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元勛
韓元勛
韓元勛(1608~1650)字昌穎,號雪岩,又號奕候。廣東省平遠縣八尺鎮鳳頭村人。自幼天資聰穎,7歲就能與人應對。
小時父母送其到黃畲九龍庵私塾攻讀“四書”、“五經”。韓元勛17歲考取秀才。後來隨其叔父韓谷余宦遊江南,居住於無為州衙署。谷余聘請名儒,督導元勛攻讀經史典籍,遂於明崇禎庚午年(1630)赴科舉考試中舉人。翌年,參加禮部會試而落榜后,韓元勛落榜不落志,一邊廣交學士名流,一邊周遊名山大川,足跡遍及古今城池苑圃,大開眼界,學術益精。明崇禎十年(1637),赴科舉考試,中進士。
明崇禎年間,朝綱不振,國勢衰弱。新榜進士韓元勛被詔入朝廷后,向崇禎皇帝慷慨陳述理政主張,倍受賞識,被授予行人司行人職,派駐琉球。韓元勛知識淵博,識大體顧大局,令島人敬服,以至名揚異國邦土,更得皇帝器重。后因北面清兵進犯,京都外圍的幾個要鎮被清兵攻佔,明崇禎十一年(1638),韓元勛奉詔回京都,升任浙江道監察御史,巡視江蘇、浙江等地。其洞察民隱,懲治貪官污吏,所到之處,政聲卓著。崇禎皇帝封韓元勛為蘄陽王,晉階光祿大夫,給一品服俸,賜給諸侯寶劍。
李自成於明崇禎十七年(1644)率領農民起義軍佔領北京,明朝將領周遇吉戰死,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今北京景山公園)。明朝將領吳三桂背叛朝廷,在山海關引清兵入關,並與清兵聯合攻打農民起義軍。李自成率部退出北京。清愛新覺羅·福臨稱帝,年號順治,國號清,定都北京。從此,大江南北,戰火紛飛。1644年5月韓元勛隨尚書史可法潛回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嵩即位建立南朝政權,年號弘光。韓元勛升任都察院左都察御史,以正義感召天下,整飭宦常,維護綱紀。馬士英趁新都初立之際,依仗實權,排擠史可法。韓元勛聯合大學士陳方策等人,對馬士英嚴加控制,震動朝野。不久,清兵攻破揚州,史可法戰死,福王逃往蕪湖被追殺,南京亦即告瓦解。1645年6月,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鄭洪逵等人擁戴下,於福州稱帝,改年號隆武。韓元勛被提升為監察御史,歷巡上下,獎廉懲貪,御犯清亂,挽救混亂政局,以求復興明王朝。
隆武二年(1646),韓元勛考慮到農民軍何騰蛟、楊廷麟在粵贛勢力日益壯大,為策安全,便奏准隆武帝走汀州奔向湖南。接著明軍又在仙霞關被清兵戰敗,韓元勛便跟隨隆武帝自延平走汀州,日夜兼程,途中與群臣共作決策,但終不敵。8月,明室江山大部陷落,韓元勛單身歷險回到家鄉,但他矢志反清復明,呼號擁明人士,力圖再舉。此時,韓元勛接到廣西巡撫瞿式耜、兩廣總督丁楚魁的書面招邀,他決意前往,共謀匡複,報效明室。但潮汕、惠州一帶已被李成棟佔領,韓元勛無法前往,悲憤至極。此後,在家鄉設靈遙祭故主,從此不再過問國事。於清順治七年(1650)卒於家中,終年42歲。
在武夷山脈西南端延伸的閩粵贛交匯點上,有一座海拔800米文筆峰,山體形如屏風,屏北為江西,屏南為廣東省平遠縣八尺鎮鳳頭村。文筆峰山南麓有一小山崗,因酷似鑄鐵的圓形高爐,稱為“爐形”。明崇禎丁丑(公元1637年)進士韓元勛的進士第坐落其中,村為“爐形”村,屋亦稱“爐形”屋。
作為韓元勛故居的“進士第”沒有巍峨飛檐的氣勢,也沒有庭院深深的幽韻,如果不是一塊作為平遠韓姓的引以為驕傲的“進士第”匾額,也許早已湮沒於時代變遷之中。翻開《平遠縣誌》大事記,赫然記載著平遠首位進士的功成名就:“崇禎十年(1640),韓元勛中三甲第二百三十八名進士,為開縣后第一位進士”。韓元勛身處明末清初的動蕩年代,在短短43歲的生命歷程里,致力反清復明,體現了高昂的民族氣節,被後人所景仰。據《韓氏族譜》記載,平遠韓姓自筀竹村開基后,在明洪武年間,新七世祖克成公定居鳳頭村,元勛公為新十四世祖。據當地村民介紹,進士第為韓元勛所建,建房時其父濱洲公健在,故後人尊稱為“濱洲公祖堂”。
滄海桑田,韓元勛故居進士第建造時間無從考察。假若韓元勛中進士5年後所建,推測建造年代為1645年,距今已有366年歷史。進士第建築風格古樸大方,依爐形山而建,坐東南向西北,二進三開間,整屋,面闊12。76米,進深16。17米,佔地533。76平方米,磚砌杉桁瓦頂。房屋布局簡單明了,如方框裡面的工整地畫一個“井”字。“井”字劃分的九個小方塊里,依次為前廳、後堂、左廳、右廳,中間的是天井,4個房間分設屋一進、二進的左右兩端。
在這近似正方形的平面建築里,均為穿斗式木樑構架,大門門框、天井沿及檐階用花崗岩石條打造,顯得古樸美觀。大門兩邊各立一石獅,附花崗岩門當一對。石獅高約1米,雕刻手法古拙圓潤,兩眼似球,小耳朵,鼻子如飽滿的三角錐體,口闊憨厚。左邊為雄獅,齜牙側立;右邊為母獅,豎耳斂神,似乎在捕捉前方的微音。這對靈氣十足的石獅,是1986年重修祖堂時在屋前小河泥沙里找到,並按原位置放。所幸歷經數百的風侵雨刷沙蝕,體形依舊完整,更顯圓潤飽滿,成為韓元勛進士第的第一寶物。
大門柱為八角形石柱,石柱托起的梁、挑,均有富有客家特色的木雕,門楣的橫樑上中間雕太陽流雲,龍鳳對稱,兩側的拱形小梁及挑里,雕刻有蓮花、牡丹、梅、竹等吉祥物。精美的門飾,彰顯著主人顯赫身份和才氣。然而,大門進去后卻非常簡樸,一進為泥磚牆、二進為青磚牆。前堂立有圓木柱四根,上面木塊鑲嵌其上,按常理繪有表現“福祿壽”的圖案,但歷經數百年彩繪蕩然無存,木柱邊應有的雕屏也不知去向,為後人吁吁。後堂作為置放祖公牌位的祭祀場所,東側廳用於會客、西側廳用於膳食。
進士第為風水寶地,她後有文筆峰所倚,前有十里秀谷之闊,並佔有“爐形”之妙。族人津津樂道說起傳說:當年風水先生師徒路經“爐形”茅屋此地,師傅說此地可出進士十人,徒弟卻說最多出進士一人。理由是,中了進士后,茅屋肯定會重修,不就破了風水嗎?果真,進士第在打地基時,挖出十隻小烏鴉,只有一隻開了目,餘九隻沒有開目。師傅羞愧萬分,以鹽瞎眼。其實徒弟道出了常理,父子進士已是天下少有,何況一屋十進士呢?
風水之說無從考究,但“有仙則名”、“有龍則靈”,一塊進士第的匾額撫慰了族人三百多年,族人以此為榮、以進士為尊。科舉制度在中國延續了1300多年,其中在明朝的277年間共取進士24536人,平均每年才88人。一個在落後的農耕小山村裡農家子弟,憑天生資質、寒窗苦讀獲取“進士”,從始進入“士大夫”階層,實屬不易。後人以“宗祖千秋祭祀,裔孫萬代書香”對聯,寄託承先啟後、書香代代相傳的美好心愿。
進士第供奉著韓代的祖宗牌已至新二十七世祖,新生代約為三十世,也就是說從韓進士算起約再傳了16代。後世子孫已散居本鎮的鳳頭村、南塘村,遠播本省清遠以及江西、廣西等地。鳳頭村自韓進士以後,後世韓氏亦人文蔚起。據《平遠縣地名志》記載有:清代浙江清溪縣知縣韓秉乾、河南省湯陰縣知縣韓一璇、曾任民國時期旅部參謀長(建國后曾是廣東省政協委員)韓偉賢等,中央蘇區粵贛省委婦委書記傅才秀是本地媳婦。
韓進士以“文不驚人志不休”自勵,一生踐行精忠報國志向。他自幼天資聰穎,七歲就能與人應對,十七歲考職為邑中秀才。少年遊學於江南,交學士名流、訪名師攻經史,27歲中舉人、32歲中進士。曾出使琉球國、任浙江道監察御使。他披肝瀝膽、體察民情、懲腐肅貪,政聲卓著。崇禎皇帝封韓元勛為 琉球王,冊封 蘄陽王,晉階光祿大夫,給一品服俸,賜給諸侯寶劍。風雨飄搖的明末,他矢志反清復明、報效明室。無奈大勢已去,只好蝸居“爐形”故居,悲憤難遣,卒於43歲。韓元勛有《地名謠》,為當年從家出發到程鄉(現梅州)趕考時,將經過的地名寫成詩,成為今人研究客家人文化的第一手材料:
功讀九龍時日長,七娘催促赴科場。
腳踏黃沙齊上路,雞公報曉稔田莊。
手攀香藤長八尺,寸溝出水拐湖裝。
不覺行來杉樹坳,大士宮裡去燒香。
共欽良畲不解渴,又買大柘當茶湯。
邁步官田羊子甸,兩口塘映楓林崗。
日暮超竹坳頭歇,店裡蚊多早起床。
直下長田冷水井,肚餓難過三角塘。
猴子地里無飯賣,汾水充饑透心涼。
驟雨傾盆雷打樹,相公相慰莫驚惶。
再行五里黃昏近,歡天喜地進程鄉。
歌謠中九龍(庵)、七娘(嶂)、黃沙、雞公(山)、稔田、香藤(坳)、八尺、寸(稱)溝(勾)水、快湖、杉樹坳、大士宮、良畲(“良畲”為“涼茶”的諧音)、大柘(“柘”為“蔗”的諧音)、官田(上)、羊子甸、兩口塘、楓林崗、超竹坳頭、長田、冷水井、三角塘、才子地、分水(坳)均屬平遠地名,而“雷打樹”、“相公(亭)”、“五里(亭)”屬梅州地名。
韓元勛的進士第,還培育了他的三個兒子:光珙、光瑛、光瓚,均為邑庠生,其中長子與三子在《平遠縣誌》人物誌中有介紹。長子韓光珙剛正不阿,御強盜捍衛全族;三子韓光瓚博學能文、兼精丹青,好義忘利,優篤友誼。進士第後人感祖先偉德,族人及鄉人每逢元宵節,均相約進士第敬祖,請龍燈舞助興.
“文風恆久遠、美名永流傳”。當地為宣傳進士文化、弘揚客家人崇文重教精神,於近年籌資300萬元,興建了一萬多平方米的進士公園,將平遠縣的韓元勛、姚璋、劉述元、謝升庸、肖漢申等五位進士的生平、詩文碑刻其中,以激勵鄉人奮發進取、承傳客家文化。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韓元勛進士第穿越360多載風風雨雨,承載著崇文重教、愛國愛鄉的客家精神,成為鄉人致力現代文明建設的精神信物。門前的那對石獅子,古拙憨厚眼神里還將繼續審視鄉村人文的變遷。
韓元勛進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