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哈牛鎮

遼寧省瀋陽市新民市轄鎮

法哈牛鎮,隸屬於遼寧省瀋陽市新民市,地處新民市東南部,東鄰胡台鎮,南鄰遼中縣和于洪區,西接前當堡鎮,北連張家屯鎮,行政區域面積108.08平方千米。

解放前、解放后,法哈牛鎮境內屬三區;1994年,法哈牛鄉撤鄉改鎮。截至2018年末,法哈牛鎮戶籍人口有32223人。截至2020年6月,法哈牛鎮轄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法哈牛村。

2011年,法哈牛鎮財政總收入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000元。2018年,法哈牛鎮有工業企業209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6個。

歷史沿革


法哈牛舊稱法哈牛錄。清初法哈牛錄駐守此地,故得名法哈牛錄。法哈牛所轄地區,解放前各個時期均屬三區。解放后仍屬三區,1949年以後簡稱法哈牛,1949年劃歸十區,1956年合併於大民屯區,1958年10月屬大民屯人民公社,1961年由大民屯公社劃出,成立法哈牛公社。1983年該稱法哈牛鄉。1994年撤鄉設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法哈牛鎮地處新民市東南部,東鄰胡台鎮,南鄰遼中縣和于洪區,西接前當堡鎮,北連張家屯鎮,行政區域面積108.0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法哈牛鎮境內地處遼河沖積平原。地勢東高西低,海拔23—25米,最高點位於興隆橋村,海拔25米;最低點位於桲林子村,海拔23米。

水文

法哈牛鎮境內河道屬蒲河流域。主要河道有蒲河1條。河流總長度15千米,河網密度0.2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蒲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興隆橋村、東升堡村、古家屯村,長15千米,流域面積7.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70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法哈牛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溫、霜凍雷擊、暴風雪等。

自然資源


法哈牛鎮境內已探明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有石油天然氣,年產原油100萬噸,天然氣8000萬立方米。
法哈牛鎮,地處遼寧省中部八個城市群的環抱之中。這裡的地貌為遼河沖積平原,屬北溫帶受季風影響的半濕潤性氣候,四季分明物產豐富,具備投資發展的最佳區位優勢。法哈牛鎮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地肥水美、物產豐富,是東北清水大米的主要產區。另外,淡水魚蝦,大棚蔬菜生豬奶牛等無公害綠色農產品都是興辦農式企業的重要原料來源。同時這裡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為各類項目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燃料來源。法哈牛鎮水電富足,遼河主要支流一蒲河橫跨全法哈牛鎮。新建6萬伏高壓變電站剛剛投入使用。另外,法哈牛鎮還擁有充足的訓練有素的勞動力和產業工人。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法哈牛鎮轄15個行政村:前沙河子、山環、新安、王家崗、法哈牛、桲林子、巴圖營子、李家套、東升堡、五道溝、賴花堡、韓三家子、興盛堡、興隆橋、古屯。
截至2020年6月,法哈牛鎮轄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法哈牛村。
轄區詳情
法哈牛村新安村興盛堡村五道溝子村李家套村
古家屯村東升堡村興隆橋村前沙河子村賴花堡子村
山環村韓三家村巴圖魯營子村勃林子村王家崗子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法哈牛鎮總人口3.6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7萬人,城鎮化率38%。另有流動人口3204人。總人口中,男性19393人,佔53.7%;女性16707人,佔46.3%;14歲以下5790人,佔16%;15—64歲24895人,佔69%;65歲以上5415人,佔1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8800人,佔80%;蒙古族6859人,佔19%。2011年,人口出生率2.5‰,人口死亡率1.6‰,人口自然增長率0.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40.2人。
截至2018年末,法哈牛鎮戶籍人口有32223人。

政治


領導分工

黨委書記廉慶龍負責我鎮全面工作
鎮長邊疆主持政府工作;分管財稅、統計、農經工作等工作。
人大主席李傑負責人大主席團工作
黨委副書記古堯林負責黨政綜合辦公室工作;分管組、監、宣、秘、群團、機關支部、機關管理、綜合治理、司法、信訪穩定工作;協調油地和瀋陽煤氣公司關係工作
副鎮長高曉興分管土地、交通、三產業等工作
副鎮長李淑菊分管民政、教育、衛生、計劃生育等工作
副鎮長沈宏權分管工業、企業管理、環保安全、工業統計等方面工作
副鎮長邢東洋分管農業、農機、水利、畜牧方面工作
正職領導古憲義負責信訪穩定、民族宗教、國家安全、統戰等工作

經濟


綜述

該鎮有民營企業50餘家,有玻璃工藝、塑料製品、機械加工、鑄造、汽車配件、飼料加工、工藝美術、包裝製品等行業,其中玻璃製品打入國際市場,是出口創匯的主要來源。另外,全鎮有大米加工企業、飼料加工企業60餘家,已成為法哈牛的重要支柱產業。
法哈牛鎮商業發達,擁有1個年成交額300餘萬元綜合市場。個體飯店、旅店、商店100餘家,運輸、販運達500多人。有關資料統計,一段時期全鎮從事商業活動的人達1萬人,總經營額6億多元。
法哈牛鎮工業基礎雄厚,老工業園區已經形成,截止2005年,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已在籌建之中,基本形成了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工業發展格局。法哈牛的玻璃工藝品製造業聞名海內外,產品遠銷歐洲14國及美國、澳洲地區,受到了國際客商和專家的好評。不僅樹立了良好的東方製造大國的國際形象,還為帶動鎮內其它產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2011年,法哈牛鎮財政總收入1000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500萬元,增值稅120萬元,企業所得稅2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8%、7%。人均財政收入277元,比上年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15000元。
2018年,法哈牛鎮有工業企業209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6個。

農業

2011年,法哈牛鎮實現農業總產值8.99億元,比上年增長15%,農業增加值2.1億元,占生產總值的9%。
法哈牛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9000噸,其中水稻44000噸,玉米50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23000畝,產量16萬噸,主要品種有生菜番茄等,其中生菜10萬噸,番茄60000噸。
法哈牛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法哈牛鎮生豬飼養量15.2萬頭,年末存欄5.1萬頭;羊飼養量0.4萬隻,年末存欄0.37萬隻;家禽飼養量66.86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40000噸;畜牧業總產值5億元。
法哈牛鎮漁業養殖以淡水魚為主。2011年,法哈牛鎮漁業總產值7億元。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1.5萬畝,林木覆蓋率15%。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40台(輛)。

工業

法哈牛鎮形成以化工、鑄造、機械加工、塑料製品、建築材料生產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
2011年,法哈牛鎮工業總產值達到67億元,比上年增長33%;工業增加值22億元,占生產總值的90%。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81家,職工1.1萬人。

商業

2011年末,法哈牛鎮有商業網點305個,職工4578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交易額2億元,比上年增長20%。

金融業

2011年末,法哈牛鎮有3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3億元,比上年增長10%;人均儲蓄10000元;各項貸款餘額0.7億元,比上年增長6%。

文化


地名由來

法哈牛鎮有因清初法哈牛錄駐守此地得名。

民間藝術

哈牛鎮位於美麗的蒲河之濱,這裡人傑地靈、水土肥美、魚米飄香。曾有過路文人云:“稻穀米麥接連天,金色碩果鋪滿田”,而今更有人把這裡豐收的喜悅匯成聰明與智慧,用稻米芝麻綠豆、谷黍等果實巧貼成畫,不但充分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之美,也極大豐富了農村的特色文化藝術,創造出一種新型的手工藝術財富。
五穀畫,利用純天然的植物果實,不加以任何著色,用其果實的自然形狀經過粘、貼、拼、雕等手段,利用明暗、線條、色彩、構圖等造型方式創造出來的作品,具有粗糙朦朧而不失精細、樸質自然天成的獨特風格。如鷹的羽毛用糯米來表現它的鋒利,河水用芝麻來表現它的波瀾,大樹用棕黍來表現它的枝桿,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五穀畫就這樣在農民的手裡誕生了。有粘成近國畫風格的山水風景,有貼成油畫效果的人物、建築,有粘成傳統的吉祥圖案,有五穀粘成的書法,畫面栩栩如生,質樸吉祥。五穀畫技法極其嚴格、複雜。由於五穀自然形狀多樣,在選粒、選色、構圖、粘貼上要求極其精準,同時耗時之多,堪稱畫界之最。一幅2.44mx3.66m的《連年有餘》,40人用時35天方可完成,已申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由於作畫原料所需,也豐富了當地的種植品種,達十幾種以上,如黃芩子、吐絲子、沙苑子、西摩五色等,曾經田間地頭的草籽也成了他們選購粘畫的原料,使當地農民從種植到製作上多方面受益,四季不閑。所用的粘貼劑,是用樹的油脂加以合成;原料也以烘乾脫水等方法自然防腐處理,使其產品天然環保永不裉色,是真正的綠色工藝品。由於五穀畫知名度不斷提升,中央電視台遼寧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天津電視台、人民日報遼寧日報等眾多媒體都對這項民間藝術進行了有關詳細的報道。2004年,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新民市視察時,看到五穀畫作品,給予了高度讚揚。並稱“人們印象中的糧食是食用的,如今農民把它作成藝術品是聰明與智慧的表現.是一項發展農村特色經濟的好辦法”。視察期間,幾幅五穀畫:《吉祥如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就布置在賈主席的房間,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與主席朝夕相伴

交通


法哈牛鎮有102國道經過境內。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法哈牛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950人,專任教師35人;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在校生2100人,專任教師22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法哈牛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00萬元,比上年增長29%。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4%,比上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法哈牛鎮
法哈牛鎮

科學技術

2011年末,法哈牛鎮有各類科技人才5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40人,經營管理人才130人,技能人才80人,農村實用人才5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法哈牛鎮有文化站16個,公共圖書室10個,藏書10萬多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0人。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0.7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2011年末,法哈牛鎮有學校體育場地1處。1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法哈牛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6個,其中門診部(所)35個;病床1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4.4張,固定資產總值25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00人,其中執業醫師49人,註冊護士5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5萬人次,出院病人0.2萬人次。
2011年,法哈牛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萬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法哈牛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戶,人數34人,支出9700元;醫療救助25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59戶,人數920人,支出98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9人,支出27萬元,比上年增長0.03%;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8人,支出23.5萬元,比上年減少0.05%;農村醫療救助920人次,支出98萬元,比上年增長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0萬元,比上年增長1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法哈牛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千米,投遞點35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0.8萬份、期刊0.3萬冊。固定電話用戶0.69萬戶;行動電話用戶0.6萬戶。
● 供電
2011年末,法哈牛鎮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1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8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98%,供電可靠率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