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台鎮
遼寧省瀋陽市新民市轄鎮
胡台鎮,隸屬於遼寧省瀋陽市新民市,地處新民市東南邊陲,東與于洪區沙嶺街道接壤,南與鐵西區大潘街道鎮相鄰,西至法哈牛鎮,北接興隆堡鎮,行政區域面積99.99平方千米。
解放初期,胡台鎮境域屬三區;1994年末,胡台鄉撤鄉設鎮。截至2018年末,胡台鎮戶籍人口有33282人。截至2020年6月,胡台鎮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前胡台村。
2011年,胡台鎮財政收入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11000元。2018年,胡台鎮有工業企業433個,其中規模以上3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6個。
解放初期,胡台鎮境域屬三區。
1949年,劃歸十區。
1956年,劃歸大民屯區。
1958年3月,屬后胡台鄉;同年10月,屬大民屯公社。
1961年,由大民屯公社劃出建立胡台公社。
1983年,改胡台鄉。![胡台鎮地圖位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8/m3883b8ce276a959be0d45656360298c3.jpg)
![胡台鎮地圖位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8/m3883b8ce276a959be0d45656360298c3.jpg)
胡台鎮地圖位置
1994年末,胡台鄉撤鄉設鎮。
胡台鎮地處新民市東南邊陲,東與于洪區沙嶺街道接壤,南與鐵西區大潘街道鎮相鄰,西至法哈牛鎮,北接興隆堡鎮,行政區域面積99.99平方千米。![胡台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6/m96713aa85b5025598404c5f94c4bc816.jpg)
![胡台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6/m96713aa85b5025598404c5f94c4bc816.jpg)
胡台鎮
胡台鎮境內河道屬蒲河流域。主要河道有遼河1條。河流總長度19千米,河網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遼河,從東至西流經境內車古營子村、王家河套,長11千米,流域面積2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50立方米/秒。
![新民市胡台鎮棲鶴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c/mbcd9f5b866f1c5597184153b27372b6f.jpg)
新民市胡台鎮棲鶴湖
2011年末,胡台鎮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胡台、大昂幫牛、七公台、前胡台、后胡台、宋家崗子、車古營子、王家河套、侯三家子、花牛堡、機匠堡子、四方甸、紅旗堡、西公太、杜板牛。
截至2020年6月,胡台鎮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胡台社區、大昂幫牛村、七公台村、前胡台村、后胡台村、宋家崗子村、車古營子村、王家河套村、大牤牛村、二牤牛村、徐家林子村、侯三家子村、花牛堡村、機匠堡子村、四方甸村、紅旗堡村、西公太村、杜板牛村、南山村,鎮人民政府駐前胡台村。
胡台社區 | 徐家林子村 |
大昂幫牛村 | 侯三家子村 |
七公台村 | 花牛堡村 |
前胡台村 | 機匠堡子村 |
后胡台村 | 四方甸村 |
宋家崗子村 | 紅旗堡村 |
車古營子村 | 西公太村 |
王家河套村 | 杜板牛村 |
大牤牛村 | 南山村 |
二牤牛村 |
2011年末,胡台鎮總人口3.2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53萬人,城鎮化率16.1%。另有流動人口2865人。總人口中,男性16398人,佔49.88%;女性16490人,佔50.12%;14歲以下3938人,佔11.97%;15—64歲25781人,佔78.36%;65歲以上3169人,佔9.67%。2011年,人口出生率1.28‰,人口死亡率1‰,人口自然增長率0.2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86.9人。
2017年末,胡台鎮常住人口為33346人。
截至2018年末,胡台鎮戶籍人口有33282人。
胡台鎮棲鶴湖。胡台鎮境內的三河一湖,萬畝草場和萬畝水田構成了濃郁的水鄉田園風光。胡台鎮內有朝鮮族同胞集中居住,仍保持著本民族的民情風俗。棲鶴湖佔地面積433萬平方米,湖水面積267萬平方米,湖水清澈,蘆葦蕩漾,每年春秋兩季,都有一批灰鶴、白鶴遷徙到這裡棲身,因此得名“棲鶴湖”。
黨委書記鄂錄明:負責黨委全面工作。分管人大、武裝工作;負責瀋陽胡台新城方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鎮長趙振偉:負責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經工作;負責瀋陽胡台新城征地拆遷及公用事業管理工作;負責安全生產工作;兼鎮經濟辦公室主任。
人大主席胡忠友:負責人大主席團工作;協調瀋陽胡台新城征地工作;負責油地協調工作;負責全鎮改水工程工作。
民服務站工作;協調公、檢、法、司工作;兼黨政綜合辦公室主任;負責武裝及應急工作。
副鎮長梁雅珍:負責社會事業工作。分管教育、民政、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兼鎮社會事業辦公室主任。
副鎮長張碩:負責一產業工作。分管農業、農機、水利、水產、林業、畜牧、科技、代理辦工作;兼鎮農業辦公室主任。
副鎮長高峰:負責三產業及村鎮建設與管理工作。分管交通、環保、愛衛會、胡台新城建成區以外的村屯建設與管理;協調工商、金融、供銷工作。
副鎮長王妮:負責社會事業工作。分管衛生、勞動及社會保障工作;兼鎮社會事業辦公室副主任。
副鎮長金可心:負責公用事業管理工作。分管胡台新城建成區內的公用事業管理、辦公室工作;協助鎮長分管協稅、護稅及統計工作。
副鎮長杜洪昌:負責拆遷及城鎮建設工作。分管胡台域內拆遷及建成區內的規劃調整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協調工作。
科技副鎮長苗德雨:負責安全生產工作。
副鎮長吳春久:負責二產業及招商引資工作;分管文化、廣電工作;負責統計工作;暫時代理二產業統計員工作。
組織委員劉俊:負責組織人事工作;兼鎮財政辦主任。
宣傳委員胡艷波:負責宣傳工作;兼經營站、代理辦主任。
政法綜治委員許永義:負責政法綜治、信訪工作。
紀檢委員徐振東:負責紀檢工作。
胡台新城成為新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點;沈西工業走廊的“承載節點”;瀋陽工業母城的發展亮點。
![胡台鎮生態環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0/mc0b8a0c5f299f48bdbc4b565f3c0015a.jpg)
胡台鎮生態環境
胡台新城從2006年6月呱呱墜地到全面開工,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胡台新城創造了一個奇迹。而奇迹的發生,源於天時、地利和“母體”的培育。胡台新城的發展借力於毗鄰瀋陽的地理優勢和瀋陽母城經濟發展的帶動。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大背景下,瀋陽市確立了“工業立市”和建設沈西工業走廊的大戰略,這為瀋陽胡台新城提供了難得的發展契機。同時,《瀋陽市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和《瀋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初步方案中,確定了瀋陽市規劃區“南拓、北統、東優、西進”四大發展空間戰略,並將南部和西部確定為城市拓展的主導方向,使位於瀋陽城市西部邊緣的胡台新城成為瀋陽城市拓展的重要承接空間之一。
建設現代“衛星城”
按照瀋陽市2006年城市規劃委員會第十二次主任會議批准的《瀋陽胡台新城規劃》,瀋陽胡台新城的定位是建設現代化、生態園林化的獨具特色的工業新城、宜居新城,建設東北最大的包裝印刷產業基地。定位清晰的胡台新城規劃也是大手筆。它總面積100平方公里,102國道以南至京沈高速公路和102國道以北現有的工業區規劃為新城工業區,重點建設包裝印刷、照明電器、化工深加工、新型建材四個主導產業為主的工業基地。到2015年,在瀋陽西部形成年產出1000億元以上,以輕型工業和高科技產業為主的工業新區;102國道以北規劃為現代化的生態園林型行政、商住、生活服務區,用10年時間,建成一座生態環境良好、基礎設施完善、獨具特色、發展和諧、充滿戰略和創新意識、適宜人居的容納50萬人口的新興園林城市。
胡台新城計劃到2010年,以四個主導產業為主的工業基地形成規模;城區功能日臻完善,形成相對完整的教育、文化、衛生、交通、商貿、服務體系;建成城區居住人口14萬,進區企業600戶,固定資產投資200億元,產出400億元的衛星城市。
據有關資料統計,該鎮6.6萬畝耕地中水稻種植面積達到5.5萬畝,年產優質稻3萬噸。是新民市水稻重點產區。農業園區建設迅速,有一個佔地面積近5000畝的草莓園,有年產盆栽觀賞花10萬盆、剪切鮮花30萬枝的花卉園。養殖業也初具規模,年存欄奶牛800頭,日產鮮奶10噸;年產肉雞1000噸,孵化雞雛80萬隻。
該鎮工業基礎雄厚,共有各類工業企業800餘家,涉及機械、化工、電子、食品、服裝等十多個行業。胡台開發區是瀋陽市市級經濟開發區,已成為新民市經濟發展的龍頭。
該鎮商業繁榮,各類工商戶達1000餘戶。同時勞務輸出帶動了農民收入的增加,每年輸出勞務人員6000餘人,實現利潤8000萬元。
胡台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7000噸,其中水稻25000噸,玉米220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7950畝,產量19000噸,主要品種有番茄、黃瓜等,其中番茄10000噸,黃瓜8000噸。
胡台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萬頭,年末存欄2.26萬頭;肉牛飼養量0.16萬頭,年末存欄0.73萬頭;家禽飼養量117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3240噸;畜牧業總產值0.6億元。
截至2011年末,胡台鎮累計造林0.15萬畝,林木覆蓋率25%。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0.06萬台(輛)。
胡台鎮形成以包裝、化工、鑄造、機械加工、塑料製品、建築材料生產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
2011年末,胡台鎮有商業網點115個,職工11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739.3萬元,比上年增長了11%;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4000萬元。
2011年末,胡台鎮有1家金融機構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1.9億元,比上年增長6.3%;人均儲蓄5800元;各項貸款餘額6500萬元,比上年增長5%。
胡台鎮有102國道經過境內。
地名由來
胡台鎮有因鎮人民政府駐前胡台村而得名。
2011年末,胡台鎮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1200人,專任教師46人;九年義務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943人,專任教師19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末,胡台鎮有各類科技人才5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10人,經營管理人才120人,技能人才80人,農村實用人才90人。
2011年末,胡台鎮有鎮文化站15個,公共圖書室15個,藏書80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0人。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0.95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2011年末,胡台鎮有學校體育場地1處。5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8%。
2011年末,胡台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0個,其中門診部(所)28個;病床124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7張,固定資產總值76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8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萬人次,住院手術55台次,出院病人0.7萬人次。
2011年,胡台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0戶,人數25人,支出8.7萬元,比上年增長1.4%,月人均290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7戶,人數355人,支出34.5萬元,比上年減少20%,月人均81元,比上年增長0.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2人,支出13.8萬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5人,支出13.2萬元,比上年增長11.3%;農村醫療救助17人次,共支出3.2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臨時救濟6人次,支出0.8萬元,比上年減少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90萬元,比上年增長12%。社區服務設施1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
● 郵政電信
● 供電
全國第二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