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

臨床腫瘤學家

孫燕,男,漢族,1929年2月1日出生於河北樂亭,中國工程院院士,臨床腫瘤學家,國家癌症中心(NCC)國家新葯(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

1951年,孫燕畢業於燕京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51年—1956年,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學習醫學,畢業后獲得博士學位;1959年—1979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工作;1979年—1981年,在美國M.D.Anderson腫瘤中心工作;1986年—1994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工作;1999年,擔任國家藥品(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併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徠孫燕長期從事臨床腫瘤等相關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

大事件

1929-02-01

出生

1929年2月1日,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

1960

研究抗腫瘤新葯取得成果

1960年起,孫燕和同事試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開發的抗腫瘤新葯N-甲醯溶肉瘤素治療睾丸精原細胞瘤,取得成果。

1962

開創乳腺癌晚期術前化療取得成果

1962年,孫燕與同事開創的乳腺癌晚期術前化療、胸壁複發的局部治療、肺轉移的治療,使一部分病人存活期長達10~30年,孫燕與同事還開展了胸腔積液的局部治療和頭頸部癌的動脈化療等。

1978

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N-甲醯溶肉瘤素)。

1985

獲國際自然免疫及生物反應調節劑大會獎

1985年在國際上獲得過國際自然免疫及生物反應調節劑大會獎。

1999

獲亞洲臨床腫瘤學會紀念獎

1999年獲得亞洲臨床腫瘤學會George Wu紀念獎。

1999

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年,擔任國家藥品(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併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

在頭頸部癌、食管癌等取得成果

1999年,孫燕和谷銑之教授總結了腫瘤醫院40年開展腫瘤綜合治療的成果和經驗,在頭頸部癌、食管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淋巴瘤和中西醫結合方面都取得了成果。

2008

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08年因血管抑製劑抗腫瘤新葯的藥物設計、千克級製備技術及臨床應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2

獲國家技術進步二等獎

2012年,因欖香烯脂質體系列靶向抗癌天然藥物產業化技術及其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15

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2015年因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開發研究、產業化和推廣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簡介


孫燕
孫燕
孫燕,教授,主任醫師,男,1929年生,河北樂亭人。1956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1979-81年間曾以客座教授身份在美國M.D.Anderson腫瘤中心從事已經。現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任臨床藥理基地和國家抗腫瘤葯GCP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他是世界衛生組織癌症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國際抗癌聯盟教育委員會委員,國際化療學會理事,亞洲臨床腫瘤學會副主席,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經歷


1929年2月1日,孫燕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
1947年—1951年,在燕京大學學習醫學,畢業后獲得學士學位。
1951年—1956年,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學習醫學,畢業后獲得博士學位。
1952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
1954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8年5月,下放到昌平上苑鄉麥庄一邊參加勞動一邊給當地農民看病。
1959年2月,調到醫學科學院西山造林隊做醫生,10月,被摘去“右派”帽子,分配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工作。
1970年1月,帶著全家到甘肅定西地區醫院安家落戶。
1972年5月,調回北京工作,開始了扶正中藥促免疫和主持肺癌綜合治療的科研工作。
1975年5月,參加雲南錫業公司礦工肺癌醫療隊,多次赴箇舊在那裡開展醫療、普査和科研工作。
1979年12月,作為第一批訪問學者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赴美國休斯敦在M.D.Anderson腫瘤中心從事研究工作。
1982年初,回到腫瘤醫院擔起發展學科的任務。
1983年,晉陞為主任醫師,成為協和醫科大學臨床腫瘤學教授。
1984—1992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擔任內科主任。
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從1960年起,孫燕和同事試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開發的抗腫瘤新葯N-甲醯溶肉瘤素治療睾丸精原細胞瘤,取得成果。
1962年,孫燕與同事開創的乳腺癌晚期術前化療、胸壁複發的局部治療、肺轉移的治療,使一部分病人存活期長達10~30年,孫燕與同事還開展了胸腔積液的局部治療和頭頸部癌的動脈化療等。孫燕回到北京以後,決定從黃芪入手開展對扶正中藥的研究,用現代科學方法對中藥的效果進行細緻的觀察和分析。多年來,證實傳統中藥黃芪、女貞子、蘆筍、仙靈脾等可促進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復,抑制腫瘤病人過多的T抑制(Ts)細胞的活性,保護腎上腺和骨髓功能,輔助放射、化療應用,能夠提高病人的遠期結果,從女貞子提取了一種有效成分——齊墩果酸,通過多中心雙盲臨床研究證明有良好療效,此後,孫燕對腫瘤治療中應用“祛邪一扶正一強化治療一扶正”的模式作了研究和新的闡述,並在淋巴瘤小細胞肺癌綜合治療的治癒率方面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999年,孫燕和谷銑之教授總結了腫瘤醫院40年開展腫瘤綜合治療的成果和經驗,在頭頸部癌、食管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淋巴瘤和中西醫結合方面都取得了成果。
● 主要論著&發明專利
據2020年6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孫燕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編寫《腫瘤化學治療學》、《臨床腫瘤內科手冊》、《內科腫瘤學》、《肺癌》和《中西醫防治腫瘤》等專著41部,持有發明專利4項。
● 科研獲獎
據2020年6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孫燕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N-甲醯溶肉瘤素)、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靶向新葯埃克替尼)、二等獎2次(癌症靶向治療和新葯欖香烯注射液)、發明獎1次(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和省部級獎多項,在國際上獲得過國際自然免疫及生物反應調節劑大會獎(1985年)、亞洲臨床腫瘤學會George Wu紀念獎(1999年)和木村喜代二紀念獎(2001年)。
獲獎年份獲獎項目名稱獎項名稱
2015年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開發研究、產業化和推廣應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2012年欖香烯脂質體系列靶向抗癌天然藥物產業化技術及其應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8年血管抑製劑抗腫瘤新葯的藥物設計、千克級製備技術及臨床應用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1978年N-甲醯溶肉瘤素全國科學大會獎

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據2020年6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孫燕培養了博士生45名、碩士生4名。
● 教育理念
孫燕認為,腫瘤學是一門既艱難又有趣的學科,需要不斷學習、研究和實踐,其間有太多的課題要做,一個人的知識、精力和時間太有限了,就是不吃不喝也做不完,因此需要培養大批新人,孫燕還經常告訴學生:面對病人不可以有半點不懂裝懂,醫學是一門嚴格的科學,而且是立竿見影的科學,作為醫生,要謹慎敬業,馬虎不得,可能治過一千例病人,但到一千零一個可能出錯。
● 講座報告
2014年5月25日下午,在雲南省腫瘤醫院“百名院士專家科普報告雲南行”專題講座中,孫燕就《我國腫瘤發病趨勢與診療方面的進展》為題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報告。
2014年10月11日下午,孫燕到甘肅省腫瘤醫院作了題為《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的學術報告。

主要貢獻

自1959在李冰和已故的吳桓興、金顯宅教授支持指導下創建了我國第一個腫瘤內科治療專業. 40年經過艱苦努力發展成為目前具有相當規模,承擔大量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內科。他是我國第一代內科腫瘤學專家, 學科帶頭人. 多年來從事腫瘤內科治療的臨床及實驗研究工作,曾參與或主持全國研製的和國外開發的新抗腫瘤葯的臨床試驗。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及衛生部甲級科研成果獎. 在國內多次主辦國際學術會議和國際抗癌聯盟亞太地區腫瘤內科高級培訓班;兩次全國抗腫瘤葯GCP培訓班,10次全國腫瘤化療學習班;編寫"腫瘤學進展—化學治療"(1966)、"惡性腫瘤化學治療學"(1981)、"腫瘤化學治療新進展"(1987)、"腫瘤內科臨床手冊"(1987,1991,1996)等書;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80餘篇。對我國內科治療學的的開拓、發展、提高和普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學術成就

我國腫瘤內科治療專業的開創者和學科帶頭人,在他的帶領下經過40多年的艱苦努力,腫瘤內科從無到有,並發展成為目前具有相當規模、承擔大量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他多年來從事腫瘤內科治療的臨床及實驗研究工作,參與並主持國內外開發研製的抗腫瘤新葯的臨床試驗。在國內多次主辦國際學術會議和國際抗癌聯盟亞太地區腫瘤內科高級培訓班;2次全國抗腫瘤葯GCP培訓班,15次全國腫瘤化療學習班;編寫專著24部,譯著6部,參加編寫國內外專著40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0餘篇。對我國內科治療學的開拓、發展、提高和普及做出了巨大貢獻。
(1)將祖國醫學中“扶正培本”的治療法則與現代臨床免疫學相結合,並與國內外專家合作開展了扶正中藥促免疫作用的臨床和實驗研究。應用現代科學方法證實了傳統中藥黃芪、女貞子、蘆筍、仙靈脾等可促進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復,祛除T抑制(Ts)細胞的活性,保護腎上腺和骨髓功能。輔助放射、化療應用,提高病人的遠期效果;
(2)在抗腫瘤新藥物的臨床研究方面,無論是我國開發還是國外研製的新葯均做出一定貢獻;
(3)對腫瘤的綜合治療,特別是肺癌、淋巴瘤和睾丸腫瘤方面都卓有成效;
(4)1990年以來,他致力於癌症三階梯止痛原則在我國的推廣、教學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孫燕教授從醫50餘年來勤於學習和臨床實踐,學識淵博,醫德醫風高尚。也十分重視對中青年醫師、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及進修醫師的培養,言傳身教。目前是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點的導師,培養已畢業博士生19人,碩士生4人。目前在讀博士5人。自60年代初培養來自全國各地的進修腫瘤內科醫師500餘人,如今他們大部成為我國內科腫瘤學的骨幹力量。

社會任職


孫燕擔任世界衛生組織(WHO)癌症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十年(1991年—2002年),國際抗癌聯盟(UICC)原老委員會委員(2000年),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CCRF)(2002年)、亞洲臨床腫瘤學會(ACOS)(2001年—2005年)副主席和主席(2005年),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委員會和麻醉品委員會委員(1996年),人事部、衛生部醫學專業考試委員會副主任(2001年),中國藥典委員會委員(2002年),並在北京大學醫學部、中國中醫研究院、鄭州大學醫學部、南方大學、第三軍醫大學、山東腫瘤防治所、華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汕頭醫學院腫瘤醫院、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天津市第二中心醫院腫瘤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中心等擔任客座教授,《中國醫學論壇報腫瘤學專刊》《中國肺癌雜誌》和《中國腫瘤姑息治療雜誌》主編,《癌症進展雜誌》《中國新葯雜誌》副主編,《中華腫瘤雜誌》《中國腫瘤臨床》《日本臨床腫瘤學雜誌》(JJCO)和《Seminarsin Oncology》《Internatonal J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Chemotherapy》等期刊的編委。

個人生活


酷愛音樂的孫燕常在貝多芬那深沉莊重、昂奮向上的生命第九交響樂章中尋找人生的節拍和旋律,體味人類最美好的情感,讓自己從疲勞與煩惱中獲釋。孫燕也喜歡舒伯特和王洛賓的歌曲,悠揚歡暢,充滿深情,猶如美好的人生,令他備加珍愛。青少年時的孫燕就是在“天倫歌”、“兄弟們向太陽向自由”、“黃河大合唱”等歌曲中接受了革命思想,是音樂使他至今仍然保留著一顆年輕的心和愛國的情。

人物評價


孫燕學風嚴謹、醫德高尚,是中國腫瘤內科治療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之一,半個多世紀以來,在發展專業、學科,推廣綜合治療,開發抗腫瘤新葯與中西醫結合研究和培養專業人才方面卓有貢獻。(中國工程院評)
孫燕醫術精湛享譽中國國內外,是中國腫瘤內科治療專業奠基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評)

獲得榮譽


年份榮譽稱號
2012年12月中國醫學科學院終身成就獎 
2012年10月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特殊貢獻獎 
2012年“感動甘肅”的代表 
2007年北京市醫德楷模
2005年中國醫師獎
2005年傑出保健工作者
2005年優秀共產黨員
2004年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
199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4年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
1993年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名醫
1991年教書育人先進個人

個人作品


成果

成果目錄:1.N—甲醯溶肉瘤素的臨床試用。全國科學大會獎,1976;000666,吳桓興
2.甘磷醯芥的臨床試用。衛生部甲級獎 第1, 1981; 82-009-2,周際昌
3. 扶正女貞素的免疫調節作用。天津醫藥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第1,1989;吳乃居
4. 卡鉑的研究。國家七五攻關成果獎 第1,1992;浙江省醫學科學院
5. 腫瘤化學預防及藥物治療。衛生部科學進步2等獎,第2, 1996;(書)96202004
6. 抗腫瘤新葯紫杉醇的研究與開發。國家科學進步3等獎,第3,1997;21-3-005-05
方啟成 韓銳

代表性論文

N—甲醯溶肉瘤素治療惡性腫瘤初步臨床報告. 1962; 中華醫學雜誌48:488
抗腫瘤葯環磷醯胺氮芥(癌得星)的初步實研和臨床經驗。1964;中華醫學雜誌 50:284
N—甲醯溶肉瘤素在睾丸精原細胞瘤治療中的作用。1979;中華醫學雜誌59:103
中醫扶正治則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1981;中華醫學雜誌61:97
黃芪、女貞子水提劑促進免疫功能的實驗研究。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誌 3:211
新抗腫瘤葯甘磷醯芥(M—25,6202)臨床II期試用總結。1984; 中華腫瘤雜誌6:375
優福定(UFT)治療惡性腫瘤337例總結。1986;中華腫瘤雜誌8:373
小細胞肺癌綜合治療的遠期結果。1987;中國腫瘤臨床14:323
扶正中藥治療腫瘤患者的10年隨訪觀察。1987;中西醫結合雜誌7:712
10.扶正女貞素促免疫作用的雙盲臨床試驗結果.1990;中國臨床藥理雜誌 6:72
11.卡鉑臨床試用總結。1992; 中國新葯雜誌1(2):26
12.CE-CAP方案治療小細胞肺癌的近期療效。1994;中華腫瘤雜誌 16:302
13.基因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預防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的臨床療效觀察。
1994;中華腫瘤雜誌16:356
14.癌症病人三階梯止痛療法的指導原則。1995;中國疼痛醫學雜誌1:49
15.B淋巴細胞惡性腫瘤病人骨髓微小殘存病變檢測的臨床意義。1995;中華內科雜誌34:22
16.固元沖劑扶正作用125例的臨床觀察。1996;中國新葯雜誌5:29
17.紫杉醇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121例。1996;中國新葯雜誌 5:252
18.以表阿黴素為主的化療方案治療晚期惡性腫瘤516例。1997;中華內科雜36:183
19.mdr1基因的表達和肺癌多葯耐葯的關係。1997;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30
20.熊果酸的抗腫瘤活性。1997;中國新葯雜誌6:101
21.安素泰治療晚期腫瘤。中國新葯雜誌 1998;7(3):168-171
22.微量元素硒的防癌抗癌作用。中國新葯雜誌 1998;7(3):176-179
23.泰索帝治療晚期乳腺癌和肺癌。1998;中國新葯雜誌7(3):165
24.中醫中藥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1998;中西醫結合(日本語版)9(1):2
25.硒酸酯多糖II期臨床結果。中國新葯雜誌1998;7(4):258-261
26.去甲長春花鹼II期臨床試用結果。中國新葯雜誌 1998;7(4)262-265
27.肺癌組織中微衛星DNA的改變.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1999; 22(3): 166-168
28.肺癌組織頻繁出現FHIT基因轉錄本的缺失.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 1999; 22(3): 159-162
29.奧沙利鉑單葯或與氟尿咪啶-甲醯四氫葉酸聯合應用治療晚期大腸癌II期臨床報告. 癌
症 1999; 18(3):237-249
30.肺癌組織9p21區域雜合性缺失和p16基因異常的分析. 中國腫瘤臨床 1999; 26(7): 486-
488
31.紫杉醇(Paclitaxel, 紫素)治療惡性腫瘤III期臨床研究報告。中國臨床藥理學雜誌1999;
25(4): 241-245
32.HL-60細胞死亡 誘導 有效成分- 酸 實驗的檢討。中西醫結合
1999; 10(3〕:60-63
33.腫瘤綜合治療的原則和實踐.1999;中國腫瘤 8(1):21
34.硒酸酯多糖對化療患者免疫功能調節作用的臨床觀察。中國腫瘤臨床1999; 26〔9):
678-680
35.美羅華治療B細胞淋巴瘤II期臨床驗證報告。中國新葯雜誌1999; 8(12):822-824
36. 腫瘤內科治療的回顧和展望。國外醫學腫瘤學分冊 2000;27:5-9
37.抗腫瘤新葯臨床試驗的發展及經驗和教訓。中國新葯雜誌 2000;9:145-148
38.A Preliminary clinical report on the efficacy of N-Formyl sarcolysin in the treatment of some
malignant diseases。1964;Acta UICC 20:357
39.The incidence and some clinical features of malignant lymphomas in China.1980; Proc
AACR & ASCO 21:454
40.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lung cancer in a tin mine in China.1981;Proc
AACR & ASCO 22:496
41.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the effects of the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and Ligustrum lucidum on lymphocyte blastogenic responses. 1983;Journal of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 2:227
42. Immune restoration and/or augmentation of local 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1983; Cancer.52:70
43. Occupational lung cancer in a tin mine in south china.1987; Gann Monograph on Cancer
Research 33 10.
44.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supportive care of cancer patients.1988; Recent
Results in Cancer Research 108:327
45.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new anticancer drugs in China. 1992; Jpn J Cancer
Chemother. 19:1126
46.Prospective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of SCLC-experience during the past 18 years.1995; Jpn J
Cancer Chemother 22(Suppl III):222
徠47.Relationship of p53 alteration and myc family gene overexpression with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ung cancer.1997;CMJ 110:250
48.Phase II study of doceetaxel(Taxotere) of 75mg/m2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tage IIIB/IV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1998;Annals of Oncology 1998; 9(Suppl 4):99
49.Sun Y, Guan ZZ, Jin ML, etal,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II trial of Oxaliplatin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in China. Proc ASCO 1999; 18:255a
50.Result of a clinical phase II trial of MabThera in 30 Chinese B cell lymphomas patients. Proc
ASCO 2000; 19:36a

書籍

1、腫瘤學進展—化學治療。1965;上海科技出版社
2、與腫瘤病作鬥爭。1973;科學出版社,
3、惡性腫瘤化學治療學。1981;上海科技出版社
4、肺癌。1982第一版,1993第二版,上海科技出版社
6.臨床腫瘤內科手冊。1987第一版,1991第二版,1996第三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7、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1995;聯合出版社
8、癌症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 1999;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
9、臨床腫瘤診療關鍵. 1999;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