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三國志補註的結果 展開

三國志補註

杭世駿著書

清代,國朝杭世駿(1695—1773)撰。世駿有《續方言》,已著錄。是書補裴松之三國志注》之遺,凡《魏志》四卷,《蜀志》、《吳志》各一卷。松之注捃摭繁富,考訂精詳,世無異議。世駿復掇拾殘剩,欲以博洽勝之。故細大不捐,瑕瑜互見。如某人宅在某鄉,某人墓在某里,其體全類圖經。虞荔之《鼎錄》,陶弘景之《刀劍錄》,皆按年編入。而《鍾繇》等傳《書評》、《書品》,動輒連篇。其例又如雜記。至於神怪妖異,如嵇康見鬼、諸葛亮祭風之類。

古籍簡介


《三國志補註》·六卷、附《諸史然疑》·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四庫提要


稗官小說,累牘不休,尤誕謾不足為據。他如魏文帝角中彈棋,裴注已引《博物志》,而又引《世說》。曹操之發邱摸金,裴注已載陳琳檄,而又引《宋書·廢帝紀》。書各有異,而事迹不殊,亦何取乎屋上之屋。至於崔琬捉刀,劉孝標《世說注》中已辨裴啟《語林》之誤,乃棄置劉語而別引《史通》之文。張飛豹月烏本出葉廷珪《海錄碎事》,乃明標葉書,又冠以《匯苑》之目。大抵愛博嗜奇,故蔓引卮詞,多妨體要。又《異苑》王粲識礜石事,佚其荊州劉表數言。諸葛亮《梁甫吟》不載出《藝文類聚》。輾轉稗販,疏漏亦多。然如《魏文帝紀》之王凌謝亭侯一條、《明帝紀》之孔晏乂一條、陳泰年三十六一條、《臧洪傳》之徐眾一條、《崔琬傳》之陳煒一條、《華歆傳》之東海郡人一條、嚴包交通一條、《蔣濟傳》之弊勉一條、《張遼傳》之大呼是名一條、《楚王彪傳》之徙封白馬一條、《蜀志·先主傳》之譙周為從事一條、《後主傳》之不置史官一條、《諸葛亮傳》之躬耕南陽一條、《鄧芝傳》之廖化襄陽人一條、《吳志·孫休傳》二子之名一條、《太史慈傳》之神亭一條、《黃蓋傳》之黃子廉一條、《賀齊傳》之徐盛失矛一條,皆參校異同,頗為精核。餘如黃初五經課試之法,王昶考課五事之目,司馬芝複錢之議,王肅秘書監之表,王象、繆襲之撰《皇覽》,引《正義》辨鄭玄解稽古同天之訛,引《後漢書注》證宗賊之義,引《風俗通》證周生為複姓,引《困學紀聞》證況長寧為蜀人,亦皆足以資考證。故書雖蕪雜,而亦未可竟廢焉。末附《諸史然疑》一卷,亦世駿所撰,皆糾史文之疏漏。凡《後漢書》十四條、《三國志》六條、《晉書》三條、《宋書》三條、《魏書》八條、《北史》六條、《陳書》三條,蓋後人抄其遺稿,錄之成帙。其中引《史通》一條,云:“習鑿齒以劉為偽國者,蓋定邪正之途,明順逆之理爾。而檀道鸞稱其當桓氏執政,故撰此書,欲以絕彼瞻烏,防茲逐鹿。審若所言,則鑿齒似未嘗尊蜀者。”案:此條見《史通·探賾篇》。核其上下文義,蓋傳寫《史通》者誤於“以劉”二字之上脫一“不”字。其《稱謂篇》中自注有曰:“習氏《漢晉春秋》以蜀為正統,其敘事皆謂蜀先主為昭烈帝。”本書之內,證佐甚明。近時浦起龍刻《史通》,以此句文義違背,改劉為魏,猶無大害。世駿竟據誤本,遽發創論,殊失之不考。牛繼馬後一條,責《晉書》不當襲舊史。全因《史通》之說,亦不免剿襲。至於三老五更一條,據《楊賜》、《伏恭》、《周澤》三傳補杜佑通典》之闕,則蔓延於本書之外,於《後漢書》絕不相關。亦為自亂其例。然大致訂訛考異,所得為多,於史學不為無補。以篇頁無多,附載《三國志補註》之後。今亦並錄存之,以資參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