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公廟
岩公廟
岩公廟有兩處,都在廣東境內,一處在惠州市惠城區瀝林鎮,一處在廣東海豐縣;都是香火鼎盛之所。
惠州位於惠城區瀝林鎮企嶺村的岩公山海拔雖不高,但山上的岩公廟因其古老傳說,吸引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來祈福,香火鼎盛。海豐岩公祠位於廣東海豐麗江浦,因紀念宋末遺忠吸引古往今來無數憑弔者流連忘返,同樣是香火鼎盛。
關於岩公廟的來歷,看廟的村民徐新喜告訴記者這麼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岩公山下有塊田地。某日,一位農民在田裡勞作時,見到有根竹子橫在地里。於是,他把竹子搬到田邊。第二日,農民又來到田裡勞作,發現那根竹子又出現在田中間,他再次把竹子搬到田邊。第3日,農民見到竹子還在田裡,便認為有人在戲弄他。一氣之下,他掄起鋤頭砍向竹子。沒想到,竹子劈開后,從裡面跳出一隻小猴子。這位農民趕緊跑回村子叫人,不少村民聽說此事後,都跑到田裡來,可是猴子卻不見蹤影。大家紛紛議論“這隻猴子說不定是個神仙”,於是趕緊燒香祈福。正在此時,岩公山的半山腰上冒出一股青煙,村民估摸著是猴子想在岩公山上“安家”,於是在半山腰的岩石下修建了一座極小“猴王廟”,以紀念這隻從竹筒里出生的猴子。
到了清代,一位名叫袁南熙(陳江東樓村人,家鄉離岩公山不遠)的舉人來到此廟,見周邊全是岩石,於是將其更名為“岩公廟”。就這樣,“岩公廟”這個名字從清代流傳至今。
海豐岩公祠,又叫岩公廟。位於廣東海豐麗江浦。即今聯安“三江媽”至長沙海口一帶。
有關傳說如下:
南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三月,以謝太後為首的部分君臣在臨安(今杭州)向元軍奉表歸附,幼主趙(號恭宗,德祐年號)被擄至元都。五月,大臣江萬載(本宋理宗朝禮部尚書,愛國名相江萬里胞弟,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因不滿賈似道等弄權誤國,憤而辭官;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南宋軍事重鎮襄樊失陷,其兄南宋左丞相兼樞密使江萬里也辭官歸里,鑿止水池以明以身報國之志,江萬載則號召三古家族成年子孫毀家紓難,籌組義軍以抗蒙元,咸淳十年<1274>九月份起,帥義軍從鄂州起,轉戰千里,對蒙元進行節節抵抗;謝道清聞訊,連下幾道詔令,詔令江萬載官復禮部尚書兼殿前禁軍都指揮使之職,並加封江氏三古家族在義軍的子孫任各級武階官職,帶義軍與張世傑軍一道入衛臨安。令江萬載攝行軍中事,代宋恭帝行使軍委主席的權力。德祐元年八月份焦山之戰失敗后,在謝道清的要求下,率江氏三古家族子孫隱蔽身份,秘密保護益、廣二王籌備重建宋朝的工作。)、陸秀夫、張世傑在福州擁立益王趙昰為帝(號端宗,景炎年號),南宋得以再延續三年的亡國尾聲。趙昰即位不久,元兵入閩,宋師潰逃,其間經海豐停留三餘月,留下一些遺址及傳說。
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十一月,元軍攻陷福建建寧府,江萬載等保護宋端宗與群臣從福州登舟西出泉州,既走廈門入潮州。十二月,經饒平進南澳島整訓,其後元兵追至,又走惠來入海豐甲子港,流亡於碣石灣。江萬載根據謝道清要為趙宋尋求長期、安全、穩固根據地,積蓄力量,中興趙宋的囑咐,與陸秀夫等選擇三江通達、水陸便捷的麗江浦作為抗元大本營。宋君臣在海豐留下的遺址及傳說有“宋溪”、“宋溪頭村”、“宋王山”、“宋師嶺”、“聖井古迹”、“御宴潭”、“壯帝居”、“宋存庵”、“岩公祠”等。
其中,“壯帝居”三字據說最初就是由神秘的一直在幕後主持領導二十萬南宋軍民抗元的江萬載及其次子江鉦所刻。
宋端宗駐麗江浦當時,親王昔里吉背叛元朝,劫走皇子那木罕,元主急調南方諸將改圖北方,南宋各路義軍乘隙反撲,略得失地。但好景不長,元朝內亂不久平息,元軍又大舉南伐。是年四月初,宋師留下少量兵力據守麗江浦,主力乘船南撤。相傳水師出發不久氣象異常,風浪驟猛,船隊暫泊後門南山嶺海邊,諸君臣登岸在岩石下搭篷避風,當晚發生地震,山搖地動,蛙聲與咀蚓嘈耳不堪,端宗命侍從剪紙戲作枷象,其聲遂止(言雖無稽,而此處蛙與蛆蚓頭上俱帶白箝,且不作聲,亦是一怪事。——見同治版《海豐縣誌·古迹》)。蛙聲與咀蚓嘈耳之聲雖止,但地震卻仍然不止,陸秀夫請端宗下旨在岩壁上迅速刻字鎮壓,但南宋二十萬軍民中,文臣武將雖然不少,但卻誰都沒有在岩壁上迅即刻字成型的本領。唯楊太後知江萬載是謝道清交以重託的大臣,必有非常本事,所以分咐由江萬載完成刻字任務,江萬載迅即運劍刻下“壯帝”二字,因年紀大氣力不濟,急忙舉目向其次子江鉦示意,江鉦心領神會,運劍直指石壁,第三字“居”字一揮而就;“壯帝居”三字一出,地震頓時平息,君臣才能安寢。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官員莆見川雍瀾(雍為嶺東兵備守道僉事,莆見川疑為其號)巡經此處時聽說此事,遂在岩壁上題刻“壯帝居”三個大字,字徑0.9×1米,字體蒼勁雄渾。海豐明崇禎已卯科舉人黃德燝(今陸豐大安人,歷清康熙年間山東邱縣知縣)過此有詩云:“王氣中原盡,炎荒一旅單。泥封非谷險,棧絕豈川岏。空嶼南山石,莫廻東海瀾。騎塵千里暮,何處望臨安。”清康熙廿七年(公元1762年),後門埠紳衿以“壯帝居”巨岩石刻為中心修建了一座兩進三間的“宋存庵”,寓意“江山永在,宋室長存”,今存殘瓦頹垣,周邊布滿憑弔者的石刻詩詞。
在宋存庵下方惠潮古道邊,今移建有一座小型的“岩公祠”和《宋陸丞相碑》等石刻文物。相傳宋末有一遺臣追尋宋端宗到後門埠,聞少帝沉海,頓覺報國無門在此跳海殉節,時人不知名姓以“岩公”為其立祠,祠內並立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祀像。清嘉慶廿三年(公元1818年),後門庠生曾日錦(道光壬午科考中舉人)倡捐重修,后遭颱風毀壞,神像移寄埠內;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貢生林光拔(授揭陽縣訓導,歷普寧、翁源兩縣教諭)在原址重建祠廟,並上建文昌閣奉文昌帝,近代又圮;逮抗日戰爭時期,為喚起民族抗日救亡熱情,港內外民眾集資十餘萬元,在舊址建八角形的“岩公亭”,“文革”時代遭毀;八十年代初另建祠於岩公山腳;九十年代初因深汕高速公路建設,由後門群眾福利理事會擇址遷建於宋存庵下方,真有如:“節比南山精神不死,名垂巨石風雨難磨”。
附:江氏宗譜(三古十二齋世系)第111代鉦公條:鉦公,諱鉦,字國岩,號道齋(有譜寫遁齋),隨父萬載公起義兵,饒州役箭傷賊將劉整,臨危被謝太后授征郎將,協父萬載公管領殿前禁軍,扶益、廣二王走婺州、溫州,時元兵勢急,復與父萬載公、陸秀夫、張世傑等諸公扶二王登舟走海至福州,始得扶益王登帝位,時文天祥公為丞相,恤萬里公“三古”家勢危,乃請帝及太后詔准江氏子弟去軍,准以擇地而隱,獨鉦公不從所准,堅留軍中,自此每有元兵近行在,皆由鉦公帥眾軍兒郎出擋,凡幾十次,帝居乃安。景炎三年(1278)三月,扶帝走至井洲澳,遇元將劉深阻之,被鉦公擊走之,公父萬載公扶帝登舟中,忽遇狂風將帝卷海中,萬載公亦奮躍入海,將帝托海上,得鉦公拉扯而回,復欲拉扯其父萬載公,則已沒入狂風巨浪中,了無蹤跡。未幾,帝亦因之驚悚而薨,眾大臣因之議欲散,獨陸公主扶廣王繼位,鉦公亦從陸公爭之,乃得立帝昺,仍得楊太后臨朝聽斷大事,以陸秀夫為左丞相,張世傑加太傅,鉦公替父位掌殿前司,充殿前禁軍都指揮使,改元“祥興”。是年六月,公與張太傅扶帝走崖山,軍馬疲怠,見其勢頗可屯兵,乃移帝后之駕駐之。公欲自兵填海口要衝,而以太傅兵填內海,使蘇劉義領兵守山險出入之口,以為倚角呼應之勢,太傅以軍民之心疲憊,不宜分散阻之;而太傅以鐵索鎖船,鉦公亦甚不以為然,以焦山事警之,太傅甚不悅,諫太后詔調公回閩治“武肅”公後事,兼募兵晌,而以蘇劉義暫領鉦公之職。公回閩治“武肅”公之冢畢,召族人子弟並地方豪傑,再趨厓山欲詣帝后駕,至海豐麗江浦前帝昰厝駐之地,則厓海之事已畢七日,公聞末帝亦隨陸丞相墜海薨,遂哭祀三日,急赴海濤浪而沒,族子侄及從人沿海呼喚搜尋十日不獲,乃以公兵甲歸葬閩湯板里。時元兵勢凶,對外唯以“武肅”公,鉦公又他往稱之。
由這推斷,則岩公廟所祀之“岩公”,實際上就是江氏宗譜所記載的111世祖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