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建築
秦漢建築
秦漢建築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藝術特點基礎上發展而來,秦漢的統一促進了中原與吳楚建築文化的交流,建築規模更為宏大,組合更為多樣。秦漢建築類型以都城、宮殿、祭祀建築(禮制建築)和陵墓為主,到漢末,又出現了佛教建築。都城規劃由西周的規矩對稱,經春秋戰國向自由格局轉變,又逐漸回歸於規整,到漢末以曹操鄴城為標誌,已完成了這一過程。宮殿結貪官苑,規模巨大。祭祀建築是漢代的重要建築類型,其主體仍為春秋戰國以來盛行的高台建築,呈團塊狀,取十字軸線對稱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徵涵義。
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大力改革政治、經濟、文化、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文字。這些措施對鞏固統一的封建國家起了一定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又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與六國技術成就,在咸陽修築都城、宮殿、陵墓。歷史著名的阿房宮、驪山陵,至今遺址猶存。
離宮別館
秦都咸陽的布局是有獨創性的,它摒棄了傳統的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範圍廣闊的地區建造了許多離宮,“離宮別館,彌山跨谷,輦道相屬,木衣綈銹,土被朱紫,宮人不移,樂不改懸,窮年忘歸,猶不能遍”(《三輔舊事》)。反映了秦始皇窮奢極欲的狀況。
秦人借馳道,復道等將咸陽周圍二百里內大批宮館聯成一個有機整體,摹擬天體星象,環衛在咸陽城外圍,更加顯示“天極”咸陽宮的廣闊基礎,也突出了它的尊嚴。秦人又推行不建外廊的革新措施,採取宮自為城,依山川險阻為環衛,使咸陽更增添了遼闊無垠的雄偉氣概。
秦漢建築
窮奢極欲的秦始皇,對如此規模的宮室還不滿足。在他即位的第35年,某一日“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庭小”,於是就要再造一個宮殿。大臣問造在哪裡,秦始皇說:“阿房”。“阿房”並非實際地名,意思是“近旁”、“旁邊”。聽了始皇的話,大臣們就命工匠在咸陽宮旁邊的上林苑建了一個“復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的龐大宮殿──阿房宮。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復道甬道相連,帷帳鐘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規模如此巨大的阿房宮,直到秦始皇死時都未建好,由秦二世繼續營建。然而公元前206年。現存的阿房宮遺址位於西安市三橋鎮南一帶,面積約8平方公里。遺址內已發現阿房宮前殿、“上天台”、北闕門等夯土台或基址19處。其中前殿遺址的夯土台東西長1320米,南北寬420米,高7-9米,台上發現石礎,陶水管道,並散布大量板瓦,筒瓦,瓦當,可謂中國古代最大的夯土建築台基。美輪美奐的阿房宮到底是什麼樣子?後人只能在《史記》和《阿房宮賦》時去冥想了。好在近年來陝西省旅遊部門復原了阿房宮的部分建築,重建了阿房宮前殿、蘭池宮、長廊、卧橋、磙石門、上天台等建築。儘管這些建築的形制也許復原得並不是很準確,但至少可以讓我們對秦代建築有一個很好的感性認識。
驪山陵
長城
長城原是戰國時期燕、趙、秦諸國加強邊防的產物。當時,居於中國北部大沙漠的匈奴時時南侵,為了對付這種侵擾,北方各國便各自築城防禦。秦時始皇帝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又將原來燕、趙、秦三國所建的城牆連接起來,加以補築和修整。補築的部分超過原來三國長城的總和,長城“起臨洮(今甘肅岷縣),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是古代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馳道與溝渠
秦代建設還包括修馳道、築溝渠。秦時的馳道東起山東半島,西至甘肅臨洮,北抵遼東,南達湖北一帶,主要線路寬達五十步,道旁植樹,工程十分浩大,是古代築路史上的傑出成就,加上其他水陸通道,形成了全國規模的交通網;疏浚鴻溝(河南汴河)作為水路樞紐,通濟、汝、淮、泗諸水。又於公元前214年,令史祿監修長達六十多里的靈渠,溝通了湘、漓二水。
暴虐的秦王朝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由漢高祖劉邦所創立的漢朝。經過西漢初年的休養生息,華夏大地又重現了往日的安寧與歡笑——中國自此進入了一個相對長的繁榮時期。兩漢時期可謂中國建築青年時期,建築事業極為活躍,史籍中關於建築之記載頗豐,建築組合和結構處理上日臻完善,並直接影響了中國兩千年來民族建築的發展。然而由於年代久遠,至今沒有發現一座漢代木構建築。但這時期建築形象的資料卻非常豐富,漢代屋墓的外廊或是廟堂、外門、墓內龐大的石柱、斗拱、都是對木構建築局部的真實模擬,寺廟和陵墓前的石闕都是忠實於木構建築外形雕刻的,它們表示出木結構的一些構造細節。但這些“准實例”唯一的不足之處是無法顯示室內或內部構造。但大量的漢代畫像磚,畫像石和明器,對真實建築的形象、室內布置、以及建築組群布局等方面都作出形象具體的補充。根據這些,人們對漢代建築的認識才充實豐富起來。
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三大宮之一的長樂宮位於城東南,周長90公里,面積5平方公里,占漢長安城面積的1/6,宮內共有前殿、宣德殿等14座宮殿台閣。未央宮位於城西南,始終是漢代的政治中心,史稱西宮,其周長9公里,面積5平方公里,占城面積1/7,宮內共有40多個宮殿台閣,十分壯麗雄偉。建章宮是一組宮殿群,周圍10餘公里,號稱“千門萬戶”。漢長安城以其宏大的規模、整齊的布局而載入都城發展的史冊,漢代以後,雖還有幾個小王朝建都於此,但長安城永遠失去了盛漢時的光彩。
東漢初期,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以後,在周代成周城的基礎上修築擴建起一座更大規模的都城,自此這座城市作為東漢、曹魏、西晉、北魏時期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長達330多年之久,學術界將它概稱為“漢魏洛陽故城”。
西漢末葉,台榭建築漸次減少,樓閣建築開始興起。戰國以來,大規模營建台榭宮殿促進了結構技術的發展,有跡象表明己逐漸應用橫架。長時期建造閣道、飛閣,促進了井乾和斗拱構造的發展,在許多石闕雕刻上己看到一種層層疊壘的井干或斗拱結構形式。從許多壁畫、畫像石上描繪的禮儀或宴飲圖中可以看到當時殿堂室內高度較小,不用門窗,只在柱間懸掛帷幔。文獻所記西漢宮殿多以輦道中相屬,而未央宮西跨城作飛閣通建章宮,可見當時宮殿多為台榭形制,故須以閣道相連屬,甚至城內外也以飛閣相往來。
木構樓閣
綠釉陶望樓
闕,是我國古代在城門、宮殿、祠廟、陵墓前用以記官爵、功績的建築物,用木或石雕砌而成。一般是兩旁各一,稱“雙闕”;也有在一大闕旁再建一小闕的,稱“子母闕”。古時“缺”字和“闕”字通用,兩闕之間空缺作為道路。闕的用途表示大門,城闕還可以登臨瞭望,因此也有把“闕”稱為“觀”的。
闕
漢畫像磚上的闕門形象
馮煥闕位於四川渠縣趙家坪,建於東漢,是四川現存諸闕中時代最早者。現僅存左闕主闕。通高4.6米,由台基、闕身、樓部及頂蓋四部分構成,用灰黃砂石五層壘砌,形似樓閣式木建築。闕身正面柱間有隸書銘文兩行:“故尚書侍郎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馮使君神道”。此闕造型典雅,雕刻精鍊。馮煥於公元121年遭陷害入獄,卒后始平反。此闕當建於平反之後。
組合形體建築
下面是一個漢代組合形體建築的例子。圖中有二層樓閣一座,樓兩邊子母闕各一。中部的建築為廡殿頂,正脊平直,立柱粗碩,上施一斗三升拱,檐下似乎還有一條斗拱帶。樓的兩層都設有卧欞欄桿,欄桿後有坐有人物,好像正進行著一場宴會。在主建築兩旁的闕上也有層層的斗拱,闕身上還雕刻著動物的圖案。整個建築立面豐富,富於變化,氣氛莊重而熱烈,也許正反映了漢代地主階層奢華的生活場面。
西漢長安南郊明堂復原圖
西漢元始四年建造的明堂辟雍,位於長安南門外大道東側,符合周禮明堂位於“國之陽”的規定。明堂方位正南北,有方形圍牆,牆正中辟闕門各3間,牆內四隅各有曲尺形配房1座。圍牆外繞圓形水溝,就是所謂的辟雍。四闕門軸線正中為明堂,建在一個圓形夯土基上面。根據遺址結構和一些間接資料,可以推測出它原是一個十字軸線對稱的3層台榭式建築。上層有5室,呈井字形構圖;中層每面3室,是為明堂(南)、玄堂(北)、青陽(東)、總章(西)四“堂”。八“個”即“四向十二室”;底層是附屬用房。至於明堂“上圓下方”之說,據現有結構,有可能上層中央太室頂上為圓形屋頂,也可能另有所指。中心建築(即明堂)的尺度,如不計算四面長廊,每面約合28步(每步6尺,每漢尺0.23米),恰與《考工記》所記“夏后氏世室”即春秋戰國時的理想方案相同。
漢代建築組群多為廊院式布局,常以門、迴廊襯托最後主體建築的莊嚴重要,或以低小的次要房屋,縱橫參差的屋頂,以及門窗上的雨塔,襯托中央主要部份,使整個組群呈現有主有從,富於變化的輪廓。
漢陵基本上和秦陵差不多,也是人工築起的巨大四稜錐形墳丘(上方)。墳丘上建寢殿供祭祀,周以城垣,駐兵,設苑囿,遷富豪成陵邑,多半死前築陵,厚葬,並以陶俑殉。東漢時廢陵邑,但墳前立碑、神道、墓闕、墓表、使紀念性增強。墓結構技術亦大有進步,防水防霧,且出現空心磚墓,磚穹窿,取代了木槨墓。墓的平面布局受住宅建築影響而漸趨複雜。
木構架建築
通過大量東漢壁畫、畫像石、陶屋、石祠等可知,當時北方及四川等地建築多用台梁式構架,間或用承重的土牆;南方則用穿斗架,斗拱已成為大型建築挑檐常用的構件。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築中常用的抬梁、穿斗、井干3種基本構架形式此時已經成型。
斗拱在漢代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它的種類十分之多,可謂達到了千奇百怪的程度。在各種闕,墓葬及畫像磚中我們都可以見到它的形象。此時的斗拱雖已能做得比較複雜,但沒有往前出跳的,且各地做法很不統一,有的結構也不盡合理,在相當的程度上是工匠們個人的摸索。後世中成熟的斗拱,便是經過了實踐的檢驗,從這些斗拱中脫穎而出的。
漢代的欄桿有卧欞欄桿,斗子蜀柱欄桿,柱礎的礎質難辨,式樣簡單;台基用磚或磚石混合的方法砌成;門為版門、還有石木門;窗的紋樣有直欞窗、斜格窗和鎖紋窗,還有天窗;天花有覆斗形天花和斗四天花;柱有圓柱、八角柱、方柱和等,有的柱身表面刻竹紋或凹凸槽。方柱柱身肥而短,有收分,上置櫨斗;方形雙柱指房屋轉角常每面用方柱一個,各承受一方面的梁架,這種做法後代逐漸減少。
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