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
中華文明最遙遠綿長的根
中華文明最遙遠綿長的根就在中國的民居中,最有特點的是北京四合院、廣東鑊耳屋、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安徽的古民居,紹興的台門,閩南古厝及中西合璧的番仔樓,還有福建、廣東等地的特色古民居如何子淵故居及客家土樓等建築。
客家梅州特色古民居【辛亥遺址】何子淵故居
中國民居分佈在全國各地,由於民族的歷史傳統、生活習俗、人文條件、審美觀念的不同,也由於各地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不同,因而,民居的平面布局、結構方法、造型和細部特徵也就不同,呈現出淳樸自然而又有著各自的特色。特別是在民居中,各族人民常把自己的心愿、信仰和審美觀念,把自己所最希望、最喜愛的東西,用現實的或象徵的手法,反映到民居的裝飾、花紋、色彩和樣式等結構中去。
在中國的民居中,最有特點的是北京四合院、廣東鑊耳屋、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安徽的古民居、閩南的皇宮起古大厝及番仔樓、福建和廣東等地的客家土樓和蒙古、青海、西藏的蒙古包。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衚衕中,座落著許多由東、南、西、北四面房屋圍合起來的院落式住宅,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磚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規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兩邊建有東西廂房,是晚輩們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廂房之間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圍牆和臨街的房屋一般不對外開窗,院中的環境封閉而幽靜。
北京有各種規模的四合院,但不論大小,都是由一個個四面房屋圍合的庭院組成的。最簡單的四合院只有一個院子,比較複雜的有兩三個院子,富貴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幾座四合院並列組成的。
廣東鑊耳屋
鑊耳屋的內部格局是廣東民居典型的“三間兩廊”的肌理。“三間”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間房屋,其中間為廳堂,兩側為居室。三間房屋前為天井。天井兩側的房屋即為“廊”。“兩廊”一般用作廚房或門房。這種廊檐相間的布局,刻意營造虛實相結合的意境,不但較於閉塞自封的北地建築更顯開放,而且還擰開了一道實用的閥門:一方面便於空氣流通、消暑散熱;另一方面靠著廊廡連接了建築的骨骼,起到隔絕風雨、遮擋陽光的作用。當然,有的鑊耳屋的間數不止如此。開間越多意味著等級越高,這自然與先民的等級觀念相關。廣東現存的鑊耳建築群有碧江金樓、資政大夫祠、黃飛鴻紀念館、錦綸會館、廬江書院、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大旗頭古村、黃埔村、周氏大宗祠、黃埔南灣村、坑貝古村、塱頭古村、阮埇村、羅格孔家村、碧江村、大灣古村落、長岐古村、深井古村、九江煙南煙橋村、莘田村、松塘村、武壟村、莘村、黎邊村、逢簡村、璜溪村、蓮塘村、上岳村、大嶺村、汶塘古村、古蓬村、楪村、思本村、黎槎村、瓜嶺村、雅韶村、崗頭村等等。
中國黃河中上游一帶,是世界聞名的黃土高原。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利用那裡又深又厚、立體性能極好的黃土層,建造了一種獨特的住宅——窯洞。窯洞又分為土窯、石窯、磚窯等幾種。土窯是靠著山坡挖成的黃土窯洞,這種窯洞冬暖夏涼,保溫隔音效果最好。石窯和磚窯是先用石塊或磚砌成拱形洞,然後在上面蓋上厚厚的黃土,又堅固又美觀。由於建造窯洞不需要鋼材、水泥,所以造價比較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窯洞的建造不斷改進,黃土高原上冬暖夏涼的窯洞越來越舒適美觀了。
各具特色的古民居
這些古民宅大都用磚木作建築材料,周圍建有高大的圍牆。圍牆內的房屋,一般是三開間或五開間的兩層小樓。比較大的住宅有兩個、三個或更多個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后種植著花草盆景,各處的樑柱和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座座小樓,深深庭院,就像一個個藝術的世界。建築學家們都稱讚那裡是“古民居建築藝術的寶庫”。
皖南民居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皖南民居以黟縣西遞、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宏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餘幢。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輝相映,動靜相宜,處處是景,步步入畫。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西遞現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築風格的“三絕”(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磚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青瓦、白牆是徽派建築的突出印象。錯落有致的馬頭牆不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斷火災蔓延的實用功能。徽派民居的特點之一是高牆深院,一方面是防禦盜賊,另一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徙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民居的另一特點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牆圍護,外面幾乎看不到瓦,唯以狹長的天井採光、通風與外界溝通。這種以天井為中心,高牆封閉的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態,這與山西民居有異曲同工之妙。
初到紹興的遠客,幾乎都能聽到“台門”這個字眼,有的人感到很新鮮,不免要打聽一下是什麼意思。其實,在紹興凡是房屋比較象樣一些的都稱作台門,且往往聚族而居。“台門”起初是對有身份之人住宅的“尊稱”。隨著歷史的變化,就把具有一定規模、封閉獨立的院落都稱為“台門”。歷朝以來,紹興人凡為官經商、功成名就或家境較為殷實的,都要在老家造屋建宅,以榮宗耀祖,光彩門楣。而紹興傳統民居的格局即以台門為正統,所以紹興的台門特別多。過去,民謠有“紹興城裡十萬人,十廟百庵八橋亭,台門足足三千零”,可見台門數量之多。
紹興諸暨斯宅村也有不少台門建築,比如千柱屋台門(斯盛居),下新屋台門(發祥居),上新屋台門(上新居),新譚家台門,門前畈台門等,這些老台門聚族而居,一般都為三進建築,沿著中軸線依次為門廳,大廳,座樓。
千柱屋
發祥居
閩南古厝與番仔樓
閩南古民居稱作“古厝”,又稱大厝、紅磚厝。厝字在閩南語中是房屋的意思。閩南的紅磚建築既承載了中原文化,又包容海洋文化兼具地方民俗文化,以及民間工藝文化,是獨特的南派古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閩南文化的核心支柱。閩南古建築中最有代表性的要屬泉州的古民居建築。閩南重地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元“東方第一大港”,海外交通和對外貿易曾經盛極一時,多元文化在泉州大地上交融匯合,形成了獨特的閩南文化。富有特色的閩南建築一向為人們所稱道,那見證“海上絲綢之路”的蚵殼厝;被稱為閩南建築大觀園的蔡氏古民居;還有被稱為閩南民居大觀園的觀山村李氏古民居建築群和中西合璧的李功藏故居番仔樓;這些保存完好的紅磚厝,處處體現著閩南建築的特有風格。
閩南大地上數百座紅磚厝建築,為我們敞開著一扇扇充滿溫暖而疏遠記憶的大門。它濃縮了閩南人堅韌、開朗、沉穩、豁達的性格。閩南人對生活的美好祈願,也醞釀了紅磚厝豐富多彩的建築表達,形成了紅磚文化深沉而獨特的底蘊。該類建築原始於唐昭宗光化年間,是閩南地區極具特色的傳統民居,現閩南人家已經在一個家族體制建設上完成了這樣嚴謹精巧的布局構思,巧妙地結合了居住、家族教育系統、宗廟祠堂三位一體的生活模式,以深遠的睿智思考著如何繁衍家族,和諧共存。閩南地區的紅磚建築多以三間張雙落大厝為基本單元,罕見的還有五開間的大厝,規模大的院落還加護厝於左右。此類建築大量使用紅磚紅瓦,廣泛應用白色花崗岩做台基階石,有部分名門望族還用名貴的青草石,屋頂多為兩端微翹的燕尾脊,壁、廊、脊等細部裝飾十分精緻,工藝精美,不僅外觀獨特;而且在裝飾與色彩紋樣等隨處可見的木雕、泥塑、磚雕及石雕,工藝精美,多數採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都與其他區域的建築截然不同。它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載體。
土樓
古民居
住宅平面布局多為嚴謹的四合院形式,有明顯的軸線,左右對稱,主次分明,沿中軸方向由幾套院組成,一般三進院呈“目“字型基本形式。院落之間多用矮牆和裝飾華麗的垂花門作為分隔,有的在院落一側或後面還建有花園。
正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的拱券式磚結構的窯洞,在窯洞房的前部一般都加築木結構的披檐、柱廊,上覆瓦頂。正房屋頂是平頂,一般在兩側砌磚梯可登上,在屋頂上有的還建有照壁式風水樓。也有的在窯洞上再建一層木結構雙坡頂的樓房。平遙民居的外牆都用磚砌,做成清水磚牆,高達七、八米,對外不開窗戶,外觀堅實雄壯,有的在牆頂做成城堞式,像一座座小城堡,在院子里也很少栽木,迷信觀念認為樹木會招致鬼怪,家宅不寧。院子里地面均用磚滿鋪,多壘起花壇,沒有泥土,便於清掃。平遙民居內外裝飾華麗,有木雕精細垂花門,正房梁下掛落子曲替都有花飾,有的刻有獅子滾繡球,有的是福祿壽三星,或琴棋書畫等,都有一定的樣式。門窗都是木樘木欞,大都花紋繁巧,且各不相同,有的門扇上還雕塑有唐堯虞舜禪位的故事。當時已普遍使用玻璃,有的富商用的刻花玻璃。為保暖防寒,門窗大多做成雙層,屋檐下椽木樑枋等都施有彩畫。沿街巷的宅門都特別講究,門頂形式多樣,有懸山卷蓬、懸山有脊兩坡、兩坡不等長和半坡及披檐等,檐下用梁枋穿插、斗拱出檐等,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柱,有的做壁柱門墩等。大門門扇上有門匾,書有“修德”、“修齊”、“繁鰲”、“霞蔚”、“樂天倫”等,有的住宅門外還立有上馬石、栓馬柱,石雕精美,反映出當時這些人家住戶的富庶。全城保存得較完好的民居有四百餘座,其數量之多,保存完好的程度在國內實為罕見。
通山古民居
通山大夫第
800多年歷史的連城縣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築群由30幢高堂華屋、21座古祠、6家書院、二道跨街碑坊和一條千米古街構成。
古民居
據載,吳姓先祖早於1344年遷至培田,在此開基,繁衍至今已歷30世,時近700年。迄今,全村300餘戶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為吳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間被稱為"吳家坊"。
冠若山、筆架山、武夷山南脈三道綠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龍環抱,抵擋了寒流霜害、夏秋颱風的侵襲。村外五個山頭,又似五虎踞虎,護佑著培田的一方安寧。一條官道擦村而過,通往長汀、連城,培田就是古時官道上的一個驛站。一條河源溪繞村而去,既供村邊農田灌溉之用,又保村內生活所需。村落南邊水口處,古梅、香楓茂密掩映,似巨人把口,"保端避邪"。培田就坐落於這塊如畫的風水寶地。走進培田,便覺處處是畫。這裡有高高的灰褐色風火牆,飛檐翹角的威嚴門樓;或花鳥蟲魚或歷史故事或工筆寫意的木刻窗雕寄寓理想追求、嚮往美好生活的石聯壁畫;深深庭院,幽幽小巷$哇哇稻田、如黛遠山,遙遠連綿……培田,不愧為人們稱道的畫里村莊,無處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
村中心是一條千米長的古街,貫穿全村,旁列古祠、民居、商鋪,是培田的主要商業集市。相傳,盛時街上商鋪數十間,客枝、轎行、賭庄、布店等等無所不包。
曲折古街,巷道,互為連通,把錯落的明清古建築有機連為一體,"雖是人工,宛若天成"。
街道邊有水圳相伴,穿街過巷,直通各戶,是古時自來水工程。村中老人回憶,過去圳水清澈見底,村裡人就靠屋旁流動的圳水作為生活用水,洗菜淘米。村中還有一口口水塘、古井,見於房前屋后。
數百年前的建村者,極為講究村落的理水。每一座古建築都布有暗溝,用來排泄家家戶戶的天井雨水、生活污水。天井將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匯聚一處,順溝而出,流入石砌水池,滿足"四水歸堂,財源滾滾而來"的聚財心理。排水路徑講究宜暗藏,不宜顯露;宜彎曲而去,不宜直瀉而出,乃因"水為氣之母,逆則聚而不散;水又屬財,曲則留而不去也"。有的民居還在廳堂下設有陶制暗水管,放養烏龜在管內爬動,起著排污清溝作用,別出心裁。
如果說街是村的骨髓,水就是村的血脈。靈動的水賦予了村子水樣的靈性。
古局風采
民安上岳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這裡的傳統民居保存得相當完整。整個村落大約長200米,縱深50米。這個小村落聚居著朱姓宗族6000多人。從他們的族譜可以看出,這個家族的太祖是南宋抗元名將朱文煥(朱熹第6代孫),至今已傳到第32代。這個家族在南宋末年跟隨宋恭帝南逃,兵亂之中選擇了這個寧靜偏僻的地方安居到今日。
根據《廣東通志》和《清遠縣誌》記載,帝祥興年間(1278年),朱文煥抗擊元兵於北江,孤軍固守於清遠、英德交界處的舊橫石,雖然身負重傷,仍然擊鼓指揮抗敵,鏖戰2天2夜,最後壯烈殉國。其後人避亂於廣州,經100多年後,朱文煥第六代孫子英公遷徙到上岳村繁衍生息。至今已經有32代6500多人。
每逢正月十七,各個“里”的村民們就要聚集在一起搶“花炮”。“花炮”編上編號,分為頭炮、二炮、24炮、尾炮,還有其他一些小炮。搶到頭炮後會帶來吉祥、興旺。
神工戲
每隔6年的秋收后,上岳村的村民們要請戲班來唱戲,稱為“神工戲”。有慶祝豐收,感謝神靈,祈禱來年再獲豐收的寓意,同時村民們還實行齋戒,舉辦賑濟貧窮的活動。
祭井神
上岳村至今還保留著祭井文化,每逢節氣祭日時,上岳村的村民們都要到井邊拜祭井神。為了祭祀方便,村民還在井旁設立神龕。這種祭井文化在全國已經十分罕見。
上中下歸仁里
上岳村主要有十八里(註: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其中相連在一起的上歸仁里、中歸仁里、下歸仁里是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建築群,一個里有一個門樓,門樓的門匾乍看沒什麼特別,細看就令人嘖嘖稱奇了,首個是“歸”,第二、第三個“歸”字分別少了一橫、一撇。聽村民的介紹,三個歸仁里約建於乾隆年間,由於建造時間不一,古人想出這個法子來區分。
房屋山牆則是有名的鍋耳牆。因其形狀與菜鍋的手柄相似得名。在元明清時代,鍋耳牆並非由百姓隨意建造,擁有功名的人才有此資格。官位大小決定鍋耳的高低,有的鍋耳牆在額角上雕龍畫鳳,可見屋主當年的地位顯赫。民間還流傳一種說法:修鍋耳牆可以保佑子孫當官,蘊涵富貴吉祥豐衣足食。鍋耳牆后又稱為“鰲頭牆”,有“獨佔鰲頭”的寓意。
下歸仁里的泗美樓,亦稱銀庄,是村裡最堅固的建築。外牆厚實,大門是與門廊齊高的鐵柵。若是遇到戰亂或盜匪,大門一關,誰也奈何不了。沿堂屋的木梯子上到二樓,牆上正面側面各兩個方孔,通過方孔能環視全村,既是觀察敵情的瞭望口,防禦外襲的射擊口,又能通風透氣。而銀庄的歷史並非一帆風順,村中91歲的陳奶奶講,抗日戰爭期間,村民們因為擔心銀庄樓層太高成為日軍轟炸的目標,把頂層拆掉了。
百年不竭的古井
村裡的三口古井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井水至今源源不竭,清爽甘甜。這完全取決於古井上窄下寬的特殊結構,形如當代的燈泡。在南方炙熱的氣候下,這樣的結構使井水不易迅速蒸發,又可保持井水的溫度。百年前的村民竟有如此巧妙的創造力,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聽老人家講,他們平時洗衣做飯,沖涼泡茶全都用這古井打上來的水。多少年過去了,古村上下物是人非,但古井仍在,井水仍甜。從外地回來過節的上岳村人,都會打一杯井水,一飲而盡,以解思鄉之情。
損毀
2013年4月2日的一場12級強風裹挾冰雹席捲佛岡縣湯塘、龍山兩鎮,不少古樹都被拔根、吹倒,上岳古民居也難倖免。
據該村初步統計,古建築群共倒塌房屋5間,房頂“龍船脊”毀壞近30個,“鍋耳”毀壞40多個,瓦面毀壞不計其數,部分古建築雖未倒塌,但牆面已經傾斜,面臨倒塌的危險。整個古建築群大部分房屋都受到損害。
修繕
為了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2013年4月10日,縣文物管理部門已組織力量,投入災后自救工作。同時,規劃、住建等部門已介入古民居搶救加固維修保護工作。
距佛岡縣城16公里,有省道經過,交通方便。駕車從廣州市沿京珠告訴往北行到佛岡縣湯塘出入口轉上106國道,然後往廣州方向行駛至龍山鎮,再轉入縣道376線,前行15分鐘即到達古民居。廣州市為出發點,全程時間大約1小時。
江西古民居的代表是總門裡清代建築群,位於江西省東鄉區黎圩鎮王安石(荊公)故里上池村,
坐落在明珠峰和東嶺山腳下,相傳是王安石二十三代後裔王來起所建。
他在湖北老河口開辦冶鍊業致富后,從湖北運回18車金銀珠寶,
(1864-1869年)於清同治八年建成。太平天國運動正是1864年失敗結束,太平天國運動對江西造成的破壞是空前的.可以說“總門裡”見證了江西的興衰。這裡傳承了王安石家族千年來的家風家訓。總門裡有江南榮國府之稱。
客家圍屋是漢代塢堡的活化石,有方形、圓形、八角形和橢圓形等形狀的圍屋共有8000餘座,規模之大,造型之美,既科學實用,又有特色。而客家土樓的夯土版築技術,更是中華縱貫古今建城造牆積累下來的結晶,塢堡,最初是一種民間防衛性建築,大約形成王莽天鳳年間,當時北方大飢,社會動蕩不安,士家大族為求自保,紛紛構築塢堡營壁。從漢墓出土的陶塢堡模型可見在秦磚漢瓦,宮闕萬間都作了土地今天,仍能得以一窺塢堡的真容。東漢學者許慎的《說文解字》「隖,小障也,一曰庳城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永嘉四年七月條,胡三省註釋塢壁道:城之小者曰塢,天下兵爭,聚眾築塢以自守,未有朝命,故自為塢主」近代史學家陳寅恪在《桃花源記旁證》一文中認為「西晉末年戎狄盜賊並起,當時中原避難之人民......其不能遠離本土遷至他鄉者,則大抵糾合宗族鄉黨,屯聚堡塢,據險自守,以避戎狄寇盜之難」
客家民居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南方建築裡面佔有重要地位,其中,大萬世居、鶴湖新居、鶴藪古村、鶴湖圍、仁厚溫公祠、龍田世居、南華又廬、蔡蒙吉故居、九廳十八井、田豐世居、新橋世居、新喬世居、東升圍、林寨古村、環水樓、茂盛世居、龍田世居、馨梓圍、貴湖塘老圍、洪圍、玉田世居、崇林世居、南陽世居、大塘世居、碧灧樓、蘇家圍、四角樓、曲水樓、會龍樓、滿堂客家大圍、棣華圍、碧灧樓、磐安圍、進士第、善述圍、承德樓、栗園圍、人境廬、濟濟樓、泰安樓、肇慶堂、德先樓、李惠堂故居、光祿第、崇慶第、輯瑞廬、牛角屋、光祿世居、棣華居、聯芳樓、大王屋、李和美、大劉屋、曾生故居、阮嘯仙故居是客家民居中精彩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