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先
清朝將領
李承先:清朝將領。字光前。安徽亳州人。咸豐初,辦團練拒捻軍,解毫州圍,戰歸德、汝寧。同治間,攻張岡,遷都司。解光州圍,戰上蔡、祥符、中牟,遷副將。從宋慶與張宗禹戰饒陽、玉林、洛陽,擢總兵。守運河有功,晉提督。光緒十四年(1888年),朱仙鎮數萬河工騷亂,單騎前往安撫。十七年,署河北鎮總兵,調補歸德鎮總兵。不久,病死
李承先(1836—1891)字光前,號摩雲,安徽亳州人。少英毅,讀書通大義。好讀明戚繼光書。
咸豐五年十月,捻首張樂行率眾圍攻亳州城,環攻十三晝夜不能下,在城外架木為炮台俯擊城內,會城中糧盡,州城危在旦夕,承先與同邑蔣東才、劉廷等夜縋出城,焚毀木炮台,偷襲敵營,捻軍夜驚潰,亳州解圍。承先等人獲涼州鎮總兵朱連泰賞六品功牌。
亳平,赴歸德擊高州匪,拔汝寧寨,與有功。同治間,攻張岡,捻首孫葵心來援,圍承先數日,幸孫之友等援兵至,承先冒圍出,裹創力戰,敗之,遷都司。進解光州圍,連敗之上蔡、祥符。守黃河,降中牟寇馮增,再遷副將。張宗禹竄畿南,又從宋慶敗之饒陽,經左宗棠上其功,賜號節勇巴圖魯,並賞祖宗三代一品封典。長驅玉林鎮,戰良久,中矛,浴血陷陣,大捷。逐北濟陽,直蹙之黃河,經李鴻章表其功,再賜號誌勇巴圖魯,擢總兵。經李鶴年上奏,錄守運河功,晉提督。
同治八年,署河北鎮總兵,駐守潼關,在任期間,率眾殲滅同州府松樹屯土匪,為民除害,被軍民稱為“李摩雲”。
同治十一年,丁父憂歸亳,在籍修宗祠、施義田,凡鄉中親族喪祭婚嫁,其有財力不贍者,患解囊助之,鄉黨之中皆稱為“好義馬”。
同治十三年,倭寇侵台,李鶴年調任閩浙總督,上疏請調承先赴閩駐防。承先奉調招募皖勇五營,前往福建,駐防泉州,建關築寨,日夜操練,隨時備戰。后因中日雙方和議成,承先率部撤軍回亳。李鶴年以承先在閩二載,治軍嚴整,訓練認真,於巡防海口事宜皆能盡心籌劃,實提督中不可多得之員,與福州將軍文煜彚摺保奏,請旨交軍機處存記錄用。
光緒三年,承先自泉回亳,在籍養親。值豫晉奇荒,流民就食與亳州者以數萬計,承先首創義舉,捐資兩千串,諸紳繼之,設立粥廠,凡有疾病者必施藥餌以療之,全活無算。安徽巡撫裕祿以捐賑出力奏請從優議敘。朝廷賞李承先隨帶三級。
光緒四年,承先又遵故父遺命,捐資二千串,在亳州城內修書院,起文社,設義塾等,多行善舉。朝廷下聖旨,予承先之母方氏建坊,賜予“樂善好施”字樣。
為紀念李承先出資重修柳湖書院之事,商丘詩人袁誠格(同治七年二甲七十九名進士)賦七律長歌一首《姻家李光前承先提戎倡修柳湖書院並文昌閣魁星樓次第落成浚湖植柳稱盛世焉為做長歌紀之》流傳於世。
光緒九年,河南巡撫鹿傳霖奏調承先前往河南三鎮營務處。
光緒十四年,河南巡撫倪文蔚,奏署承先為河南河北鎮總兵,並辦通省營務。同年河工將成,河道總督李鶴年將奏停黃河工,承先聞訊謁鶴年曰:“朝廷不惜重帑以救民,今民難淪,胥何可中止”?爭之尤力,至今汴人仍感之。
正月,河工告成,終遣散夫役近數萬,為奸民所惑,嘯聚朱仙鎮。提督董明禮被圍,巡撫倪文蔚議剿,承先止之曰:“一經用兵必有潰擾,歸、陳各屬不能安枕矣!且河工聚集,土夫數十萬,設有牽動,患更大。”乃單騎往撫,先遣一騎報之,眾聞其至,迎至寨外。承先解諭百端,杖其前者數人,餘皆愕錯,受部勒。乃先獲明禮回省地,承先駐朱仙鎮。五月分起,遣弁押土夫出境,無一喧嘩者,蓋夙服承先威望也。
光緒十七年,經河南巡撫裕寬上奏,再署河南河北鎮總兵,自同治八年至光緒十七年三署河北鎮總兵。後補河南歸德鎮總兵。以閱兵感受風寒,觸發舊症,四月,卒於河南懷慶(沁陽)。河南巡撫裕寬上疏,以軍營立功后積勞病故從優議恤。並請宣付國史館立傳,開封、亳州捐建專祠,皆奉旨允行。
光緒亳州志·《李承先傳》為其所下評語:“承先生平尤輕財好義,濟急拯危,善行不可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