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炎帝神農故里
國家4A級風景區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位於隨縣厲山鎮,距隨州市城區西北18公里,經316國道、漢丹鐵路、隨岳高速公路、西寧鐵路連接線穿境而過。隨州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總佔地面積約171.3公頃,投資約4.4億元,為國家4A級風景區,主要包括“尋根謁祖朝聖區”“聖跡觀光體驗區”“農耕文化展覽區”和“自然生態景觀區”。2009年起,以中華民族尋根謁祖為核心,以體驗炎帝神農的農耕文化、醫藥文化、貿易文化、原始藝術文化為根本的“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活動在此舉行,受到國家、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關懷。炎帝神農故里景區已成為海內外中華民族尋根祭祖、旅遊觀光的勝地。
炎帝神農故里建設速度的加快和投資力度的加大,使炎帝神農故里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中6個核心景區之一。
炎帝神農故里
2006年5月,中共隨州市委提出“高舉一面大旗,擦亮兩張名片,打好三張牌,建設四個隨州”的戰略思想,並決定成立副縣級的景區管理機構——風景區管委會,實行風景區帶鎮的管理體制。
2007年,市、區兩級共同籌措經費,按照4A級景區、世界華人謁祖勝地的定位,聘請重慶大學編製炎帝神農故里核心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該規劃經過多方多輪修改,歷時半年,於2007年10月份順利通過專家評審。
1、文化雕塑壁:位於景區入口。為展現人類在蒙昧時代的混沌的文化牆,在石板上雕刻幾何抽象圖案的浮雕。
3、烈山湖水庫:總庫容5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400畝,為炎帝神農烈山風景區提供18萬平方米的水面面積。
4、九拱橋:全長117米,橫跨烈山湖,將景區入口和神農大殿相銜接。以九為模數進行設計,橋身由九個券洞組成,橋上欄桿間跨度和引橋長度也採用九的倍數。拱橋主橋入口、欄桿、柱頭圖案花紋等,採用古樸、莊重、渾厚風格造型以表現太古時代的人文精神。橋面鋪裝採用花崗岩火燒板,橋身及拱圈鑲面採用白砂岩蘑菇石。欄桿採用漢白玉欄桿。
5、華夏始祖門:位於核心景區中軸線,九拱橋及聖火廣場之間。主門高6米,側門高4米,借鑒漢代早期門闕合一的形制,斗拱加以簡化變幻,通過高矮區別突出主體,‘華祖”‘農宗”門上雕刻圖案反映早期炎帝農耕時代的風情,採用青石材質,造型古樸大氣。
8、盛世和諧鼎:鼎位於登天台和謁祖廣場的連接處。採用青鋼鑄造。
9、七步登天台:階梯寬18米,共7*7=49節階梯。
10、謁祖廣場:廣場長117米,寬117米,為正方形。面積13689㎡,9的倍數。採用福建產上等花崗岩鋪裝,可同時容納2萬人參加拜祖活動。
隨州炎帝神農故里
13、炎帝神農大殿:提取漢代畫像石畫像磚中建築形象。採用廡殿頂,三重檐,高台基的建築形制,這些均是對早期楚漢高台建築大尺度的空間技術方法和早期大空間的建築空間組合的運用和提煉。大殿面闊9間。當心間10.8米高石券門直達二重檐,既是炎帝時期穴居生活和神農洞的象徵,又有早期古樸自然的建築技術風格隱喻;三重花崗岩台基體現炎帝神農的始祖地位;展現歷史上荊楚地區高台建築的地域建築風格。大殿兩邊的鐘鼓樓以簡練的石亭形制,小巧的尺度,以襯託大殿的雄偉壯闊並在立面構圖上與大殿在視覺上形成穩定的三角形。神農大殿建築平面柱網採用面闊九間,以反映歷史上荊楚以九為尊地方文化內涵,同時也隱喻炎帝神農故里九龍山的含意。在平面布局上由內外兩圈石柱圍合而成,外圈柱36根,象徵36天罡,在入口處四顆方形石墩柱上分別雕有炎帝神農畫像及圖騰,一方面隱喻著四個季節及炎帝恩澤華夏大地,另一方面是對楚漢建築特有建築形式的抽象再現。炎帝大殿外廊的36根柱子,通高9.9米,全部採用整體花崗岩中間鑽孔,與整體石制柱礎安裝定位后再現場澆注鋼筋混凝土柱,高超的施工難度和施工技術確保了無縫石柱的高度整體性和雄渾效果,顯示出恢宏無以倫比的氣勢。1.5米的坐斗拱採用整石砌築與混凝土梁插連接,以模仿傳統建築的榫卯結構。石門為了保證永固耐用和古樸雄厚的氣勢,沒用採用傳統的石材幹掛形式,而是通過20公分厚的花崗岩砌築而成。二三重檐之間運用傳統建築抱廳的處理方法,形成高側窗,解決了大進深室內採光要求,也通過從屋頂頭下來的光線處理,為大殿平添了神秘浪漫的氣質。大殿外廊尺寸46.8M*36.8M,內壁尺寸37.2M*27.2M。大殿內牆裙將布置展現神農功績的石材浮雕,大殿頂部為長方形,刻有祥雲浮雕。
14、神農塑像:由中國美院教授根據1987年周共·王德樵帶回的畫像為藍本設計,雕像高4.4米,神農凝視前方,雙目有神,慈祥中不失威嚴。
15、旭日曰、彎月湖:分別位於謁祖廣場的東西兩側,和謁祖廣插、環形樹陣共同構建了一個“天圓地方、日月同輝”的景觀。旭日園外圓路寬3.6米,半徑24.5米;內圓路寬4.6米,半徑9米;八卦園半徑3.6米。彎月湖位於炎帝神農大殿西南側。佔地面積約四千平方米,湖內水容量約為2萬方。
16、萬法寺:萬法寺位於烈山的耕耘山山巔,始建於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隨州古代名剎、佛教勝地之一,有“百川匯海,萬法朝宗”之譽。萬法寺歷時一千三百多年,經歷朝歷代復修擴建,原寺已拆毀。為發展風景區的旅遊事業,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已於1991年重陽節按照歷史原貌修復了萬法寺的“大雄寶殿”等殿堂,完成了第一期工程。2009年,根據景區統一建築風格,進行再次整修。萬法寺由山門、大雄寶殿和兩廊偏殿組成。山門口雄立著一對白獅。正面是大雄寶殿,兩邊朝廊也都供有神像,姿態各異,形象逼真。
17、功德殿古建築群:此組建築是由清華大學徐伯安教授主持專家組設計的一組秦漢風格建築群,高大雄偉,外觀威嚴、莊重。整體佔地面積10320平方米,建設面積2466平方米,由日月門、天門、碑苑和功德殿組成,它是景區重要景點之一。用於集中展示炎帝神農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突出貢獻,神農井位於功德殿中心廣插,為烈山九井之一。
18、神農碑:明代萬曆丁丑年(公元1577年)隨州知州陽存愚立。碑高2米,寬1米,重數噸,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安徽桐城詩人何松濤贊道:“九烈山粱挺巨碑,民族偉樹根可追。縱然風雨滄桑變,也教炎黃兒女歸。七字凝結四海意,一石綻放五洲眉。神農靈在應堪慰,仰賴陽翁寸草暉。”
19、神農洞:相傳炎帝神農誕生之地。
20、神農泉:隨著時間流逝,九井現存一井,,即為神農泉的所在之處。
21、神農紀念館:由門廳、神農生平展廳、祭祀活動展廳、五姓宗親會館、書法展廳、神農座像聯合組成。
景區規劃總面積3000畝,實行統一規劃、分期建設、滾動發展、生態環境先行的原則,分三期建設,預期投資4.4億元。以“建築返古、環境還野”為特色,以炎帝神農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依託,以中華民族尋根謁祖為核心,以體驗炎帝神農的農耕文化、醫藥文化、貿易文化、原始藝術文化等為根本,主要包括“三線”:中軸線、萬法寺線和功德殿線;“五區”:尋根謁祖朝聖區、聖跡觀光體驗區、民俗商貿及文化展示區、旅遊服務及城鎮發展區和烈山自然景觀區。已建成和修復神農大殿、謁祖廣場、聖火壇、功德殿、萬法寺、烈山湖、九孔橋、旭日園、彎月湖等核心景點。
(一)原始部落村,主要體現人類新石器活動時期的村落布局、風貌及原始部落生活情況。
(二)五穀園,設置自由農田,再現親耕的形態,亦可供遊客參與體驗。
(三)養殖體驗區,體現神農“結繩為網,亦田亦魚”,可供遊人觀賞,也可親身操作。
(四)農具製作館,演示早期人類對各種農耕用具製作與改進的過程。
(五)陶藝館,展示原始陶藝製作過程,遊人也可參與製作。
(六)農耕文化博覽園,主要陳設農耕用品,如農具、糧食作物種子等。分室內館展和室外場展兩類。
(七)烈山五姓宗親會館,用於全世界華人成立的宗親大會聚於此時舉辦活動所用。
(八)山茶採摘園,遊人還可以體會到親身參與采新茶的樂趣。
(十)日中街,形成古色古香的民間一條街,同時可開闢神農時代的生產、生活工具、服飾等作為旅遊商品。
(十一)飲食、娛樂園,辦當地特色風味小吃和炎帝神農的“五穀飯、百草宴”及民間文藝表演。
(十二)道教神農宮:體現中華道教與炎帝神農文化一脈相承的宗教理念。以上核心景區建設用1-2年時間完成。
1987年11月,美籍華人周共·王德樵遠渡重洋,尋根問祖,將保存在美國華岡博物館的始祖炎帝神農畫像贈送給厲山鎮人民政府。
2009年5月20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湖北省文化廳、湖北省旅遊局和隨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全國政協副主席李兆悼和3000餘名中外嘉賓雲集隨州。
七律隨州炎帝故里有感
徐華寧
厲山姜水莫須爭①,百草五弦②堪正名。
生處井穿③成聖地,教時洞啟④化愚氓。
餘音鞺鞳編鐘⑤憶,遺產豐隆碑記⑥旌。
漢東國美餐霞隱⑦,未老神農猶勸耕⑧。
【解釋】
①炎帝生地有厲山與姜水二說,故云。
②炎帝曾嘗百草,定五弦。
③指神農泉,位於炎帝神農大殿西南側。傳說炎帝神農誕生時,天崩地裂,九井自穿,九山相連(即汲一井水,八井皆動,一山拋鞭九山應),中華民族龍的傳人由此而來。
④指神農洞,相傳炎帝神農誕生之地。
⑤指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時代曾侯乙編鐘。鞺鞳,鐘鼓聲。
⑥指神農碑,明代萬曆丁丑年立。碑高2米,寬1米,重數噸,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
⑧勸耕,又勸農,鼓勵農民努力耕作。《屍子》卷下:“神農並耕而王,所以勸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