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橐

春秋時期莒國的神童

項橐(xiàng tuó),春秋時期莒國(今山東日照)的一位神童,雖然只有七歲,孔夫子依然把他當作老師一般請教,後世尊項橐為聖公。《戰國策·秦策五》: “甘羅曰:‘夫項槖生七歲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君其試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項橐”代稱早慧的兒童。據考,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戰國策》。

人物生平


神童誕生

在嵐山區的南部,巨峰和碑廓交界處,有條東西走向的山脈,綿亘起伏近廿華里。東頭一座山,峰巒聳峙,名叫幽兒崮,山峰成北南走向,在山峰的西北角,離峰頂50米左右,岩石形成一個圓圈,約有半畝地,過去這裡有座奶奶廟,站在廟天井,南可望見海洲灣,海水在陽光照耀下好似一泓水晶。西邊一座山,叫聖公山。站在山前的碑廓鎮向北望,像是一個大椅子圈。圈內有座廟,叫聖公廟,坐北朝南站在廟天井裡近可看萬畝湖、綉針河、嵐坪鐵路和嵐兗公路上車來車往;遠可望見連雲港的雲台山。幽兒崮和聖公山之間有座矮山叫火石頂,似一條壓彎了的扁擔挑兩山。古時候有三條驛道從聖公山前經過。一是南北方向的,南經碑廓、青口、海州、下揚州,北經巨峰、沈町奔青州;另條東南西北向的,東經甫田莊、前合庄、安東衛到嵐山,西北經山西頭、朱蘆、墳疃、莒州、沂水到泰安。還有一條是西南東北向的,向西南經東西辛興、十字路,去沂州、徐州等地。東北經巨峰、濤雒、日照,奔膠、萊一帶。這三條驛道都在聖公山前的袁家莊交會。此地周朝屬紀國,后並於莒,到戰國時代,莒國先被楚滅,后被齊吞,成為齊國的南大門。

與世無爭

就在這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的袁家莊村后,住著一戶姓項的人家,妻魏氏。此家男耕女織,待人誠懇,鄰里和睦,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魏氏懷孕后,在家仍紡線織布,料理家務,出門拾草、撈柴、撿茹、挖葯,樣樣都干。這年的陰曆四月初八日,與鄰居姑嫂二人一塊兒到幽兒崮挖藥材。來到崮頂西北角,感到腹中陣陣墜痛,不一會兒,魏氏生了一個男孩,哇啦一聲,響徹山谷。鄰居姑嫂二人前來幫忙,想脫件上衣包孩子回家,但孩子臍帶還未斷,母嬰仍相聯,姑嫂二人就用隨帶的柴刀剁,鏟子鏟,忙活了一大會兒,汗流滿面,臍帶仍未截斷。這時魏氏想起平時經常被茅草葉子劃破手指,劙破腳脖,就讓姑嫂二人用茅草劙試試,果然奏效,一劙兩斷,嫂子抱著孩子,村姑攙扶著魏氏,一同往回走。丈夫聽說妻子在山上生了孩子,就跑去迎。接過孩子一看,小孩子長的天格方圓,地格飽滿,脫口而出說,像個小橐(口袋)就叫他橐吧!魏氏同意,因姓項,以後大名就叫項橐。

孔子師項橐

兗州城西北舊關村,原為古城西關外,稱“達巷黨”,當年孔子任中都宰,往來憩息於此。《論語·子罕》:“達巷堂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這兒便是《三字經》中“昔仲尼,師項橐”的地方。那位聰明的孩童項橐,在地上畫了座城,硬讓一代聖人孔子“繞城而過”,不得踏城直進,且能言善辯,令孔子佩服,遂拜其為師,“七歲而為孔子師”留下佳話。舊關村東原有”達巷黨人里”石碑,可惜毀於“文革”中。但孔子在此師項橐的故事,卻世代流傳,在民間傳說中又增添了幽默色彩,變幻了故事主題,頗有意思。下面選錄其一:
相傳有一年冬天,孔子遊說講學,一日行至兗州西關(今舊關),遇見一個小孩正用樹枝在路上畫畫。孔子湊近一看,見小孩畫了一座城,孔子見他畫得認真仔細,城也畫得很漂亮,不忍從上面踏過,便從一旁繞著走。
孔子剛剛走過,不想那小孩竟氣惱地甩掉畫畫的樹枝說:“你這老先生好沒道理,放著城門不走,為何繞城而過?”
孔子以為小孩誤解自己,便解釋說:“我是看你城畫得好,怕踩壞了,才繞道而過,你應該感謝我才對呀?”
小孩不以為然地說:“城若不讓人過,要城有何用?我畫的城就是讓大家走的。”
孔子見小孩聰明伶俐,頑皮中顯露才智,有心試探他一番,故意為難地說:“你畫的城門這麼小,我如何過去呢?”
沒想到那小孩一拍腦門,恍然大悟地回答:“對,畫上的小城門是給小人走的,你是大人,應該走大城門,這如何辦呢?我再給你畫個大的吧?”說著,小孩轉過身去對著兗州城方向,用手指在空中虛劃一番,然後恭敬地對孔子說:“大人,那座城畫好了,請上路前行吧。”
見到這麼聰穎的孩子,孔子頓起愛才之心,就約他一路同行。因為是冬天,樹上的葉子早就掉光了,只有松樹和柏樹仍掛著綠,小孩指著路過的幾棵松樹問孔子:“老先生,你說松樹為何冬天也不落葉,天再冷也能枝茂葉青?”
孔子說:“松樹心實不虛,所以才耐得嚴寒。”
“老先生說得不對,竹子倒是心虛不實,可他也跟松樹一樣耐得嚴寒。”
孔子見小孩說得很有哲理,感嘆地說:“虛心之竹,四季常青,人應學松之品質,竹之虛心,吾常言‘三人行必有吾師焉’,這孩童可為吾師也。”
兩人走到護城河時,正巧有一群鵝“哦哦”地叫著跳進了水裡。小孩又問孔子:“老先生你說說鵝的叫聲為什麼這樣響亮?”
孔子想了想說:“鵝的脖頸長,故能引吭高歌。”
小孩搖搖頭說:“老先生,那井裡的蛤蟆河裡的蛙,脖子能算長嗎?卻是叫聲震天不亞於鵝。”
孔子暗自佩服這小孩子才智過人。
兩人又往前走,來到城門口,忽然聽到一陣陣吹吹打打的喇叭聲,只見從城裡走出一隊送葬的人。領頭的那個人披麻戴孝,揮舞著器喪棍邊走邊唱,後面的那些人卻沒有哭的。
孔子心裡老大不快,正想走過去教訓他們一番,卻被那小孩拉住了胳膊。待到送葬的人走遠,孔子責問小孩說:“生之於父母,養之於父母,父母過世悲哭才是。剛才那幫人不光不流眼淚,而且還邊走邊唱,真是不成體統。我要去教訓教訓他們,你卻把我拉住,這是什麼道理?”
小孩反問孔子:“老先生可曾聽清他唱些什麼?”
孔子說:“不曾聽清。”
“您連人家唱些什麼都沒有聽清,卻要去教訓人家,不知老先生怎樣‘對症下藥’?”
孔子問小孩:“你可曾聽清他唱些什麼?”
“聽清了。他們唱的是‘肥豬出了圈,野馬上了羈,金銀入了櫃’。”
孔子不解,他問小孩:“你可解得這其中之意?”
小孩說:“這有啥難?‘肥豬出了圈’就是閨女找了婆家,‘野馬上了羈’就是給兒子娶了媳婦,該操心的事都操完了。”
孔子又問:“那金銀入了櫃又作何講?”
小孩說:“金銀入了櫃”指的是父母享盡天年有了歸宿。老先生剛才講過,生之於父母,養之於父母,這話不假,但是父母過世不一定悲哭就好,有的人父母在世時百般虐待,是不孝之子,而父母去世時卻裝出一副孝敬悲傷的樣子,放聲嚎哭,以欺世人。而有的人卻不這樣,父母在世時他們問寒問暖,百般敬重;父母過世時,心中雖然悲痛,但卻問心無愧。真正孝敬的人,悲痛只是裝在心裡,有些啼啼哭哭的人不過是做樣子給別人看的。剛才那人一路走一路唱,我看他是個懂得孝道的人。唱只是有意警醒世人,並不為過。”
孔子點點頭,覺得這孩童不但才華過人,而且深知孝道。禮賢下士的孔子便和這孩子結下忘年之交,拜他為師。
這個孩子就是項橐。

史籍記載


《戰國策·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
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使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質於秦。文信侯因請張唐相燕,欲與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張唐辭曰:“燕者,必徑於趙,趙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羅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質矣。今吾請張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羅曰:“臣行之。”文信君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羅曰:“夫項橐生七歲為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君其試臣,奚以遽言叱也?”
鍾子期死,而伯牙絕弦破琴,知世莫賞也;惠施死,而莊子寢說言,見世莫可為語者也。夫項橐七歲為孔子師,孔子有以聽其言也。以年之少,為閭丈人說,救敲不給,何道之能明也!昔者,謝子見於秦惠王,惠王說之。以問唐姑梁。唐姑梁曰:“謝子,山東辯士,固權說以取少主。”惠王因藏怒而待之,後日復見,逆而弗聽也。非其說異也,所以聽者易。夫以徵為羽,非弦之罪;以甘為苦,非味之過。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鄰人,以為狗羹也而甘之。后聞其猴也,據地而吐之,盡寫其食。此未始知味者也。邯鄲師有出新曲者,托之李奇,諸人皆爭學之。後知其非也,而皆棄其曲。此未始知音者也。鄙人有得玉璞者,喜其狀,以為寶而藏之。以示人,人以為石也,因而棄之。此未始知玉者也。故有符於中,則貴是而同今古;無以聽其說,則所從來者遠而貴之耳。此和氏之所以泣血於荊山之下。
蹠越者或以舟,或以車,雖異路,所極一也。佳人不同體,美人不同面,而皆說於目。梨、橘、棗、栗不同味,而皆調於口。人有盜而富者,富者未必盜;有廉而貧者,貧者未必廉。蔐苗類絮而不可為絮,磨不類布,而可以為布。出林者不得直道,行險者不得履繩。羿之所以射遠中微者,非弓矢也;造父之所以追速致遠者,非轡銜也。海內其所出,故能大。輪復其所過,故能遠。羊肉不慕蟻,蟻慕於羊肉,羊肉膻也。醯酸不慕蚋,蚋慕於醯酸。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懸羽與炭而知燥濕之氣,以小見大,以近喻遠。十頃之波可以灌四十頃,而一頃之陂可以灌四頃,大小之衰然。明月之光可以遠望,而不可以細書;甚霧之朝可以細書,而不可以遠望尋常之外。畫者謹毛而失貌,射者儀小而遺大。治鼠穴而壞里閭,潰小皰而發痤疽,若珠之有類,玉之有瑕,置之而全,去之而虧。榛巢者處林茂,安也;窟穴者托埵防,便也。王子慶忌足躡麋鹿,手搏兕虎,置之冥室之中,不能搏龜鱉,勢不便也。湯放其主而有榮名,崔杼弒其君而被大謗,所為之則同,其所以為之則異。呂望使老者奮,項托使嬰兒矜,以類相慕。《淮南子·說林訓》高誘註:項橐年七歲,窮難,孔子而為之作師。
《史記·樗裡子甘茂列傳》
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後,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秦始皇帝使剛成君蔡澤於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質於秦。秦使張唐往相燕,欲與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張唐謂文信侯曰:“臣嘗為秦昭王伐趙,趙怨臣,曰:‘得唐者與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經趙,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彊也。甘羅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質矣,吾自請張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羅曰:“臣請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請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羅曰:“夫項橐生七歲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君其試臣,何遽叱乎?”於是甘羅見張卿曰:“卿之功孰與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彊楚,北威燕、趙,戰勝攻取,破城墮邑,不知其數,臣之功不如也。”甘羅曰:“應侯之用於秦也,孰與文信侯專?”張卿曰:“應侯不如文信侯專。”甘羅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與?”曰:“知之。”甘羅曰:“應侯欲攻趙,武安君難之,去咸陽七里而立死於杜郵。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處矣。”張唐曰:“請因孺子行。”令裝治行。
《論衡·實知》
難曰:夫項橐年七歲教孔子。案七歲未入小學而教孔子,性自知也。孔子曰:“生而知之,上也。學而知之,其次也。”夫言生而知之,不言學問,謂若項托之類也。王莽之時,勃海尹方年二十一,無所師友,性智開敏,明達六藝。魏都牧淳于倉奏:“方不學,得文能讀誦,論義引《五經》文,文說議事,厭合人之心。”帝征方,使射蜚蟲,策射無〔弗〕知者,天下謂之聖人。夫無所師友,明達六藝,本不學書,得文能讀,此聖人也。不學自能,無師自達,非神如何?
《春秋後語》
《御覽》四百四引《春秋後語》
甘羅曰:“夫項橐七歲,為孔子師。”
《高士傳》
《文選》卷二顏延年《皇太子釋奠會作》詩中“蔗士傾風,萬流抑鏡”句下李善注引晉人嵇康《高士傳》謂:項橐七歲為聖人師。孔子問項橐曰:“居何在?”曰:“萬流屋是也。”注曰:“言與萬物同流匹”。雒書曰:秦失金鏡。鄭玄曰:金鏡,喻明道也。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六實知》
難曰:“夫項託年七歲教孔子。見國策七、淮南修務訓、說林訓注、新序雜事五。御覽四百四引春秋後語作“十歲”,誤。隸釋童子逢盛碑云: “才亞后橐,當為師表。”“后、項”,“橐、託”, 音近假借。新序雜事五云:“秦項橐。”是項橐秦人。漢書董仲舒傳,仲舒對策曰:“此亡異於達巷黨人,不學而自知。”孟康注云:“人,項橐也。”淮南修務訓 云:“項託七歲為孔子師,孔子有以聽其言也。以年之 少,為閭丈夫說,救敲不給,何道之能明也?”似亦以項橐為里黨人。史記孔子世家又云:“達巷黨人童子。 ”則孟康蓋本舊說也。以為秦人者,潘維城曰:“當由甘羅嘗言之。”文選顏延之皇太子釋奠詩注引嵇康高士傳:“孔子問項橐曰‘居何在?’曰:‘萬流屋。’註:‘言與萬物同流匹也。’”此更神其說也。盼遂案:戰國策秦策五:“甘羅曰:‘夫項橐七歲而為孔子師。’”淮南子修務、說林皆作項橐。論衡此文作項託,與漢書董仲舒傳孟康注 同。蓋古託、橐音同。又案:項託性自知說,亦本董仲舒傳。傳云:“良玉不琢,資質潤美。不待刻琢,此亡異於達巷黨人,不學而自知也。”註:“黨人項橐也。 ”此仲任所本。(此則梁玉繩古今人表考三及俞正燮癸 巳類□卷十一項橐考。)案七歲未入小學,王制疏引尚書大傳周傳曰:“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 十三入小學。”又略說曰:“餘子十五入小學。”而教孔子 ,性自知也。孔子曰:‘生而知之,上也;學而知之, 其次也。’見論語季氏篇。夫言 生而知之,不言學問,謂若項託之類也。王莽之時,勃 海尹方年二十一,無所師友,性智開敏,明達六藝。魏都牧淳于倉奏:‘方不學,得文能讀誦,論義引五經文 ,文說議事,厭合人之心。’帝征方,使射蜚蟲,策射無非(弗)知者,先孫曰:“非”當為“ 弗”。天下謂之聖人。夫無所師友,明達六藝,本不學書,得文能讀,此聖人也。不學自能,無師自達,非神如何?”曰:雖無師友,亦已有所問受矣;不學書,已弄筆墨矣。兒始生產,耳目始開,雖有聖性,安能有知?項託七歲,其三四歲時,而受納人言矣。“而”讀“能”。尹方年二十一,其十四五時,多聞見矣。性敏才茂,獨思無所據,御覽九七〇引作“使聖人空坐獨思”。不睹兆象,不見類驗,卻念百世之後,有馬生牛,牛生驢,桃生李,李生梅,聖人能知之乎?臣弒君,子弒父,仁如顏淵,孝如曾參,勇如賁、育,辯如賜、予,論語云:“言語,宰我、子貢。”聖人能見之乎?孔子曰:“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篇,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亦可知也。”又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論語子罕篇文。論損益,言“可知”;稱後生,言“焉知”。後生難處,損益易明也。此尚為遠,非所聽察也。使一人立於牆東,令之出聲,使聖人聽之牆西, 能知其黑白、短長、鄉里、姓字、所自從出乎?溝有流塹(澌),先孫曰:“塹”當作“澌” 。四諱篇云:“出見負豕於塗,腐澌於溝。”(淮南泰族訓:“雖有腐髊流漸,弗能污也。”許注云:“漸,水也。”庄逵吉據御覽校改“漸”為“澌”,與此誤同 。)曲禮下鄭註:“死之言澌也,精神斯盡也。”澤有枯骨,發首陋亡,肌肉腐絕,使〔聖〕人詢之,先孫曰:“使人”當作“使聖人”,此挩一“ 聖”字。能知其農商、老少、若所犯而坐死乎?“若”猶“與”也。非聖人無知,其知無以知也。知無以知,非問不能知也。不能知,則賢聖所共病也。
《高士詠·項橐》
唐·吳筠
太項冥虛極,微遠不可究。
稟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慚至理,顏生賴真授。
泛然同萬流,無跡世莫覯。
項氏宗譜
婺源《汝南項氏宗譜》:項橐,字仲廉,魯人,生周敬王丁未(前494)三月十八日。世居曲阜縣奄宅里魯城洙泗澤。
《三字經》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譯:從前,孔子是個十分好學的人,當時魯國有一位神童名叫項橐,孔子就曾向他學習。像孔子這樣偉大的聖賢,尚不忘勤學,何況我們普通人呢?西漢時路溫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閱讀。公孫弘將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們兩人都很窮,買不起書,但還不忘勤奮學習。

人物爭議


關係爭議

項羽與項橐關係推斷:項橐因為“聖人之師”,算是比較早的一位項氏名人;項羽,中國古代“勇戰”派代表人物,秦末起義軍領袖,秦亡后稱西楚霸王。如果按照“項無二姓”的說法,那麼這二位肯定有莫大的關係,首先最簡單明了的就是項橐肯定項羽的老祖,即使不是一脈,但是肯定項橐要比項羽早出生好幾百年,因為項橐是春秋時期莒國的人,而項羽是秦國統一天下之後的人,由此可以斷定項橐是項羽的祖先。
一般項師為項氏公認的第一祖,下面依次是師---昊---橐---綉---文叔---徽---繹---承---燕---榮---箕(庄)---明---隆---鎮---延---赴---益繹---談---墀---潘---霖---治---森---璨---堃---鑽---虞---蛟---覃---軾---邦---瑀---巋---善卿---灝---翊---元旺(斯)。
項師為項氏第一祖,項橐為項師之孫,第十代至項榮,項榮為項羽、項莊的父親,項羽與項莊為親兄弟,我們很清晰的看出項橐、項羽之間的世系。
此處有疑問,既然項橐十歲就死了,怎麼還會有綉、文叔等後代呢,更不用說項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