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獨家庭

獨生子女死亡的家庭

“失獨家庭”指獨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願意收養子女的家庭。失獨者年齡大都在50開外,經歷了“老來喪子”的人生大悲之後,已失去再生育能力。2013年人口學家預計,中國失獨家庭未來將達到一千萬,民政部表示,失獨老人將參照三無老人的標準,由政府來供養。中國計生協針對獨生子女死亡家庭(失獨家庭)開展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幫扶模式探索”項目,2013年將把項目試點擴大到全國49個地市。

背景介紹


失獨家庭
失獨家庭
在人們的身邊生存著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年齡大都在50開外,疾病或意外卻讓他們遭遇獨子夭折的厄運。在經歷了“老來喪子”的人生大悲之後,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獨自承擔養老壓力和精神空虛。
按照已有數據有些機構做了樣本統計:中國15歲至30歲的獨生子女總人數約有1.9億人,這一年齡段的年死亡率為萬分之四,因此每年約產生7.6萬個失獨家庭,按此統計,中國的失獨家庭至少已超百萬。

現狀報告


根據中國致公黨發布的調查報告,中國15歲至30歲的獨生子女總人數約1.9億,這一年齡段的年死亡率為萬分之四。中國每年新增“失獨家庭”7.6萬個。至少有200萬老年人因無子女而面臨巨大的養老、醫療、心理等方面的困難。由“失獨”群體引發的“養老風險”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報告認為,“失獨家庭”面臨的困境主要有養老保障給付標準過低、社區關懷力量不夠、各類制度設計尚待進一步完善等。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北京市委副主委謝朝華建議,儘快建立和出台合理的國家照顧機制,讓大齡失獨家庭有一個從日常生活到養老保險完善可靠的保障,同時完善養老保障體系建設,提高給付標準,降低“失獨家庭”生存風險。

解決方法


有一些特殊的家庭卻因為永遠等不到子女回家而黯然神傷,他們被叫做“失獨家庭”。人口學家預計,我國失獨家庭未來將達到一千萬,民政部表示,失獨老人將參照三無老人的標準,由政府來供養。
失獨家庭
失獨家庭
衛生部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增失獨家庭7.6萬個。國家計生委表示,將加大對計劃生育家庭的養老扶持。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談到,民政部將統籌研究相關問題。
竇玉沛:按照現有的政策法律,如果這個家庭一個孩子,失去了孩子,到老了之後,就應該比照現有的“三無”老人。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說,《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已經關注到失獨老人的養老問題,未來居家服務機構將為失獨老人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尤其是“長期照護服務”將對失獨老人有所傾斜。
黨俊武:首先是解決服務費用來源問題,失獨老人的服務費用的來源基本上就應該是國家來承擔的。但是長期而言是建立長期照護的保險制度。既包括社會保險也包括商業保險。失獨老人不是今天才有,將來可能還會有,長期照護保險應該加快進程。
在國家建立服務體系的同時,公共管理學家、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丁兆林認為,每個人凝聚成的社會救助體系同樣不可或缺。
丁兆林:這種社會救助體系應該是民間自發的,通過一些非盈利組織的運作,對失獨家庭進行心理和經濟各方面的安撫,確確實實的服務。這方面國家和企業很難做到,必須由非營利組織在互相競爭中、公開透明地執行。

扶助制度


2001年12月份出台的《中國計劃生育條例》第27條規定: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但對於這個“必要的幫助”究竟是什麼樣的標準且如何實施並沒有明確說明。
2007年,人口計生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通知,決定從當年開始,在全國開展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試點工作。
根據這一通知,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養子女的夫妻,符合相應條件的,由政府給予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和10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為止。
隨後,各地制定不同的扶助實施標準。寧波從2008年開始對這一群體進行補助,規定每人每月補助150元,待滿60周歲以後,享受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金的對象仍發給每人每月150元,其他對象扶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
在北京,這項補貼自2008年開始發放,數額為每人每月200元,直至亡故。
此外,根據北京各區縣情況,獨生女子亡故后,女方年滿55周歲,男方年滿60周歲,可一次性領取50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補貼。
2012年起,鄭州符合條件的失獨者扶助金,從100元調整到270元。
杭州失獨家庭關懷政策
1、鼓勵失獨家庭再生育或領養。對於有再生育意願和能力的失獨家庭,計生部門要及時告知相關政策,提供各種優質服務。對有領養意願的失獨家庭,民政部門要優先提供收養機會,並提供相關便捷服務。
2、適度提高失獨家庭的特別扶助金標準。考慮到經濟發展、物價上漲等因素,建議特別扶助金標準可由現行的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300—400元,並實行全市統一標準。
3、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失獨老人的養老問題。建議出台相關規定,對失獨老人要求入住養老機構的,各類養老機構特別是公辦養老機構要給予優先入住。對選擇居家養老的失獨老人,民政部門要確保他們優先進入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評估範圍,並通過發放家政服務券形式,提供完善的居家養老服務。
4、加強對失獨家庭的心理疏導工作。以社區為平台,組織或引導社會力量、社會組織和志願者等關心關愛失獨家庭,給予科學的心理干預,加強心理疏導服務。
河北省失獨家庭政策
5000多“失獨”等計生特殊家庭一次性救助金,年滿49周歲的獨生子女死亡、三級以上殘疾家庭的父母每人每月市縣兩級財政給予生活補貼不低於150元。到法定退休年齡獨生子女死亡的父母每人每月不低於600元。到達退休年齡獨生子女三級殘疾家庭的父母每人每月不低於200元。到達退休年齡獨生子女二級以上殘疾家庭的父母每人每月不低於400元等。發生獨生子女死亡或重大殘疾的,由市、縣級財政給予15000元一次性救助金。石家莊失獨家庭每月每人635元,全年7620元。各項補助加起來,失獨家庭父母達到退休年齡后僅是從政府領取的補助金每年每人約有8000元,不少縣區達到人均每年1萬元以上,基本達到當地人均中等生活水平。
山東省失獨家庭政策
2014年山東省將“失獨家庭”扶助標準從目前的每月135元提高至400元,同時,城鎮和農村獨生子女傷殘家庭扶助標準由每月110元分別提高到270元和150元。
《關於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
失獨家庭補助
失獨家庭補助
國家衛生計生委、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五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提出對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要加大經濟扶助力度,做好養老保障工作,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廣泛開展社會關懷活動。
通知提出,自2014年起,將女方年滿49周歲的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別扶助金標準分別提高到城鎮每人每月270元、340元,農村每人每月150元、170元,並建立動態增長機制。中央財政按照不同比例對東、中、西部地區予以補助。
通知明確,對符合條件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成員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規定給予參保繳費補貼。對60周歲及以上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成員,特別是其中失能或部分失能的,要優先安排入住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成員中的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發放護理補貼。
通知要求,各地要將符合條件的低收入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成員納入城鄉醫療救助範圍,給予相應的醫療救助,並幫助其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鼓勵和支持各級醫療機構開通“綠色通道”,建立社區醫療服務巡診制度,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提供便利的就醫條件。
通知強調,對生活貧困、住房困難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申請廉租房公租房保障性住房的,要優先給予安排;對農村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要按照有關規定優先納入農村危房改造範圍。對符合條件、有收養意願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其收養子女。此外,還要加大對殘疾獨生子女的幫扶力度,逐步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鼓勵參加職業技能培訓。

經濟補助


國家衛計委、民政部、財政部、人社部、住建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將城鎮“失獨”家庭的特別扶助金提到了每人每月340元,並享受一系列關懷政策。
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解決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難,從2008年起,國家全面實施計生家庭特別扶助制度,獨生子女傷殘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養子女的夫妻,自女方年滿49周歲后,夫妻雙方分別領取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傷殘)或100元(死亡)的特別扶助金。2012年,特別扶助金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110元(傷殘)、135元(死亡)。2013年,全中國領取特別扶助金的特扶對象共67.1萬人,其中獨生子女死亡的特扶對象40.7萬人。
2014年起,中國加大對計劃生育困難家庭的經濟扶助力度,城鎮特扶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270元(傷殘)、340元(死亡),農村每人每月150元(傷殘)、170元(死亡),建立動態增長機制。中央財政按照不同比例對東、中、西部地區予以補助。
同時,對符合條件的特扶對象,參保給補貼,醫療享救助;有再生育意願的,醫療費用納入醫療救助支付範圍;申請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優先安排。

各方評論


中國社會正在快步進入“老齡社會”,從傳統來看,家庭養老一直是中國的最主要的養老方式,但是對於失獨家庭來說,這“最主要”的養老方式失去之後,他們的就只能依賴國家和社會。但是,對於失獨家庭的幫扶制度並不完善。
在2001年頒布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中,涉及失獨群體社會保障的條款為該法的第四章第二十七條:“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
但是有法律專家分析,這裡的“幫助”不是“責任和義務”,而且“給予必要的幫助”這個概念很模糊。在法律上沒有一個具體的量化標準,執行起來也有很大的伸縮性。
針對失獨家庭,現行的國家計生特別扶助政策,對獨生子女傷亡家庭進行補貼每月每人一至兩百元,但在年齡方面要求女方年滿49周歲時,夫妻雙方才能同時納入扶助範圍。而這樣的經濟救助和年齡門檻對於數量龐大的失獨家庭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
2012年6月,施行16年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迎來首次修訂,中國的養老問題再次提上國家議程。而這份大規模擴容的修訂草案並沒有給予數量龐大“失獨老人”特別的關注。
對於失獨群體困境,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年科學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伊密認為,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開展對失獨家庭的調查,了解他們實際困難和訴求,政府部門要出台失獨幫扶政策,只有政策才具有穩定性和普惠性。
伊密表示,失獨家庭是整個中國老齡工作中的新問題,國家的老齡政策也應該面對這個特殊的群體出台相應的幫扶方法。
“由於情感方面的受傷,很多失獨老人並不願意入住現有的養老機構,他們喜歡抱團取暖,希望有專門的失獨者養老機構,失獨者在一起生活,他們彼此心裡才會消除芥蒂,但是具體怎麼組織實施這就需要政府的探索和磨合。”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原副會長苗霞說,如果把失獨群體的養老問題研究好,解決好,對於中國的全民養老就有開拓意義。
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喬曉春則從政策層面給出建議。他認為,中國實行計劃生育結合了當時的國情,主要是為了使人口發展與經濟水平相適應,亟需做的是完善保障制度,“不論是對失獨家庭還是丁克家庭,政府應當做的是建立良好的養老制度和醫療保障制度,在人們因為政策限制或面臨生育選擇時,沒有後顧之憂”。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海濤:加強對失獨家庭的分類指導,如果是經濟能力較強的,可以重點在精神慰藉上予以幫助,比如開展心理輔導、義務巡診臨終關懷等多元化服務。如果是經濟上有困難的,應該加大扶助力度,保證他們老年衣食無憂。當他們需要入住養老院時,應當為其提供優先入院的機會。通過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讓失獨群體過上幸福生活。
不管怎樣,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養老問題已不單是一個道德問題,更是一個法律問題。伴隨家庭規模縮小和子女相對減少,必須改變家庭養老的傳統模式。對那些失獨家庭,政府和社會更有責任及時採取措施,完善社會化養老和救助機制,合力幫助他們在社會的關愛中找到心靈的慰藉,安度晚年。

關注焦點


調查

2013年2月27日,中國老齡辦發布的《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顯示,中國空巢老年人口規模繼續上升,2012年為0.99億人,2013年突破1億人大關。在空巢家庭中,無子女老年人和失獨老年人開始增多,由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一代陸續開始進入老年期,加上子女風險事件的發生等因素,無子女老年人越來越多。2012年,中國至少有100萬個失獨家庭,且每年以約7.6萬個的數量持續增加。
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和衛生部發布的《2010中國衛生統計年鑒》也顯示,中國現有獨生子女2.18億,15—30歲年齡段的死亡率至少為40人/10萬人,每年的獨生子女死亡人數至少有7.6萬人,由此帶來的是每年增加7.6萬個失獨家庭。
人口學專家、《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則根據人口普查數據推斷:中國現有的2.18億獨生子女,會有1009萬人在或將在25歲之前離世。這意味著不用太久之後的中國,將有1000萬家庭成為失獨家庭。
老年人口內部變動將進一步加劇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性。首先是高齡老年人口繼續增長,從2012年的0.22億人上升到2013年的0.23億人,年均增長100萬人的態勢將持續到2025年。其次是失能老年人口繼續增加,從2012年的3600萬人增長到2013年的3750萬人。

建言

如何破解失獨家庭的養老困境?在多界別提案中,政協委員向政府提出多項建議,農工黨中央建議政府統計失獨家庭,並定期發布數據。民進中央和農工黨中央均建議成立失獨家庭關懷基金
針對失獨群體問題的存在以及其嚴重性,建議在國家、政府層面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正視失獨問題的存在,全中國要有一個權威的統計數字,並定期發布,便於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科學依據。

幫扶試點


在中國計劃生育協會舉辦的“生育關懷攜手行”活動上獲悉:中國計生協針對獨生子女死亡家庭(失獨家庭)開展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幫扶模式探索”項目,將把項目試點擴大到全國49個地市。
作為生育關懷行動關注的重點人群,計劃生育“失獨”家庭是指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只生育一個孩子,孩子因故死亡而母親已失去生育能力(醫學上界定49歲為生育極限年齡)且沒有領養子女的家庭。2012年,中國計生協啟動15個項目試點,指導各地從實際出發,在經濟補助、生活幫扶、心理疏導、養老關懷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措施。

兩會建議


2021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台盟北京市委主委陳軍呼籲,應適當調高失獨家庭經濟扶助標準,成立專項幫扶基金,建立多元化養老模式,加強心理救助,妥善解決失獨家庭面臨的養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