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秧歌戲
發源於河北保定定州的戲劇曲種
定州秧歌戲又稱定縣大秧歌,主要流行於華北平原中西部一個古老的傳統戲劇曲種,因發源地在保定定州而得名。據傳其源頭是一種民間小調,經過宋代文學家蘇軾整理而流傳下來,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定州秧歌已有一批劇目上演,並成立了秧歌班。民國十五年後秧歌藝人大批崛起,定州秧歌風靡一時。1952年正式成立了定縣秧歌劇團,最興盛時能演出五十餘齣戲。定州秧歌傳統劇目很多,這些劇目都是勞動人民的創作,反映了老百姓的心聲,戲文淺顯,明白如話,有大量的方言俚語,生活氣息非常濃厚,最受百姓喜愛,寄託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
“吃飯吃窩窩,聽戲聽秧歌”是廣泛流傳河北各地的佳話。秧歌,起初是農民在田間插秧時哼唱的民歌(又稱稻歌),後來,隨著表演較複雜的故事和不同性格人物的要求,逐漸分出行當,搬上舞台,衍變成富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地方戲曲藝術。其內容多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善於體現傳統勞動人民的感情和願望。語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話,生動活潑,饒有風趣,帶有極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氣息。
2006年5月20日,定州秧歌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定州秧歌又名定縣大秧歌,是流行在華北平原中西部一個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因發源地在定州而得名。據傳其源頭是一種傳統民間小調,經過宋代文學家蘇軾整理而流傳下來。關於定州大秧歌的起源,有兩種近似的說法。其一,北宋時,著名文學家蘇軾謫官知定州任,見城北黑龍泉附近的蘇泉、東板、西板等村民在稻田裡勞動很苦,便即興為他們編了一些歌曲,教他們插秧時詠唱,故亦稱為“蘇秧歌”。其二,遠在宋朝以前,定州黑龍泉附近幾村就流傳著一種傳統民間小曲,北宋年間,蘇軾在定州任中,曾為其填詞正曲,故稱“秧歌”。自清朝以來,當地勞動人民和民間藝人逐步利用“秧歌”這一曲調以說唱的形式演唱有人物有故事情節的曲目。清代晚期,秧歌受其他地方劇種的影響,民間藝人開始把有人物有情節的故事編成戲本,利用秧歌的曲調,並配上板鼓、鑼、鑔等打擊樂,以初級的戲曲形式搬上農村舞台,逐漸形成了大秧歌。據民國十八年(1929)編印的《定州社會概況調查》載:“從前秧歌比較文雅,自前清以來,秧歌的腔調、詞句和表演日趨粗俗淫蕩。官府禁止演唱,但始終無效。”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在人民政府的戲曲改革政策指導下,經過不斷推陳出新,大秧歌這一富有鄉土氣息的傳統民間劇種才真正健康地發展起來。
定州秧歌戲
定州秧歌的唱腔獨特,傳統劇目保留了大量傳統民俗和人文信息,成為研究中國傳統民俗以及傳統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定州秧歌發展日漸式微,搶救、保護和傳承迫在眉睫。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大秧歌的藝術特點多是一生一旦為主的生活小戲。念白生活化,以方言為主,有時根據戲的需要也用些韻白。演出時以唱見長,善於敘事。唱詞口語化,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氣息,聽來親切感人。唱詞的結構也很自由,不受七、十字句的限制,有的少到三、五字,有的多達二三十字,而且多用襯字,但都押韻腳;還有時為了強調某一情節或某種情緒用“疊句”的唱法反覆,故又有“九番秧歌”之說。大秧歌的伴奏,解放前沒有弦樂,只有打擊樂,即板鼓、大鑼、水鑔、手鑼。開始六鑼,上句唱完兩鑼,秧歌戲下句唱完用六鑼,故又稱“大鑼腔”。大鑼腔沒有固定的調高,演員根據自己嗓子的高低自由演唱。
定州秧歌戲
1952年,第一次給秧歌配上弦樂。開始時試用一把京胡和一把二胡伴奏,1954年將京胡改為板胡,後來又先後加上了低音胡、秦琴、笛子、笙、三弦、大提。大秧歌的演員行當,也如其它大戲,有青衣、老生、老旦、小生、小丑等。唱腔為“板腔體”結構。基本曲調由尾腔不同的上下兩句構成。傳統的板式有起腔、慢板、流水、垛板、快板,板上起唱。解放后又創造了寸板、散板,同時還吸收了(河西調) (絲弦)、(混芽兒)(絲弦)、(蓮花落)等其它劇種的曲調以及(走四方)(民歌)等傳統民間小調。
定州秧歌傳統劇目很多,按劇目內容分為節孝類、貞操類、愛情類、夫妻關係類、公堂告狀類、滑稽類等。這些劇目是老百姓的創作,反映了老百姓的心聲,戲文淺顯,明白如話,有大量方言俚語,生活氣息非常濃厚,最受老百姓喜愛。
定州秧歌的唱腔獨特,是中國戲曲百花園中一個獨有的音樂基因。因為傳統劇目中保留了大量傳統民俗和人文信息,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民俗以及傳統文化的第一手資料。20年來,歐美學者多次造訪定州研究觀摩定州秧歌,定州秧歌成為中外學術交流的渠道。
各地秧歌戲的傳統劇目分小戲和大戲兩類,小戲俗稱“耍耍戲”。秧歌戲角色原只有小丑、小旦、小生“三小門”,
定州秧歌戲劇目豐富,涉域廣泛,有愛情、節孝、貞操類、公案、滑稽等很多類。著名社會科學家李景漢搜集出版的《定縣秧歌選》,收入了近百個劇目。大秧歌所唱的劇目,多是傳統民間故事題材。當地群眾又稱大秧歌戲是“拴老婆樁子”(多以演婆婆媽媽的家庭戲為主)。傳統戲有《雙鎖櫃》、《老少換》、《王小趕腳》、《借髢髢》、《借女弔孝》、《王媽媽說媒》、《楊文討飯》、《楊八姐剃頭》、《安安送米》等。移植的劇目有《唐知縣審誥命》、《楊八姐游春》、《天仙配》、《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以及《白水灘》、《打焦贊》、《蜈蚣嶺》等一些武打戲,並上演了《奪印》、《血淚仇》等現代戲。
劇中分佈
定州秧歌戲的傳統劇目,保留了大量傳統民俗和人文信息,成為國內外 定州秧歌戲
《雙鎖櫃》定州秧歌劇目。寫財主於洛一嫌貧愛富,定州民間藝人 悔棄了其女蒲姐與王金柱的婚約,另嫁惡霸蔣武舉。蒲姐於出嫁前夜約金柱綉樓相會,恰被於洛一堵在樓上,金柱無奈,藏身描金櫃內,卻又被蔣家當做嫁妝抬走,蒲姐只好隨轎而去。在丫環春紅和其二姨的幫助下,煽動蔣的大老婆趕至洞房,將蒲姐又鎖於櫃內,並利用縣官貪財昏庸,一場糊塗審判使蒲姐與金柱雙雙逃脫。1981年由定縣秧歌排演。
現定州秧歌保護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果,秧歌傳人張占元先生編著的《定州秧歌的音樂、板式、唱腔》和《定州秧歌劇本選》已成書稿,戚進才先生的《秧歌集成》手稿也早已完成,同時一部分代表劇目錄製了光碟。民間業餘秧歌團經常在廟會上和集鎮上演出,足跡遍及定州、曲陽、唐縣、望都、順平、滿城、新樂等市縣,較活躍的演出團有南平谷班、東汶村班、北東丈班、齊堡班、賈村班、丁村班、孟家莊班等,
著名演員有張占元、黃翠、陳新軍、於翠英、張芬然、郭根慶、趙彩英等。
清朝中期,定州秧歌已有一批劇目出演,並成立了秧歌班。民國十五年後秧歌藝人大批崛起,定州秧歌風靡一時。民國二十年,著名社會學家李景漢在定縣參加平民教育期間搜集出版《定縣秧歌選》,有近百個劇目。1952年,定縣成立了秧歌劇團,最興盛時能演出50餘齣戲。1988年劇團撤銷,演員轉入民間活動。2003年參加了保定市戲劇藝術節。2004年在全國第十三屆群星獎展演活動中,定州秧歌小戲《扒糕情》獲群星獎。
學者研究中國民俗以及傳統文化的第一手資料。近幾年來,歐美學者多次造訪定州研究觀摩定州秧歌戲,定州秧歌戲成為中外學術交流的渠道。但是定州秧歌發展日漸式微,搶救、保護和傳承迫在眉睫。
定州大秧歌早期的名藝人有李雙貴(藝名大貴子,三花臉)、趙鳳岐(藝名小貴子,青衣)、宋文川(花旦)、楊福慶(老生)等。1949年前無專業演出團體,只有半農半藝的季節性班社。1952年,成立了定縣秧歌職業劇團。1957年,定縣戲校為秧歌劇種培養了二十名男女學員,改變了過去婦女不進秧歌班的舊約法。
定州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通過走訪定州文體局、文聯、地方志辦公室等有關單位,調查定州秧歌老藝人,召 集相關人員座談等方式,對定州秧歌進行了調研,並針對定州秧歌得保護和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定州秧歌是中國獨有的地方劇種,已有900多年的發展歷史,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定州秧歌曾在定州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時代變遷,定州秧歌幾經波折,演出隊伍不斷萎縮,演出機會逐漸減少,面臨瀕危的狀況。針對這一情況,定州市政協堅持古為今用的方針,經過廣泛深入調研,向黨委和政府提出了搶救和保護性開發定州秧歌的四點建議:一是建立定州秧歌基金會;二是加強定州秧歌劇目、音像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三是成立定州秧歌研究會;四是加強對定州秧歌演藝人員的培訓和培養,為瀕臨失傳的定州秧歌注入新鮮血液,使其更好的發展下去。
定州秧歌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