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保衛戰
太平軍保衛都城天京(今南京)的戰鬥
天京保衛戰是中國清朝同治元年(太平天國壬戌十二年,1862年)至三年(1864年)間,太平軍為保衛首都天京(今南京)所進行的防禦戰。戰爭以天京陷落而結束,天京保衛戰的失敗標誌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正式結束。
天京天王府正門
天京保衛戰是太平軍為保衛首都天京,在1862年至1864年進行的防禦作戰。安慶失守后,陳玉成受到革職處分,坐守廬州,1862年5月放棄廬州北走壽州,被地主團練頭子苗沛霖誘捕送往清軍勝保大營,6月4日在河南延津遇害,年僅26歲。陳玉成的犧牲和廬州的失陷,使太平軍在皖北的防務瓦解,太平天國只能依靠李秀成等新開闢的蘇浙根據地支撐危局。
湘軍攻陷安慶后,曾國藩即設大營於此。同治元年正月初一(1862年1月30日),清廷任命曾國藩為協辦大學士,仍統轄蘇、贛、皖、浙四省軍事。曾國藩立即籌劃以東征金陵為主要目標的全盤軍事行動。具體部署是:曾國荃部自安慶沿長江北岸直趨金陵;曾貞幹部由池州攻蕪湖;彭玉麟等率湘軍水師沿江而下,配合兩岸陸師行動並負運輸接濟之責;鮑超部由贛入皖,攻寧國府;左宗棠部攻浙江,李鴻章部淮軍攻上海周圍的太平軍,爾後西進。
太平天國防禦戰示意圖
太平軍的組織體制依《周禮》制定。軍為基本單位,編有13156人。軍設軍帥,轄5個師;師設師帥,轄5個旅;旅設旅帥,轄5個卒;卒設卒長,轄4個兩;兩設兩司馬,轄5個伍;伍設伍長,統4個聖兵(見圖)。軍帥以上依次設監軍、總制、將軍、指揮、檢點、丞相各級官職。從監軍到丞相,只是官員的職位等級,平時沒有相應的建制部隊,戰時各官分領一軍或數軍出征作戰。
太平軍初期只有陸營,后增設土營,土營曾編成2個軍,用以掘地道和攻城。隨後又建水營,編成9個軍,在長江中、下游及洞庭、鄱陽等湖泊作戰,其編製悉如陸營。定都天京后,計有陸營95個軍,加上水營、土營共106個軍,但據史料稱,各軍並不滿員,有作戰能力的共約10~15萬人。
太平軍的兵員多是自願投軍的農民和社會下層群眾,軍官從英勇善戰的士兵中選拔。闔家投奔太平軍者,壯男編入戰鬥部隊,婦女編入婦女營,兒童參加童子軍。初時,多將同縣同地參加太平軍的人集中編組。出廣西后,由於參加者眾多,遂打破地域界限,實行混編。
太平軍實行“聖庫制度”。作戰獲得的財物或“打先鋒”取得的錢糧,盡交“聖庫”。人無私財,違者處罪。官兵均無常俸,所需錢、糧、油、鹽、衣物等,均視“聖庫”之盈虛發給。但是,此制度到中、後期逐漸廢弛。
太平軍官兵之間以兄弟姐妹相稱,有嚴格的紀律,曾先後頒布過《太平條規》、《行軍總要》等軍律。太平天國前期,軍隊組織嚴密,利於行軍作戰,連它的敵人亦稱其“具有條理”,“由本及末,一氣通聯,頗得身使指應之效”(《賊情彙纂》卷四)。後期,政治頹敗,軍事指揮層次過多,設官繁冗,又濫封高官,以致形成指揮不靈的局面。
雙方戰鬥場面
辦團練以靖地方,勉助軍力,自宋即有之,清乾嘉時曾用它來鎮壓過著名的川陝楚三省白蓮教大起義。咸豐帝委曾國藩為團練大臣,其意僅在於恢復和建立前代統治者在鎮壓農民起義之時採用過的地主團練。但曾國藩深知一般的團練因未經正規訓練,根本不足以對付太平軍,況且團練在鄉里擾民,不得人心。鑒於此種考慮,曾國藩從出山之日起,就處心積慮想創辦一支與眾不同的地主武裝。曾國藩的計劃與湖南巡撫張亮基“委明干官紳選募本省有身家來歷、藝高膽大之勇一二千名,即由紳士管帶,仿前明戚繼光束伍之法行之”的想法不謀而合。曾國藩一到長沙,張亮基即給予大力支持,並將羅澤南所率的湘勇、江忠源所率的楚勇,以及瀏勇、辰勇、寶勇、滬溪勇等各地團練調集長沙,改為官勇,由巡撫和團練大臣指揮,關發糧飽,統稱“大團”。然後,上奏咸豐皇帝“臣擬現在訓練章程,宜參仿前明戚繼光、近人傅鼐成法,但求其精,不求其多;但求有濟,不求速效。”表達他將訓練官勇別樹一軍的願望。在得到咸豐皇帝令其“悉心辦理,以資防剿”的硃批以後,曾國藩開始對省城的官勇進行“束伍練技”。經過選擇和裁汰后,雲集省城的各地練勇便成了湘軍的最初隊伍。他以游擊色欽額總理營務,道員張其仁為總巡,又經左宗棠推薦都司塔齊布總理軍事訓練事宜。在張亮基、左宗棠、江忠源的支持推動下,建立湘軍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了。
然而,曾國藩在長沙編練湘軍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不久,張亮基、左宗棠、江忠源先後離湘,而署理巡撫潘鋒等不予支持,提督鮑起豹甚至從中作梗,挑動標兵與湘勇仇殺械鬥。一時,長沙城內風波迭起,連曾國藩設在又一村的公館也被衝擊。這一狀況,直到繼任巡撫駱秉章來了之後才有所改變。1853年7月,太平軍進攻南昌,江忠源要求增援,曾國藩與駱秉章商議派羅澤南領兵三千前往,第一次與太平軍對壘,湘軍損失慘重。這使曾國藩更進一步認識到太平軍遠非一般農民起義軍可比,要戰勝太平軍,必須有足夠的兵力和精良的武器裝備。因此,曾國藩與江忠源商量了練勇萬人的計劃,訓練也更加嚴格,以期養成艱忍百戰之師。同時,曾國藩感到光有陸師不夠,還必須建立一支水師。1853年秋天,編練水師的計劃得到咸豐皇帝的批准,湘軍規模改為編練水陸各5000人。此後,曾國藩離開長沙,前往衡州練軍。至1854年2月,水師、陸師各10營5000人練成,中國近代史上一支最為兇悍的地主武裝便誕生了。湘軍練成之後,立即參與了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
曾國藩治下的湘軍,以“扎硬寨,打死仗”聞名。他的“多條理、少大言”,“莫問收穫,但問耕耘”之說,被梁啟超譽為“歷百干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因此,在與太平天國的戰爭中,湘軍確實不同於驕惰的綠營和庸懦的團練,而顯得十分的凶頑強悍。
曾國藩還能選拔和任用人才。他善於察顏觀色,辨識部下的品質、才能。其日記載有他對一些人的印象,如:樸實,眼圓而動,不甚可靠;語次作嘔;明白安詳;拙直,長工之才;等等。通過這種方法,曾國藩識別提拔了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名將,使湘軍最終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李秀成連環畫形象
曾國藩
太平天國戰爭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防禦作戰
天京保衛戰是太平軍為保衛首都天京,在1862年至1864年進行的防禦作戰。安慶失守后,陳玉成受到革職處分,坐守廬州,1862年5月放棄廬州北走壽州,被地主團練頭子苗沛霖誘捕送往清軍勝保大營,6月4日在河南延津遇害,年僅26歲。陳玉成的犧牲和廬州的失陷,使太平軍在皖北的防務瓦解,太平天國只能依靠李秀成等新開闢的蘇浙根據地支撐危局。
天京保衛戰
1862年3月,曾國荃部離開安慶東下,拉開進攻天京的序幕,各地太平軍在敵人的全面進攻下節節敗退。5月,湘軍攻佔當塗、蕪湖、板橋、秣陵關、大勝關、三汊河。5月30日,彭玉麟率水師進泊金陵護城河口,曾國荃部直逼雨花台,曾貞干也率軍趕到。天京處在湘軍直接威脅之下。
湘軍迅速進抵天京城下,大出洪秀全意料。洪秀全於是一日三詔催促李秀成從上海前線回援,李秀成只得停止進攻上海,退回蘇州,派一部分兵力趕回天京加強防務,自己則仍留蘇州。
1862年7月,天京外圍形勢更加嚴重。7月11日,西南屏障寧國府被敵攻破。楊輔清、洪仁玕從皖南回援天京,夜襲湘軍,也被湘軍擊退。8月6日,洪秀全嚴詔催逼李秀成趕快回援。9月14日,李秀成由蘇州出發,督率13王,領兵20餘萬,號稱60萬大軍,在東壩會齊,回援天京。
10月13日,天京外圍的攻守戰開始。李秀成率軍與天京城內守軍配合,對湘軍發起猛攻,湘軍堅壁固守。11月3日,太平軍集中力量攻湘軍東路,轟塌曾國荃雨花台軍營附近的湘軍營牆兩處,湘軍拚命抵抗,太平軍往返衝殺五六次,終不得入。太平軍又用地道向敵進攻,敵人以挖對挖,每挖通一處地道,或熏以毒煙,或灌以穢水,或以木樁堵住洞口,使太平軍的地道連連失效。
11月26日,李秀成、李世賢圍攻雨花台曾國荃軍營月余不下,只得下令撤圍。李世賢率部退秣陵關,李秀成率部入天京。至此,13王回援天京的作戰完全失敗。
天京解圍戰失敗后,李秀成被“嚴責革爵”。不久,洪秀全責令他領兵渡江,西襲湖北,企圖調動天京圍敵。1862年12月,第一批太平軍數萬人從天京下關渡江,占含山、巢縣、和州。1863年2月底,李秀成率第二批部隊渡江,並於3月占浦口,4月占江浦。
進入皖北后,受到湘軍節節抵禦,屢攻不克。進至六安后,正值青黃不接,糧食奇缺,加之敵人防堵甚嚴,李秀成遂放棄原定進軍計劃,於5月19日撤六安之圍,折往壽州,隨即東返。這時,圍困天京的湘軍已增至3萬餘人,並於6月13日佔領了聚寶門外各石壘。洪秀全又急令李秀成速回天京。6月20日,李秀成率部由九洑洲南渡抵京。
南渡過程中被湘軍炮火打死和因飢餓而死者甚眾,渡至南岸進入天京城內的太平軍不到1.5萬人。6月25日,湘軍又攻陷江浦、浦口,30日陷九洑洲,太平軍又損失2萬餘人。至此,長江北岸完全為清軍佔領,太平軍實力則進一步削弱,天京解圍的希望也更加渺茫。
與此同時,蘇浙戰場也在淮軍、洋槍隊、左宗棠部湘軍的進攻下趨於瓦解。湘軍於1863年6月底攻破九洑洲,控制了長江北岸后,鮑超部南渡,紮營神策門(今中央門)外沿江一帶。9月,曾國荃部攻佔天京城東南的上方橋和城西南的江東橋,11月上旬又連續攻佔了城東南的上方門、高橋門、雙橋門、七橋瓮以及秣陵關、中和橋,太平軍在紫金山西南的要點全部失守。
11月25日,曾國荃進扎城東孝陵衛。這時,湘軍已攻陷天京外圍的所有城鎮要點,天京城只有太平門、神策門尚與外界相通,外援斷絕。李秀成於12月21日向洪秀全建議,鑒於湘軍壕深壘固,圍困甚嚴,天京又內無糧草,外援難至,不如“讓城別走”,遭到洪秀全拒絕。這樣,太平天國革命事業的最後一線希望喪失了。
1864年2月28日,湘軍攻佔了紫金山巔的天保城。3月2日,曾國荃部進駐太平門、神策門外,完成對天京的合圍。
曾國荃部合圍金陵之後,曾於3月14日用雲梯攻城,但未得逞。4月開始,在朝陽、神策、金川門外挖掘地道十餘處,準備轟塌城牆,太平軍一面組織力量從城內對挖,進行破壞,一面構築月城,以便城牆轟塌後繼續組織對抗。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逝(一說自殺),終年50歲。此後,天京人心愈加不穩。幼天王洪天貴福即位,一切軍政事務統歸忠王李秀成執掌。
7月3日,湘軍攻佔天京城外最後一個據點地保城(即龍脖子),從而能夠居高臨下,監視城內動靜。湘軍在龍脖子山麓修築炮台數十座,對城內日夜轟擊,壓制太平軍的炮火,掩護挖掘地道。同時,在龍脖子山麓與城牆間大量填塞蘆葦、蒿草,上覆沙土,高與城齊,為攻城鋪平道路。半個月後,湘軍攻城準備基本完成。
李秀成見湘軍攻城在即,於7月18日深夜,選派千餘人偽裝湘軍,衝出城去,企圖破壞太平門附近的地道,結果被湘軍識破,只得退回城內。7月19日晨,湘軍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隊齊集太平門外。
中午,湘軍用地雷轟塌城牆,湘軍蜂擁而入。太平軍紛紛以槍炮還擊,用大桶火藥潑灑,雖給敵人以重大殺傷,但沒能擋住湘軍的攻勢。與此同時,湘軍水師各營會同陸師奪取了水西、旱西兩門,傍晚前後,天京全城各門均為湘軍奪占。
李秀成於19日晨自太平門敗退後,即回到天王府,獨帶幼天王,由數千文武護送,奔向旱西門,企圖由此突圍出城,結果為湘軍陳湜部所阻,只得轉上清涼山。入夜,折回太平門,偽裝湘軍由缺口衝出,向孝陵衛方向突圍。不久,李秀成與幼天王失散,便分道奔逃。三天後,李秀成在方山附近被俘,8月7日,在寫完供詞后,被曾國藩殺害,年僅40歲。城內守軍與入城湘軍展開巷戰,大部戰死,一部自焚,10餘萬人沒有一個投降的。
太平門城牆
天京保衛戰歷時3年,調動使用兵力數十萬而終於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戰略上說,天京失陷是太平天國領導人奉行消極防禦戰略思想的必然結果。天京被圍時,洪秀全雖然提出過西襲湖北計劃,但李秀成執行不力,沒能達到預期目的,最後還是困守孤城。等到湘軍完成合圍時,洪秀全仍然拒絕“讓城別走”的建議,致使錯過了撤出天京以圖再舉的最後機會。從作戰指揮上看,前敵諸將協同不夠,沒有形成集中統一的領導,仍然是各行其是。所有這些,都和太天國後期政治日趨保守和腐敗息息相關,最後的失敗是難以避免的。
有人說:“如果沒有天京變亂,我國就會在19世紀中期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如果沒有中外反動勢力的相互勾結,太平軍就會改寫自古以來農民屢反屢敗的歷史。因此,太平天國運動留給我們太多的惋惜。”
天京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