太平鄉、太平人民公社錢崗大隊,1983年11月屬太平區公所錢崗鄉,1994年3月改屬從化市太平鎮錢崗村,2014年1月後屬從化區太平鎮錢崗行政村。
錢崗村
錢崗村大部分的村民姓陸,這個人文淵源可追溯到700多年前。據記載,當時南宋與元朝兩軍在廣東展開最後決戰,結果以元軍大勝、南宋滅亡而告終。那位背著南宋小皇帝在新會崖門投海自盡的宰相陸秀夫,其第五代孫後來流落到了錢崗村。方圓1平方公里的錢崗古村,坐北向南,依山傍水。村內5萬多平方米面積的建築物,主要是保留下來的900多座房屋,絕大多數為清代所建,有的尚保留著宋明的遺風。村中的巷子多又深,且迂迴曲折,房舍、祠堂、棚廳、水池等一應俱全,是保存得較為完整的廣府民居的典型代表。
在村子的四周,東南西北分別有“啟延門”、“震明門”、“鎮華門”、“迎龍門”等4個門樓。門樓之間用圍牆相連,牆外便是溪水及魚塘,儼然是個守望相助的城堡。
探源:忠烈丞相的後人
根據孟春吉《恆禎房宗譜》的記載,錢崗古村最早的居民,是南宋左丞相陸秀夫的後裔。
陸秀夫,字君實,楚州鹽城(今江蘇鹽城)人,生於端平三年(1236年)、卒於祥光二年(1279年)。他生活在只統治著中國半壁疆土的南宋,中國歷史上最狼狽的朝廷之一。末朝三任小皇帝不是做了亡國君,便是做了終日漂泊海上的亡命者。無力回天之際,左丞相陸秀夫只得在崖山背負幼帝投身碧波萬頃的大海。
中國歷史上的大宋王朝,隨著這悲情一跳而宣告滅亡。而陸家後人的劫難卻只是剛剛開了個頭。為了斬草除根,元朝開始對陸氏家族展開追殺。當時陸秀夫的第四子陸禮成正奉父之命鎮守梅嶺,驚聞父親以身殉國的噩耗,悲痛不已,審時度勢之後,知道大宋氣數已盡,只得蟄居於民間。
為逃避元兵的追剿,陸禮成最後逃至廣東省南雄縣珠璣巷僑居。至其第五代,玄孫陸從興一路輾轉,由南雄珠璣巷遷到古番禺寧樂鄉,陸從興見到這裡山清水秀,糧余粟足,便決定遷居至此。后不斷“開疆拓野,子孫瓜瓞綿綿,學道流芳”,逐漸形成了錢崗古村。
錢崗村
直至今日,每逢清明、重陽時節,村中族人都會集中在祠堂進行春秋祭祖。族中之人,無論長幼,都知道自己是陸秀夫的第幾代傳人,均以太公“背著小皇帝跳海殉國”為榮,均牢記著“忠孝傳家”的祖訓,默默將先祖的氣節傳承。
錢崗村牌坊
錢崗村在太平鎮東南部。村現有人口2300人,農戶447戶,下轄15個經濟社,2個自然聯社,村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00畝。
錢崗村委距離市區27公里,離太平墟鎮約7公里,地處丘陵地帶,錢崗廣裕祠修復工程獲得了今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第一名傑出項目獎,錢崗糯米糍荔枝榮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村委積極帶動發展集體經濟,經過多年生產發展探索,形成以種植“一村一品”荔枝、龍眼,種植水稻、花生的發展模式;發展“農家樂”旅遊為輔的經濟收入架構。
2014年黨(總)支部班子成員情況及分工
序號 | 姓名 | 職務 | 性別 | 分工 |
1 | 陸錦流 | 支部書記 | 男 | 負責支部全面工作 |
2 | 陸樹真 | 支委 | 男 | 負責組織工作 |
3 | 陸達圖 | 支委 | 男 | 負責紀檢、宣傳工作 |
2014年村委會(聯社常務理事會)組成及分工
序號 | 姓名 | 職務 | 性別 | 分工 |
1 | 陸錦流 | 主任 | 男 | 村委全面工作 |
2 | 陸文鋒 | 副主任 | 男 | 文書 |
3 | 陸樹真 | 委員 | 男 | 組織 |
4 | 陸達圖 | 委員 | 男 | 宣傳 |
5 | 陸柱深 | 委員 | 男 | 民政 |
6 | 楊雪花 | 委員 | 女 | 婦女 |
錢崗村古井
東面門樓前有個三門牌坊,經牌坊出入古村,古村共有四個門樓:東叫啟廷門,西為鎮華門,南為震明門,北為迎龍門,此門最具特色,因為它的閣樓比其他的門樓高。村的外圍現在仍存有殘缺的舊圍牆與四門樓相連。政南巷是貫穿舊村南北的中心巷,主村道外繞整個村莊。
古村周圍環境幽美,東、南、西三面有池塘,池塘附近中多種果樹,其中的荔枝有以糯米糍為上品。荔枝成熟時節,樹上“飛焰欲橫飛”,環境相當優美。
錢崗古村有三寶:獅頭石、祠堂井、老榕村。獅頭石是橫亘在村中一條小道中的石頭,傳說有鎮壓全村風沙的作用;祠堂井是在宗祠旁的一口井,曾經是全村人的主要飲用水源;大榕村生長在村西門外,原先是村中集會的主要場所。
錢崗村
傳說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溪水衝擊南面“社公神壇”下面的岩石,會發出“錢崗、錢崗”清脆悅耳的聲音。不過在60年前,沙溪河沿岸爆發了一次特大山洪,洪水沖開了東向橋下一大片果園和良田。從此,由於河水改道,“社公潭”前很難再聽到“錢崗、錢崗”的悅耳水聲了。
錢崗地形的傳說
錢崗村
傳說在錢崗建村之初,村中老者(俗稱“豬頭公”)請地理先生來看風水。地理先生從東走到西,又從南走到北,用羅盤開了幾十條線,最後確定錢崗屬於蓮藕形,居屋只能隨意而建,否則就住不長久。於是村民建屋就只需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有空地就隨意延伸出去。
村落初具規模之後,地理先生又建議四周再建圍牆,每個方向建一座門樓讓村民出入,像藕田那樣,讓藕節自由地在田中延伸。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圍牆內的地全都建滿了屋,但是大家卻都認為一旦離開了用青磚牆圍起來的“藕田”,就像是離開“主莖”。於是村民想盡一切辦法,寧可一間房從中間砌起一堵牆,多開一個門,兄弟各住半間將就著,也不願意搬到圍牆外去居住。
而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很多圍牆開始被拆除,80年代后,農村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生產隊統一規劃建房地村民才開始大規模的外遷。
文昌閣的傳說
錢崗村
於是族老發動全族人捐資建塔,取名為文昌閣。不久,村民開始在文昌閣北面建市場做生意,逐步形成“文閣墟”,“文閣墟”在抗日戰爭前後達到最興旺,中間建起兩排村坊讓鄰近的村民擺賣東西,每逢趕墟的日子,前來湊熱鬧的人多達一兩千人。
廣裕祠
廣裕祠為宋代末代丞相陸秀夫的後人所建造,雖然表面是祭祀陸秀夫的玄孫陸廣裕,主要是為了祭祀宋代末代宰相陸秀夫。祠堂始建於明代永樂四年(1406年),之後曾經經歷過六次大修,分別是在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崇禎十二年(1639年)、清代康熙六年(1667年)、嘉慶十二年(1807年)、民國四年(1915年)以及2003年。每次修整都有詳盡的日期記錄,這在嶺南建築中十分罕見,對研究明、清建築的特色更是十分有幫助,被譽為“明清建築的活標本”,曾獲2003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項目獎第一名,是公認的“嶺南地區古建築的年代標尺”。
2002年7月17日,廣裕祠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為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廣裕祠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Ⅲ-385)。
明《重建廣裕祠碑記》
《重修廣裕祠碑記》嵌於廣裕祠中堂東側后牆內,其立碑年代是明代崇禎十二年(1639)季夏吉日。該碑為青石質,碑文正書,共18行,分“正文”和“義舉捐金名單”兩大部分,對當時重修的情況做了記錄,“正文”8行,撰者佔1行,其內容如下(以/為每行結束的標誌,部分字跡模糊不清的字用□代替):
余聞兩儀祖於太極,地脈祖於崑崙,以暨禽魚動植,胥有根有源,而況於人乎。故祖廟之修,以隆水木也,其來舊矣。/茲有陸家之祠,實軔於宣廟。時奕奕堂寢,夙稱傑構。邇來宗耆陸拙,吾朕哀敬,所清門日,平充元奕,昌永生拜,傳仕/魁輩,以其不協堪輿家術,門廡疊架,陰晦居多,數更拓而軒豁之,集其族類,上至昆友,下逮夷仍,各捐己囊中金以/從事焉,鳩工匯材,必庀其事而後即安,問記於一欲,勒諸貞珉,以垂於不泐雲。說者謂其努力獵名,不免怙丹怡丹楹刻/桷之侈。予謂人本於祖,祖棲於祠,恆情貪饕,耽耽蠅營,握祠算者,動差池其筆舌而乾沒之,誰肯稍解杖頭蚨,以供/祠宇之營繕哉,能仗義遹修,足亦時流中之皎皎也。回眎緘□□嗇者,不相去星淵乎。斯役也,自經始以迄落成,宜/萊甫再更而告竣,馳道爽塏,仰見天日,建造軒翔,黝垔孔煥,以安先靈,忭莫最焉。雖然,予更有以祝之,使構成而/后,皆藻心□行,以保世亢宗,慎無隕越,以昭祖廟,予則斯記為彌光矣。予□何知,業承囑,敢不見縷其顛末,以□將來。/十世孫庠生陸徵臣頓首並撰。/
清《重修圍牆棚廳碑記》石碑
《重修圍牆棚廳碑記》石碑嵌於錢崗村東向啟延門旁的更樓內左後牆,立於清代道光五年(1825年),記述粵通鄉(錢崗)圍牆之始設及重修,圍牆始建於明代天啟五年(1625年),以作防禦盜賊和風水築護之用。清代道光四年(1824年)重修,竣工后刻石為碑。石碑高0.76米,寬0.46米,上刻文字為楷體陰刻,共6豎列。內容除記述圍牆棚廳修建之原因、作用及重修等歷史沿革外,更列捐款者姓名和捐金數目於後。在眾多捐款者中,以陸姓人最多,次為鍾姓、沈姓,再次為葉姓、梁姓等。原文如下(以/為每行結束的標誌,部分字跡模糊不清的字用□代替):
粵通鄉圍牆之設,始自大明天啟皇乙丑歲。建築固所以防盜寇,亦用以作風水。迄至於今,向內圍牆漸皆頹圮。但樂勿忘危,雖雲兩朝太平數百餘年,而思患預防之念,何可一日不□諸懷。然□者泥牆闊厚,餘地狹窄。眾議閘樓至棚廳之圍牆用磚砌復,廣其餘地以壯一向之觀瞻。由是眾皆踴躍樂捐。/夫卜吉始自甲申上元而工竣成甲申仲夏,此豈非土神之默助者乎。□□石數行,用垂諸后鑒。/道光五年歲次乙酉四月吉日立。/
江城圖
錢崗村西更樓原有一塊木質封檐板,長860厘米,寬28厘米,厚3.5厘米,現存於廣州博物館。以浮雕刻出山峰、河流、樹木、亭台、樓、榭、橋、塔、城牆、碼頭、船、舫、街道、鋪號、炮台、水閘、人物、動物等,亦使用鏤雕的方法表現闌乾式建築、畫舫等。建築物窗上的欞格、雕花、小艇艙上竹編垂簾、女兒牆欄桿上的竹節、人物五官、衣服的皺褶盡顯。據說是唯一一塊用木刻形式反映珠江北岸繁華景象的檐板,被文物專家稱為廣州版的《清明上河圖》。
仁敬沈公祠
仁敬沈公祠面寬3間13.15米,進深2間19.10米,建築面積251.16平方米,坐北向南,懸山頂,磚、木、石結構。正門開在天井廡廊西側,石門框上嵌石刻陰文額“仁敬沈公祠”,落款為:“宣統三年歲次辛亥(1911年)仲冬重修”。第二進脊檁上刻“時大清雍正五年歲次丁末(1727年)季春甲子毅旦重建”。
洪聖誕
太平鎮錢崗古村洪聖廟建於明初,當地自古以來稱之為高廟,一是認為洪聖為民除害法力超凡,二是因為該廟深踞錢崗山谷,依山而建,層級疊起,居高臨下。
從化錢崗高廟海神廣利大王誕,每逢農曆二月十三日舉行,當地人稱為“大王誕”,從化大平地區保留了此活動,也是當地最隆重的廟會祭祀活動。為了迎接廟會,村民們會在二月初一起開始籌建大王誕活動,提前通知親朋好友。到了廟會當天,有包括醒獅,燃放鞭炮,走街穿巷遊行等各種慶祝活動,到了晚上親朋好友一起聚餐。晚上八點時,高廟就會有煙花炮會。2010年1月,該民俗列入從化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特產美食
錢崗糯米糍荔枝
錢崗糯米糍荔枝是從化首個獲“國家地理保護標誌”的農產品。出產於錢崗村,果大、核細、肉滑、汁多、濃甜,曾於2002年度獲廣州市名優農產品稱號,2005年被評為從化市首批”一村一品”。
鍾靈毓秀嶺南居
錢崗村
古村的東門口有一座挺立的青磚牌坊,名為“靈秀坊”,約6米高,陽光灑落在牌坊的瓦面上,從遠處細細打量,靈秀之氣撲面而來。穿過靈秀坊,走過幾間明磚古屋,村子的公共場所東門更樓出現在眼前。
錢崗村
穿過更樓,沿石道前行,會看到許多形形色色的古老民舍。全村散布著800多年來先後修建的各式民居千餘間,現在除了有七八戶之外——那都是一些或者頑固、或者孤單的老人家,他們離不開古村——其他都已是人去樓空。這些已經“沒法住人”的古老房子,它們的外表卻還在持續地散發著一種迷人的美,那是一種只有在久遠的時間裡才能醞釀出來的醇厚味道。
陸氏廣裕宗祠
錢崗村
令陸氏後人自豪的不僅僅是古村的歷史悠久,而人文淵源更是令他們驕傲不已。廣裕祠,從化人大多知道,全稱陸氏廣裕宗祠。這裡供奉著兩位載入汗青的陸氏名人陸賈和陸秀夫。大門上的“詩書開越,忠孝傳家”道出了這兩位名人的歷史,也為後來訂立了行為的規範。
漢代著名辨士陸賈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秦朝遺臣南越王趙佗歸順漢室,避免了兵戈討伐,嶺南得以歸化。而更令人感慨的是陸秀夫的故事。大家都應該記得宋代文天祥在潮陽被元軍俘獲不肯投降,在被押至崖山(今新會)前線經過珠江口伶仃洋時,寫的那道千古絕唱《過伶仃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首詩至今令人感慨。與此同時,元軍也將不屈服的宋軍全部圍困在崖山的海上,在戰鬥的最後一刻,負責守護皇帝的左丞相陸秀夫看到大勢已去,不願投降成為亡國奴,毅然先將自己的妻兒驅趕下海,然後背著9歲的小皇帝投海殉國,此戰戰死和投海的宋軍及家屬共10萬人。。。。。。宋軍最後的少數殘部,漂流至陽江的螺島,遇到颱風,全軍覆沒。後人把螺島改為了海陵島,也就是海上的陵墓。海陵島,也就是現在的閘坡。廣裕祠同時又是“非常寶貴的建築標本”,遺址上刻有六個朝代的確切重裝時間,可謂“一祠融六朝”,這種確切的時間記載,為該祠堂所久留下來的建築風格作出了明確的斷代,是嶺南建築歷史的一把標尺。
而祠內紅砂岩的柱基石,在嶺南一帶也是比較少見的。
村裡西向更樓檐上懸掛了幾百年的木雕檐板“江城圖”更是無價之寶,據說是一塊用木刻形式反映珠江北岸繁華景象的檐板,被文物專家稱為廣州版的《清明上河圖》。當然,現在我們看到的只是它的仿製品了,那麼珍貴的文物已經被博物館收藏了。
祭祀崇禮
逢年過節祭祀“社公神壇”(震明門附近)。據說在100多年前,沙溪河水流經古村南向的震明門時,會形成一片寬闊的水面。由於當年沙溪河經常爆發山洪禍擾百姓,村民在震明門右面靠近水邊的岩石上立了一個“社公神壇”。逢年過節,婦女們會到神壇前上香、燒元寶蠟燭,祈求“社公”保佑風調雨順。那片水面也被稱為社公潭。傳說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溪水衝擊南面“社公神壇”下面的岩石,會發出“錢崗、錢崗”清脆悅耳的聲音。不過在60年前,沙溪河沿岸爆發了一次特大山洪,洪水沖開了東向橋下一大片果園和良田。從此,由於河水改道,“社公潭”前很難再聽到“錢崗、錢崗”的悅耳水聲了。
清代至民國時期,從化人結婚傳統風俗是由父母做主,媒人說合,一般有議婚、納彩、納吉、過禮、請期、迎親共6個步驟,簡稱“六禮”:①議婚。由媒人根據男女雙方擇偶條件相近,持男女雙方的“庚帖”(即生辰八字)交換議親,當地入稱為“合年生”。經議定沒有“相衝相剋”,雙方父母同意訂親。②納彩。媒人代表女家到男家細議“身價銀”,身價銀以迎娶時女子的歲數為計算標準。一般一歲折50公斤稻穀,也有以銀元計算。③納吉。身價銀議定后,男家擔酒到女家,或相約在圩鎮見面,作為兩親家的見面禮,之後女家到男家探訪,實際是探查對方家境。④過禮(又稱“小聘”、“納徵”)。定婚後,男方先付一部分女子的身價銀,剩餘部分則在迎娶之年付清。⑤請期(也叫“送日子”)。一般在迎娶前一個月或數日前舉行。南方擇定迎娶日期后,擔送酒、肉等禮物,前往通知女家。⑥迎親。女子如在15歲以下(俗稱童養媳)到男家的,稱為“小娶”。小娶沒有複雜的迎親儀式,一般是擇好日子,由男家派人送些酒肉到女家后,將女子接回。女子16歲后娶回男家,稱為“大娶”。大娶時婚禮隆重,一般分三天進行。
從化女子婚前3-5日開設“太平鋪”(準新娘與女伴娘同睡一房),與同村眾姐妹(女伴)“造歌”(俗稱“哭爹娘”)。準新娘主哭(唱),眾姐妹一起伴和,稱作“答聲”。造歌內容多為訴說不願離開父母、不願離開朝夕相處的姐妹,“斥責”男家“強搶”等;答聲多是曉以孝敬翁姑、夫妻恩愛之類。但也有女子向爹娘哭要嫁妝或藉機一吐多年積鬱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婚姻習俗大多已從簡,童養媳、平妻、納妾等已廢除,但飲宴、納禮金習俗尚盛行。
洪聖高廟
洪聖高廟始建於明初,原稱“靈孚廟”,分別於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萬曆三十四(1606年)、崇禎十四年(1641年)、清代光緒四年(1878年)重建。日軍侵華時,廟淪為日偽軍聯防大隊部。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村民利用廟的左右座開辦沙溪第一中心小學。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廟被拆毀。1995年,沙溪洞的錢崗、顏村、影田村民群眾自發募捐資金,在靈孚廟的原址重新建廟,供奉多個洪聖、華佗、十八羅漢、觀音、劉仙姑等。廟門口有兩間小屋,分別供奉兩尊神像:兩個將軍牽著兩匹高頭大馬,鄉人稱為“馬頭軍”。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洪聖大王誕辰,村民備辦祭品,敲鑼打鼓參拜神靈,晚上各村大排筵席,入夜時在廟燃放煙花。
文閣墟
文閣墟位於村西南,此地原建有一座六面的文昌閣,故稱“文閣”。每逢“四九”日,方圓百里民眾都來這裡“趕墟”。文閣墟呈長方形,東西面為兩條長街,臨街一律店鋪。兩街空地中央還有一圈村坊,為走墟者的臨時擺賣點。店鋪深二三十米,前店后居;兩層建築,下磚上木。一層的騎樓之上就是木閣樓,臨街一面都是雕刻花鳥魚蟲的木趟窗。現殘存一二十座這樣的店鋪,鋪頭依稀能辨“昌記”“合棧”等字型大小。
錢崗古村有四座門樓。東向叫“啟延門”,南向叫“震明門”,西向叫“鎮華門”,北向叫“迎龍門”。門樓之間用古老的青磚圍牆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村落。以前古村東南西北各門前都有一棵大榕樹,但由於歷史變遷,現在只剩下鎮華門旁的這棵古榕樹了,至今已有300多歲。現在村裡的老人,依然保持了古老的傳統,閑時聚集到大榕樹下,琴棋書畫,傳播新聞,議論村中大事,古榕樹見證了古村落的滄桑歷史。
村路都是用山崖石、田園石、沙溪河石等不規則的石頭有序砌成的,不用水泥,不用石灰,就靠巧手把街巷鋪成梅花狀,既簡樸又美觀。每到雨天,街巷上的石頭光滑鑒人。村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就是廣裕祠,是南宋陸氏族人的宗祠,與北京故宮同年修建的,至今已有近600年歷史,西向更樓封檐口有一幅清代的木雕刻畫《珠江江城圖》,清晰的刻畫了清代珠江岸邊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貌,活靈活現地展現出清代中前期廣州都市和珠江河上的繁榮景象,有“廣州清明上河圖”的美稱。
錢崗村建築特點:池塘和外牆環環相衛,四設的更屋日夜守望,阡陌交錯路路斷頭,村莊布處處隱藏機關的防禦體系。
東門,靈秀牌坊。遲暮美人般守望在村口。她已衰頹,容顏憔悴。可她傲然,你由此可以想見她曾經出水芙蓉般的光鮮與靈秀。牌樓四柱三門,主體由青磚砌成。頂層四角翹起燕尾,頂部鋪瓦,寶珠頂,牆頭灰塑三重紅底白色蓮花托。水塘的倒映和門楣上猩紅的楹聯,為古老的村口景象提起了幾分精神。
靈秀牌坊僅是村東的門樓。在錢崗的南、西、北向,還分別有“震明門”、“鎮華門”、“迎龍門”等3個門樓。相應,村子每個方位的門樓以內都匹配有更屋(看更用的房子)。與四個門樓相連的是殘破的圍牆。圍牆之外,村子東、南、西三面環圍著池塘和濃密的果林。至今仍能完整地看到錢崗村外廓分明的方位和嚴謹的格局。可以推想,建村的當初村子就有了完整的規劃。
不過這種分明和嚴謹,在進村之後很快就遁形了。村子不是方位和通路分明的廣府梳式布局,整個錢崗古村的布局是較為隨意的四面朝向。與慣用麻石鋪路的廣府民居不同,錢崗村中阡陌無一例外由鵝卵石鋪就,村民說,石頭由祖上們就近在河中取材。卵石路四通八達,可卻很難找到方向的主幹道,走到哪,都岔道重重,而且每每會遭遇斷頭路。“有多少房舍,就有多少條路”的傳聞,看來真是錢崗的寫照。若不是近年村民們在各個關鍵點處標示出“參觀路線”,觀者多會在斷頭路上茫然無措。
迷宮般的村道,它們看似錯綜複雜,其實不凌亂也不拼湊,我相信它定然內有乾坤,否則,那些村童怎麼可以在村中肆意地奔走和嬉戲?顯然,村道的無章可循是專門迷惑外來人的。村中惟一有方向的中心巷,是貫穿南北的政南巷。而錢崗村的主村道則不開入村內,始終外繞著整個村莊。
在珠江三角洲一帶,錢崗村的風貌別樣卓異。典型的嶺南建築用材(如麻石)和建築形式(如鑊耳)在錢崗村甚為鮮見。儘管已經很難在錢崗村內看到一座完完整整的房舍,可仍能很強烈地從殘垣破瓦、斜梁塌垛中找到殘留的北方民居氣質。錢崗,像剪貼畫般不合地緣地拼貼在了嶺南鄉間。
選址理念
錢崗村位於從化太平鎮三面環山的沙溪峒中,設村于山脈的南麓。沙溪峒自東北蜿蜒而至,龍脈綿長。山北高起的溪松圍山成為全村落的靠山,村落的東南、西北方向夾山如龍,左右拱衛;沙溪河流經傳統村落之南,呈蜿蜒環抱之勢,猶如玉帶纏腰。由於村落基本位於沙溪峒懷抱之中,只有西南開敞,因此形成了靠山面水、聚斂地氣的風水格局。
空間布局
錢崗村傳統建築絕大多數為明清時所建,因此古村在總體上遺存了明代獨特的寨城格局。村中傳統建築朝向四面,整體布局較為隨意。村中巷道迂迴曲折、藕式縱橫交錯,如迷宮般錯綜複雜,讓人難以辨向。在局部建築群中,也有呈現廣府典型的梳式布局。
村落中,巷道基本保存明初的歷史風貌和形態,四面各有出口,設門樓更屋等。以一條主巷貫穿古村南北,中間偏北有分界巷,其北稱北巷,以南稱南巷。整體採用梳式布局,以東北部巷道最為明顯,其餘略為曲折。
傳統建築主要有牌坊、祠堂、門樓、更屋、書院等。其中,牌坊為位於村中東北角的靈秀坊;祠堂有廣裕祠、沈氏公祠、兆文祠、譚氏公祠等,位於村中各建築組團的中心位置;門樓有村東“啟延門”、村西“鎮華門”、村南“震明門”和村北“迎龍門”;四座更屋主要位於村中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書院主要集中於村南面,有蘭集堂、明進書院、敬所書院等。此外,各姓氏祖屋、民居和商鋪等散布與村內各處,共同形成了錢崗村的自由布局形態。
建村智慧
防禦體系
錢崗村最外圍四周開挖水塘形成護村河,一旦發生火災可以就地取水滅火。村落東南西北分別設有“啟延門”“震明門”“鎮華門”和“迎龍門”四座門樓。門樓分為上下兩層,以木梯相連,方便上下,上層如閣樓,在門牆上建有瞭望孔,通過瞭望孔可以觀察村子四周的情況。西門鎮華門的兩邊門牆下面開鑿有兩處孔眼,內寬外窄。抗日戰爭時期,這兩處孔眼作為機槍孔,左右交叉火力,封鎖進村的道路,以抗擊日軍的進攻。南門震明門由“二重門”構成,第一重是由十幾根粗重結實的枕木組成的“趟櫳門”,第二重是重是厚實的硬木雙扇門,如果外敵想要強行入村,必須先把“趟櫳門”上的枕木鋸斷,方能再撞擊大門,這種大門設置是門樓入口的雙重保險。門樓不遠還設有更樓,門樓之間用牆體相連,形成護村圍牆。
錢崗村村民為漢族,主要姓氏有陸、沈、葉等。截至2015年末,有戶籍人口4780人。其中,男性2440人,女性2340人。實際在村人口約4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16人。村民為漢族,屬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從化太平沙溪話。
錢崗村的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荔枝、龍眼。據2020年7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村集體年收入1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7500元。
行車路線
B、從廣州廣園車站乘搭班車至太平鎮車站(10元/人),再打的或搭摩托車2-3元即到。
美食
沿途有很多農家菜館,特色燒雞、燒排骨、從化五道菜等特色農家菜味道都不錯。
2000年12月13日,錢崗村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廣州市內部控制歷史文化保護區。
2014年11月17日,錢崗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遊局公布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