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曹官營村的結果 展開

曹官營村

北京市延慶縣沈家營鎮下轄村

曹官營村位於延慶縣沈家營鎮濱河生態走廊北路,北有新合營村,東有連家營村,西有臨河村,南靠媯水河,環境優美。

百畝菊花綻放


曹官營村[北京市延慶縣沈家營鎮下轄村]
曹官營村[北京市延慶縣沈家營鎮下轄村]
位於延慶縣沈家營鎮濱河生態走廊北路曹官營村西側的金牌花卉展示園——百菊園,花香正濃,芬芳俊逸,在初秋清新的氣息里令人陶醉。
漫步花海,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紫的雍容五彩斑斕綻放枝頭。俯身細觀,或花瓣如絲,垂髮低首;或密抱若球,潔白似玉;或初綻如裙,宛若靜女。陶醉在醉人的花香中,拋卻都市的喧囂,盡情享受千枝綻放,萬花吐香的生態田園美景。
據菊園負責人侯金栓介紹:“今年百菊園匯聚了紅、黃、白、紫、粉五大花系30多個地被菊品種,顏色深淺不一、花瓣形狀各異,僅黃色菊花就有淡黃、金黃、深黃三色,與以往不同的就是在主幹道兩側採用對稱栽植方式,讓遊客在視覺上可產生強烈的炫彩衝擊,如果霜期與往年持平,花期可持續到10月中下旬。
地址:沈家營鎮曹官營村濱河北路段
公交路線:德勝門乘 919路到延慶南菜園站,轉乘柳溝方向公交車至曹官營村可到。
自駕路線:g6京藏高速62號出口至延慶迎賓環島,環島右行至110國道,日上批發市場右行駛入濱河北路可到。

曹官營打造“圍牆文化村”


曹官營村[北京市延慶縣沈家營鎮下轄村]
曹官營村[北京市延慶縣沈家營鎮下轄村]
“政務公開牆、廉政文化牆、計生宣傳牆”,如今,在農村隨處可以看到各種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文化宣傳牆,可在沈家營鎮曹官營村,用“文化牆”記錄“牆文化”的還是全縣第一家。
“我都在這牆中生活了大半輩子了,還從沒琢磨出普通牆頭還有那麼多說道。看過‘牆文化’介紹之後才知道,圍牆不只是一種建築形式,還是一種文化。 ”50歲的村民曹鐵柱感慨地說。
曹官營的圍牆不只是一種護宅的建築形式,更是一種文化,它折射出該村在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脈絡。曹官營村始建於明代,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該村有九成農戶告別了泥牆土屋,住上了紅磚大瓦房,但還有不少院落仍保留著土、石、磚、木等材質不同、形式多樣、跨越年代較長的近20種民居圍牆形式。這些圍牆都是就地取材,特別是有的牆把磚、瓦、石、土混合在一起,經過幾代人的修補,上面印滿了不同時代的烙印,訴說著每個家庭的變遷。
為挖掘曹官營村獨特的圍牆文化內涵,豐富鄉村游的文化內容,近年來,該村對能代表農村符號的老圍牆、老門樓進行了保護與搶修。同時,在村南文化廣場建成了長20米的“文化牆”,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在“文化牆”上記錄“牆文化”,打造“特色圍牆文化村”,向祖國60華誕獻禮。

曹官營村辦村晚弘揚北京精神


曹官營村[北京市延慶縣沈家營鎮下轄村]
曹官營村[北京市延慶縣沈家營鎮下轄村]
農曆小年,延慶縣沈家營鎮曹官營村,村民期待已久的村晚,伴隨爆竹聲聲,在觀眾共同倒計10個數字中拉開了帷幕。一個能容納300多人數字影廳座無虛席。
扇子舞、配樂詩朗誦、街舞、器樂連奏、群口快板、男女生對唱、獨舞等每個節目都是那麼投入,所有演員都是本村村民,也就是曹官營村村民眼中的大明星,就拿開場舞《歡聚一堂》來說, 6個人的歌伴舞,他們中有的哥、平安中心戶長、保潔員、垃圾收集員和普通的家庭婦女,村民演村民看,充分體現了活躍農村文化農民的主體地位,演員中年齡最大的70多歲,最小的不滿5周,在校學生,在外教書老師也回村登台獻藝。
籌備這場晚會可忙壞了村裡的計生專干、文藝骨幹李京偉,她真可謂是多面手,不但挑起策劃、導演、串詞等大梁,還擔當了節目劇務和視頻播放員,最感人的就是李京偉從去年年初,就拿起攝像機和數碼相機拍dv、拍照片,積累素材,挖掘好人好事,記憶本村的感人畫面,並自費到文化館學習《沂蒙小調》獨舞,還帶上一對上中學雙胞胎兒子展示家庭才藝。
本台晚會最大的看點,以“弘揚北京精神、引領文明風尚”為主題,播視頻、ppt在京郊村晚中還是第一家,給村民一個全新的視覺衝擊,在村晚上通過視頻,歌頌黨的好政策帶來如今曹官營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兩委班子集體給大家拜大年,體現出團結和諧的精神風貌;保潔員、護林員給大家拜年,感謝黨的民生政策讓他們實現家門口就業;宣傳從村裡走出事業有成人士,愛心回報家鄉的點滴畫面;盤點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的碩果,播放湧現出的甘於奉獻的好黨員張鳳崎,常年照顧鄰居大媽不圖回報,為喚回失憶兒媳記憶,每天陪兒媳打麻將,屁股做出老繭,真情贏得鄰里讚譽耄耋婆婆李春枝;離婚後給婆婆養的老好媳婦王來鳳竭盡孝道的好品質,以及村裡評出的好妻子、好母親感人事迹,對他們頒獎表彰,倡導家庭和睦、家庭美德、尊老敬老和睦家鄰里互助典範,弘揚北京精神,引領文明風尚,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通過文化搭台,唱好精神文明大戲,把文化活動融入到思想到到建設中,寓教於樂中。

巧手母親秀廚藝


曹官營村[北京市延慶縣沈家營鎮下轄村]
曹官營村[北京市延慶縣沈家營鎮下轄村]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孝敬父母、珍視親情的傳統美德,在全社會營造感恩母愛、關愛母親、回報母親的良好社會風尚,推動精神文明建設,5月11日,延慶縣沈家營鎮曹官營村舉辦“創建和諧家庭秀廚藝”感恩母親節活動。12位母親亮面點絕活,為鄰里鄉親送上了一道道免費美餐。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一大早,村內的大媽大娘們在村委會的文化大院內擺起了鍋碗瓢盆,一起來展現自己的廚藝。現場,各位母親根據自己的豐富經驗,從麵粉的發酵、粉團的糅合都做了精心的準備,她們把提前發好的面運用傳統的蒸、煎、炸等各類面點技法,普普通通的麵粉在各位母親靈巧的手中變成精緻小巧的面點。
北方人喜歡吃麵食,但是,吃面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是沒有營養的,但只要看看這幾位母親色香味俱全的面點,估計大家就都有食慾了。小刺蝟、小豬、驢打滾……惟妙惟肖,不僅造型美觀,營養也豐富,用了黃米面、巧克力等,色香味美。最後,特邀面點專家對各位母親做的面點從味道、觀感、營養、衛生等各方面進行了評價。
王所銀是村裡公認的做飯好吃的母親,她說她們家從來不吃買來的麵食,都是自己做的,絕對是健康放心的,再加上南瓜紫薯之類的天然色素,做出來的美味絕對是拿錢買不到的。她說:發酵麵粉做的麵食有利於消化吸收,酵母中的酶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分解,老年人、身體消瘦的人特別適合吃這類食物。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年近七旬的林大媽,她做的蒸小豬,她在之前可是做足了“功課”,提前一天就把面發好,不一會,小豬就蒸好了,一時間美味飄香在現場,村民們品品李家的油餅,嘗嘗張家的各色小動物,品嘗之餘還不忘互相切磋廚藝。
在一旁觀看的一位村民興緻勃勃地說“像我這樣平常在家裡都不這樣做,剛剛看他們這樣弄弄,感覺蠻好的”。她品嘗了各位母親的面點,連忙向母親請教了面點的做法,準備自己回家也秀一下。
秀的是廚藝,增的是感情,通過廚藝秀活動的舉辦,在村內營造了感恩母親、關愛母親、回報母親的良好氛圍,掀起了回報母親、家庭、社會的良好社會熱潮,達到了凈化社會風氣的目的。廣大母親們紛紛表示,要繼續發揚中國婦女傳統美德,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愛惜家人、弘揚家庭美德的熱情,為建設和諧家園做出積極貢獻。

八路軍老十團戰士曹振甲


曹官營村[北京市延慶縣沈家營鎮下轄村]
曹官營村[北京市延慶縣沈家營鎮下轄村]
在沈家營鎮曹官營村,住著一位90歲的曹振甲老人。如今,也許少有人知道,這位普通的農村老人,曾經是八路軍老十團的一名炮兵戰士。日寇侵華期間,他加入了抵禦侵略者的大軍,經歷了一段難忘的抗戰歲月。
他的哥哥當時就是“八路”,在40團當偵察兵。看到哥哥可以上戰場打鬼子,他也有了當兵的想法。1944年春天,21歲的曹振甲報名參加了八路軍,成為一名炮兵戰士,跟著基幹隊去了前線。
剛參軍不久,得知日本鬼子運糧隊要從郭家堡村經過,上級就派曹振甲和幾個戰友聯合游擊隊,在郭家堡村外設伏,準備截糧車。他和戰友埋伏在路邊的草叢中,游擊隊員則埋伏在路對面的沙坑裡。因為第一次參加戰鬥,曹振甲不免有些緊張,心跳得厲害,但還是做好了與鬼子戰鬥的準備。就在這時,四個負責探路的日本騎兵過來了,他們用刺刀到處亂砍,“我那時候兩隻手都攥出汗來了,就盼著隊長下命令,可是,隊長堅持要等運糧車到了再打。眼看鬼子的馬就要踩到對面游擊隊員的頭了,隊長還是不下命令,把我急得差點兒喊出聲來。”老人生動地講述著當時的情景,彷彿鬼子的戰馬就在身邊。結果,游擊隊那邊終於沒忍住打了一槍,鬼子立刻警覺起來。“我們立刻衝上去,雖然是炮兵,我也跟鬼子拼起了刺刀!”曹振甲老人說。
後來,負責運糧的鬼子因為聽到了槍響,立刻掉頭回大本營了。這次的戰鬥,沒有搶到糧食,但打死了一個鬼子,繳獲了一匹戰馬。
這年夏天,曹振甲所在的八路軍老十團,要從駐地東灰嶺村出發打三十裡外的周四溝。他們天擦黑時出發,半夜時趕到了周四溝,有一小部分戰友從城牆缺口進了城,大部分戰友則打算在地下黨的幫助下從西門進城。可是,鬼子的進城口令一天要變兩次,地下黨的同志沒能得知晚上的口令,戰士們還沒進城就打了起來。由於武器懸殊,加上戰前準備失誤,這次戰鬥沒有成功,地下黨的同志也被鬼子抓起來了。提起這件事,老人的淚水在眼睛里打轉,聲音也有些顫抖:“那個地下黨,被關在一個只能蹲著的小木籠子里,什麼吃的喝的都不給,我們心裡急啊!後來,聽說這個地下黨讓四海那邊的另一個地下黨同志給救了,我們才放下心來。”
採訪結束時,曹振甲老人對記者說:“雖然我參加的這兩次戰鬥都不是很圓滿,可我知道,中國有成千上萬的人都在打日本鬼子,我們一定會取得勝利的!最終,咱們還是憑著中國人的硬骨頭把日本鬼子打跑了。現在就算是勝利這麼多年了,咱們也永遠不能忘了當年日本鬼子在咱家裡犯下的罪行,更不能忘了那些死去的烈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