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
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直屬的藝術科研、藝術教育與藝術創作的國家級藝術科研機構,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也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藝術學一級學科授權單位,有8個博士學位授予權和9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分別為:藝術學、音樂學、美術學、設計藝術學、戲劇戲曲學、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舞蹈學和文藝學。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原名研究生部)成立於1978年,在先賢學術思想的引領下,研究生院在其 發展的歷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教育理念與方式,其突出表現為:以科研帶動教學,注重不同學科之間的學術互動,注重理論與實踐的互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學術能力和競爭力。這種教育理念獲得了豐厚的回報,30多年來,研究生院共培養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及各類研修生3000多人,他們分佈在祖國乃至世界各地從事教學、研究、創作和藝術管理工作,其中許多人已成長為著名學者和學科帶頭人。
2003年國家人事部批准在我院設立藝術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同時也是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的在職人員以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的單位。自2006年起中國藝術研究院開始面向港、澳、台地區招收攻讀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2007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予單位,開始招收攻讀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2008年經教育部,文化部批准開始招收攻讀藝術學博士、碩士學位海外留學生。
幾十年來,中國藝術研究院彙集了一大批在各學科領域卓有建樹的著名學者和藝術家,如梅蘭芳、程硯秋、張庚、郭漢城、黃賓虹、王朝聞、蔡若虹、朱丹、楊蔭瀏、繆天瑞、葛一虹、鄭雪來、吳曉邦、侯寶林、周汝昌、馮其庸、李希凡、陸梅林等。他們的學術理念和治學方法不僅構成了研究院的學術傳統,也成功地完成了中國藝術研究院教育思想的奠基禮,積累了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豐富經驗。
中國藝術研究生院擁有眾多著名的藝術學博士生、碩士生導師。可以擔任碩士生導師的副高以上職稱專家學者有300餘人。與此同時,一批國家和社會急需的新學科、新的研究方嚮應運而生,許多學術成果不斷湧現,研究生教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現有在讀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藝術碩士、訪問學者、研究生課程班學員達700餘人。長期以來中國藝術研究院與德國、法國、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的藝術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與交流關係,並接收了美國、德國、韓國、日本等國以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訪問學者和進修生,積累了豐富的培養海外學生的經驗。
2013年,中國藝術研究院與河北傳媒學院簽署協議,決定自今年起兩校合作培養博士研究生。本次合作,既是探索國家級藝術科研機構扶持民辦高校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新嘗試,也是藝術類高層次人才教育培養上的優勢互補。
中國藝術研究院在學術研究領域具有綜合性、跨學科特點,在科研水平和指導研究生方面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在藝術學的研究中,我院已經取得多項重大學術成果,各學科學術帶頭人承擔了許多國家重點課題,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美日及港台藝術學界均有合作項目,也得到了較為充足的科研經費。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
中國藝術研究院還有一大批珍貴的藝術資料。音響、音像、檔案數據20000小時;其中有近7000小時民族民間音樂的錄音數據,囊括了北京等20餘個省市地區的漢族民間音樂以及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包括漢族和各少數民族歌舞及舞蹈音樂,各種民族器樂曲,民族樂器的獨奏曲。這批數據已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記憶名錄”。清末以來的戲曲唱片30000餘張,最珍貴的是1080盤戲曲地方錄像,包括64個劇種,有的已成為絕響。院藏美術書畫作品3000件,書法、印譜5000件,碑帖拓片10萬餘件。拓片多為漢畫像石的拓片,這些拓片都是傳世之作。圖片80000張,其中包括30000張屬1949年以前的戲曲照片。館藏還有中國各民族樂器和外國樂器2000餘件。其中最珍貴的是唐宋時期的古琴,目前古琴藝術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為第二批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 展廳一角
在藝術學各專業研究生培養的硬體、基礎設施方面,也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06年2月竣工並投入使用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12000平方米教學大樓,可同時滿足1000名不同類型研究生需要。依據各學科教學要求,教學樓安裝的電化教學設備、設計工作站、畫室、琴房練功房、影視編輯工作站、劇場(容納600人)等都是非常適合研究生培養的設備先進的教學空間。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的培養目標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藝術科學研究工作和創作實踐能力,在教學和專業領域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藝術研究、創作與管理人才。目前,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正在為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的研究生教育目標體系,即長遠的學科規劃與發展體系,規範的教學管理與培養體系和科學的人才選拔與評價體系,為實現把中國藝術研究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藝術科研中心、藝術教育中心和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而努力工作。
研究生院院長 田黎明
1955年5月生於北京,安徽合肥人。1989年考取盧沉教授研究生,1991年獲文學碩士學位。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研究生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北京市美協理事。作品《碑林》獲全國第六屆美展優秀獎。“肖像系列”之一《小溪》獲北京’88國際水墨畫展覽大獎。出版有《田黎明畫集》、《田黎明畫集》、《田黎明專集》、《當代新文人畫大系·田黎明畫集》等。
研究生院副院長 張海玲
女,漢族,1956年6月出生,陝西華縣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紀委委員。1974年9月在遼寧省鳳城縣插隊(知青),1976年12月應徵入伍,在瀋陽軍區某野戰軍醫院工作,1980年1月在河北省地質局地質六隊醫務室工作。1985年調入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要從事黨務和行政管理工作,曾任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1991年1月任院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副處級),1998年11月任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正處級)並分管該所行政管理工作,2001年11月任院紀檢監察辦公室主任,2004年11月任院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辦公室主任,2005年11月至2010年1月任院人事處處長(期間於2008年2月兼任研究生院副院長)。
研究生院副院長 徐福山
1970年生於山東平度。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評論》雜誌社社長,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設計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輯部副主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文化部青年常委,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專業方向:美術學、設計藝術學。主要學術成果:先後出版發表學術論文及藝術評論30餘篇;1994年出版有《徐福山書畫》專集,中國文學出版社;1998年主編有《中國歷代書法家人名大辭典》中國文學出版社;2006年主編了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藝術設計規劃教材《室內環境設計》、《室內表現效果圖技法》、《視覺傳達設計形成原理》、《展示與材料設計》、《建築模型設計》、《服裝設計》、《服裝結構設計》、《現代藝術設計思潮》、《工業設計與表現技法》、《陶藝基礎》 等11本教材,其中3本獲“十一五”規劃獎;2006年10月副主編了《室內設計師考試教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2010年2月,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徐福山花鳥作品集》,2010年4月主編了《當代優秀青年畫家作品集》。
研究生院副院長 許俊
1960年生於北京。1980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84年畢業創作獲葉淺予獎學金。畢業后一直從事中國畫及書法、篆刻的研究、教學和創作。曾任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研究生導師。2010年調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工作,現為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美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北京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重彩畫研究會顧問,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出版個人專著專集有《許俊畫集》、《當代名家山水精品·許俊》、《名家名畫·許俊作品》、《當代書畫家藝術從書·虛台樓畫》、《青綠山水畫技法》、《當代名家青綠山水精品·許俊》、《當代中國畫名家精英·丹青之夢》、《許俊解析王希孟》、《新編青綠山水畫》、《畫苑名家經典·許俊卷》、《許俊國畫作品輯》、《許俊詩書畫作品選》、《水墨風格·許俊》、《許俊蘭竹圖冊》、《許俊山水寫生》等。作品經常參加國內外展覽並多次獲獎,有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北京藝術博物館、炎黃藝術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院、北京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國務院辦公廳中南海紫光閣、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南海勤政殿、北京京西賓館中央會堂、台灣山藝術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1951年生,山東壽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研究員,一級藝術評論,高級編輯,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曾任中國文化報社長、總編輯,文化部藝術司司長。併兼任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中華文化畫報》主編、文化部振興崑劇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名錄評審委員會副主任、文化部藝術精品工程專家委員會、國家郵政局郵票選題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評審委員會主任、中國范仲淹思想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發表藝術理論、評論文章40多萬字。編著有《藝術體制改革與管理初探》、《蘭苑集萃――五十年中國崑劇演齣劇本選》、《中國學者眼中的科學與人文》、《京劇大師程硯秋》、《梅蘭芳訪美京劇圖譜》、《當代相聲名家表演精品集》、《中國先進文化論》、《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澳門藝術叢書》等多部學術著作;曾獲全國文化新聞一等獎,文化部文化藝術創新一等獎、二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等多種獎項。
1952年生,遼寧大連人。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紅樓夢學刊》主編,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所長、中國紅樓夢學會秘書長。長期從事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特別是《紅樓夢》研究。編著有《漫說紅樓》、《曹雪芹與紅樓夢研究史事系年》、《三國圖錄》、《〈西遊記〉校點註釋》、《〈中國歷代中短篇小說傳世之作.唐代卷〉選注》、《〈躋春台〉校勘整理》、《論金瓶梅》(合編)等,及《探春遠稼蠡測》、《蒙古族傑出的文藝理論家哈斯寶》、《古往今來論釵黛》等數十篇論文。是目前全國《紅樓夢》學術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推動者之一,參與籌劃主持了北京國際《紅樓夢》學術研討會、首屆中青年學者《紅樓夢》學術研討會、新世紀海峽兩岸中青年學者《紅樓夢》學術研討會、揚州國際《紅樓夢學術研討會》等,籌劃舉辦了赴台《紅樓夢》文化藝術展和《三國演義》文化藝術展等。
王能憲
1954年8月生,江西瑞昌人,中共黨員,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副會長。長期在高校工作,從事教學和學術研究;後到文化部機關工作,主要從事文化政策和文化理論研究。先後擔任文化部政策法規司研究處負責人、辦公廳政策研究室主任、政策法規司助理巡視員、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等職務。2006年3月調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要著述包括《世說新語研究》、《含咀編》、《文化建設論――王能憲演講集》;校點古籍《魏叔子文集》;主持文化部理論建設重點工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建設叢書》,主編《中國文化如何應對WTO》等。
范曾
1938年生,江蘇南通人。1955年入南開大學歷史系,1957年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一年後轉入中國畫系,1962年畢業;1962年至1978年供職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創作歷史畫,研繪中國古代人物服飾史料;1978年至1984年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1984年回南開大學組建東方藝術系並任教授、系主任。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研究員,南開大學文學院終身教授,文學院、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海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山東大學特聘教授。著有《范曾詩稿》、《莊子顯靈記》、《范曾的藝術》、《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老莊心解》、《大丈夫之詞——范曾論文新作》等百餘種。有二十四字自評:痴於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有《靈道歌嘯圖》等藏於日本岡山范曾美術館,《八仙圖》等藏於中國美術館,《秋聲賦》等藏於美國伯明翰博物館,《鍾馗策驥圖》等藏於故宮博物院。
劉夢溪
1941年生。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文化》雜誌創辦人兼主編,藝術文化學和藝術美學方向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學思潮和近現代學術思想。近年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傳統的誤讀》、《學術思想與人物》、《莊子與現代和後現代》、《紅樓夢與百年中國》、《陳寅恪與紅樓夢》、《中國現代文明秩序的蒼涼與自信》、《大師與傳統》、《中國現代學術要略》、《論國學》等。另有研究陳寅恪、馬一浮的專題論文約50萬字。曾主持編纂大型學術叢書《中國現代學術經典》,獲中國圖書獎,主編的《中華文化通志藝文典》獲國家圖書獎。
鄭欣淼
1947年生,陝西澄城人。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共陝西省委研究室主任、中共陝西省委副秘書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組組長、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國家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兼黨委書記;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長期著力於文化理論研究、政策科學研究、魯迅思想研究以及文物、博物館、故宮保護的研究,著有《政策學》、《文化批判與國民性改造》、《社會主義文化新論》、《魯迅與宗教文化》、《雪泥集》、《陟高集》、《鄭欣淼詩詞百首》、《天府永藏》、《紫禁城內外》等專著多部;2000以年來,發表有關文物、博物館及故宮保護等重要論文和研究報告近五十篇。
田青
生於1948年,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音樂年鑒》主編。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宗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藝術評論》名譽主編、《音樂研究》及《中國音樂學》編委;兼任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員、中華佛教音樂團藝術總監、中國音樂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審小組成員,中央音樂學院音研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台灣佛光大學、中央戲劇學院、雲南藝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已發表學術著作、論文、文學作品約150萬字,主要論著有《中國宗教音樂》、《歷史的性別》、《中國古代音樂史話》、《凈土天音》等。
1954年生,江蘇江寧人。高級建築師、註冊城市規劃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歷任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局長、中共北京市房山區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現任國家文物局局長,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兼職教授。長期從事關於歷史性城市與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北京市文物局開展的圓明園遺址保護整治、明北京城牆遺址保護整治等項目規劃實施;並先後主持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開展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總體規劃》等項目。2005年獲美國規劃協會“規劃事業傑出人物獎”。已出版《城市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等專著,發表相關學術文章數十篇。
李文儒
1952年生,山西代縣人。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曾任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助理、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中國文物報》社長兼總編輯、《文物天地》社長兼總編輯等職;曾獲首屆中國博物館十大陳列精品評選精品獎。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博物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先後從事中國現代文學教學與研究、魯迅研究和中國博物館研究。出版《走進魯迅世界》、《魯迅文獻圖傳》、《中國博物館十大陳列精品圖解》、《中國十年百大考古新發現》、《全球化下的中國博物館》、《中華文明遺跡通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以案說法》、《故宮圖像》等多部著作。策劃、主編《故宮百年》、《回歸與超越》、“紫禁書系”、“捐獻大家”等多部叢書,並在《中國現代文學叢刊》、《魯迅研究月刊》、《中國博物館》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方李莉
女,1956生於貴州六盤水,江西人。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主席、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學術著作有《新工藝文化論——人類造物觀念大趨勢》、《景德鎮民窯》、《傳統與變遷——景德鎮新舊民窯業田野考察》、《中國陶瓷》、《費孝通晚年思想錄》、《飄逝的古鎮:瓷都紀事》等。近年來撰寫《血脈的傳承》、《傳統在現代化中的重構》、《藝術人類學研究的當代價值》、《西部民間文化的再生產——藝術人類學視角》等論文50餘篇。
李心峰
1958年生。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曾兩次赴日本京都大學美學美術史研究室訪學。主要研究領域為一般藝術學、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藝術理論史、日本近現代美學藝術學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等。出版專著《元藝術學》、《現代藝術學導論》。擔任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重大課題、李希凡總主編《中華藝術通史》編委及《夏商周卷》分卷主編。主持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重點課題《20世紀中國藝術理論主題史》(主編)及青年社科基金課題《藝術類型學》(主編)等。合著十餘種,其中,《戰後日本哲學思想概論》被譯為日文在日本出版;《藝術/葛藤的現場》為日文著作,在日本出版。主編譯文集《國外現代藝術學新視界》、《藝術類型學資料選編》(合編)。譯著主要有《魯迅》([日]竹內好著)及合譯著作多種。此外發表論文一百多篇。著作、論文曾多次獲得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及中國藝術研究院優秀科研成果獎。
苑利
1958年生,山東齊河人。民俗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副會長,中方會長。代表作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文化遺產報告—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運動的理論與實踐》(合著)、《韓民族文化源流》、《龍王信仰探秘》、《從稻作文化看韓民族的文化源流與發展》(韓文)、《中國民俗學教程》(合著)、《民俗學概論》(合著)等。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民族遺產》等學術叢書、雜誌20多部。被翻譯成英、日、韓、越語的學術成果約60餘萬字。近年來,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中國文聯“中國文藝理論創新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等多次。2002年參與文化部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總體策劃。2003~2004年赴韓從事文化遺產學研究,是我國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研究起步最早、研究成果最多的實力派學者之一。
王列生
1959年生,安徽宿松人,中國藝術研究院公共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自1977年考入大學后先後攻讀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並成為中國第一位文藝學博士后。主要學術著作有《文學母題論》、《世界文學背景下的民族文學道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當代發展論稿》、《文藝人類學》、《中國日常問題》等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20篇,曾獲我國首屆田漢戲劇獎等多種獎項。目前主要從事文藝學、公共文化政策及“三農”問題研究。
1961年生,山東諸城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紅樓夢學刊》副主編、常務編委,併兼任中國紅樓夢學會秘書長。十餘年來,已發表、出版學術論著及小說、劇本、古籍整理及翻譯作品約八百餘萬字,發表紅學論文50餘篇,學術專著《紅學:1954》獲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為近年來最有影響的學術專著之一;《日本紅學史稿》則是第一部系統研究日本紅學的學術專著。
顧欣
1956年生於江蘇蘇州。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總經理。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九屆、十屆中央常委、民盟江蘇省委副主委,江蘇省音協名譽主席,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大學等兼職教授,荷蘭埃茵霍溫市立藝術學院、荷蘭梵高芬市音樂學校客席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曾獲獲第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專業組美聲唱法第一名,並兩次獲得江蘇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1986年赴法國參加第十六屆巴黎國際聲樂大賽,獲特別獎。1991年,主演歌劇《木棉花開了》獲首屆文化部頒發的“文華表演獎”。1992年,獲第九屆全國戲劇“梅花獎”、江蘇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文學藝術大獎”。1998年,主演歌劇《孫武》獲第八屆文化部頒發的“文華表演獎”。2000年起連續5屆出任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賽美聲唱法組評委。
高新生
1949年生於上海,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曾任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話劇研究所副所長。發表專著、論文、評論、劇作、小說、詩歌、散文、電視欄目、晚會寫作800萬字,出版專著6種,發表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的一些長文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為《新華文摘》等收編。參與多部國家項目編撰。主要著述有《中國話劇通史》、《戲劇的世界──戲劇功能新探》、《世界演出藝術市場》、《你就是角色》、《新時期戲劇述論》、《藝術美學文選》、《驚鴻一瞥:文學中國1949--1999》、《中國解放區文藝史》等。2004年參加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申報工作,組織和參加了《蒙古族長調民歌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等多個申報文本製作和電視申報片的製作;策劃、撰寫了多部大型舞台演齣劇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策劃創意。2005年獲全國電視最高評論獎等。曾獲得全國和省級各類科研獎、創作獎10餘項。曾為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戲劇組評委、文化部“國家舞台精品工程”評委、文化部“群星獎”評委、國家和文化部藝術學科科研項目評委。
陳飛龍
1952年生,江蘇啟東市人。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文藝理論與批評》雜誌社主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副會長。畢業於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國語言文學專業,歷任《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叢刊編輯、《文訊》副主編,中國駐坦贊鐵路專家組翻譯,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文化處負責人,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外國文藝理論研究室主任,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副所長、代所長。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研究、翻譯和編輯工作,先後參加《鄧小平文藝理論學習綱要》、《鄧小平文藝理論研究概況》、《鄧小平理論與藝術科學》、《鄧小平文藝理論研究》、《中國先進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先進文化》等多項課題的撰寫任務。著有《道德文明》、《人民文藝的歷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先進文化》、《鄧小平文藝理論科學體系》等10部獨著、合著。發表論文50餘萬字,發表譯文100多萬字。
李季
1952生,祖籍山東。中共黨員。副研究館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生導師。1969年3月在輕工業部“五七”幹校參加工作;1978年至1982年在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習,畢業後分配到國家文物局文物處,歷任科員、副處長、處長;1991年9月任國家文物局流散文物處處長,1996年12月任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社會文物管理處處長;1997年4月調中國歷史博物館任陳列部主任,2000年4月被任命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2003年2月任國家博物館副館長,2003年9月任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曾執筆古代遺址考古發掘報告《兗州西吳寺》(文物出版社1990年)、翻譯日本文化廳《地下文物發掘調查手冊》(文物出版社1989年)、《千秋索隱,百年尋覓--中國文明的起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任大援
1952年生於天津市。“文革”中由北京赴延安插隊。1973年考入西北大學歷史系。1978年考入西北大學歷史系研究生,師從張豈之教授,攻讀中國思想史專業。1981年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8年至1989年赴聯邦德國華裔學志漢學研究所作學術訪問。1996年調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西北大學兼職教授。歐洲漢學雜誌《華裔學志》顧問。自研究生畢業以後,一直從事哲學、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化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專業領域主要在宋明理學、明清思想文化、地方學術思想史等方面。曾參加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七五”、“八五”重點項目《宋明理學史》(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教委獎)、《中國歷史大辭典·思想史卷》等著作的撰寫。參加國家教委統編教材《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化概論》等書的撰寫,此兩項課題亦分別獲陝西省和國家教委獎。主要成果有《劉古愚評傳》、《孟子》、《中國儒學思想史》(撰寫明清部分)、《中國思想史》(撰寫明清編)、《陝西通史·思想卷》(撰寫清代部分)等。
宋建林
1953年12月生於天津。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華美學會會員,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會員。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二分校中文系,畢業后留校任教。1988年畢業於北京聯合大學中文研究生班。1995年調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從事文藝理論研究。參加過多項國家科研課題的寫作。出版專著《現代藝術社會學導論》,合著有《藝術類型學》、《中國當代文藝思潮》、《中國先進文化論》、《中國藝術史·建築雕塑卷》等十餘種,主編《世界名家名作傳世精品叢書》。發表論文《論中國神話的悲劇性》、《中國古代自然審美觀》、《新時期現代主義的論爭與反思》、《中國現代搶救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等40餘篇。
田青
生於1948年,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音樂年鑒》主編。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宗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藝術評論》名譽主編、《音樂研究》及《中國音樂學》編委;兼任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員、中華佛教音樂團藝術總監、中國音樂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審小組成員,中央音樂學院音研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台灣佛光大學、中央戲劇學院、雲南藝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已發表學術著作、論文、文學作品約150萬字,主要論著有《中國宗教音樂》、《歷史的性別》、《中國古代音樂史話》、《凈土天音》等。
歌唱家,生於1925年,祖籍河北唐縣。2005年9月受聘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導師。1945年畢業於延安魯藝戲劇音樂系,曾在新歌劇《白毛女》中飾主角喜兒,並演出秧歌劇《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後任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演員。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實驗歌劇院演員,受教於蘇聯專家梅德維捷夫和我國歌唱家林俊卿。1954年入中央音樂學院進修。后歷任東方歌舞團藝委會主任、團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音協第二、三屆理事,全國婦聯第四屆執委。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曾參加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演出。她積極探索中國民族唱法規律,在民間唱法基礎上,吸收西洋發聲的長處,發展了自已音色明朗,感情質樸,處理細膩的演唱風格,成為中國歌壇民族唱法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代表曲目有《南泥灣》、《翻身道情》、《秋收》、《農友歌》及歌劇《白毛女》等。
李雙江
1939年生於哈爾濱。男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教授(專業技術一級),碩士研究生導師,2008年受聘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發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音樂協會副會長,全軍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1959年入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喻宜萱教授。1963年畢業後分配到新疆軍區文工團任獨唱演員。1973年調入總政治部歌舞團任獨唱演員。1994年調入解放軍藝術學院,任音樂系主任、教授。他演唱的歌曲主要有《紅星照我去戰鬥》、《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等數百首。曾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音樂史》等著作,著有學術論文數十篇。曾獲首屆“中國金唱片獎”、國際音樂盛典“終身成就獎”(1999)等獎項。
田黎明
1955年5月生於北京,安徽合肥人。1989年考取盧沉教授研究生,1991年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北京市美協理事。作品《碑林》獲全國第六屆美展優秀獎。“肖像系列”之一《小溪》獲北京’88國際水墨畫展覽大獎。出版有《田黎明畫集》、《田黎明畫集》、《田黎明專集》、《當代新文人畫大系·田黎明畫集》等。
1962年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雕塑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院長。韓國仁濟大學名譽哲學博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共中央宣傳部“四個一批”人才。英國皇家雕塑協會成員(FRBS),英國肖像雕塑家協會會員,香港科技大學文化講座教授。獲香港科技大學“包玉剛傑出藝術家”、香港中文大學“龔雪因傑出學人”榮銜。自1998年始,先後在歐美日等國及中國舉辦過個人雕塑繪畫展。曾獲英國皇家肖像雕塑家協會“攀格林”獎及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等獎項。作品收藏於中國美術館、荷蘭國家美術館、美國檀香山博物館、英國菲茨威廉博物館等。有專著《視覺藝術心理》、《雕琢者說》、《雕塑的詩性》(英文版、韓文版)及畫冊十八種。韓國建有吳為山雕塑公園。南京博物院建有《吳為山文化名人雕塑院》、無錫建有《人傑苑---吳為山雕塑園》等。
水天中
水天中,1935年生於甘肅蘭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1981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獲文學碩士學位。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美術系主任、美術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中國美術報》主編、《美術史論》主編、《油畫家》副主編、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炎黃藝術館藝術委員會主任。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著有《中國現代繪畫論評》、《中國油畫簡史》、《穿越四季》;合編《中國書畫鑒賞辭典》、《中國美術年鑒》編委、《中華藝術辭典》分卷主編等;論文《李公麟和他的時代》、《中國畫革新論爭的回顧》、《水墨畫變革的世紀》、《現代中國文化與現代中國風景畫》等。
郎紹君
男,生於1940年,河北定州人。1961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史論專業並留校任教。先後教授《藝術概論》《中國美術史》《西方名作欣賞》等課,1976年,任學院史論教研組組長。1978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美術系,1981年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研究院工作,曾任近現代美術研究室主任,文化部高級專業職稱評委。2000年退休。現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個人專著、文集有:《論現代中國美術》、《現代中國畫論集》、《齊白石》(1997年,獲文化部首屆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自然的再發現》等;主編有:《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近現代分支》(副主編)、《中國造型藝術辭典》(第一主編,1996年,中國圖書獎提名獎)、《齊白石全集》(第一主編,1997年,獲國家圖書獎)等;主要論文有:《蘇軾繪畫美學思想三題》、《敦煌早期壁畫的美學性格》、《陶冷月和他的繪畫》、《超世俗的詩性追求——陸儼少全集總序》等。近年來參加的學術活動主要有:2003年,擔任北京國際藝術雙年展策劃委員,中國美術館建館四十周年藝術展策劃委員;2004年,參與策劃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黃賓虹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作題為“問題與方法——黃賓虹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言評述”的總結性發言;2007年,參與策劃香港藝術館主辦的《林風眠》大展,並在該館作題為《林風眠作品的鑒定》的學術演講; 2008年,參加紐約現代藝術學會主辦的“現代中國畫學術研討會”,並作題為“現代中國畫的類型”的發言。
1937年生,湖南衡陽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建築藝術研究所前所長,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博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61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曾在敦煌十五年,研究敦煌壁畫中的建築史資料,1981年調中國藝術研究院。現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顧問、中國紫禁城學會顧問、中國傳統建築與園林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建築藝術歷史與理論研究及現狀評論。出版書著《中國建築藝術史》(國家重點項目,主編與主撰,獲中國圖書獎及文化部優秀成果一等獎)、《世界建築藝術史》(四卷本)、《敦煌建築研究》(獲文化部優秀成果獎)、《天竺建築行紀》、《建築談藝錄》等18種。參加中組部主持全國幹部培訓教材《中國藝術》、《外國藝術精品賞析》及《中華藝術通史》和《中國美術通史》(獲中國圖書獎)等共8種著作的撰著。主編《中國八十年代建築藝術》、《當代中國建築藝術精品集》、《建築意》輯刊等11種。發表建築理論與評論文章《從中西比較見中國傳統建築的藝術性格》、《建築慎言‘接軌’與‘藝術’》、《央視總部“色情門”事件回眸》等140餘篇。
女,1941年生於西安市。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環境設計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副理事長等職。主編大型專業工具書《室內設計資料集》、《室內設計經典集》、《環境藝術設計與理論》、《室內設計的風格樣式與流派》等。主持和參與大型裝飾工程項目數十項,如:人民大會堂國賓接見廳室內改造設計;人大會堂西藏廳、東大廳室內設計;毛主席紀念堂室內、外裝修裝飾設計;主持民族文化宮室內改造設計;主持北京會議中心室內陳設藝術設計及製作等。曾獲國家勞動人事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教育部、人事部“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榮譽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孫建君
1951年生,山東廣饒縣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雜誌副主編。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論委員會秘書長。長期從事中國民間美術形態學研究,主編了有關中國民族圖案藝術、刺繡、陶瓷等民間美術作品鑒賞畫冊與學術著作。多年來受聘為各種國家級重點圖書、重點科研項目的主編、編委及撰稿人(如:《中國大百科全書?輕工卷》、《中國民間美術全集》等)。先後榮獲新聞出版署頒發的在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工作中作出重要貢獻“榮譽證書”、中共中央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中國藝術研究院優秀科研成果評獎特別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獎項。代表性著作有:第一部中國民間美術教材——《中國民間美術》、《中國民間美術教程》等。
劉禎
1963年生,內蒙古人。文學(戲劇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戲曲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戲曲研究》主編,《中華戲曲》副主編,兼任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職。主要從事戲劇史論及民間文化、宗教祭祀戲劇等方面的研究。獨立承擔國家藝術規劃重點課題“中國藝術科學大系”之《中國戲劇學》。發表論文、評論百餘篇,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國民間目連文化》、《勾欄人生》、《民間戲劇與戲曲史學論》、《崑曲與文人文化》(合著)、《北京戲劇通史 · 遼金元卷》(本卷主編主撰)、《徐文長小品》、《元曲精選》(合著)等。
薛若琳
1939年生,遼寧興城市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顧問、中國戲曲學會會長。 1963年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同年分配到雲南省京劇院工作。1979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讀戲曲史論,師從張庚。198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83年至1999年間,任大型文獻叢書《中國戲曲志》副主編,與同仁們一道創建了“戲曲方誌學”,運用傳統地方志書的形式和特點記錄和研究中國戲曲,形成中國戲曲研究的史、論、志“三足鼎立”的格局。主編大型畫冊《中國巫儺面具藝術》,專著《尢侗論稿》,論文集《藝苑叢談》其中以《木蘭代父從軍考》最具代表性。
1931年生,安徽太和縣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曾任北京師範大學、西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組第一、二、三屆初審會成員,首批通訊評議成員等。1951年開始發表影評,1957年成為中國電影家協會專職電影理論研究人員。1963年與人合作完成出版《中國電影發展史》。1973年調中國藝術研究院,先後主持創建電影研究所和電影電視研究室;創辦《電影文化》(《當代電影》前身)雜誌和《影視文化》叢刊;首建研究生部電影系,培養了我國第一批電影學碩士、博士研究生。主要著述有《電影歷史及理論》、《影心探賾》、《影史榷略》等,主編高校影視專業教材《中國電影史》。另有舊體詩詞選集《靈府軌跡》問世。
賈磊磊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戲劇影視文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電影電視系主任、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廣播電視電影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進口音像製品審查委員會委員,國家扶持動漫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文化藝術資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文化部藝術研究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常委,美國國際亞洲電影研究會會員。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與中國藝術研究院合辦的“燦爛的中華文明”網站《中國電影藝術》(主編)。2008年12月16日被“創意中國·和諧世界”文化產業國際論壇授予“中國文化產業思想人物精英獎”,出版電影學術專著《電影語言學導論》(1996中國電影出版社)獲文化部第一屆全國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武之舞--中國武俠電影的形態與神魂》(1998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國武俠電影史》(2005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影像的傳播》(2005年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當代中國電影史》(1949-2000)主編之一(2006年文化藝術出版社)第一、二、三、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特邀評委,2002年任中國電影華表獎評委;2006年任大眾電視金鷹獎評委;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春節文藝晚會及春節特別節目評選評委;中國電視金星獎評委。
仲呈祥
男,1946 年生,畢業於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國文聯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現任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導師,著作有《銀屏之旅—博導談藝叢書之一》、《藝宛問道—北廣學者叢書之一》、《藝苑問路》、《十評“飛天”類》、《仲呈祥文藝評論自選集》。
路海波
1950年生,祖籍江蘇淮安。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1989年獲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歷史與理論專業碩士學位。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等協會會員。曾任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藝術》雜誌執行編輯、《戲劇》雜誌編委。現為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宣部文藝局專家組成員,“五個一”工程獎評委。代表性論文有《戲劇的探索與當代觀眾的審美需求》、《從昨天到今天——談談紀錄片的觀念及中國電視紀錄片的發展走向》等;著作有《電視劇編劇技巧》(獲中國高等院校電影電視學會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電視劇美學》(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秀教材獎)、《戲劇管理學》和《戲劇管理》(獲北京市政府教育科技成果二等獎並列入文化部編輯出版的《中國藝術教育大系》)等。
孟繁樹
男,1946 年生,畢業於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國文聯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現任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導師,著作有《銀屏之旅—博導談藝叢書之一》、《藝宛問道—北廣學者叢書之一》、《藝苑問路》、《十評“飛天”類》、《仲呈祥文藝評論自選集》。
資華筠
女,生於1936年,祖籍湖南。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舞蹈表演藝術家、學者。1950開始專業舞蹈生涯。1952―1987歷任中央歌舞團領舞、獨舞、領銜演員,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表演過古今中外各種風格的舞蹈,曾在國際、全國舞蹈比賽中獲金獎、銅獎。為第一批尖子演員、國家一級演員。1987―1999任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1988年獲研究員職稱,1992年獲政府特殊津貼。先後主持完成八五、九五、十五多項國家重點課題。如:《中國當代舞蹈精粹電視藝術科研系列片.大師專輯》(總策劃、總撰稿、總編審);《中國文化藝術叢書.中國舞蹈》(主編、撰稿);《中國大百科全書》(二版總編委會委員、舞蹈學科主編);《舞蹈美育原理與教程》(主編、撰稿)等。參與主持十一五重點課題《中國藝術科學大系.舞蹈學》等。已出版理論著述8部(含英文一部);散文、藝術隨筆6部;論文、評論、譯文及其它文學作品共計260餘萬字。其中《中國舞蹈》獲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繁榮中的憂思》獲第四屆中國文聯評論一等獎、中國藝術研究院科研成果一等獎;此外有多篇論文、散文獲全國一、二等獎。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舞蹈學博士生導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曾出訪亞、歐、美、澳、非洲50多個國家,全國政協委員(5―10屆),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董錫玖
女,1925年生於山東濟南。舞蹈史學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48年起從事舞蹈活動,師從舞蹈家戴愛蓮。1949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獲學士學位。1982年創辦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舞蹈系,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舞蹈家協會第五屆主席團委員、常務理事。曾當選為全國第三、四屆文代會代表。現任中國舞蹈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常委,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常務理事等職。長期致力於中國古代舞蹈史的研究,主要著述有《中國舞蹈史》、《中華通志?樂舞志》(合著、獲第四屆國際圖書榮譽獎)、《舞蹈史論研究方法初探》(合著)等;專論有《敦煌壁畫和唐代舞蹈》、《重溫中日樂舞交流史》等;主編《中國舞蹈藝術史圖鑑》(獲第十一屆國家圖書獎)。其專業事迹被列入美國《世界名人錄》。
1938年生於西安,安徽桐城人氏。1956年畢業於西北戲曲研究院實驗劇校。1957年開始涉及話劇、電影表演事業。1981年以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曾任陝西人民藝術劇院導演、中國鐵路文工團總導演、話劇團副團長。1998年至今,擔任上海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簽約導演。戲劇家,國家一級導演,入載《中國十大導演大師》。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藝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客座教授。四十歲開始導演創作生涯,導演風格不拘一格、廣采博納、善於思辨、具有深厚的修養和極其旺盛的創造力,創作出膾炙人口、高水平、高品位的舞台藝術佳作70餘部。在80年代末,全國性的戲劇探索運動處於退潮時,她以話劇《女人的一生》、《奧賽羅》撼動劇壇,站上了戲劇革新的浪頭,之後不斷地湧現佳作,不僅在話劇舞台上創新出彩,還涉足京劇、歌劇、音樂劇、兒童劇、各種地方劇種的演劇樣式。代表作有話劇《女人的一生》、《奧賽羅》、《商鞅》、《尋夢》等;明星版話劇《家》、《雷雨》;歌劇《張騫》、《巫山神女》、《賭命》等,其執導作品獲文化部文文華獎4部,多次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中國戲劇節、中國藝術節和各省市戲劇節等各類獎項。由其主筆編寫的《徽州女人》文學劇本榮獲曹禺文學獎,於1995年榮獲中央戲劇學院首屆學院獎導演獎。《貞觀盛事》又獲曹禺戲劇最佳導演獎。在2002-2003中國首屆舞台劇十大精品工程評選中,《貞觀盛事》和《商鞅》同時獲得十大精品工程的殊榮,這是絕無僅有的榮譽。
男,1957年出生,蒙古族。2005年9月受聘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87年創作《蒙古女像》、《極端者》並參加首屆中國油畫展。1988年在中央美術學院第1工作室任教,並創作了《大氣》、《極》等作品參加“油畫人體藝術大展”。1989年參加在美國舉行的“現代中國繪畫展”,開始創作《寬闊的風景》、《紅光》等作品,《紅光》後為香港大學博物館收藏。1992年出版個人畫冊《朝戈—中國現代藝術品評書》。1993年赴俄國莫斯科、彼得堡舉辦畫展,並進行藝術考察。1994年參加《批評家提名展》。1995年應美國亞洲藝術協調議會的邀請在美國舉辦個人展覽,並進行講學和藝術考察。1994年在“第2屆中國油畫展”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油畫藝術委員會頒發的中國油畫藝術獎。1996年參加首屆中國油畫學會展。1997年參加“中國油畫肖像百年展”,並任中國油畫學會、中國肖像百年展評委工作。1997年參加國際著名的“威尼斯雙年展”。1997年參加中國油畫學會主辦的《走向二十一世紀—中國青年油畫展》。
1953年生於上海。2005年9月受聘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 1970年至1978年作為知青在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期間自學繪畫,1978年以同等學力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班,1980年10月,陳丹青的《西藏組畫》在中央美院研究生班畢業展上引起轟動,日後與羅中立的《父親》並稱為中國當代美術史的里程碑,逐漸變成一段神話。1982年陳丹青赴美,以自由職業畫家身份定居紐約。2000年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任教后,在全國首創開設美術專業博士生課程,並成立4所純藝術教學的研究室。2000年出版文集《紐約瑣記》,2002年出版《陳丹青音樂筆記》,2003年出版雜文集《多餘的素材》等,2005年出版《退步集》。
戴士和
1948年出生,遼寧開原人,滿族。2005年9月受聘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197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198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壁畫研究生班。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油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重要參展:1985年十一月畫展、1987年首屆中國油畫展、1989年聖彼得堡友誼館戴士和畫展、1992年“二十世紀·中國美展”、 1994年 第二屆中國油畫展、1996年首屆中國油畫學會展、1997年中國藝術大展、1998年當代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上海美術館、英國KEELE大學陳列館、烏克蘭奧德薩藝術博物館收藏。
浙江寧波人,中國當代作家和畫家。 1942年生於天津。初為畫家,專事摹古。文革間飽受磨難,做過工人、業務推銷員、教師等,心中有感而發,秘密寫作,藏匿於磚底牆縫間,文革後為崛起的“傷痕文學運動”代表作家。八五年後以“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產生深遠影響。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已出版各種作品集近百種。其中《啊》、《雕花煙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俗世奇人》等均獲全國文學獎。《感謝生活》獲法國“女巫獎”和“青年讀物獎”,並獲瑞士“藍眼鏡蛇獎”。由《炮打雙燈》改編的同名電影獲“夏威夷電影節”和“西班牙電影節”獎。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餘種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種譯本四十種。馮驥才兼為畫家,出版過多種大型畫集,並在中國各大城市和奧地利、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國舉辦個人畫展,均獲很大反響。他以其中西貫通的繪畫技巧與含蓄深遠的文學意境,在中國當代畫壇獨樹一幟,被評論界稱為“現代文人畫的代表”。一些作品被收藏家與美術館收藏。馮驥才又是當代文化學者。近十年來,他在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和民間文化搶救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產生廣泛和深遠的影響。因被評為“2003年度十大傑出文化人物”、“2005年度推動中國城市現代化進程十大人物”。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學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馮驥才民間文化基金會會長,並任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
碩士研究生招生
博士研究生招生
MFA招生
港澳台研究生招生
留學生招生
訪問學者
研究生課程進修班
博士后流動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