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南蠻的結果 展開

南蠻

先秦時代中原王朝對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稱呼

南蠻,是先秦時代中原王朝對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稱呼。古代中原人以中原(即黃河中下游一帶)為天下中心,稱周邊四方為"夷、蠻、戎、狄"。

"南蠻"的稱謂最早文字記載來自於周代的《禮記·王制》:"中國(方位概念,居天下之中)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蠻”即是野蠻的意思,蠻子就是野蠻的民族。曾經是準噶爾人對滿族人的稱呼。

先秦演變


先秦時代,中原王朝泛稱中原(黃河中下游)周邊四方的南方部落為“蠻”、北方部落為“狄”、西方部落為“戎”、東方部落為“夷”。"蠻夷戎狄"是中原王朝(夏、商、周三代)對黃河中下游周邊部落的稱謂,不包括長江流域東南沿海一帶的“百越”部落及西南一帶的"百濮"部落。
早在秦朝以前,中原部落把長江中下游以南各部落統稱為"越"或“百越”。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佈“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也就是從今江蘇南部沿著東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越南北部這一長達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內,是古越人最集中的分佈地區。百越即是指江浙滬、廣東、廣西一帶的原住民部落。江浙滬一帶是“吳越”,福建一帶是“閩越”,廣東一帶是“南越”,廣西一帶是“駱越”(雒越)。雒越是現在京、壯、侗等現今廣西及越南各族的祖先。而吳越、閩越、南越等部落則主要成為後世漢族的祖先。
百濮分佈於百越之西北部、楚國之西南部,即今重慶南部、四川南部、貴州、雲南等地。"百濮"最早見於中原史籍記載的是《尚書·牧誓》,曾參加周武王“伐紂”會盟。濮族與庸、蜀、羌、髳、微、盧、彭等族群一起參加周武王牧野誓師討伐商紂王。《華陽國志》載,越嶲郡會無(今四川會理縣)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即今安寧河流域的大石墓。

稱謂由來


古時候與三代王朝敵對的四方部落(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並沒有民族意義,到了漢代以後漢族形成后才有指代異民族的意義。
到現在只有南蠻被用來做罵人話,這是為什麼呢?根子要追到明清朝代交替之際,清兵入關對漢人的大屠殺上,(《明季北略》卷11)各地為剃髮的屠殺:“去秋新令:漢蠻子不剃髮者以違制論斬。令發后,吏詗不剃髮者至軍門,朝至朝斬,夕至夕斬。” 《明季南略》(“廿五曰丁丑,可法開門出戰,清兵破城入,屠殺甚慘”)。史載:只要遇見一個滿洲士兵,“漢人不論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頸受刀,無一敢逃者。”一個清兵,遇見近五十名青壯男子,清兵橫刀一呼:“蠻子來!蠻子來!”這些人皆戰戰兢兢,無一敢動。這個清兵押著這些人(無捆綁)去殺人場,無一人敢反抗,甚至沒一人敢跑。到刑場后,清兵喝令:“跪!”呼啦啦全部跪倒,任其屠殺。
唐·司空圖《河湟有感》:“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宋朝出於對“胡化”漢人的歧視,指其為“番”、“虜”;而燕雲十六州的漢人則反擊稱宋朝漢人為南蠻。公元1127年6月12日,宋高宗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宋朝,以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位於南方,史稱南宋,以別於北宋。與金朝東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南宋與金朝、西遼、大理國、西夏、吐蕃及13世紀初興起的蒙古帝國為並存政權。南宋由於軍事實力始終不敵金國,統治範圍被迫限於淮水秦嶺以南地區,與金國長期軍事對峙。華夏文明的主體與漢族的正朔位於女真人的南方。這也是女真人將漢人稱為南蠻。
到了清代,準噶爾族稱滿族人為“蠻子”。西南漢人特指彝族,也是準噶爾人對滿族人的稱呼。蒙古人和漢人都認為滿族是蠻子。

日本與南蠻


十五世紀開始,西歐各國紛紛向東洋開闢新航路,世界歷史進入了地理大發現時代(大航海時代)。隨之而興起的就是殖民與海外貿易。所謂中國南方,是當時日本受中國華夷思想的影響,對最初到達日本的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的稱呼。這些人大都乘船繞過好望角、菲律賓群島從靠近九州的南面海上駛入日本,故統稱為“南亞人”。以後英國、荷蘭勢力東漸,日本人又稱英、荷人為紅毛。
日本最早接觸南亞文化是在天文十二年(1543),一艘中國帆船因受颱風襲擊而漂流至九州種子島。這艘船本來是往來中國與暹羅王國(今泰國)間的商船,船員多數是歐洲人,少數是中國人。該船的葡萄牙人船長手中有一管狀物,可以發火,其聲如雷,力破銅鐵。即史書中所謂之鐵炮(步槍)。種子島領主種子島時堯以2000兩白銀向船長購得兩支,並在兩年後由工匠八板金兵衛清定複製成功。這種新式武器很快就被戰國大名所接受,近江國的國友、和泉國的堺與紀伊國的根來成為大規模生產步槍的基地。步槍的傳入使日本的傳統戰術發生改變,作戰主力也由騎兵改為步兵(“足輕”)。
步槍可以說是最早影響日本的南亞文化產物之一。在步槍傳入后數年即天文十八年(1549),天主教也傳入日本。當時歐洲正逢宗教改革,不少國家已改奉新教、擺脫羅馬教皇的控制,天主教只得轉向東方尋求市場。將天主教傳入日本的傳教士是西班牙籍天主教耶穌會士方濟各·沙勿略(1506~1552)。他在到達日本薩摩(鹿兒島)后得到領主島津貴久的允許而在當地傳教,第一年就發展了二百個信徒,以後又在肥前的平戶、周防的山口、豐后的府內等地傳教。日本人將其傳入的天主教音譯為“切支丹”或“吉利支丹”。中國史書常把傳教士描繪成凶神惡煞的殖民先鋒,未免有些程式化。後人可以從大的視角輕描淡寫地總結歷史,而處於歷史之中的人卻很難擺脫環境的制約。沙勿略為了將福音傳播於東方而不辭艱辛,其堅毅的精神是可敬的。在日本傳教兩年三個月後其回到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果阿,準備來華傳教,1552年來到廣東上川島,未能進入內地,即瘧疾而死。沙勿略後來被教會追認為聖徒。
沙勿略之後的傳教士接踵而來,且常與南亞商人一起出現。《馬可波羅遊記》中將日本描寫成黃金之國,是以南亞商人對日本很感興趣。以葡萄牙為主的中國南方商人常以馬六甲為中心,經營中國、日本、南洋、印度間的居間貿易(黑船貿易),獲利甚巨。而最初為其擔任翻譯者,就是中國歷史上惡名昭彰的倭寇巨魁王直。九州諸大名為了染指貿易的利益,紛紛開放自己的領地並給於傳教士在領地內傳教的權利。比較有名的貿易中心有肥前的平戶(松浦氏領地)、橫瀨浦和長崎(大村氏領地)以及豐后的府內(大友氏領地)。
關原之戰后奪得天下的德川家康,一開始因為需要通商來繁榮經濟對於傳教基本持鼓勵態度。這種背景下,慶長十八年(1613)仙台藩主伊達政宗又派出了以家臣支倉常長為代表的“慶長遣歐使節團”。與天正少年使節團不同,這一次乘坐的是日本學習西方造船術自建的大船,先橫渡太平洋至墨西哥上陸,經陸路至美洲東海岸再穿越大西洋到達歐洲。回國時大致亦循此航線。支倉常長也晉見了西班牙國王和教皇,七年後回國時日本已禁教,故未達到傳教與通商的目的。然後在當時情況下,東方人如此大規模的航海還是引人注目的。
德川幕府轉而禁止天主教的原因很多:
一是教義內容如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排斥異教,反對切腹自殺,反對多妻制等與日本統治傳統直接對立;
二是天主教與把持南亞貿易的九州各藩勢力的龐大引起了幕府的擔憂;
三是與當時接觸幕府的荷蘭、英國(都是新教國家)商人為排擠先佔有市場的葡、西商人,有意識中傷天主教有關;
其他還有許多細碎原因。
從慶長十八年底起,幕府在全國禁教。信教大名面臨著或失去地位,或失去信仰的抉擇。不少人選擇了後者,而且為了表示堅決,瘋狂迫害教徒。只有高山右近(其在秀吉禁教時已失去領地)因拒絕改宗而流放到了馬尼拉。幕府以踩踏聖母像的方式(踏繪)試驗老百姓是否信教,而對於信徒的處罰極為野蠻,往往伴隨著人格侮辱。雖然大多數人被迫改宗,信仰堅定而殉教者仍屢見不鮮,1619年以後六年間被殺的日本教徒據估計有28萬人之多。

秦漢時期


南蠻以盤瓠﹑廩君﹑板楯三者最大。盤瓠蠻因以神犬盤瓠為圖騰而得名。秦漢時﹐居住在武陵郡(今湘西﹑黔東及鄂西南邊緣地區)﹑長沙郡(今湘中﹑湘南地區)﹐故又稱“武陵蠻”或“長沙蠻”﹔其地有雄﹑樠﹑辰﹑酉﹑武五溪﹐故又有“五溪蠻”之稱。盤瓠蠻在秦漢時部落分散﹐各有首領﹐漢王朝授予邑君﹑邑長稱號﹐頒賜印綬。蠻語稱首領曰精夫﹐族人相呼曰姎徒。多居山壑﹐從事粗放農業。能織木皮為布﹐以草實為染料。衣服五色斑斕﹐赤髀橫裙﹐以枲束髮。漢王朝對他們收取“賨布”(作為賦稅交納的布)之賦﹐大人每歲征布一匹﹐小口半匹。

東漢末年


東漢末年﹐張魯在漢中傳播五斗米道﹐川北的板楯族人多信從之﹐大量遷到漢中。曹操平張魯﹐李虎﹑杜濩﹑朴胡﹑袁約﹑楊車﹑李黑等為首的板楯族人被遷到略陽(今甘肅天水東北)﹐號為巴人或巴氐。另部分被曹操內遷關中。晉元帝太興三年(320)巴酋勾渠知曾在關中聯合氐﹑羌﹑羯等各族共三十萬人﹐反抗劉曜統治。早在漢初就已遷居商洛地區(陝東南)的板楯蠻﹐在南北朝時期沿丹水﹑沔水向東南發展﹐到6世紀時﹐已分佈在“北至商洛﹑南拒江淮﹐東西二千餘里”的土地上﹐而且還部分地保持著他們的固有習俗。成漢後期﹐牂柯﹑興古(今雲貴東部)僚人大量北遷入蜀﹐部分沿嘉陵江北上﹐給留居川北地區的板楯族人以巨大的衝擊。南北朝後期﹐北魏勢力南入四川﹐建立巴州(今四川巴中)﹐以巴酋嚴始欣為刺史以統僚人(既今天的壯族)。
南朝在蠻人集中的地區設置“左郡”﹑“左縣”採取以夷制夷﹐以蠻人首領任令長﹑太守甚或刺史﹐進行羈縻。而在荊州置南蠻校尉﹑雍州置寧蠻校尉﹐統管蠻事。歸附的蠻人﹐一戶輸谷數斛﹐其餘無雜調。各地蠻人仍不免於官府的迫害﹐他們反抗官府的起義鬥爭史不絕書。南北王朝都殘酷鎮壓這些反抗鬥爭﹐且常常把俘虜和降蠻大量遷徙到河內諸州﹑六鎮或建康﹐有的還被抑為營戶﹐或賞賜給官僚為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