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埠
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轄鎮
燕子埠鎮,江蘇省邳州市下轄鎮,位於邳州市西北部邊緣,南、北分別與賈汪區和山東省棗莊市台兒庄區接壤,東距邳州市區40千米,轄域面積77平方千米。燕子埠鎮境內分佈著28座山頭,扒頭山是燕子埠鎮最高點,海拔177米。截至2020年6月,燕子埠鎮下轄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燕子埠村。截至2019年末,燕子埠鎮常住人口為3.32萬。
因燕子埠村版圖形似春燕,而得名燕子埠。燕子埠鎮境域在歷史曾先後屬於銅山縣、邳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53年),屬江蘇省邳縣。2000年,建鎮。310國道和251省道分別在南部和東部過境,境內北邊有伊家河可通航大運河。燕子埠鎮有青龍山漢墓、摩崖石刻等文化遺址,是白毛女故事的發源地。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前,鎮域內北部從小吳至花山一線隸屬銅山縣,東部韓佛寺至棠隸埠一線隸屬邳縣。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鎮境內設棠棣埠、周山、武權、花山等鄉,隸屬邳銅嶧。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民主政權建尤村鄉,轄境內西部7個村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境內設5個小鄉,隸屬二區。
1953年,燕子埠地區屬江蘇省邳縣,境內共設燕子埠鄉、棠棣埠鄉、尤村鄉、扒頭山鄉。
1957年,撤區並鄉,燕子埠村為中心,設立燕子埠鄉,隸屬江蘇省邳縣。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稱燕子埠人民公社,簡稱燕子埠公社。
1983年,恢復鄉建制,稱燕子埠鄉。
2000年,撤鄉建鎮,稱燕子埠鎮。
燕子埠
2001年,村級行政區域調整,合併為16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燕子埠鎮下轄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燕子埠村境內。
燕子埠鎮下轄村基本統計表(2019年) | ||||
序號 | 行政村 | 小組數 | 戶數 | 人口 |
---|---|---|---|---|
1 | 燕子埠村 | 7 | 1056 | 3201 |
2 | 扒頭山村 | 4 | 408 | 1491 |
3 | 陳樓村 | 4 | 356 | 1713 |
4 | 大吳村 | 3 | 305 | 1598 |
5 | 佛頭村 | 9 | 641 | 2446 |
6 | 郭庄村 | 5 | 461 | 2304 |
7 | 韓寺村 | 7 | 540 | 2429 |
8 | 黑山村 | 5 | 398 | 1579 |
9 | 花山子村 | 4 | 363 | 1641 |
10 | 劉官莊村 | 6 | 507 | 2112 |
11 | 鹿寨村 | 7 | 332 | 3565 |
12 | 茅寺村 | 7 | 649 | 2421 |
13 | 棠棣埠村 | 10 | 654 | 3501 |
14 | 小吳村 | 5 | 247 | 1218 |
15 | 徐窪村 | 6 | 465 | 1726 |
16 | 尤村村 | 5 | 382 | 2028 |
- | 總計 | 94 | 7764 | 34973 |
燕子埠鎮主要河流有伊家河在境域北部邊緣過境。
燕子埠鎮礦產資源豐富,石灰岩、白雲岩、欽鐵礦、大理石儲量較大。其中石灰岩儲掀在5億噸以上,境內28座山頭一半以上屬石灰岩性質。白雲岩總儲量約為1億噸,大部分為優質礦石,部分可達特級。西部的吳山、閆山、琅琊山蘊藏大型白雲岩礦,礦體最大厚度34.36米,出露標高50~80米。鈦鐵礦儲藏面積為15平方千米,儲量300萬噸以上,鈦鐵含量均在48.2%~50.43%之間。大理石有小花、白雲、茶灰、竹葉青、紫豆瓣等品種,其中花山小花大理石儲量有7000萬噸。
燕子埠
2019年末,燕子埠鎮家庭戶數為7845戶,常住人口為33214人。
燕子埠
燕子埠鎮是農業大鎮,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較為發達。農作物品種多,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高粱、穀子、綠豆等。小麥、玉米、山蘋、棉花、花生5種主要農作物的年產量分別在750萬千克、650萬千克、500萬千克、100萬千克和400萬千克左右。山芋、花生是該地特產。飼養品種畜類以牛、羊、豬、兔為主,禽類以雞為主。2018年,以燕子埠鎮為核心、輻射周邊的京滬外延蔬菜基地被確定為全市生態富民重點培育發展的六大基地之一;發展特色農業,建成6.56萬平方米商品鴨種養基地、2000畝稻漁生態基地、200畝食用菌基地;成立集體經濟組織20個,新增規模經營1.8萬畝;認定1個省級電商品牌、2個省級一村一品一店示範村、1個徐州市電子商務示範基地、1個徐州市知名商標、1個徐州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獲批立項省級高亢山區蔬菜種植標準化示範區、省級綠色優質小麥基地。
1957年,建立農具修配廠和運輸站,有職工20餘人。1983年,鎮辦工業展有10個企業,主要為水泥廠、採石廠、麵粉廠、水泥製品廠、塑料廠、運輸站、花港口等,有固定資產950萬元,年工業總產值2560萬元。2003年,全鎮擁有私營個體企業59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有2個。該鎮發展採石業,村村都有採石廠,至2003年末全鎮共有採石廠24家。2018年,燕子埠鎮工業應稅銷售收入4.42億元,同比增長136.36%,實現工業稅收1126萬元。風力發電建成並投入運營,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6個,簽約項目4個,完成技改項目3個,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家。
至2003年,燕子埠鎮共有幼兒園12所,小學4所,中學1所,在校生5319人,教師235人,其中具有中級職稱的教師97人。2019年末,燕子埠鎮境內有幼兒園、託兒所19個,小學6個,小學教師141人,小學生3348人。
燕子埠鎮鎮區設有文化站、青年民兵活動之家、網吧等文娛場所。2018年,燕子埠鎮開展“最美燕子埠人”系列評選活動4次;舉辦“同創文明鄉鎮、共享舞蹈魅力”首屆廣場舞大賽;春節期間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春節文藝巡演活動8場。
燕子埠鎮的體育和武術運動較為普及。至2003年,燕子埠鎮有武術協會2個,會員258人,年堅持習武者3000人。每年都多次舉辦大小武術比賽,參賽人數500多人。
燕子埠鎮內主要有四條公路解決鎮域的交通:棠台路、310國道、車台路、台張路。
棠台路:由棠棣埠到台兒庄,公路等級為三級,路面寬9米,路面類型為水泥。
310國道:由賈汪小朱庄到新沂,道路等級為一級,路面寬12米,路面類型為水泥。
車台路:有車輻山到台兒庄,道路等級為二級,路面寬12米,路面類型為瀝混。
台張路:由台兒庄到張山子,道路等級為二級,路面寬7米,路面類型為水泥。
燕子埠鎮因鎮區地形酷似春燕而得名。
燕子埠村為一集市,在農曆二、五、七、十逢集。
清康熙七年(1668年)魯南大地震,寨山的“水月閣”樓西側摩崖石壁上有清康熙七年魯南大地震的石刻記。該石刻在1979年定為省級保護文物,邳縣文化館在此設立保護亭。青龍山漢墓
燕子埠
據傳青龍山上有72座皇姑墓,已發掘的只有山的向陽處漢代彭城相繆宇墓。1982年春,南京博物館和邳縣文化館共同來該處發掘,此墓的表面如一大冢,形如土窯,是一座中國發掘的唯一保存漢志的漢墓。從墓誌上的記載看,系東漢彭城相繆宇墓。墓門在南面打開,此墓分前後峽谷墓室,前墓室有漢畫像石刻共9幅,現存7幅,兩幅痕迹模糊。
著名戰役
台兒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